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中国乡土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既反映了人们的生产状况,风俗习惯,民族差异,宗教信仰,同时又积淀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和社会意识。中国传统民居的分布多为适应聚族而居的家族生活的需要,从同族村落、坞寨、同祖的府第到同宗的庭院,都是以亲缘关系为纽带。由于中国人有敬祖的传统,供奉祖先的祠堂往往成为家庭甚至村落中最重要的建筑物,其它建筑物的安排都以之为中心。中国古代宗法伦理中的“礼”讲究的是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表现在建筑布局上,首先就是父母居住的正屋安排在整个组群的中轴线上,位置居中,子孙辈居住的厢房对称排列在正屋东西两旁;父辈与子孙辈的居室在建筑规模、室内装饰与陈设上也有等级之分。男女之别则强调限制和规范妇女行为自由与人身自由,反映在居室的布局上,就是男处外庭、女居内室,一般情况下妇女不能擅自步出院外,外人也不能随便进入内院,人们习惯将妻子称为“内人”就是由此而来。 “风水”之说是中国古代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相宅、相墓之术。由于古人相信建筑的“风水”会直接影响家族的兴旺和发达,因而他们在建屋之时首先考虑的就是“风水”的好坏,以“风水”之说来指导基址的选择、平面布局和空间构成等。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京四合院多按一条南北向中轴线对称的布置房屋和院落,大门开在东南角,按风水学说和八卦方位,这是最吉利的“坎宅巽门”,可以带来财运。进门后迎面是一堵饰有精致砖雕的影壁,古代使用影壁的主要目的是避邪,从空间艺术上来说,可以增加空间变化和隔绝外部视线,满足了家庭住宅对私密性的要求。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四合院大门 前院北端是宅院的二门,它位于中轴线上,前檐左右两根柱子不落地而垂在半空,柱下端雕成花形,因而称作“垂花门”,大都非常华丽,是宅院中的装饰重点。垂花门是分隔内院与外院、内宅与外宅的一道分界门,在有厅堂的多进院落中,就移到厅堂之后,成为“前堂后寝”格局中的寝门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四合院内全部房屋都按尊卑、长幼的次序安排使用:正房内居住的是宅主(长辈),当中的堂屋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如同微型的祠堂;正房两侧的厢房供晚辈居住。其它房屋不论开间、进深尺寸还是高矮、装修做法等方面都低于正房,这样的安排,形成了明确的主从、正偏、内外关系,突出了祖宗的尊崇和父权的威势,使得正房不仅是实际家庭生活的中心,也成为家族精神的象征。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京人住房讲究很多,俗话说: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都乐意住路北的房子,四角整齐的院子,不喜欢倒下台阶,说那是进门跳坑。北京人有四句话:宁住庙前,不住庙后,宁住庙左,不住庙右。院子里不能种松柏树和杨树,因为那是阴宅种的树木。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西北窑洞 中国的黄河中游有大片黄土层,易于挖掘,并具有防寒、保暖的特性,因而在黄土断崖处挖掘横向穴洞的居住形式——窑洞民居,广泛分布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徽州民居 徽州的民居村落,依山傍水布局,环境优美。在明清时代,风水是徽州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所谓“吉地不可无水”,每个村落都有溪水流过,“水口”是整个村落风水的咽喉,关系到家族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还必须在水口盖设标志性的建筑,以锁住关口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徽州有深厚的家族制度传统,各姓聚族而居,祠堂是家族的中心,通过开祠致祭和其它的家族活动,将族人牢固地团结在同一祖宗的牌位之下,形成了一个个严密的血缘组织,而子孙们都围绕着祠堂建造住宅。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典型徽州民居的平面布局采用天井院形式,这种院落结构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一带。一般正对大门入口,里面就有一个天井,天井是住宅的中心,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当地人称之为“四水归堂”,有财不外流的寓意。然后是半开敞的堂屋,左右有厢房,堂屋后是楼梯、厨房等,也有的把楼梯设在厢房与正屋之间的空间;楼上有一圈廊,空间布局与楼下相同。住宅周围以白色高出屋面的墙围起,青瓦白墙,高低错落,给人以清新隽逸、淡雅明快的美感。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马头墙 徽州多商贾,民居多为富商所建,他们在天井院里雕梁画栋以显示自己的权势与财富,因而徽州民居以木、砖、石“三雕”精美绝伦著称。为防止邻人失火殃及自家或自家失火连累邻居,人们修建了高耸的封火山墙,但也衍生成为一种装饰程式,如各种马头墙、弓形墙、云形墙等,以其起伏变化体现了徽州民居独特的韵律感。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蒙古包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而产生的别具一格的居住形式——蒙古包(或称毡房)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直径多为4-6米,用木条编成网架,外面蒙上羊皮或毛毡。上面覆盖一个伞形的活动屋顶,顶端留有开闭方便的圆形天孔,既是采光、通风口,也是排烟口。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蒙古包内正对入口是主人的居处,全包的中央是做饭取暖的火塘火架,地上和四壁往往铺挂色彩鲜艳的毡毯,使得小小的空间显得热烈而温暖。蒙古牧民一般一年要迁移两次:五月份天气渐暖,要找一个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的地区;十月份凉风吹来,又要找一个过冬的地方。蒙古包的拆装只需一两个小时,十分方便,迁移时用驼车或马车运送。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新疆“阿以旺”“阿以旺”是维吾尔语,意为“明亮的处所”,它是新疆维吾尔族民居享有盛名的建筑型式,阿以旺厅是该类民居中面积最大、层高最高、装饰最好、最明亮的厅室,上铺地毯,为日常生活、待客就餐、纳凉休息、夏日夜宿、儿童游戏、老人养病及妇女纺纱、养蚕、织毯、农忙选种等农务的辅助空间。每当佳节喜庆,则是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民欢聚弹唱、载歌起舞的欢乐空间。阿以旺式民居的其它房间都围绕着阿以旺厅布置。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壁面全用织物装饰,如壁毡、门帘、窗帘等,地面铺地毯;采暖不用火塘直接烤火,以免烟灰污染,而用壁炉、火墙、火坑,保持室内清洁。维吾尔族民居多采用石膏花纹作装饰,尤其是尖拱门状的壁龛,此外壁炉的炉身、炉罩和檐口、内壁上缘也都用石膏刻花装饰。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藏族碉房 为了适应青藏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传统藏族民居大多采用石构,形如碉堡,所以被称为“碉房”。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层。底层养牲口和堆放饲料、杂物;二层布置卧室、厨房等;三层设有经堂。由于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诵经拜佛的经堂占有重要位置,神位上方不能住人或堆放杂物,所以都设在房屋的顶层。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北方传统民居建筑(四合院窑洞蒙古包等)欣赏
    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层。底层养牲口和堆放饲料、杂物;二层布置卧室、厨房等;三层设有经堂。由于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诵经拜佛的经堂占有重要位置,神位上方不能住人或堆放杂物,所以都设在房屋的顶层。为了扩大室内空间,二层常挑出墙外。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