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取名字的忌讳与技巧(一)

作者:万献初,男,1956年生,湖北咸宁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典籍整理与研究中心办主任。

其实,人最关心的总是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听到自己的名字,谁都会猛然一激灵的。从幼儿园到大学课堂,从会议室到各种交际场合,凡提到自己的名字总会令人兴奋,总不被提及名字对谁都是暗感沮丧的事情。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佳名”,屈原就在《离骚》中感谢其父亲(皇考)“肇锡(赐)余以嘉名”。姓名是人的代表符号,是人生命、生活信息得以传递的重要载体,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纽带,关系到一个人毕生的学业、事业、婚姻、家庭、健康、快乐、亲情、友谊、名望、地位、成就等。名字(姓名)是一个简单而又奇妙的符号,中国人有一个顺口易记、文雅正气、韵味悠长的佳名是一笔无形的财富,碰上个难认、难念、难写、难记或不雅驯的名字就无形中生出很多麻烦和尴尬。所以,取名不可不慎。

姓名在形式上由汉字构成,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给国学班、中文系本科生和研究生们讲课,“说文解字”课偏重讲字形,“音韵学”课偏重讲字音,“文献学”课偏重讲字义,都会涉及到“姓名”用字。同学们往往希望顺便分析一下自己姓名的原本含义及品味如何,常常颇有新得,发现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姓名所知甚少,故分析后笑着批评:“这个名字都跟了你二十多年了,你还不真正认识它,太对不住了!”大家都笑。笑过后,还真有同学组成科研小组,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研究武汉大学3万多名在读汉族学生的姓名,得出很有启发意义的数据和新认识。同学们多次要求系统地讲一讲取名的问题,因不便专门开课,故拟在博客上写一组讨论性的文字,总名为“取名字的忌讳与技巧”,拟分多个专题展开讨论,索源理流,深入浅出,强调实用。或许对取名字的人们有些帮助,也算是“国学课程实践”的一种补充及尝试。

一、“姓名”的含义及其流变

“姓名”是“姓氏、名字”合并而成的简称。“姓氏”今简称“姓”,本由“姓”与“氏”合并而成。“名字”简称“名”,本由“名”与“字”合并而成。

先说“姓氏”。《说文》“氏”字下段玉裁注“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姓”比“氏”的涵盖范围大,且出现得早一些。《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祚之土而命之氏”,后来合称“姓氏”。

从今传史书、史料看,殷商时代,帝王还无姓氏,甲骨文中,帝王、后妃是用天干(甲乙丙丁……)作称谓,又男称祖女称妣,或别以文武、大小,如:祖乙、祖辛、祖丁、大甲、中丁、小乙、武丁、文丁、妣甲、妣丙、妣庚等。周秦时代有了“姓”,开始主要是氏族、部落的徽号标记,与后世的姓氏多有不同。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考《春秋》共有二十二姓:妫、娰、姬、姜、妘、嬴、姞、子、己、风、任、祁、??、曹、董、偃、归、曼、熊、漆、隗、允。

姓,字从女,应是是母系氏族社会生活的遗迹。《说文》“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清人徐灏注笺“姓之本义谓生,故古通作生,其后因生以赐姓,遂为姓氏字耳。”而“生”字篆书作,象草木枝芽从地土上生长出来的样子,《说文》“生,进也,象草木出生土上”。由草木长出引申为人的生育,《诗·大雅·生民》“不康糟禋祀,居然生子”。君王从哪个氏族生育出来的,就用那个氏族的标志(图腾)来表示其所“生”,这就是最早的姓(生)。由于远古还多是母系氏族,人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故最早的姓多从女,如“妫、娰、姬、姜、妘、嬴、姞、子(女所生婴儿)”等,《左传·昭公四年》“问其姓”陆德明释文“女生曰姓”,女子是直接生育者,“因生以赐姓”,故在“生”前加“女”旁而成“姓”,因而在姓氏意义上“生—姓”是一对先后出现的古今字。

“姓”是血亲家族的标志,在宗法制社会成为宗族血统传递的形式符号,《诗·唐风·杕杜》“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毛传“同姓,同祖也”,《白虎通义·姓名》“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姓成了社会结构中连接宗族、家族的纽带。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同宗的子孙通称为“姓”,《广雅·释亲》“姓,子也”王念孙疏证“姓者,生也,子孙之通称也”。最初只有君王才有姓。稍后,士以上贵族有姓,民(氓)是贵族的人身依附者,无姓。因此,“姓”一度也指官吏,《尚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孔安国传“百姓,百官”;《国语·周语》“百姓兆民”韦昭注“百姓,百官。官有世勋,受姓氏也”。再后来,平民也有了姓氏,“百姓”才逐渐与“兆民”同义而泛指天下平民。

氏,林义光《文源》认为:“氏,本义当为根柢,……姓氏之氏,亦由根柢之义引申”,是说“氏”是“根柢”之“柢”的本字,“氏—柢”是古今字,分姓命氏就是为了宗族血缘上的寻根究柢。“氏”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物,本是古贵族用来标示自己是高贵宗族分支的称号,即家族支派的指称符号,是从“姓”中分家分封而得来的。顾炎武《原姓》“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亭林文集》卷一);又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今之孟氏、季氏、孙氏、宁氏、游氏、丰氏皆姬;陈氏、田氏皆妫;华氏、向氏、乐氏、鱼氏皆子;崔氏、马氏皆姜;屈氏、昭氏、景氏皆??。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而五帝以来之姓亡矣。”可见“氏”是“姓”的支系,标示由宗族大姓分出的支系所属的根柢所在,也就是标示子孙之所由出,所以“氏”与“族”义近而合为“氏族”一词。某一姓的父辈生众多儿子,儿子们长大成人就要分家,君王、诸侯的儿子成人分家要裂土分封,并赐“氏”作为新分出支系的标志,这就是“祚之土而命之氏”。因此,姓是旧有大宗族的族号,氏是后分出的分支宗族的族号,《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分封命氏既要与原大宗族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有一定的寄托或寓意,《白虎通义·姓名》“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闻其氏即可知其德,所以勉人为善也”。大略说来,姓主要用来“别婚姻”,氏主要用以“明贵贱”。

命氏的思路很多,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古人之氏或以谥,或以字,或以官,或以邑,无以国为氏者,其出奔他国,然后以本国为氏。”以受封地名为氏的,如:陈氏、宋氏、韩氏、赵氏、魏氏、解氏、臼氏等。以先人名、字命氏的,如皇甫氏、刁氏、高氏、施氏、公氏、孔氏(孔丘为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等。以先人的谥号命氏的,如召氏、戴氏、庄氏(楚庄王之后人)等。以先人爵位命氏的,如王氏、侯氏、公孙氏(公爵之孙)等。以祖上排行命氏的,如鲁桓公三子仲(公子庆)、叔(公子牙)、季(公子友)掌鲁国政而形成孟孙(仲改孟)、叔孙、季孙三氏,即鲁国“三桓”。以居住地命氏的,如东郭氏、南宫氏、西门氏、北部氏、百里氏、柳下氏等。以职官名命氏的,如史氏、师氏、卜氏、仓氏、库氏、师徒氏、司马氏、中行氏、太史氏等。以职业命氏的,如巫氏、优氏、乐氏、屠氏等。后来还有古少数民族融入汉族而借音命氏、改氏的,因赐姓、避讳、避难等改氏的等等。

命氏之初,其氏族始祖的特点往往与命氏所用之字意义相关,如:巫氏始祖为巫师、屠氏始祖为屠夫,自然无疑。张氏,《说文》“张,施弓弦也”,也就是拉开弓射箭,故其始祖不是打猎的就是战士。陈氏、田氏上古音同而本为一氏,《左传》“田成子、陈成子”是同一个人,“田”本是围猎(畋),国君的围猎就是演习作战,“陈(陳)”即是“阵(陣)”,是驱战车到山阜(左阝旁)列阵打仗,故田氏、陈氏始祖当是战将。刘(劉)氏之刘从刀,《广雅·释器》“劉,刀也”,《说文》作“鎦”训“杀也”,大约其始祖不是杀猪的就是杀人的。杨氏住地有杨树,林氏住地有树林;李氏之“李”《说文》训“果也”,木(树)上吊的“子”自然是“果”了,故李氏始祖或封或住在有果园之地,也是可以想见的。关于姓氏来源的参考书,较早较好的是唐宪宗时林宝修撰的《元和姓纂》(公元812年成书)。

《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上古已婚妇女无名,只在其父姓后系“氏”,《仪礼·士婚礼》“祝告,称妇之姓曰:某氏来归”郑玄注“某氏者,齐女则曰姜氏,鲁女则曰姬氏”。顾炎武《日知录·氏族》“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则汉代就开始“姓、氏”混用了。赵岐《孟子题辞》“孟,姓也”焦循正义“后世姓氏不分,氏亦通称姓”,“姓、氏”混用合流后,双音词用“姓氏”单音词用“姓”,意思相同。今天“姓名”中的“姓”是指合用不分后的“姓氏”,单用、简用作“姓”,“百家姓”意为“所有的姓氏”。姓氏是血亲家族的集体符号,只能继承,故个人可以“取名”而不能“改姓”,姓氏在今天的中国还是血亲关系的标志和名片。

再说“名字”。名字是个人在社会上的代用符号,今用单音词是“名”,双音词是“名字”。从源流上看,“名”与“字”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名,《说文》“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而不见,故以口自名”。“夕”与“月”本是一形,是一弯月牙的象形字,后分工而形体稍变,“月”表示月亮,“夕”表示月亮出没的夜晚。白天有光亮时招呼一个人,可以不出声而用手势或使眼色,黑夜(夕)看不见就只能用口呼叫其代号了,所以字形从口从夕会意,则“名”是某人供大家呼叫或自呼的约定性代号。人与人不同,人的名也应力争与他人相区别,《谷梁传·隐公三年》“其不名,何也”范宁注“夫名者,所以相别也”。名是用来指明或说明相应的人和事物的,作为形式的名总是对应一定的内容(实)的,《释名·释言语》“名,明也,名实事使分明也”。《白虎通义·姓名》“人必有名,何?所以吐情、自纪、尊事人者也,……名者,幼小卑贱之称也”。古人出生三个月就由父亲命名,春秋时期的人名往往与生理特征、生产情况相关,颇具“小儿”的特点,如“黑臀、黑肱、寤生(逆产)”等。

字,《说文》“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朱骏声通训定声“人生子曰字”。“宀”篆文作 (读mián)是房子形,“子” 是婴儿形,女人在房中生孩子就是“字”,《广雅·释诂一》“字,生也”。义转怀孩子也称“字”,《易·屯》“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字,妊娠也”,“十年不字”是说女子嫁了十年还没怀孩子生孩子。再后来女子出嫁也称字,“待字闺中”就是闺中待嫁,《正字通·子部》“女子许嫁曰字”。就文字义讲,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文”本是交腿而立胸刺花纹的人形,是纹身的本字,“文-纹”古今字,后用来表示整体难拆分的象形、指事字,“字”是从文中生出来的,由至少两个以上的“文”组合而成,《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如“日”是象太阳形的独体文,“晶”是由“日”孳生出的合体的字。从名字关系看,“字”是从“名”中孳生出来的,“名”是小时候父母取的“小名”,而“字”一般是男子行冠礼(二十岁)后才根据其名衍生出来的,名、字互为表里,名是里,字是其表,故称“表字”,是“大名”。字从名中生出,所以叫“字”,字与名一般是意义相关的,如:冉耕字伯牛,耕地用牛;屈原名平字原,平原相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风从虎;杜甫字子美,甫有美男子义;苏轼字子瞻,“轼”是车上扶手瞻望的横木;晁补之字无咎,补过方能无咎;唐寅字伯虎,寅年属虎;今人毛泽东字润之,“润、泽”义通,朱德字玉阶,《说文》谓玉有“仁、义、智、勇、洁”五阶美德;等等。

名是父母所取的小名,所谓“幼小卑贱之称”。所以古人一般不称他人名(有越其父母之嫌),而以称字为尊,自己称名,父母、师长也可称名,如孔子名丘字仲尼(尼丘为其家乡小山名),他自己言“丘也幸”自称名,其他人或称敬称“子”或称其字“仲尼”。古人不但不喜欢一般人称自己的名,就连皇帝直呼某人名他也不乐意,《梁书·武帝纪》:“武帝尝设大臣饼,蔡樽在坐,帝频呼其姓名,樽竟不答,食饼如故。帝觉其负气,乃改唤蔡尚书,樽始放筯执笏曰:'唯’。帝曰:'卿向聋,今何聪?’对曰:'臣预为右武,且职在纳言,陛下不应以名垂唤。’帝有惭色也。”皇帝称直呼大臣名,大臣不应,且指责其无礼,皇帝也感到惭愧。

当然,古时不是什么人都配别人敬称其字的。《礼记·郊特牲》“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白虎通义·姓名》“人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也”。可见是有德望、身份、地位的人,别人才一定不称其名而称其字以示恭敬,无足轻重的草民或无字或有字而人不尊称。

先秦已有表字,《左传·隐公八年》“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杜预注“诸侯位卑不得赐姓,故其臣因氏其王父字为氏”,用父亲的字作为自己的氏,说明其时父亲已经有字了。屈原《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名平字原,“正则”谓公正而有法则含“平”意,“灵均”谓地灵善而均平含“原”意。由名生字的历史延续了几千年,直到现代“五四”时期,严格说来是新中国建国以后,才普遍名、字不分,合为“名字”一词的。一来是由于现代汉语双音词迅猛发展,使得“名字”凝固为一个双音词而不再分开,二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的绝对平等化而消灭了“表字”的存在。这样的变化好不好,难加评论,只是少了一个“表字”的重要区别手段,对当今重名率过高过普遍而言,未必不是一种遗憾。

中古时期,尤其是唐宋两朝,文人高士还有别字,也称别号,简称“号”,多由地名、山名、斋名、室名等变化而来,都是自己取的,是一种更雅化的个人符号。如:杜甫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人称“白香山”;苏轼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陆游号放翁;辛弃疾号稼轩;等等。这已与普通人取名关系不大,不必多论。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