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肾气丸怎么补肾气?

秦山楚水古方中医▲点击“秦楚古方”关注公众号

关于肾气丸补肾的几个误区丨作者 / 中南山

这是秦楚古方第87篇原创文章

编者按:作为中医里面一个著名的补肾方剂——八味肾气丸,又称肾气丸,可以说成为广大中老年人的补肾神药。但但遗憾的是,应用如此广泛的千古名方却在理论上存在着巨大的争议,有的中医家认为肾气丸是补阳方,有的认为是阴阳双补之剂。

那么肾气丸究竟是补阴补阳?本篇文章重点从古今临床病案中,用以探析肾气丸的实际应用——

文| 中南山

八味地黄丸方: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薯蓣各四两 泽泻 茯苓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附子(炮)各一两。


名医方论

喻昌∶《金匮》用八味丸,治香港脚上入少腹不仁者。香港脚即阴气,少腹不仁即攻心之渐,故用之以驱逐阴邪也。其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则因过劳其肾,阴气逆于少腹,阻遏膀胱之气化,小便不能通利,故用之温养下焦,以收肾气也。其短气有微饮者,饮,亦阴类,阴其胸中之阳,自致短气,故用之引饮下出,以安胸中也。消渴病,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此肾气不能摄水,小便恣出,源泉有立竭之势,故急用以逆折其水也。夫肾水下趋之消证,肾气不上升之渴证,非用是以蛰护封藏,蒸动水气,舍此曷从治哉!后人谓八味丸为治消渴之圣药,得其旨矣。

柯琴曰∶命门之火,乃水中之阳。夫水体本静,而川流不息者,气之动、火之用也,非指有形者言也,然火少则生气,火壮则食气,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所云火生土者,即肾家之少火游行其问,以息相吹耳。若命门火衰,少火几于熄矣。欲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之火,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崔氏加减八味丸,以五味之酸收,易附子之辛热,肾虚而不寒者宜之也。《千金方》于八味外,更加元参之咸寒,以助熟地而滋肾;加芍药之酸寒,助丹皮以滋肝。总之为桂附加锁钥耳。以之壮水则有余,以之益火恐不足也。《济生方》加牛膝、车前以治水肿,倍茯苓以辅地黄、山药、茱萸,与泽、丹、车、牛等列,随证加减,允为得法。益阴肾气丸于六味外加当归、五味、柴胡,以治目暗不见,化裁愈妙矣。


陈士铎:“人有年老遗尿者,不必夜卧而遗也,虽日间不睡而自....命门寒极不能制水也。八味地黄汤,正水中补火之圣药。水中火旺,则肾中阳气,自能通于小肠之内, 下达于膀胱。膀胱得肾之气,能开能合,奉令于肾,何敢私自开关,昕水之自出乎?气化能出,即气化能闭也:惟是人味汤中获苓、泽泻过于利水,老人少似非宜。丹皮清骨中之热,遗尿之病,助热而不可助寒,故皆略减其分量,以制桂、附之橫,斟酌得宜,愈见八味汤之妙。然此方但可加减,而不可去留,加减则奏功,去留则寡效也。”((辨证录》卷10)

张山雷:“仲师八味,全为肾气不充,不能鼓舞真阳,而小水不利者设法。故以桂、附温煦肾阳,地黄滋养阴液,萸肉收摄耗散,以丹皮泄导湿热,茯苓、泽泻渗利膀胱,山药实脾以堤水。立方大旨,无一味不从利水着想。方名肾气,所重者在一气字。故桂、附极轻,不过借其和熙,吹嘘肾中真阳,使溻道得以畅遂。”(《小儿药证直诀笺正》卷下


金匮肾气丸方证分析

金匮肾气丸,名字叫崔氏八味丸,但最早出现在金匮要略里面,所以后世就成为金匮肾气丸(现在药店里的金匮肾气丸与本方不一样,本方在药店里叫做桂附地黄丸,请注意分别)。所以关于本方的应用,我们应该根据金匮要略里的原文,逐条解析,并在临床中灵活应用。

血痹虚劳: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1、身体虚劳。虚就是消瘦,劳就是乏力。虚劳是一种慢性虚损性的疾病,一般出现肌肉萎缩、皮肤干枯、体重减轻,同时出现精力衰退。尤其是一些慢性的虚损性疾病,一些老年人中经常出现。

2、少腹拘急。是指小腹部的腹肌比较硬,但重压缺乏抵抗力,中空感,这是肾气丸重要的腹症,有的人还会出现小腹部发冷,胀痛,喜按。少腹拘急应该与局部供血不足有关。肾气丸能改善盆腔、腰及下肢的供血,其中的肉桂、丹皮都有活血通阳的作用。少腹拘急做一下延伸,如男性出现睾丸痛,女性出现阴道抽痛,就是生殖器的疼痛、不适感,也可看作少腹拘急的范围。

3、小便不利。是小便不畅,排不出来。最典型的就是转胞,就是尿潴留,想尿尿不出来,肚子里胀胀的,排出不畅。

2、崔氏八味丸 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4、脚气。这个脚气病不是现在的香港脚、脚癣,临床表现一是可以导致下肢无力发麻,肢神经炎症,或出现浮肿,甚至影响到心脏,所以常见到下肢浮肿到全身,甚至心包、胸腔、腹腔里都有积液。

5、少腹不仁。不仁就是麻木不仁,下腹部有种无力感,做腹诊可以摸到其下腹部的腹壁非常柔软松弛,摸上去没有任何的抵抗感,空空软软的像棉花,尤其在下腹部,气海、关元这个部位特别的软,病人也会出现大小便无力,大便拉稀或者排便无力,还有男人出现性功能不良。

主要原因为:血液、津液虚,同时小便不利,血痹不行,而导致的腰背及两下肢出现疼痛、麻木、步履乏力等,如糖尿病足、老年人腰椎病出现的骨骼退化、变形、骨刺等,有使用肾气丸的机会。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6、消渴小便多,尤其是男子消渴,多饮多尿,相当于现在所讲的糖尿病,尿崩证也属于消渴。消渴的提出,提示我们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也可以使用金匮肾气丸,同时也提示适用金匮肾气丸的人可能会有口渴。

痰饮咳嗽: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7、痰饮咳嗽。此为水气盛而造成的痰饮咳嗽,因肾虚寒小便不利而导致的,咳喘,动则气喘,就是胸闷气短的表现,用肾气丸温阳化水,利小便。

妇人杂病: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8、可以用来治疗转胞,就是尿潴留、排小便不畅。

从以上条文可以看出,肾气丸主治的部位在少腹部。和后世空泛的讲阴虚阳虚,脾虚肾虚的说法不一样。古代在叙述某张方证的时候往往有具体的部位,就是在人体的身上能指明主治的部位区域,像肾气丸主治的区域就是少腹部。

少腹不仁跟少腹内压力低下有关,比如膀胱压力不足、尿道压力不足、腹壁肌肉松弛等。所以少腹不仁和少腹拘急构成了肾气丸非常重要的一个客观指征。

不赚钱的剧本杀?

肾气丸主治疾病谱还是非常广的,但中医必须要适应的人体体质特征,临床上也是根据体质特征来寻找这张方的适用机会和范围。

一、腰痛。蒲辅周医案:张某某,男,86岁,住某院。1960年4月25日会诊。患者腰背酸痛,足冷,小便短而频,不畅利,大便难,口干口苦,饮水不解,舌淡少津无苔,脉象右洪大无力,左沉细无力。

脉证兼参,属阴阳两虚,水火皆不足,治宜温肾阳滋肾阴,以八味地黄丸加减:熟地9克,云苓6克,怀山药6克,杜仲(盐水炒)9克,泽泻4.5克,熟川附子4.5克,肉桂(去粗皮、盐水炒)1.5克,怀牛膝6克,破故纸9克。水煎服,加蜂蜜30克,兑服,连服3剂。

复诊:服前方,腰背酸痛,口苦口干均减,足冷转温,大便溏,小便如前,舌无变化,原方再服3剂。

三诊:因卧床日久未活动,腰仍微痛小便仍频,西医诊断为前列腺肥大,其余无不舒感觉,高年腰部疼痛虽减,但仍无力,宜继续健补肾气。

熟地90克,山萸肉30克,淮山药60克,泽泻30克,熟川附片30克,肉桂18克,怀牛膝30克,破故纸60克,菟丝子60克,巴戟天30克。各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每重9克,每服1丸。并每早服桑椹膏一汤匙,开水冲服,连服2剂恢复健康,至五年多未复发。(《蒲辅周医案))1975年版)

按语:“腰为肾之府”,肾阴虚失于滋养,肾阳虚失于温煦,可致腰部疫痛不适。肾气丸并补肾中阴阳,为治肾虚腰痛之良方。

二、水肿(慢性肾炎)。俞长荣医案:陈某某,女,47岁,干部。1974年12月8日就诊。65年患肾盂肾炎,旋即治愈。今春以来经常出现全身浮肿,时起时退。尿检发现蛋白(++)、管型(+),经中西药治疗无明显进步。目前全身仍渤中,腹皮增厚,腹胀,头晕,腰酸,食欲减退,小便频,量少,色深黄,口不干,脉细涩,舌体胖有齿印,质红苔白较厚。血压正常。

予肾气丸加味。处方:熟地(砂仁杵)、淮山药各15克,茯苓、泽泻、牛膝各12克,枸杞、丹皮、附子、车前子(包)各9克,肉桂心(另冲)1.8克。连服30余剂,诸症基本解除,小便多次复检未见异常。(辽宁中医杂志1980;<10>:24)

按语:《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本例腹胀食减,舌胖苔白,其为脾虚可证。然土衰必补其母,非命火不能生脾土。且肾为胃关,关门不利聚水,必得桂附之阳,蒸动肾气,所谓膀胱气化则能出也。但其舌质红,不仅命火衰微,且肾阴亦受累,因取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济生肾气汤)滋阴和阳而助气化,益火生土而开胃关。

三、臌胀。薜己医案:州守王用之,先因肚腹膨胀,饮食少思,服二陈、枳实之类,小便不利j大便不实,咳痰腹胀;用淡渗破气之剂,手足俱冷。此足三阴虚寒之证也,用金匮肾气丸,不月而康。(《内科摘要》1985:46)

按语:三阳虚寒证其治独取少阴者,以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五脏六腑非此不能发也。

四、癃闭。朱士伏医案:陈某,女,26岁。产后3日,小便不通,经妇产科导尿,小便涓滴难下,伴少腹胀满、面色觥白、腰痛如折、恶露较少,舌淡胖,脉迟。

辨为肾气虚寒,气化不利。投肾气丸加味:熟地黄30g,山药30g,党参30g,白茯苓10g,泽泻10g,乌药10g,肉桂5g,熟附片10g。2剂后小便畅通。复诊时加当归、黄芪,5剂病愈。(国医论坛1994;<4>:9)

按语:肾气不充,膀胱气化失司,继因产后寒邪乘虚内侵,寒客下焦,水道为寒所凝,水满于脬中,膀胱不利而癃。肾气丸温阳散寒,补肾壮阳,非桂附不能直达州都,雪消春水来矣。

五、淋证。俞长荣医案:胡某某,男,41岁,教员。1975年11月26日初诊。3个月来小便淋急,次数多而量少,夜睡尤甚(每夜解溲10余次),排尿时阴茎微痛,心烦,腰酸,舌淡,脉沉细而缓。

处方:熟地、淮山药各15克、枸杞、丹皮、茯苓、泽泻各9克,附子6克,肉桂心3克(另冲)。1剂甫毕,小便次数显减(每夜仅2~3次),排尿无痛感。因肉桂不易买到,嘱改服金匮肾气丸而收功。(辽宁中医杂志1980;(10>:24)

按语:小便淋痛多由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或肾阴亏损,虚火扰及尿窍所致。属肾阴阳两虚型的比较少见。本例因肾阴虚,龙雷之火上炎,故觉心烦;扰及尿道故小便淋急作痛;肾阳虚膀胱气化失调,故小便频;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故治以金匮肾气丸而收效显著。

六、遗尿。朱士伏医案:张某,男,59岁。患脑血栓右侧偏瘫3个月,近1个月来小便失禁,一有尿意即尿床,伴四肢欠温、面色苍白、纳少、嗜卧、大便溏,舌淡,脉迟。用肾气丸增损:熟地黄30g,山药30g,山萸肉10g,泽泻10g,丹皮6g,熟附块10g,白茯苓10g,桑螵蛸10g。7剂后尿急已能自控。后服肾气丸8个月,二便正常,偏瘫亦复。(国医论坛1994;(4>:9)

按语:老年遗尿,乃肾气不充,下元虚冷,膀胱失约,不能制约水道。肾气丸补肾壮阳,助膀胱气化,使膀胱固摄有权,开合有度。

七、排尿晕厥。张明医案:江某某,男,60岁。1987年7月15日初诊。患者7年来经常头晕,每排尿时头晕甚,常在小便末昏厥于地,不省人事,少时自苏,醒后感倦怠乏力。曾在某医院确诊为排尿性晕厥,服健脑丸等不效。1月前因劳累过度,致上症频发,伴耳鸣,乏力,小便清长频数。诊见面色觥白,舌苔薄白,脉沉细。

证属肾阳亏虚,髓海不足。治宜温阳填精。金匮肾气丸主之:附子10g,桂枝6g,熟地30g,山药15g,山茱萸15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

服3剂,头晕大减,晕厥次数减少,守方继服20剂,排尿时再无晕厥,诸症尽除。(中医杂志1995;<7>:410)

按语:肾主水液,司二便,藏精生髓,而脑为髓海,若肾阳亏虚,髓海不足,清阳不升,上下俱虚,气机不相顺接,则发眩晕昏厥。治疗抓住病机,以金匮肾气丸甘温益气,填精益髓,鼓舞肾阳,使阳充精盛,故诸症得除。

八、早泄。朱士伏医案:仇某,男,26岁。婚后1年,临房早泄,伴面色无华,头晕神疲,腰脊酸软,尿清便溏,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方选肾气丸加减:熟地黄30g,山药30g,山萸肉15g,蚕蛹30g,蜈蚣3条,附块10g,肉桂6g。14剂后性欲增高,同房时间延长。调治2月,早泄得愈。(国医论坛1994;(4>:9)

按语:禀赋不足,命门火微,不能鼓动肾气,强壮肾精。肾气丸温补下元,强壮肾气,俾肾之阴阳相济,精气秘守,则早泄得愈。

九、不射精。朱士伏医案:曹某,男,24岁。婚后2个月,性交时无精液射出,同房时间达1h左右,但无性高潮出现,也无射精动作,终因疲惫无力,仰卧片刻反见少量精液流出,伴头晕,舌淡苔薄,脉细迟。

用肾气丸化裁:熟地黄30g,山药30g,白茯苓10g,山萸肉10g,丹皮5g,泽泻10g,熟附块10g,蚕蛹30g,肉桂6g。10剂后有性高潮出现,并有精液射出感。复诊加枸杞子20g,14剂后性欲正常,射精良好。半年后随访,其妻已孕。(国医论坛1994;(4>:9)

按语:肾气亏虚,无力排精外出。肾气丸填精壮阳,阴阳双补,肾气充而血气调,气血调而精髓充,其精可射也。

八味肾气丸的疾病谱

哪些疾病用金匮肾气丸比较多呢?临床上疾病非常复杂,但总体上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肾虚肾虚综合症。出现虚劳病的一些特点,脸色发黑,浮肿,反应迟钝,发育停止,生殖功能下降等。如中老年人的阳痿早泄,男人出现的失精,女人出现的流产不孕、闭经等。这时候,年轻人并不一定要脸黑或脸红,不是非常明显,但也能用到肾气丸。

3、尿频、尿不尽、尿无力、尿等待,甚至尿潴留等为特征的老年男性的前列腺疾病,特别是前列腺肥大、慢性前列腺炎,脸红、黑,小肚子要松软或者拘急,食欲旺盛,这个用起来比较好。可以合用桂枝茯苓丸等,金匮肾气丸再加上桃仁、赤芍,就是两者的合方,对于有便秘、痔疮的,腰痛非常严重的,舌头紫暗的,肌肤甲错的,合用桂枝茯苓丸比较合适。还有一种在金匮肾气丸基础上加知母、黄柏,适合于尿痛、小便灼热,用起来比较好。另外,肾气丸可以治疗尿潴留,适用于非阻塞性的,如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疾病以及药物、手术、麻醉等引起的尿潴留,如果是肿瘤、结石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阻塞性的尿潴留用起来就没有效果。

4、疾病就腹水类疾病,腹水的原因非常多,肝性、肾性腹水,心脏病引起的,还有营养不良、肿瘤引起的腹水。临床上来看,肝病、肾病、营养不良引起的腹水效果比较好,可以用原方,也可以合上真武汤,或者加牛膝、车前子即济生肾气丸,这个方治疗腹水是不错的。

5、糖尿病,适合于肾气丸的糖尿病一般来说晚期糖尿病比较多,都是数十年的糖尿病患者,往往血糖控制不是很好,人显得干枯憔悴、脸色发暗,中老年人比较多,多数伴夜尿频多,口渴等。在用肾气丸治疗糖尿病时,大多数都损害了肾功能,以及出现糖尿病足,或者累及心脏、视网膜等,这时加牛膝、车前子,用济生肾气丸更好。

6、老年性眼病,像老年人的青光眼、白内障、老年黄斑,视数变性,包括糖尿病性眼病,但是这些病都是非常难治的。在日本金匮肾气丸被称作八味丸,在老年白内障、青光眼中使用的机率比较高。

7、虚喘。虚喘是中医的说法,就是心功能不全、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可以使用金匮肾气丸,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加生脉散,即加人参、麦冬、五味子配合。

8、皮肤病,可以用来治疗老年人的皮肤瘙痒、干燥。老年人的皮肤由于血黏度高,局部的营养不好,或者血糖增高后出现的皮肤发黑、发红、干燥,局部可以出现苔藓化,甚至出现溃疡,而且溃疡不易愈合,颜色发暗发黑,肉是僵的。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金匮肾气丸,可以降低血糖、血液粘稠度,同时给皮肤营养,促使溃疡愈合。

国内国外,对肾气丸还有不少个案的报道,比如对肾结石也有用,变形性的膝关节炎、老年人的骨刺、骨质疏松、椎间盘突出、老年人便秘等都有用,应用的面非常宽。

肾气丸人/体质的特点

我们把肾气丸的适用人群叫做肾气丸人或者肾气丸体质,这种人有什么特点?下面我把肾气丸人的外观特征、腹证还有一些常见症状、疾病说一下。

肾气丸人一般脸色偏黑,黑的像包公,也有脸红的像关公,所以有二公脸,尤其在适用于肾气丸的老年人中特别多见,要么黑要么红,但这种黑、红没有光泽,皮肤干燥,或者有浮肿貌,或者显得松弛。脸黑古时候就发现和地黄证有关系,很多人看到脸黑经常会用到地黄,当然地黄颜色也是黑的,像《医宗金鉴》中有九味地黄丸,就是用来治疗骨瘦如柴、面黑黎,《圣惠方》中也有用生地黄和枸杞子做成酒来治疗脸黑。但是光有黑脸、红脸还不够。

肾气丸还有一个大肚子,大在下腹部,脐腹部往往很大,又松又软,就是看到有的老年人的肚子往下坠的感觉。体型就是肚子大,四肢比较细,尤其下肢,给人感觉上身大,下身细弱。而且下腹部除了松松软软还有不适感,你问他小肚子有什么不舒服,有的人会说小肚子有点隐隐胀痛、不舒服,但是摸的话是软的,有的人硬一点,但里面还是空的。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食欲旺盛,这是肾气丸人重要的特点之一。他们尽管全身不适,食欲仍是旺盛的。地黄这味药对于食欲不振的人是用不进的,地黄能抑制食欲,对那些特别能吃的人才能用地黄。所以我们一般询问病人的食欲,如果食欲不振,或肚子经常胀,或大便拉稀腹泻,肚子经常咕噜咕噜,或喝了水后水下不去,有振水音等,肾气丸就不太适合,就是要用的话,地黄的量要适当减少。

还有从病人的主诉来看,常有头昏、胸闷、口干、气短、心慌等,归纳一下,发现以上半身、头面部症状为主,给人以上冲的感觉。有的辨证热证,有的辨证风,有的辨为肝阳,所谓的上实。也有人下半身的不舒服,甚至为下虚,比如腰痛、两腿无力、局部下半身发冷,其中多见的有小便问题,小便无力、尿失禁、夜尿频多。小便能不能排出,有没有力,是肾气充旺的一个重要标志。小时候小便非常有力,说明肾气非常充旺,而老年人尿不远,甚至滴到裤裆里,小便余沥,这就是肾气不足。金匮肾气丸专门治疗小便无力,所以老年人前列腺疾病、膀胱无力、尿失禁都能用到肾气丸。下虚中间还有一条,性功能低下,包括男性阳痿、早泄可以看作是肾气丸证,但是注意是老年人才可以用。

作为客观指征的脉证和舌证,金匮肾气丸也有特征。脉大多数都很大,弦硬,空大,重按无力,轻按一摸就摸得到,多为动脉硬化,舌大多胖大,伸出来满口都是,舌质偏嫩,嫩红,也有偏暗的。

总结一下,中老年人偏多,尤其老年人,脸色偏黑或红,脸上肌肉松弛,无光泽,或浮肿貌;下腹部大而无力,松软;食欲旺盛;头面部、心胸症状较多,如胸闷心悸,气短,也可以出现口干;下虚症状非常明显,主要腰痛、无力,步履困难,发麻,发冷,小便往往出现问题,小便无力,男人性功能低下;还有胖大舌,弦硬空大无力的脉。这就是一个金匮肾气丸人。

这种体质老年人特别多,尤其是一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前列腺肥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从人的角度描述了一个金匮肾气丸的方证,这仅仅是一部分,因为用经方要方证相应,这个'证'不是症状。现在很多人误解,把方证理解为对症状用药,这是错误的,我们方证相应的'证'是证据,而这个证据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就是人,就是我们望闻问切看到的这个人是怎么样的;第二个就是这个方主治哪些疾病,所以说人(体质)+病(主治疾病谱)才是'证'。方证相应要两手抓,一手抓人、体质,一手抓病,这个病有古代所讲的病,如消渴、虚劳,还有现代医学诊断的一些疾病。

真诚请你来关注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