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双减五项规定落实系列③:双减实施要求我们...

双减五项规定落实系列③:双减实施要求我们教师五官端正!
一、质量(分数)观
从单一分数质量走向全面素养、育人质量。
学生当然得考一个好分数;好分数获得是科学的、道德,分数是绿色的、可持续的、有潜力的;除了分数以外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精神追求及综合素养质量。
在学生不参加学科培训班、家长不参与检查作业、不能加班加点,不能大量布置作业,不能频繁考试,借助课程科学设置、课堂改革、教师素养提升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可见,赛道变了,评价规则变了,质量获得方式也需改变,即以最小的时间,精力花费,科学获得最大的效果、效益。
二、考试观
从频繁考试、过度关注评价功能转向严格控制数量、重视诊断功能。
考试犹如给猪称体重,是无助于提高猪的重量的;频繁考试犹如对正在成长果实,频繁摸一摸、量一量,过样反而会干扰、破坏其生长。
考试具有两大功能,一是评价,二是诊断。考试质量分析,便是体现了考试的诊断功能。打个比方,教师像医生,考试便是学生体检,成绩便是X光透视、CT报告、化验单。教师需要根据这些材料,望闻问切,进行全面、深入、精细的分析,穷尽影响学习质量的各种干扰因素,寻找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最终开出一剂良方来。
三、作业观
注重挖掘潜在的隐性作业文化。做作业过程一定伴随着与之匹配的相应文化。比如:'规则文化,交往文化,作品文化,展示与分享文化,创造文化,成长文化,背后文化能看出学生态度、习惯、教养、品行心智倾向等。'
不能窄化作业功能。结合专家论述,做作业有六大功能:巩固课堂的知识与技能;强化学习的责任心和坚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自信;提高元认知能力;增强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锻炼自主管理实践能力。切记'巩固课堂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仅是作业功能之一,不能窄化做作业功能。强化作业对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适当弱化作业对强化学生对学科重视程度的功能。
要明析过重作业负担所导致多维危害。
大力提倡从作业布置走向作业设计、作业研究。当前一些教师设计作业能力在弱化、退化,照搬照用市场上练习册已成常态,造成狂轰滥炸型”的题海战术满天飞,再加上应试成绩对教师排名并与绩效挂钩,为了与其它学科教师竟争学生课余时间学习本学科,留超量作业并互相加码,这是造成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根源所在。借助作业设计、作业研究,可以倒逼教师自己研究课标,分析布鲁姆的知识双向细目标,研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命题新认知、新走向,助推其专业成长。同时,借助作设计,能实现作业的少而精,对教材练习或习题进行二次开发、调整、补充,自选、自编或改编作业,改“狂轰滥炸型”作业为“精确打击型”作业。
四、教学关
课堂教学要从偏重'教学性的教学'走向'教育性的教学'。即从知识导向走向成长导向。教学要回归育人本源,实现知识与道德、教书与育人、教学与教育有机整合。
先学后教,边学边教,教后复学,为教而学,教学相长。 用以致学,学用互哺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做合一。
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教会不如学会,学会不如会学,会学不如乐学、创学。
教学可以随时发生,师生教学角色可以互换;教学不仅要传承知识,还要创新知识;教学发生时,学生不仅是学习的消费者,而且是贡献者。
教学的意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启迪智慧、积淀素养,点化生命。
五、师生关
从过去单一的教学型关系走向多维教育型关系。
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应该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应该是无话不谈的;更应该是双向的、不存在明显亲疏的。然而现实状况是某些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仅局限在狭隘的教学范畴,其他区域几乎是盲区。比如班主任找学生谈话,几乎都是问:“你的学习如何”、“守不守纪律”之类的教学专业语言。对学生的喜、怒、哀、乐,成长的烦恼从不过问。有学生戏称这样的班主任是“冷冰冰的教学机器人!是冷血动物!”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班主任牢牢掌控着“话语权”,班主任只注意自己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忽视倾听学生的心声,把本应是双方的交流变成了班主任个人的单向教导、灌输了,达不到加深彼此了解、理解、谅解的效果。还有些班主任人为造成与学生交往机会的不平等,出现明显的亲疏现象。
关注与学生交往小细节。在学校与一群学生相遇时,先主动与内向性学生、长相一般学生、学习成绩差学生先打招呼;课堂上向学生借笔、本等东西或麻烦学生去办公室取教学用品时,不可潜意识产生理所当然心态,要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真诚说一声:谢谢!每讲完一个问题,要潜意识地问学生:我说清楚了吗?而不是你听明白了吗?每当提问一个问题,学生没一时答出来时,要满含真诚、真情地说:对不起,我不知道你还没准备好这个问题,让你失了面子;请你原谅我没讲明白,想信我,下去我会更加努力备课的!感谢你在我没讲明白时,却依然认真听课,我爱你!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