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概念不完备性定理的科学猜想》———对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一个启发性推广(120)

1931年,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哥德尔提出并证明了初等数学形式逻辑系统的第一不完全性定理,简称哥德尔第一不完全性定理。随后,又发表了哥德尔第二不完全性定理。

1927年,矩阵力学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并证明了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

2022年,我们模仿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哥德尔那样在《概念哲学和概念逻辑学》一书中提出了概念不完备性定理的两大科学猜想:概念不完备性第一定理和概念不完备性第二定理。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并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理念是绝对的、客观的、永恒的.不变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实体论和范畴论,并认为:实体和范畴都是世界的本原。

德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提出了绝对精神、绝对理念、绝对概念等理论,并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是完满的、至上的、永恒的、无限的。

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形式逻辑的概念是有局限性的,并不能准确无歧义的表达人们的思想。

逻辑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哲学中的概念语词并不能完全指称一切事物、一切现象。世界中存在着许多不可言说、不可概念指称的事物和现象。

量子力学家玻尔认为:传统形式逻辑和经典概念并不能完全无歧义的表达和描述微观世界中的众多量子现象。

物理学爱因斯坦认为:世界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每一个物理学概念都会和一个实在的物理事物及物理现象一一对应的。即物理学概念是完备的,物理学概念理论上是可以表达和描述一切物理事物和一切物理现象的。

计算机科学家图灵认为:世界中有些问题是可计算可判定的,有些问题是不可计算不可判定的。

《概念哲学和概念逻辑学》理论认为:

1,概念不是世界的本原,概念世界是物质世界派生出来的。

2,概念不是绝对的、万能的、永恒的、无限的,概念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局域的、历史的。

3,概念不是静止的、固有的、不变的,概念是流变的、生灭的、鲜活的。

4、概念系统不是绝对完全的、绝对完备的,一个概念系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表征和描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一切过程、一切状态、一切现象。

5,概念系统不是绝对自洽的、绝对无矛盾的,一个概念系统不可能绝对相容的表征和描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的方方面面。

6,宇宙中的有些事物和有些现象不可形式逻辑概念化、不可日常语言言说化。即有些事物和有些现象用形式逻辑的概念语言是永远无法理解的!

7,物理算符语言、数学语言、视频图像语言在表征、描述、理解量子力学现象时,有着初等形式逻辑概念和日常语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概念不完备性定理》两大科学猜想具体介绍如下:

1,概念不完备性第一定理:一个初等形式逻辑概念系统中总是存在着一些初等概念无法描述、无法解释、无法理解的物理事物和物理现象。即在科学研究中初等日常语言总会被更高等语言所取代。

2,概念不完备性第二定理:最高等概念系统、绝对概念系统、终极概念系统永远不会存在。即绝对大一统理论不存在、绝对万事万物理论不存在、绝对终极理论不存在。

未完待续。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