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247条

第247条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趺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知胃气强;涩为阴,知脾为约。约者,俭约之约,又约束之约。《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与脾约丸,通肠润燥。

【方解】

《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麻仁、杏仁之甘,缓脾而润燥;津液不足,以酸收之,芍药之酸,以敛津液;肠燥胃强,以苦泄之,枳实、浓朴、大黄之苦,下燥结而泄胃强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

【注】

趺阳,胃经脉也。趺阳脉浮而涩,阳浮则胃气强,阴涩则小便数,阴阳相搏,则热盛而液竭矣,故大便则也。其名为约者,谓脾为邪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名脾约也。以麻仁丸主之,养液润燥,清热通幽。其不敢恣行承气者,以脉涩故也。

【集注】

程知曰:言胃脉浮涩,不可大攻,宜用麻仁丸润法也。趺阳,胃脉也。在足跗上,动脉应手。浮则阳热盛而胃强,涩则阴津少而小便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胃阳强则脾阴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约其食物,如一、二弹丸也,此不当下而当润之。

程应旄曰:麻仁丸润燥通幽,伤寒不可恣行大承气可知矣。所以然者,以其为太阳阳明,非正阳阳明胃家实者比也。推之少阳阳明,其不可以正阳阳明胃家实之法治之。更可知矣。

汪琥曰:以胃强脾弱,为脾约作解。盖以胃中之邪热盛为阳强,故脉浮;脾家之津液少为阴弱,故脉涩。用麻仁丸者,以泻胃中之阳而扶脾之阴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趺阳,胃脉,足趺上之冲阳也。阳盛则脉浮,浮则胃气强壮也。血虚则脉涩,涩则风木疏泄,而小便数也。浮涩相合,土燥水枯,大便则坚,其脾气为之约结不舒,而粪如羊矢。麻仁九,麻仁、杏仁,润燥而滑肠,芍药、大黄,清风而泄热,厚朴、枳实,行滞而开结也。此热在中焦,则为坚者。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本条与第245、246条同讲。

太阳之传阳明也,曰脉大,曰脉数急。此由太阳浮脉,一变而成内实之脉也。阳明之证,大便固硬,然大便硬者,要不尽为大承气证,此不可以不辨也。夫太阳之气,由卫而达于皮毛,为水分蒸化之汗。由营而达于肌腠,为血分泌出之汗。由三焦而下出膀胱,为水分未经化汗之液。之三者,虽半属人体中废料,其中亦含有阴液,与体中阳气化合,足以排泄外来之风寒。然泄之太过,皆能耗胃中津液,不能溉润大肠,而大肠为之燥结。故三因不同,而同归于大便之难,均之与正阳阳明潮热谵语者,相去悬绝。故仲师分条辨脉,使来学知所抉择。脉阳微则平,阳实则滑大。夫太阳之病,无论伤寒中风,服麻桂汤后,皆当取其微似汗者,病乃随汗而解,故脉阳微而自汗,汗出少者,为自和。自和者,肌表通彻而营卫和也。至于脉微自汗,汗出太多,则阴液必损。因发汗太多,脉阳实而见滑大者,亦为阴液受损,故仲师皆谓太过。阴液外散,则胃中阳热,与阴气隔绝而成燥实,大便因硬,此大便之难,由于发泄肺与皮毛,汗伤卫气,肺阴虚而水之上源竭也。太阳之病,其脉本浮,夫中风之证,皮毛本开,风从毛孔而入,直入肌腠,肌腠皆孙络密布之区,故其病在营而不在卫,即伤寒为病,表解腠理未和者,其病亦在营而不在卫,故病有随经入里,而热入血室者,亦有随阳上出而为衄者,亦有发肌理之汗,取资于血液之分泌者。设因发肌腠之汗,过伤其血液之分泌,或因衄血,或因血结胞中,用抵当汤下后,表病未解,血分既伤,其脉必浮芤相抟。血液愈少,胃中益生燥热,而在里之阳热,亦与阴气隔绝,而肠胃燥结,此大便之难,由于开泄脾与肌肉,及衄血蓄血伤其营气,而统血之藏虚也。

足阳明胃气,以趺阳为验,浮则为胃气上盛,濇则阴液下消。胃热盛于上,小便数于下,则见浮濇相抟之脉。胃中津液日少,遂成脾约,此大便之难,由于胃火太盛,太阳水气以不胜煎迫而从肾膀泄也。此三证,一由水分伤于皮毛之多汗。一由血分伤于肌理之多汗及衄与蓄血。一由胃火太甚,自伤未曾化汗之水分,而胃中亡其津液。仲师特于第三证出脾约麻仁丸方治者,盖以上二证,治之得宜,必不致大伤水分血分,不似谷胜水负,必待善后之方治也(须知阳绝于里,为厥阳独行。不独表汗太过,血液内亏为阳绝于里,即胃气独盛,小便数而胃中不留水液者,亦为阳绝于里。譬犹狂夫逐妇,恩绝中道者然,故谓之绝。张隐庵乃谓表阳内陷,如绝于里而不行于外者然,所谓以其昏昏,使人昏昏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本条与第245、246条同讲。

第245到第247条主要讲伤津液。《伤寒论》强调保胃气,存津液。胃气不保,容易构成三阴证;津液不存,容易构成阳明的燥实证。在太阳篇讲过发汗后出现的干姜附子汤证、四逆汤证、芍药甘草附子汤证、真武汤证等伤阳气的问题。津液受伤容易构成阳明的燥热,阳明本身的阴阳不和,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这些都是伤阴。阴分不足了,阳气就有余,大便就困难了。治太阳怕伤阳,治阳明怕伤阴、伤津液,就这么个意思。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阳是浮数,脉浮而微,是邪气不甚;汗出少,是营卫自调,表里有点儿自和了。汗出的很少,为自和。这个就自相调和了,有点儿病要作解的倾向了。因为,脉阳微就是邪气不是太甚,而汗出少,阴气又没有大伤,所以病邪很微,正气也没受到多大的损失,这样,营卫、表里调和了,病就要好了,这是好现象。脉是浮而微,汗出也比较少者,为自和也。

自和的意思,就是病就要欲解了。如果是汗出多者,汗出的太多了,意味着有热,热邪伤了正气、伤了津液,就为太过。为太过就是不能够为自和。为太过和为自和两个对比,为自和是恰如其分,脉浮而比较微,汗出也比较少,邪也微,正气也不受损失,恰到好处,这个病就好了。如果汗出的太多,这个脉应当是微吗?脉也就不微了,下一条就说汗出太多就伤了正气,所谓太过也。太过不是一个平和之象了,阴分、津液就要受伤,可能构成阳明病,构成伤津液的胃燥、肠燥的问题。

有些版本把第245条作为一条。阳脉实,因发其汗,汗出多者,亦为太过。阳明脉实跟上边的汗出多者要联系起来看,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若阳脉实,那要汗出多,因为有浑身发热、有表热发其汗也好,像前一条汗出多者也好,总之,汗出多者就为太过。什么太过?汗出的太多,伤了津液,这样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可以是发生阴虚,里边的阴分就虚了、津液虚了,那胃的阳就孤绝了。这个绝不当个断绝讲,当个孤绝。阴阳两个本来是共通的,本来是互相调和的,现在,由于汗出太多,阴虚了,汗出的太过了导致阴液虚了,里边的阳气就盛了。阳气一盛,阳和阴就孤绝不通了,那么就是阴阳就不能够调和了。津液就不能够调节胃燥了,亡津液,大便因硬,这样大便就硬了。不要认为汗是出在体表,实实在在的它能使阳绝于里。

汗出于表太过,就能够发生阳绝于里的这样的大便硬的问题。为什么?汗出太多,伤了胃的水谷津液,津液一少了,胃气就多,胃气的阳气没有调节,它就孤绝了。阳气盛孤绝,偏盛偏衰,阴阳不能调和了,因此大便就硬了。

咱们讲太阳篇的时候,凡病要发汗,要吐,要下要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现在就体现这个了,如果伤了津液,阴阳又不能自和,就是偏盛偏衰了。如果津液太衰,阳气过盛,要以胃家而论,就会出现阳绝于里的问题。孤绝了,两个方面不调和了,不能够互相制约、互相协调、互相拮抗了。这样,亡了津液,大便就因硬也。这是构成阳明病的一个病理的因素,是不能忽视的。为什么张仲景用桂枝汤发汗,那样小心、那样再三的叮咛?就是因为怕亡津液。这叫保胃气,存津液。这句话不是空话,在它的条文里是有反映的。那大家就问了,保胃气,存津液,在条文上有这句话吗?是陈修园总结的,因为陈修园这个医学家对张仲景还是非常崇拜的,他把《伤寒论》看了又看,读了又读,后来写成《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最后他提出来,说《伤寒论》一部书就是保胃气,存津液,以正气为主的,这是他的总结之话。那么陈修园从哪总结出来的?就像这一条,这两条都有存津液的意思,不能太过,一个太过了,就出毛病了。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阴则绝。浮,大浮数动滑,属于阳。芤属于阴气不足,芤形浮大软如葱,按之旁有中央空,是主于血液不足的一个现象。脉浮而芤,浮为阳气有余,芤就为阴气的不足,所以说浮为阳,芤为阴。浮为阳气有余,阳热有余,芤为阴液不足,那么以有余的阳气加临在不足的阴液上,这两个互相搏、互相逼迫,胃里边是非生热不可的。为什么?它阳气有余啊,阴气不足,津液不足啊。那么胃气一生热了就阳邪盛。胃气生热,胃气一生热阳气还盛,阳邪独盛于内,而不能够与阴互相调和,在大便成硬,其阳则绝,阳和阴就孤绝了,就得不到阴的调节,阴阳就不调和了,形成了一个偏盛偏衰的其阳则绝的一个病理局面。这个绝也是孤绝了。上边两条是从治法(发汗太过、汗出太多)来分析,这条是从脉上来分析。

下边还是从脉到病理,从病理到症状,从症状到治疗,来解决这个阴不足的问题。趺阳脉浮而涩。古代的时候切脉是握手必及足,按寸必及尺。握手必及足,足上脉有趺阳脉,是后天的胃脉、主腑之脉,也有太溪脉、少阴之脉。少阴者先天之本也,跌阳者是后天的根本。古代的时候看脉有三部九候,现在不再用了,这个趺阳脉就指胃脉而言,在脚上叫趺阳,在我们寸关尺,在寸口脉来说,就是脾胃之脉,也可以这么讲。浮和涩,浮是主于阳盛,涩主于阴虚。浮,胃气就强,强是什么?因为阳属于胃,阳盛了胃阳就强、胃气就盛。阴者主脾,阴要是不足了,那么脾的津液就不通了,脾的津液就不能运了。这样浮涩相搏,一个阳,一个胃阳,涩,是反映到阴,脾阴。脾胃的阳加在这个不足的脾阴,这样互相逼迫,大便则难,大便就困难了,所以这个病就叫脾约病。脾约就是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这时候叫约,约就是津液不足。

《内经》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是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因为津液的来源是水谷,借着脾的运化,是这么来的。现在的问题是,脾阳盛,津液不足,所以脉浮而涩,浮就是胃气强,胃的阳热盛,那么,涩就是脾阴不足、津液不足,这时候津液就不能够还于胃中。脾为胃行其津液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胃里的津液能够分泌化成精微的东西,给肺及其他的脏器;另一个方面,脾也能够把这些津液还于胃中,来调节胃燥。所以脾为胃行其津液就是有出、入两个方面。现在的问题,脾受胃热的要挟,脾不能把津液还于胃中。为什么?一个是强阳,一个是弱阴。两个是敌对了,所以就不调节、不能自和,阴阳就不能自和了。脾的津液不能够还于胃中,这时候小便则数,涩则小便数。小便越数脉越涩,因为小便数伤了津液。

为什么小便反多?仲景说这叫津液偏渗,燥热逼迫的,这就相搏。搏就是排挤,实际上这个搏就是有点儿逼迫的意思,胃的盛阳逼迫阴液,所以小便就多。要是小便少,津液还于胃中,就能够调节这个胃燥了。现在是胃强脾弱,津液回不到肠胃里来,反倒受胃阳的要挟、受它的约束而逼迫下渗,小便反多。小便越多,津液越伤,胃气越燥。所以本来由生理互相调节的脾阴、胃阳,现在变成了互相隔离,而且互相逼迫,胃阳逼迫脾阴,这样就成了脾约。脾约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脾的阴不足了,脾的津液不充了,约者就是缺乏的意思;另外一个是脾阴被强大的胃阳所约束,不能够把津液还到胃里,形成偏渗,小便就反多。这个什么病?这叫脾约病,就是阳明篇的总论里的三阳明,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脾约是什么样的一个具体的病?就是大便坚,就是大便很硬,屎粒很小,大便硬还屎粒很小,很不容易排解出来。排泄大便非常困难,是经常性的。习惯性的大便的秘结,尽拉那个小粪点儿,就像珠算子那么大,很硬,在一块堆积,很不容易下来。

怎么治疗呢?用麻子仁丸。不要用汤了,因为它不是说是一朝一夕的像阳明病,用承气汤,一泻下也就解决了。它是经常性的,习惯性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不能用汤药,得用丸药,丸以缓治,慢慢地来调节脾胃的阴阳不和,润肠止燥,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个丸药是润肠的一个缓下之法。麻子仁丸的主药是通肠润燥、泻胃治脾的,它有泻胃治脾、通肠润燥的作用。这个方子就是小承气汤加芍药、麻仁、杏仁。用小承气汤来泻胃强,胃强脾弱,用厚朴、枳实、大黄泻胃实,脾弱是脾阴弱,所以加芍药养脾阴,加麻仁、杏仁,这都是带有油分的药,有润燥,润肺、润肠、润胃的作用,同时还能使胃气下降,有润肠通幽,润便治脾的作用。所以两个方面,小承气汤治胃强,泻阳气有余,泻胃热的有余;芍药、麻仁、杏仁治脾约。这个药润滑,油性挺大,吃在嘴里还比较甜,对于大便干燥下不来,效果还是很好的。

要使渐服法,不能一下吃很多。上六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开始时一次吃十丸。日三服,一天吃三次,一共吃三十丸。渐加,渐渐的往上加,从十丸,十二丸,吃十三丸,十四丸,加到什么时候为限?以知为度。吃药以后就大便了,这时候很滑的就下来了,也不干燥了,这就可以了。这个麻仁滋脾丸效果是很好的,就是治习惯性的便秘的,经常大便解下困难,有的大便燥结解不下来,有点儿带血的。有些男性好得痔疮,他总解不下来,总努责,大便也干燥,有的时候痔疮也破了,出血了。有的大便下不来,这个人烦躁。因为大便下不来他就烦躁,口臭。有的头晕、烦躁,有点儿睡不好觉。所以这就不是一个单纯习惯性便秘的问题,还会出现其他一些问题。口臭,烦躁,睡不好觉,头整天昏昏沉沉的,解大便的时候大便下血,痔疮也发了,都由这个大便解不下来所引起。吃这个药能使大便泻下来,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那次在大连,有一个姓刘的,大便凝结下不来,嘴唇都起了一层皮,为什么?大便下不来,口唇发干,用舌头这样舔,口唇会起一层薄皮,干了,就再用舌头舔,这皮越舔越厚,然后,他就不舒服了,皮往外裂,一裂嘴唇就出血丝,黏膜就破了。这个病总治不好,他找我看,后来我一了解,他大便硬结,是因为脾胃有热,脾阴亏虚,而这个唇四白属脾。脾胃热了,脾阴虚了,口唇就会干燥。我就给他开的麻子仁丸,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用它治习惯性便秘,的确是很好的。

太阳病篇的发汗有好几个方子,有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大小青龙汤,三个小汗法,适宜解决不同的表证。阳明病治里实以泻下为主,它的泻下也是不同的,大承气汤是峻下之法,调胃承气汤是和下之法,小承气汤是缓下之法,麻子仁丸就叫润肠之法,猪胆汁、蜜煎导、土瓜根皆是外导之法。这些方法虽然都是解决大便干燥的问题,但是病的深浅程度不同,病的燥结的部位也有不同,因此说阳明本身也有所不同,在泻下的方面也有这样的一些不同的方法。因此,我们学阳明病以下法为主,解决阳明病胃家实的问题,应该有一个全局的观点。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趺阳脉为足动脉,古人用以候胃。脉浮主热,胃有热则气盛脉浮,故谓浮则胃气强。涩主津血虚,小便数则耗泄津液,故谓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必使阳绝于里,大便则硬。古人谓脾为胃行其津液,今胃中干,已无津液可运,则脾的功能亦受到约束,故谓其脾为约,宜麻子仁丸主之。

以上四条均为脾约证,其因虽各有不同,但津液绝于里而大便硬是一致的。津液亡失致大便硬者,即前所述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与大承气汤证的热实燥结,有潮热、谵语、烦乱者大不一样,故不可以大承气汤猛攻。若就大便难一证取治,最易弄错,以是连续论述,或以证分,或以脉辨,处处示人以辨证之道,并名之为脾约,出麻子仁丸缓下方,以示与大承气汤的证治有别。

【注】

1. 趺阳,古代三部九候便诊法的切脉部位之一,位于足背上踝关节前横纹的两筋间,候脾胃。浮主热(胃热),涩是津血不足,此与寸口脉法相同。

2.胃热则气强,其脉浮,小便数乃致津不足,其脉涩。

3. 约,穷也。胃热和小便数相互影响,水分被夺而伤津,所以大便硬。

前250、251、252三条屎硬之理同本条,未出方。脾约证无大实满痛。麻子仁丸,现在市售名麻仁滋脾丸或麻仁丸,润下药也。

子恒试注

趺阳脉是位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经脉。趺阳脉现浮涩脉,浮脉属阳,主阳盛,出现浮脉的原因是阳明胃气强盛;涩脉属阴,主津液不足,出现涩脉的原因是小便频数导致脾阴亏虚,浮脉和涩脉同见,是阳盛和阴虚相加,所以津液更伤。脾阴亡失,无法为胃行其津液,大便硬结,成为脾约证。治疗主方选择麻子仁丸,润肠通便,滋脾阴而调胃热。

《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胃中水饮需要经过脾的运化功能才能散布,若脾阴不足,运化功能失常,不能上归于肺散精周身,则胃中水液必然下输于膀胱,故而见小便频数。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前文提要

第227条: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第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第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第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第232条: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第233条: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第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第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第237条: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第238条: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第239条: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第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第241条: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第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第245条: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第246条: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抟,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自我测验

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复制可见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