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常用方剂』理血剂>活血祛瘀>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加川芎嗪治疗脑梗塞(经验交流)

作者:侯桥兰

单位:一冶职工医院(武汉,430081)

关键词:

湖北中医杂志/990223 我科于1994年1月~1998年5月,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川芎嗪治疗脑梗塞54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观察106例,均为住院病人,全部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届脑血管专题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 [1]。均经头部CT扫描确诊。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2例。其中治疗组男35例,女19例;年龄47~79岁,平均64.5岁;有意识障碍者3例,感觉障碍者9例,肢体偏瘫者41例。对照组男37例,女15例;年龄48~78岁,平均63岁;有意识障碍者2例,感觉障碍者9例,肢体偏瘫者38例。两组资料大致相同,无明显差异。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川芎嗪治疗。基本方:黄芪60g,当归尾、地龙、赤芍各12g,川芎、桃仁、红花各9g。1剂/d,水煎口服。有意识障碍者待清醒后再服。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糖尿病患者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川芎嗪注射液(由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160mg静脉滴注,1次/d,14天为1个疗程。

病情较重者1个疗程后休息5天再开始第2个疗程。一般不超过3个疗程。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并发感染。如存在脑水肿,可适当运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以脱水。

对照组:不用补阳还五汤,其余治疗同治疗组。

3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治愈:患侧肢体肌力恢复到Ⅲ级,生活能自理,能独立行走;显效:肌力恢复超过Ⅱ级以上,生活部分自理;有效:偏瘫、语言不清有改善,生活不能自理;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组 别

n

基本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54

38(70.4)

8(14.8)

6(11.1)

2(3.7)

52(96.3)

对照组

52

26(50)

14(26.9)

4(7.7)

8(15.4)

44(84.6)

从表1可见,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

4 讨论

脑梗塞属中医“中风”范畴,气虚血瘀是其主要发病机理。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效。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当归尾、川芎、赤芍、红花、桃仁活血化瘀;地龙通络。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退络通。

现代研究发现,益气活血药能改善脑组织水肿程度,使缺血性脑组织病理改变减轻,梗死面积明显缩小 [2]。川芎嗪是由中药川芎中提取的4-甲基吡嗪。药理研究证明,它是一种新型的钙离子拮抗剂,有活血化瘀,抗血小板凝集,扩张小动脉,疏通微循环的作用 [3]。补阳还五汤与川芎嗪合用,具有协同作用,故用于治疗脑梗塞,能明显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1):60

[2] 王志欣.缺血性中风活血化瘀治疗及研究的进展.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7(11):678

[3] 杨瑞华.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突发性耳聋.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8(5):317

(收稿日期:1998-11-17)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