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组织行为管理原理与基本问题

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谬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直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以过弃功者损,群下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怨,既迎而拒者乖。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念旧怨而弃新功者凶,用人不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决策于不仁者险,阴计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货赂公行者昧;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素书·遵义章第五》

本章对应的是五维体系中的义之维,论述的是怎么管理组织成员的行为。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成败两方面的基本法则。接下来,怎么才能让一个组织的全体成员,都能遵循这个法则,输出正向工作,走向成功;消除负向工作,避免失败。这就要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管理。行为管理的总原则,就是分守有序,各司其职,循名责实,赏善罚恶。我们现在所讲的当代管理学中的组织行为学,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管理学中的一些低级别运用。

组织行为管理原理与基本问题

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阐述的是立公法;第二节阐述的是立公行。第三节阐述的是立军功。

如果决策正确,目标正确,路线正确,领导正确,管理正确,过程正确,在一个组织里面,接下来,还要对更具体更细的组织行为,进行管理。当组织中所有的成员,都朝着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奋斗的时候,所有人的工作,都是正确的正向行为,这个组织的成功,是必然的结果。

当代的管理学非常混乱,缺乏体系,缺乏高度,缺乏全局性。领导层和管理层的问题都没弄明白,就直接跳到遵义章,讲组织行为管理这么细的问题。结果方向都是错的,路线也是错的,大家的行为越正确地符合错误的路线,越能结结实实地导向一个失败的结果。失败了之后,反思问题,依然还认为是员工不努力。因为基本理论太混乱,以至于连对企业进行诊断救治都无从入手。

遵义章,阐明了组织行为学的两大基本问题。

第一,组织行为管理学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上下关系,也是最核心的组织关系。所以遵义章第一句经文,就把上下关系说清楚了。上下关系乱,则分守乱,分守乱,则组织之所以为组织的根基都要动摇了。动摇了组织的根基,一群人重新变成毫无组织性和战斗力的一盘散沙。

第二,一个组织的组织行为,是由领导者来主导来建设来塑造的。而且,领导者要对组织行为管理负责。这和流俗的看法刚好相反,通常人们认为,组织行为学,是用来约束下属员工的,是员工自我建设,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并对上级负责的事。

类似的情况,比如在家里,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家长的问题。因为在上下关系中,上负责塑造关系,下负责接受关系。之所以下不接受上所塑造的关系,是因为这个关系没有塑造好。

第三,组织行为的管理,是一门可控的,有确定性方法的学问。只要遵循本章中的四十六条基本法则,没有做不好的组织建设,没有管理不好的组织关系。

第四,组织行为,公行也。公法先于公行。组织行为管理和组织行为塑造的核心,在于建立公道公法公权公威。在于消除私志私法私权和私威。公法是组织行为的运行支持系统和控制系统,没有公法,则没有可控可预期的组织行为。

第五,对公行进行有效的可控可预期的管理,才能可控可预期地实现组织的公目标,也就是组织的共同目标。组织行为的管理,是一个组织能够立功立事的直接保障。


修文韬习武略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