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三国战例——从地缘角度论隆中对之为书生意见及刘备的战略方向

之前小编讨论了汉中争夺战的两次重要战斗——定军山之战和汉水之战(详见拙作《三国战例——定军山之战兼论战场主动权的获得及其重要性》和《三国战例——汉水大战兼论关键性战斗的重要性》),最终以刘备夺得汉中而结束。曹、刘、孙三方势力的基本定型。

三国战例——从地缘角度论隆中对之为书生意见及刘备的战略方向

汉中之战后三方形势图

此时,刘备横跨荆、益,已然完成了隆中对的前半段。但接下来刘备的动作让小编觉得他并不想按照隆中对的后半段方针来执行。

我们先来看看以刘备此时的形势。

三国战例——从地缘角度论隆中对之为书生意见及刘备的战略方向

从上图可以看出,刘备有两个战略方向可以选择。一个是按照隆中对的方针,向北出秦岭,然后自关中向东进入中原腹地;另一个则是向东沿汉水而下,进入江汉平原,然后向北自南阳盆地进入中原腹地。

而汉中大战后,刘备紧接着就派刘封会同孟达占领汉中东面的上庸和房陵。由此可以看出,刘备应该是选择了向东的战略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为什么没有选择向北呢?难道是隆中对的方针不切实际吗?

小编认为,隆中对确实是千古难遇的战略规划,但在其后半段,所谓“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想法应该是诸葛亮的书生之见了。

先不论两分兵力之说,单从地缘角度分析一下北向关中的利弊。

首先,我们要明白,地缘利益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地区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地缘利益,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就是所谓的核心区域的变化。

三国初期,关中地区经历了数次大战,田地荒芜,人民凋敝。据《后汉书·董卓传》载,建安元年(196)汉献帝逃回洛阳后,“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羸者相食,两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关中人口除了死于兵火,还大量南迁。据《晋书·食货志》称,“建安初,关中百姓流入荆州者十余万家”。《三国志》卷21《卫觊传》亦载,卫觊说:“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仅南下荆州(今湖北)的关中人口多达50万~60万人。

而农耕社会,最最核心的资源就是人口和土地。

此时的中国大地,人口都集中在中原地区。这是由于曹操统一北方后实行屯田政策而形成的。据记载:“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资食有储,而无水害”。由此可见,此时的核心区域是在曹操统治的中原地区,而不是关中地区。

所以,北上关中不但两分兵力,还会分散原本就不是很充足的资源——占领后要移民,要建设,所获得的不及所付出的。关键是赶不上中原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利于和曹操争霸天下。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进入中原地区,将战火引到曹操的核心地区。这样,此消彼长,刘备将获得战争的优势。

除此之外向东和向北在地理形势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三国战例——从地缘角度论隆中对之为书生意见及刘备的战略方向

我们可以看出,向北走,要经过武都郡走陈仓道进入关中,然后由长安向东过潼关进入洛阳,之后或由武牢关东出折向南到许都,或直接南走轩辕关到许都。这一路上至少要经过三处关隘——陈仓道口、潼关、或虎牢或轩辕。而且,自汉中到关中的粮道艰险,后勤困难。

而向东,出了上庸便是襄阳,向北经南阳盆地便可到许都,路线远比北线好走很多,且关隘也少。最关键是,还可以和江陵的荆州军联合作战,形成合力。同时,此方向运粮方便,沿汉水而下即可,不费人力,损耗亦少。

由上可见,从地缘和地理角度看,隆中对的后半段是在没有仔细地调查研究,只是根据故纸堆记载提出的书生之见。而之所以前半段刘备照做,是因为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诸葛亮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

而隆中对之所以被称为千古绝对,其精华处不是后半段“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战略方针的提出,而是前半段横跨荆、益以为基础的战略方针。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