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庄子坐忘法,学会可补肾健脑,合于大道!




何为坐忘?《庄子》:“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者,外忘其身,内忘其心。大通,义大道,能坐忘即合于大道。

按道家修炼,亟重去知、坐忘一着。唐·司马承桢撰有专论《坐忘论》一卷。盖欲修大道首当无心,故有“无心是道”之说。无心,指无“六尘缘影之心”,此心即无,则妙明真心自显,又称“心死神活”。如此始“同于大通”。欲达无心,在于忘心,即除去见闻觉知,不用聪明思虑。

宋·白玉蟾《玄关显秘论》说:“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只此忘之一字,则是无物也,'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其斯之谓乎?如能味此理,就于忘之一字上做功夫,可以入大道之渊微,夺自然之妙用;立丹基于倾刻,运造化于一身也。”

黄檗禅师说:“忘境尤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怕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惟一真法界耳。”“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传心法要》)。可见佛道两家皆极重视坐忘之法。今之练气功者,于进入浑沌坐忘之境界时,多忽然惊觉,而以忘掉意守为非,盖不知坐忘之妙也。

庄子坐忘之法,此法在庄子书中虽未尽露,但《庄子·齐物论》已述其大端。所谓坐忘,已明显指出其姿势非站、非卧而为坐。此坐式非跏趺亦非平坐,而是“隐机而坐”。

《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侍立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隐,伏也,释俯伏。旧多释凭、倚、靠、非。机,通几,指几案。

《外篇·知北游》:“神农隐几,台户昼瞑。”瞑,即睡。盖神农伏于几案,其状似睡,但非一般之睡,否则,何不卧床而睡?“仰天而嘘”,俯伏即久,“收功”时自然当应如此。答焉,欧阳景贤《庄子释译》说:“答,或可解作坍、瘫。”其耦,司马彪说:“耦;身也。身与神为耦。”俞樾说:“丧其耦,即下文吾丧我也。”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即身心寂然,两忘之义。

司马承桢说:“坐忘者,长生之基也。《庄子》曰'宇泰定,发乎天光’。宇者心也,天光者慧照也。先定其心,则慧照内发,照允万境,虚忘而融心于寂寥,是之谓坐忘焉。”

具体练功方法如下

1 姿势

伏案式,即趴在桌子上。先宽衣解带,自然平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地上,两臂交叠或互穿于袖内,或双掌重叠,曲肱伏于几(桌、案)上,枕以前额,颌稍内收,颈稍挺(后凸)。

前额与双臂(掌)之间亦可加一海棉垫。坐好后,臀稍后移,(注意此点)以使胸腹部空松,不受挤压。练此功法浑然入忘后可出现全身松瘫现象,即极度放松状态,如取其他坐式,则难于保持姿势,甚至可突然倾倒,故必须“隐几”而坐。

姿势摆好后,长呼一口气,使气沉丹田(位脐后肾前,前七后三稍下处)。放松腹部,然后自然呼吸,不用调息,无须意守,只将身心放松,如疲极欲息,如初释重负。意、气下沉后即不再管它,即进入忘。

其要领(即口诀):“松、沉、忘”三字,重在忘字。如不能很快入静,可每于呼气时默念“松沉忘”,反复暗示,便可渐入忘境。初学者或陷于昏沉,或径入睡,皆任其自然,坚持修炼,阳气渐充,即无睡意,或醒后继续练功,亦不会再睡。

“心神沉而阳气生”,此法对阳虚、阴阳两虚或阴阳偏盛者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如值冬春季节,久病或高龄阳虚证者,每日上午在阳光充足之静室,背向太阳伏身坐忘,则可获补虚生阳、健脑益智之功。吾师称之为“负暄”或“曝背”。练此法后,会觉得头脑清醒、手足发胀、口干舌燥,间有肠鸣矢气等反应,此属正常。

临床实践证明,照此法修炼,有补肾生阳,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练功后头脑清新、精力充沛,有显著增强记忆力和迅速消除心身疲劳之功效;同时有开胃健脾,促进胃肠蠕动作用,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解除便秘。许多高龄老人练功后出现生理功能的逆转,如发白变黑、眉落重生以及性功能增强或恢复等生物学年龄下降的还童反应;有些人灵感思维得到强化,智慧大开。

充分证明此法对调动人体潜在本能卓有成效。此功法之作用还有:

1、调整气脉使之平衡,收效甚速;

2、收下颏、挺后颈,亦称“闭任开督”,有利于任督循环。因挺后颈将督脉抻开,收下颏则使原属上行之任脉气机下降。此式在藏密及瑜伽中称“颔压结喉”,其作用有利于入静、入忘;

3、此法重要作用之一为“生阳”,即生理上性机能的恢复和增强。而这正是古今中外研究抗衰老、“返老还童”者公认之重要指征。因此,对阳萎等性机能衰退的治疗效果甚佳;

4、有显著的返老还童作用。年老而修内丹者,可以此作为“种药”之法。修庄子纯素之道着,可由此而达“心斋”、“虚室生白”之境界。

在道家过去这属不传之秘,它还有更进一层的含意,叫作“炼津成精”,练功后上边反应是口干舌燥,口水少了;下边获得精水旺盛。有生精补脑之效。练此功法其作用大小,取决于练功之程度。

修此法,练功时间长短不限,环境安静与否不拘。可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练起,但须持之以恒,功效方显,经多年临床观察,此法尤适宜知识分子实践,被称之为“文人养生法”。

2 收功

收功时仰天嘘气一二次,举臂伸腰或搓手摸面,睁开双眼,稍事活动即可。

注意事项:

1、此法宜饭前修炼,切忌饱食后练功,如已进食,须过二三小时后再练此功;

2、练功前宽衣解带,饮白水1杯,以解练功后出现的口干舌燥;

3、高龄人或久病、重病患者(尤其癌症、肾病、糖尿病、重症心脑血管病)练此功治疗期间须禁忌房事,才能确保疗效;中年人练此功宜适当节欲,功效方显;

4、如坐式不对,胸腹部未能放松,练功后有小腹胀气或微痛反应,无须介意,矢气即解。

几点说明:

1、关于放松问题。所谓放松,要注意体会这个“放”字,即放下、放开之意。用意要轻,不要“用力”放松。行放松时,精神上要轻松活泼,切忌执著。执著即紧张、僵硬、死板。故所谓放松即松开、放下。如执意于放松,反成紧张。放松时,先松身,后松心。松身时,可由头皮、颜面、颈项、胸背、腹背、上肢、下肢直到脚趾,由上而下,由内而外,逐一观照,检查,逐步放松,三五次后,再由脚趾向上逐一观照(即注意到)。随即忘掉,此谓“由上往下松,由下往上扔”,扔到头皮即放空,随即转入松心,将心:念放开,消除大脑思维活动之紧张状态。松心同样要轻松自然、毫不紧张、勉强生硬的,从意识中放开。要“头头放下”,最后连放松的意识也扔掉,然后转入“沉”、“忘”。

这里讲放松似乎很繁琐,实际熟练后念到即是,很快即可完成全过程,无须“泥象执杖”过于刻板。松身后,全身关节可有润滑感,非常灵活、轻松;松心后,可感到头脑明晰,神清气爽。

2、关于忘的问题。昏沉、散乱为初练静功者首先遇到的问题。散乱指杂念、游思。杂念起于攀援;游思来于不觉;杂念多以语言为背景;游思多以形象为背景。修炼庄子坐忘法对这个问题采取放开的态度,不勉强去控制它。

将身心松开、放下后,即使还有些杂念、游思也不再管它。

至于昏沉,在练此功初期不可避免,也无须避免。因为庄子坐忘法重要之作用之一即生阳,而生阳的办法即在于入忘,而入忘当然要“泯去明觉”。正如《伍柳仙宗》中所说:“浑然而定静,以双忘而待动”,“当凝神之时,内念不出,外念不有,空空荡荡,不著不滞。回光返照,既照则忘形忘意,但用意即是不忘;但忘即不能以意照之。心无不存之谓照,欲无不净之谓忘。忘与照一而二,二而一。当忘之时,其心湛然未尝不照;当照之时,纤毫不立未尝不忘。忘照纯一,浑然定静,天地人我莫知所之。”既然“天地人我莫知所之”岂不易陷昏沉?盖练功初期,当侧重于忘,不要着意于照,不要怕昏沉,只有经过相当时间坚持锻炼,才能达到忘而不忘,忘照纯一的境界。

总之,松、忘都要通过不断练功而逐步深化,不能希望初练即完全达到要求。根据不同年龄、素质,进度各异。

有人开始放松即可入忘,出现生阳现象,青壮年在进入忘境时,生殖器甚至会以异常速度突然勃起;也有人要经过相当时间练功,始有阳生现象,迟早各自不同。

在入忘后,不知不觉会出现“咯噔”一下,全身一震,这是身心彻底放松的反应,称“内震”或“肾间动气”,属正常反应。一般在阳生后,练功者多自动退出忘境,恢复明觉。所谓“时至神知”,这时最好继续保持静、忘,以待其勃起充分,如已充分即可于恍惚(此指不要著意分别,不要胡思乱想)中接行采炼之功,即所谓“动则恍惚应”也。

这个坐忘功我自己炼了很长的时间,颇有些心得,因为我有脾胃病,每次炼完后总是嗳气频频,但是倍觉舒爽。在老年人炼此功,一定要注意在前臂与桌子之间稍垫一些软布,不然压迫时间过长,而老年人血运本是不畅,易致血栓。功夫一路做过去,每次玄关发动之时多在半小时左右,时间非常准确,久坐有禅,乃历炼之得之语,各位多加体会。对于阳气发动,而有退出忘境,可以续以忘诀,不必武火催炼。




福生无量


一日一道|心态对了,人生就顺了

一位哲学家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

人活于世,往往是心态问题。

心态好了,事就小了,路也就宽了。

其实,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要以一个好的心态面对。

心态决命运

《易经》有云:“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君子处世,就算困难重重,不被人理解,也能保持内心的平衡。

人活一辈子,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不良的心态。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皇帝做了一个梦:花都谢了,水都干了,山也倒了!

他起来,把梦告诉了皇后。

皇后一听大惊:“花谢了好景不长,水干了民心都散了,山倒了江山恐怕不保!”

皇上一听,心态崩了,整日惶惶不可终日。

大臣听说了此事,便对皇上说:“陛下,这是好梦啊,花谢是要结果了,水干是真龙要显身了,山倒了是天下太平啊!”

皇上一听,愁眉舒展,喜笑颜开。

事本无好坏,关键看你如何看待。

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若怀着积极阳光的心态看待,可能就是另一番美好的景色。

你若消极悲观,自然会陷在负面情绪的泥潭里,终日提心吊胆;

林黛玉就是终日多愁善感,导致痛不欲生,最终瘗玉埋香。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一个好心态更像是开启幸福的密码,掌握了它,美满和快乐自会不请自来。

你和长寿只差一个好心态

有这样一份研究报告,长寿的人:

遗传基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占8%、气候占7%,其余60%则取决于自己,排第一的就是心态。

德国研究人员曾对七百名百岁老人进行了3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他们的长寿秘诀只有一个:

还是拥有一个好心态!

一位山东省最长寿的老人,115岁的张存合,被问到为何这么长寿时,他含笑说:“不争不抢,好人一生平安。”

他一生从不生气,也不与人争利,宁愿损己也不愿伤人。

正是拥有了这样的好心态,他才能如此长寿。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

人生中遭遇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内心的磁石吸引而来,疾病也不例外。

人活这辈子,就像走路,背负的东西越多,就越累。

不是自己的,从不强求,是自己的,好好享受。

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琼浆玉液,日饮不过白水。

那些心态好的人,都比较健康长寿,而那些容易生气,心态不好的人,身体越差。

一个好的心态,无疑是一剂心灵的良药,不但影响一个人的行事风格,更能融洽人际关系。

这样生活才张弛有度,更为舒心。

人生在世,多笑笑

人生起落是常事,好坏应接不暇,绝望颓废无济于事。

倒不如,泰然一笑,与生活握手言和。

如果压力太大,撑不下去的时候,就做几道自己喜欢吃的菜,

或者窝在床上静静沉思,再洗个澡,洗去一身的疲惫。

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后,还依然热爱它。”

遭遇不顺,放好心态,昂扬一笑,自在面对就好。

跌倒了不怕,站起来,继续向前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生活,没有迈不过去坎,仰天而笑,终会柳暗花明。

生命,境由心生。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

歌德说:“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

正所谓,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人的心态,是决定人生命运的舵手。

心态不好,处处皆碰壁;心态好,万事皆顺心。

点个再看,愿您心态越来越顺!一生平安!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