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古玉学步(27):如何理解古玉质变自然态文玩市场观摩奇石千百怪

虽然仿技日新月异、高仿几已乱真,但古玉的自然态非人工所能企及,无论多么逼真,自然毕竟自然,人工依然人工。 本号《古玉学步》之(3)《图说古玉土蚀结晶不可仿》、(18)《次生结晶是古玉质变的自然态呈现其神韵无法仿》和(24)《细察灰皮好似内流浆伴生结晶方为真白霜》、和(26)《如何鉴识假仿真到代仔细甄别工上自然态》等多次提及“自然态”的次生结晶,如何充分理解呢?

古玉质变次生结晶自然态

一、为何次生结晶

目前所知,地壳里或自然界中有92种元素,它们在地壳里按不均匀分布而存在。软玉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型矿物”形成的,它们混生于各类岩石之间。这些不同种类的矿物,通常具有相对的化学成份,特定的晶体结构,特有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而在正常条件下,不发生或不易发生变化。

数千年前,先民遗留的玉器、石器,经过漫长的岁月,深藏于山谷之中,浅葬于山巅之上或散落于原野河川。都无一例外的要经受几千年的风吹、日晒、雨淋、酸碱浸蚀及大自然的地磁、地热、地压、地震、光照、山火、地气、冰冻、氧化等自然环境变化的反复侵袭,造成玉件、石器本身出现不同的外观与内质的各种表相或肌里的“次生”变化。

埋藏于潮湿偏酸性土壤中长达数千年的玉器,一方面自身材料中的活跃元素(主要为钙,包括杂质矿物方解石和透闪石次生成滑石后的剩余钙)会溶失,另一方面土壤中的元素及有机物也会吸附到玉器中来。微量元素内外置换,而有次生结晶。

二、微观的次生结晶状态,宏观的宇宙万象

用软玉制成的物件,由于独立个体的存在,不同于它在原生矿体内的环境,在自然条件中,在受到内外物理作用与化学作用下,使不同的晶体结构、不同元素种类含量的玉器,内、外都出现多种“次生”各类不同的自然纹理、包浆、皮壳、蚀痕、融洞及沁色。有的呈像于表,有的内含于里。在15倍放大镜下观察有云雾状、云团状、羽毛状、浪花状、冰花状、棉絮状、松针状、束丝状、杂草状、菊叶状等等。

组合不同,凹凸各异,色彩斑斓,犹如一个“万花筒”美不胜观,这些神奇的物象就是岁月的痕迹。这些不同玉质在不同环境下的本质变化是人工无法仿制的。真品玉件上的小蚀洞内有一层老化的“包浆层”,有的蚀孔深处出现风化矿物质纤维,类似碱霜状物质。

古玉微观的次生结晶状态,犹如宏观的宇宙万象:犹如山河大地,千姿百态;犹如星汉灿烂,浩瀚苍穹。

三、奇石大观——浓缩的石变自然态

如果难以理解古玉质变的自然态,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去文玩奇石市场馆逛逛,那里有许多大自然已经点化了的、人工不可仿的“自然态”,可作借鉴——

风化玉石自然态

风化玉石自然态

风化玉石自然态

风化玉石自然态

风化玉石自然态

风化玉石自然态

风化玉石自然态

天然水晶自然态

自然态次生结晶的特点在于自然“生”出,生的状态是不断向外伸展;而仿品土咬蚀洞的特点在于人工腐“死”(蚀),蚀的状态是酸碱所流到之处一律萧杀殆尽。其中生死意境天壤之别,语言无法描述,看图比较,揣摩感悟吧。

惨不忍睹人工蚀洞“结晶”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