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2018年1月30日上午,由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主办,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资料信息部及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紫禁城学会协办的故宫古建部第七期学术沙龙活动在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数字化应用研究所虚拟现实演播厅举行,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赵鹏先生担任主持。

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沙龙开幕 (图片来源:谢嘉伟) 此次沙龙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由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研究馆员、古建筑油饰彩画专家杨红女士,作为地仗油饰彩画专项总体负责人,向与会来宾做了养心殿地仗油饰项目的阶段研究成果汇报;其次由地仗油饰现场实验技术负责人,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油饰专家林其浩先生做了实验总结汇报;最后由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李广华女士做了顔材料科技检测分析总结汇报,其间插播了10分钟的工艺记录短片《天淡云闲今古同》,整体汇报内容从传统工艺到法式、档案及检测分析、修复方案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第二阶段为特邀嘉宾对汇报内容的探讨与交流,本次沙龙的特邀嘉宾有明清官式建筑界著名油画糊专家王仲杰先生,知名古建专家张之平女士、杨新女士和韩扬先生,原北京房修二公司油饰专家郭守义先生和高连芳先生;第三阶段为现场观众互动环节,其中清华大学李路珂老师对于油饰色彩方面的补充使现场观众收获颇丰。

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沙龙现场

(图片来源:谢嘉伟)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许多嘉宾不远万里,专程来听这堂古建筑传统修缮技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顶尖学术沙龙。此次沙龙为“地仗油饰”(即古建筑八大作之一的油作)的专题研讨会,这个专题研究的确立使油作在当前古建修缮行业内受重视程度不足的现况有所改善。所有汇报人与点评嘉宾的讲演精彩纷呈,让现场观众叹为观止,会后许多人久久不愿离开现场,想要向各位专家请教技术难点。

沙龙第一阶段:研究成果汇报

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杨红老师作为“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地仗油饰与彩画专项负责人,从勘察、评估、方案三个方面总体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此次对养心殿区古建筑地仗油饰的整体保护工作技术思路和修复理念,为大家展示了一个“单霁翔院长总体研究思路指导下的”几个全过程---全过程专家团队的参与、全过程的科学记录、全过程的影像记录的文物保护工程模板。她此番的汇报在全面阐释养心殿地仗油饰的价值评估基础上,清晰地制定出保护原则与保护措施,并提出了适当的技术手段。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保护措施技术路线

(图片来源: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文物建筑保护方案分册——建筑地仗油饰)

指导,杨红;制作,苗月

此外,由杨红老师领头的项目组在历史遗迹、相关档案、工艺做法、病害勘察等四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显著:在古建部资料室完成的养心殿档案查找的基础上,对嘉靖十六年(1537年)至今所有养心殿地仗油饰相关修缮档案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工作,深度勘察了养心殿区所有建筑现存地仗油饰的保存状况并进行了科学的年代断定与色彩分析,通过历史档案检索、实物科技检测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初步探索并研究出清代早期“净满地仗”的工艺做法及性能,按照文物保护工程中,坚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的'四原'原则的方法理念,坚持不使用机器生产的成品原料,而经过手工操作调制出符合古建筑地仗油饰使用要求的“灰油”、“光油”、“白皮满”等传统材料,通过坚持“逐层颠砍、逐层研究、研究先行、样板实验”的方针,摸索出一套符合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地仗油饰修缮模式。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修缮档案筛选结果

(指导,杨红;制作,刘庆宇)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年代分布图

(图片来源: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文物建筑调查与评估分册——建筑地仗油饰)

指导,杨红;制作,刘庆宇

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颜色数据分析表

指导,杨红;制作,刘庆宇

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北京郊外熬制光油现场

(图片来源:谢嘉伟)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在实验样板上的净满地仗操作工序

(图片来源: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文物建筑保护方案分册——建筑地仗油饰)

指导,杨红;制作,刘庆宇

在杨红老师讲演结束后,播放了由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顾思宁女士制作的匾额工艺记录短片《天淡云闲今古同》。该片用诙谐幽默的手法向观众展示了此次养心殿地仗油饰研究性保护项目的一些精彩细节,令现场观众感受到了项目组两年来的坚持与努力。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天淡云闲今古同》视频截图

(图片来源:顾思宁)

此外,项目组杨红老师还特地邀请了林其浩老师作为此次养心殿地仗油饰工艺现场实验方面的技术负责人。林其浩老师以单霁翔院长提出的《建立故宫古建筑研究性保护机制的思考》为自己工作上的指导思想,全力配合古建部的工作需求,深入研究养心殿现存清代早期历史遗迹的工艺做法。林老师及其团队严格执行杨红老师提出的恢复“原材料”、“原工艺”的修缮实验要求,此番以历史遗迹为实验蓝本,大胆探索谨慎操作,在恢复“净满地仗”、“麻布连做”等业界久已失传的工艺做法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他的汇报以施工中的技术操作要点总结为主要内容,强调了本次修缮实验过程中原材料自主加工、旧地仗和油皮分层颠砍、实际操作前样板先行等做法的重要意义。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故宫养性殿区建筑地仗油饰颜色色标

(图片来源:韩玉海)

此次养心殿地仗油饰颜材料分析方面的主要承担者为文保科技部以 雷勇副主任、 李广华女士为主的项目组,他们的工作成果为养心殿地仗油饰的研究及传统工艺的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李女士此番汇报系统地介绍了养心殿地仗油饰材料科学检测的方法,充分说明了所有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养心殿正殿西侧木板墙地仗油饰材料分析表

(图片来源: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文物建筑调查与评估分册——建筑地仗油饰)

沙龙第二阶段:特邀嘉宾点评与讨论

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郭守义先生从工匠谈起,认为今天所提倡的工匠精神与过去老工匠争当第一的精神很一致。他认为此次汇报清晰地展示了养心殿区古建筑地仗油饰的历史信息、现状分析和未来计划,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对故宫博物院十分有利,相比于过去老工匠的口述也是一次理论提高。此外,他针对施工中麻布的选材问题、油水配比的问题以及陡匾扫青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对于进一步完善养心殿地仗油饰的研究性保护工作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高连芳先生认为此次养心殿地仗油饰的研究工作应当被广泛推广,特别是“麻布连做”、“净满地仗”的工艺做法对于古建筑修缮行业发展意义非凡。高先生表示在其四十多年的施工经历中,只砍过净满地仗却从未做过净满地仗,今天故宫古建部能够通过研究性保护的方式恢复净满地仗,为传统文化传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韩扬先生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首先强调了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性,认为像今天学术沙龙这样的沟通机会越多越好,可以帮助自己今后解决一些业务上的问题。然后,他高度评价了几位主讲人的工作成果,认为他们在一个非常专的项目上进行了非常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是保护工程的基础。如果没有此类研究,保护工作者对文物本体价值的认识便可能存有局限性。他同时认为研究性保护的模式非常适合故宫博物院,在专项上广泛且深入的研究成果值得被推广。

张之平女士也从保护的角度高度评价了本次学术沙龙,并对故宫博物院能够全过程地践行研究性保护表示赞赏。张女士认为用科学方法阐释传统工艺,能有效提升工艺做法的研究水平并使之更好地传承下去。而官式中最高档的做法,在故宫有大量的留存,过去研究力度不够,今后值得大力研究。将这些东西研究清楚,是对遗产保护最大的贡献。此外,张女士强调文物具有稀缺性,如果怀着一颗好心,但因知识不够而将文物建筑修坏,是对文物更大的破坏,所以研究必不可少。

杨新女士认为故宫博物院能够广开学术交流之大门的做法非常值得赞赏,而此次沙龙能将工匠引入更是难能可贵。杨女士坦言,今天大部分的设计人员对于油饰彩画工艺并不了解,需要从概念认识走到具体知识层面,仅仅学习和使用行业标准和数据库具有局限性。

王仲杰先生早年既做过油饰彩画的施工也做过相关的设计工作,他认为北京明清官式建筑的研究已经深入至油作,故宫博物院以养心殿为攻破点,意义不可小觑。在王先生看来,中国明清两代官式油饰研究涉及三个方面人员:古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古建筑教学研究人员(高校师生),实际操作人员(施工工人)。这三方面的人员皆有不可替代之处,需要联合起来,共同研究。守护与传承——记故宫古建部第七期 “养心殿区建筑地仗油饰研究与保护”学术沙龙

活动交流现场

(图片来源:马豪杰)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