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指导——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3为例

如何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会结合,让二者互相促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这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深入探究的问题。

下面从论点、结构、论证、叙述、修辞五个方面,结合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中较为常见的一些问题,如论点不明确、结构不合理、论证单一、叙述不当、语言没有表现力等问题,试图找到一条将古代议论性散文阅读教学与议论文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途径,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借鉴古代议论性散文高超的艺术技巧,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


一、中心突出

议论文,又称说理文,“适用于议论和说理的文章样式”,“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表明作者的观点和主张”。既然是要表明观点、主张,那么论点必须要具备正确、鲜明、概括等特点,本单元的《劝学》《过秦论》《师说》等课文的中心论点都具备这样的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但在平时的写作训练和考试作文中都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有时只有一个宽泛的论题,没有具体明确的中心论点;有时入题拖沓,开头或东拉西扯,或直接照搬材料,观点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这样的文章也就没有了灵魂。

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突出中心”的意识——在写议论文之前必须确定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如一高考优秀作文《善良之心,温暖生活》的开篇:“善良之心,引导着善意之举。”又如高考优秀作文《人之常情》的开头:“激动是人之常情的体现,痛苦是人之常情的体验,愤怒是人之常情的体现,宽容是人之常情的体现……人之常情就是人一生的宝贵财富。”

两篇优秀作文的作者都是在开篇就抓住了题目或材料的核心,并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准确、鲜明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这与《劝学》《师说》中的开篇直接摆出中心论点的写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结构严谨

本单元的议论性散文都有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和严谨的行文结构。下面将本单元课文的结构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如表2所示:

表2

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例,本文采用了议论文常用的递进式结构,段落分明,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劝学》一文开篇直接摆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方法等内容,全面深刻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师说》一文在开头提出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从批评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论点,后又援引孔子的言行从正面来论证,在一反一正的对比中让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我们常说,写议论文要做到有理、有据、有序,所谓的“序”就是指文章的行文结构,它是“以逻辑推理为结构的基本线索,一般按提出问题(绪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顺序安排结构”

如上所列举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展开的。但学生的作文中经常出现结构失当、思路不明、逻辑混乱等问题。因此,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就要让学生做到熟练掌握并应用各种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培养学生对文章进行宏观考量的意识。如一高考优秀作文《与我同行,我亦成长》:

作者在开篇点明了写作的内容及要求后,接着采用了并列式(2035年的脊梁们、2035年的新时代的宠儿们),兼用纵深式(2035年的芳华少年们)的写作方式,结尾深化主题。行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论证逐层深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论证灵活

所谓的论证,就是在明确了论点之后,采用各种方式让论点得到证实。在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在本单元的议论性散文中,作者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把道理讲得很透彻,使文章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如表3所示:

表3

在学生的议论文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观点+材料(一、二、三……)+总结”的模式,这种材料堆砌式的作文缺少内在的逻辑关联,没有理性的分析论证,这样的材料大杂烩不过是为了凑足字数,所以分数不高。而要写好一篇议论文必须学会使用多种论证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道理讲得更透彻,更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文章也才更有味。如高考优秀作文《情感·认知·文化》中的片段:

文中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灵活多变、生动形象,尤其是在气势磅礴的排比句中,几组对比交织错落,让论证更具分量,读来让人深思不已。


四、叙议得当

在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中经常会出现只叙不议、单纯罗列事例、缺少具体深入的分析,从而导致文体不明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前面谈到的要灵活运用论证方法外,还要学会对所选取的论据展开分析的方法,如常用的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将叙议有机结合起来。如《过秦论》一文就是叙议有机结合的典型范例

在例证时,只有灵活地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才能将议论文中的叙议有机结合,写出来的议论文才能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比如下面一段文字:

这个片段列举了贝多芬、司马迁、李宁三个事例来论述“磨难能够历练生命,让生命绽放光彩”,运用因果分析法将论点和论据有机结合在一起,叙议得当,说理透彻,有感染力。


五、巧用修辞

巧用修辞,不仅可以提高表达的效果,更能让议论文的语言更具表现力,令说理更具说服力,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中就有这样的范例,如表4所示:

表4

很多时候教师会觉得学生的作文语言浅白无味,平淡松散,表现力不足,更缺少情思和思辨。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和借鉴这些古代经典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比如巧用比喻,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对偶句和排比句穿插使用,能使文章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力求在准确、简洁、严密的基础上做到生动、形象、鲜明。巧用修辞不仅能展现语言的美,更能增强说理的力度,让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如下面一段文字:

历史不仅仅是一个叙事的书架子,更因为那里有过往,有思想,有灵魂。那一本本书立起来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虽是短短的四十几个字组成的片段,却融入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说理更加生动形象,且极具气势,让议论的语言读起来更具美感和情味。除上述说到的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外,我们还可以引用名言警句,让议论文的语言更具有韵味;也可以活用句式,来增添文采。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比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可以让学生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拟写一个作文提纲:


总之,要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的古代议论性散文时,既要让学生背诵名篇佳句、积累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学习古代议论文的阅读方法,也要学习、借鉴这些经典议论文高超的艺术技巧,通过渗透、整合等方式把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和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弥渡县第一完全中学 李琇宾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