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学堂最年轻而帅气的王超老师,教导我们学习了五行学派的上古五行脉法,带领我们一起到了智慧而神奇的远古时代!
王超老师教的五行学派的思想,本人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个人认为这样学习起来更加系统、清晰、明白。不妥之处恳请老师和同学们指正,谨谢!
中医讲究理、法、方、药,五行学派当然也不能例外,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五行学派的理、法、方、药!
A-理:
就是中医学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
天地的自然观与人体整体观的完美结合(时空观)。
五行学派是在“盖天学说”的思维下,认为世界就是在以“北斗星”为中央的天穹下不断旋转生成的。
五行学派的典型代表人物:
扁鹊、淳于意。
世界本是一气,一气化而为五,整个世界由五种能量组成:
南极火的能量;
北极水的能量;
东极木的能量;
西极金的能量;
中央土的能量。
B-法:
就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法则。
顺应趋势“汗吐下”。
诊断的法则就是中医特有的望闻问切。
B-法一:
望:
望眼睛:望病人的白眼球部分(因黑眼珠是黑色分不清颜色),主要是看眼睛表面糊的一层病色。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色: 青、赤、黄、白、黑
(注:眼睛有红血丝一般属赤)
B-法二:
闻:
听病人说话的声音。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声: 呼、笑、歌、哭、呻
五音: 角、徵、宫、商、羽
《管子》描述的五音:
角:如稚登木以鸣,音疾以清(野鸡)
徵:如负猪豕,觉而骇(猪)
宫:如牛鸣窖中(牛)
商:如离群羊(羊)
羽:如鸣马在野 (马)
B-法三:
问:
1, 问病人平时喜欢吃的味道: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味: 酸、苦、甘、辛、咸
2, 问病人身体感觉:
B-法四:
切:
中医特有的切脉、诊脉。
五行: 木、火、土、金、水
五脉: 弦、钩、带、毛、石
分辨五行脉,要从以下方面区分:
1- 脉形;
2- 脉势;
3- 脉位;
4- 脉力(区分虚实)
五行脉法的胃气:
有胃气脉:轻柔和缓;
无胃气脉:脉率不整齐,速率快,
咯手;
真脏脉:特别无胃气脉,特别咯
手,像按在刀上一样。
五行脉法的虚实:
虚: 脉无力为虚;
实: 脉有力为实。
五行治疗法则: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C-方:
就是根据望闻问切分辨出来的病证,使用合适的治疗法则,再根据治疗法则使用的处方、方剂。
法无定法,自由组方;
有偏性的简单性味配伍。
D-药:
就是根据处方使用的中药材。
开的不是“药”,是“性味”
如果出现真脏脉,不能用药,可以吃五谷来养,直到出现病态脉,才可用药。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望闻问切
四诊合参
辩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