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北宋名将狄青因长得太帅出门常被围观

狄 青

——从士兵到统帅的北宋奇才

名 片

姓 名:狄青

别 名:字汉臣,人称“面涅”

生 卒 年:公元1008年~公元1057年

家 乡: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

座 驾:青鬃兽

兵 器:神机万胜水龙刀

性 格:胸怀大志,刚正不屈

爱 好:打架、打仗

所处朝代:北宋

家庭背景:贫寒之家

顶头上司:宋仁宗

荣誉称号:武襄

历史评价:为人缜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队伍,明赏罚,与士卒同饥寒劳苦……尤喜推功与将佐。

经典之战:夜袭昆仑关

历史遗迹:狄青墓

现居住地:山西省汾阳市城北十里的峪道河镇刘村村东

个性签名:不就是当上了个枢密使么,有那么可怕吗?

狄青,农家出身,从军后,被选充任宿卫的骑御马直。宋仁宗宝元初,出任延州指挥使,在对西夏的防御中以勇敢著称,屡立战功,深得当时负责陕西防务的大臣范仲淹、韩琦的赏识,屡官至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宋、西夏和议订立后,被召入京,屡官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拜彰化军节度使。皇祐四年,被擢任枢密副使,旋被任命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率军迅速平息了广源州侬智高的反抗。五年,升任枢密使。狄青以武将任执政,虽在士兵中享有很高声望,但在一向对武将严加防范的宋廷中却为朝论所不容,仅仅在枢密院任职四年,就被排挤出朝廷,以使相衔出判陈州。嘉祐二年,卒于陈州。嘉祐七年,追赠为武襄公。

【英雄不问出身】

提起狄青,几乎人人皆知,因为有关他的小说和戏曲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那么,在历史上,狄青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据正史记载:“青每出入,辄聚观之,至壅路不得行”,为什么狄青会出现被围观的情形呢?那是因为在京城老百姓的眼里,狄青是一位充满阳刚之气的美男子。

狄青的英俊潇洒,俘获了京城中无数少女少妇的春心,就连皇宫中的公主也不例外。这样的传奇一直延续到他的儿子狄咏身上。宋哲宗时,皇帝为大长公主挑选夫婿,在士大夫的圈子里找来找去始终都没有满意的,负责此事的官员一时没了主意,只好向皇帝探听公主心目中的驸马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皇帝告诉他们,“一定要像狄咏那个样子”。当时,老帅哥狄青的儿子狄咏在宫廷里充当卫士,由此可见狄咏之帅气可见一斑。从此以后,小帅哥狄咏就被别人称作“人样子”,也就是“标准帅哥”的意思。

自然,狄咏的帅气肯定是遗传自狄青了,因此可以说,狄青相貌出众、气概非凡应该是没有疑义的了。

而“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则是狄青在战场上的特殊装扮。关于狄青为何上阵要戴铜面具,向来有两种说法,一、因为太帅,帅到上战场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怕敌人看到他长得太过秀美,嘲笑宋军无人,派了个奶油小生来打仗;二、可能是为了掩饰脸上的面涅。哪种说法可信现在已不得而知了,也许二者兼而有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样一副铜面具在战场上应该能够起到头盔和盾牌的双重保护作用。

这么一个帅哥,出身却非常贫寒。狄青的父亲叫狄普,是一个农家子。因为家里太过贫穷,狄普有心想让儿子去读书,却无能为力,因此狄青自幼就习武,结果练得一身好武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

不过,虽然一身好武艺,但狄青并没有想到去从军,因为在宋朝军人地位低下,士兵被百姓们称为“赤佬” (这个词至今还是骂人的方言),为了防止士兵开小差,宋军还有在士兵脸上或身上刺字的习惯。

25岁那年,为了征赋税的事,狄青的兄长与村中人发生争执斗殴,造成了严重后果。因为替兄顶罪,狄青被迫充军,“逮罪入京,窜名赤籍”,在脸上刺有黥文,就是这面涅伴随了他一生的荣辱沉浮。他从普通小兵做起,最后直到被任命为枢密使,在重文轻武的宋代,创造了武将位极人臣的奇迹。

狄青来到京城后,先是加入“拱圣营” 担任皇帝宿卫的骑御马直。由于他身材魁梧,人又帅气,武艺高强,因此很快被选为骑御散值。不久,他因偶触军法,被判死刑,幸而知河南府范雍惊其体貌,极力营救,才得以免死。

后来狄青从征抗击西夏,立下累累战功,官职不断得到升迁,累迁西上合门副使,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等,连升了四级。狄青名声逐渐飙升,竟然传到了宋仁宗的耳中,宋仁宗还想把狄青召回京城,亲自接见。但不巧西夏兵又进犯渭州,不得不再调狄青前去抵抗,仁宗因此取消召见的打算,只令画师给狄青画了肖像,送往朝廷。肖像送至京都御览后,宋仁宗就知道了狄青出身低微,脸上有“面涅”。待狄青返京后,宋仁宗特意召见了他。仁宗认为做为大宋的大将,脸上留着面涅,很不体面,便想要狄青用药物除去“面涅”,但仁宗自己又不好意思说,好像歧视军人似的,于是让一位王姓大臣去说。

不料狄青却说:“我狄青本来出身行伍,陛下以功用人,不计门第,臣方有今日。让我这“面涅”留下来,正可用以激励士卒,奋勇作战,争取上进,还是不除去它吧。”话传到宋仁宗的耳里,仁宗很赞赏狄青的见识,更加器重他。

据说当时王姓大臣看着狄青脸上的刺字,真是越看越有趣,忍不住说道:“狄公脸上的那行涅文啊,自从做了大将,就愈显得光明鲜亮了。”狄青听了也不生气,冷冷地说:“王公若要是喜欢的话,我可以免费送您一行。”

后来,因为狄青多次立功,被提拔为掌握全国军事的枢密使。一个小兵出身的人当上枢密使,这是宋朝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有些大臣嫌狄青出身低,劝仁宗不该把狄青提到这么高的职位,但是宋仁宗这时候正在重用将才,没有听这些意见。

狄青当了枢密使,有人总觉得他的出身和地位太不相称。有一个自称是唐朝名相狄仁杰后代的人,拿了狄仁杰的画像,送给狄青说:“您不也是狄公的后代吗?不如认狄公做祖宗吧!”

狄青谦虚地笑了笑说:“我本来是个出身低微的人,偶然碰到机会得到高位,怎么能跟狄公高攀呢。”

狄青为人正直,治军有方,尤喜推功将佐,故深得将士们的拥戴。狄青对有恩惠于己者,富贵不相忘,如向范仲淹、韩琦推荐他的尹洙,遭贬亡故之后,狄青曾多次对其遗属及子女给以接济。而对于自己,他从不居功自傲、不攀附权贵。

【由一介武夫到智勇双全】

狄青走上战场开始于宝元初年。那时,元昊称帝犯宋,宋仁宗选派卫士出征,狄青由于有一身好武艺,又胆壮力大,因此被选中并任命为小军官,先后任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挥使。狄青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了他血战疆场的生涯,他的军功都是真刀真枪换来的,是流血流汗换来的,他“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宝元初年(公元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建都兴庆(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仁宗不予承认,下令削去元昊西平王爵位,撤销赐他的“赵”姓,并断绝边境贸易,悬赏缉拿元昊。双方争端骤起,西夏元昊大举向宋地进犯,攻城略地,十分猖獗。

宋仁宗下令挑选善于骑射的卫士从军,狄青就是此时被选中的,挑选好卫士后,宋仁宗指派他们组成禁军,即刻前往边境防守,狄青也就随军离开京城到了保安(今陕西北部志丹县)。

不久,西夏兵进攻保安。由于多次被西夏兵打败,保安的宋军一听说打仗都有点害怕,整个宋营士气低落、人心厌战,守将为了这件事正在发愁。狄青到达保安后,主动要求让他担任先锋,抗击西夏军。守将见狄青愿意当先锋,自然非常高兴,马上就拨给他一支人马,让他跟前来进犯的西夏军交战。

狄青上阵之前,先换了一身打扮。他把发髻打散,披头散发,头上戴着一个铜面具,只露出两只炯炯的眼睛。他手持一把大刀,带头冲进敌阵,东挑西杀。西夏兵士自从进犯宋境以来,没有碰到过这样厉害的对手,再加上他们看到狄青这副打扮,已经胆寒了。经狄青和宋军猛冲了一阵,西夏军的阵脚大乱,纷纷败退。狄青带领宋军冲杀过去,打了一个大胜仗。

此后4年里,西夏兵不断在边境各地进犯,狄青每次都担当先锋,出战时他都披头散发,戴上一副铜制的面具,身先士卒,所向披靡。4年中狄青在大里、清化、榆林、白草、南安、安远等地参加了25次大小战斗,从没有打过一次败仗,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这些战斗中狄青也曾八次被流矢射中负伤。有一次战斗,他身负重伤,但当得知敌寇又来进攻讨战时,他马上带伤出战,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最终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取得了胜利。此后,西夏兵士一听到狄青的名字,就吓得不敢跟他交锋,把他称作“狄天使”。在此期间,狄青还修了桥子谷城,以及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是军事要地,对保卫宋朝沿边州郡具有重要作用。

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元昊派兵攻打渭州,逼近怀远城,宋军行营总管任福领兵迎战,桑怿为前锋,在好水川西的羊牧隆城附近陷入西夏军的埋伏,被打得大败,任福、桑怿都战死。第二年,西夏军再次进犯定川,大败宋军,宋军总管葛怀敏战死,西夏军队直趋渭州城下。在此危急之时,狄青受命前去增援应敌。狄青到达前线后,趁对方还没做好防备之际发动突袭,一举把西夏军打得大败。此时,西夏国内正逢旱灾,财力不济,又加之连年战争,死伤极多,元昊已无力攻宋,只好撤兵与宋议和。狄青因为抵御西夏有功,官职一升再升,不久召为枢密副使,加检校司空。

总体上来说,狄青的战争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而其中的分界点大概在庆历元年。之前狄青作战主要靠的是勇猛,之后则慢慢的成长为智勇双全的人,而这一变化要归功于范仲淹。这事要从延州之战说起。

庆历元年年初,西夏进攻延州(今陕西延安),宋军打了败仗,宋仁宗大怒,下令撤了延州知州范雍的职,另派大臣韩琦和范仲淹前去主持指挥抗夏战争。

在渭州之战前,狄青的才略已经深得延安经略判官尹洙的赏识,韩琦和范仲淹到来后,尹洙以良将之材向他们推荐了狄青。

其实,在来陕西之前,韩琦、范仲淹就已经得知狄青的大名了。传言当地军官中有个狄青,英勇善战,有大将的才干。范仲淹正需要将才,听了传言,很感兴趣,因此决定要见见这位将才。

范仲淹听了尹洙的推荐之后,立刻召见狄青,问他读过什么书,可是狄青识字不多,要他说读过什么书,他还真的答不上来。虽然如此,凭直觉,范仲淹仍然觉得狄青是个人才。特别是后来经过实际考察后,范仲淹更是对狄青十分器重,并惊为奇才,他特地送给狄青一本《春秋左氏传》,并语重心长地对狄青说:“作为将官,不能只凭勇气,还要懂得历史,否则只是一介武夫(“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 !狄青见范仲淹这样热情鼓励自己,十分感激。此后,他利用战争的空隙时间刻苦读书。他遍览史书,研究秦汉以来的将帅兵法(“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思想境界因此大大提高。自此之后,他把从书中学到的军事知识运用到战争实践中,这才成长为一名真正杰出的。

从以下两个实例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有一年因战争需要,临时招募了一支部队,这只部队被命名为“万胜军”,虽名为“万胜”,但因为来不及经过战阵的演习就匆忙投入战场,遇到敌人经常打败仗,所以“万胜军”很被敌人轻视。有一次,敌人大举入侵,狄青就把“万胜军”的旗帜交给了另一支常打胜仗的王牌部队,让他们代替出战。敌人不明就里,认为还像往常一样的容易对付,因此没做太多的防备就径直冲了过来,结果自然是惨败,敌人几乎全军覆没。

还有一次,由于事发突然,狄青率领的小分队遭遇许多敌人,怎么办呢?狄青就事先告诫全军都放下弓箭,一律使用短兵器,传令全军听到第一次锣声就停止前进,听到第二声就撤退,而冲锋号一吹,就要高喊着冲向敌人。战斗开始了,还没有交战,锣声响了,士兵们都停止前进,接着锣声又响了,众将士又都撤退。敌人大笑起来,队形顿时不整,此时冲锋号吹响了,士兵们一下子冲向敌人,敌兵大乱,互相践踏致死的,数都数不过来

由于屡立战功,狄青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连宋仁宗都知道了。后来,宋仁宗把他调回京城,担任马军副都指挥。

对于范仲淹的知遇之恩,狄青终生不忘。范仲淹去世后,狄青每次到范家,都要进范氏家庙祭拜范公,并恭恭敬敬地礼拜范夫人。

【昆仑关大捷】

最能体现狄青战略战术水准的就是兵书上传诵千古的精彩战役——昆仑关之战。

史书上记载侬智高为了摆脱交趾(今越南北部)的控制,多次向宋朝恳求内附,宋仁宗赵祯担心因此得罪交趾,多次拒绝了侬智高的请求,侬智高忍无可忍,向大宋发动了一场战争。

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四月,侬智高起兵反宋,攻破邕州(今广西南宁),不久又率军顺郁江(今广西境)东下,连破9州,直抵广州。在攻城受挫后,撤围退走。回师途中,又破昭(今广西平乐)、宾(今广西宾阳)等州,退据邕州,并在邕州建立了大南国。面对如此形势,从六月至八月,朝廷先后派遣广南西路钤辖陈署,广南东西路安抚使杨畋、广西经略安抚使余靖,荆湖南路、江南西路安抚使孙沔等率军进击,不但均无建树,而且还被击杀大将、知州等官吏数十人。一时岭南震动,朝廷深以为忧。

正当朝廷苦无良方之际,九月,身为枢密副使的狄青主动上表请缨,愿统兵南下征讨侬智高。

宋仁宗大喜,马上召集朝臣讨论出兵的问题。谏官韩绛以狄青是武人,不足专任为由,建议配一位文臣给狄青当副手,共率大军征讨侬智高。宰相庞籍(狄青的老上司)反对韩绛的提议,说狄青行伍出身,向来被文人轻视,如果派文臣做他的副手,将难以统一号令,应让狄青专任。

宋仁宗采纳了庞籍的意见,任命狄青为宣徽南院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都大提举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事,独自统兵南下。这里提一下,宣抚使本是战后或灾后奉派宣布朝廷恩威、巡视地方、安抚百姓的官员,一向由文官担任,狄青是武臣任宣抚使之始。可见宋廷为了镇压侬智高,已不顾“祖宗成例”了。

为了给狄青壮行,宋仁宗在京城垂拱殿备酒设宴,表达了对狄青此行的厚望。

作战前,狄青做了充分的准备。针对侬军多执长枪的作战特点与宋军失利的原因,狄青制定了以骑制步的方略。

次年正月初,狄青率军进抵宾州,与孙沔、余靖等会师,宋军一共3万余人。当时岭南的诸路宋军疲惫倦怠,大多不愿再战,而且纪律松弛,有令不行。狄青在还没到达之前就先派人传令诸军占据要地,不得擅自出战。而陈署因为害怕狄青抢占战功,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就率领8000余人轻率出击,结果因军纪涣散、将无威令,在金城驿(今广西南宁东北)大败,损失2000余人。

狄青闻听消息,勃然大怒,他立马整饬军纪,严申军律,在全军面前历数陈署败军之罪,然后将其与所属将校32人一同处斩,诸将相顾失色,这下,全军肃然,令行禁止。之后,狄青放出话来,说是要休兵,令诸军准备10天的口粮,趁着上元节张灯三日,各军好好的乐一乐。侬智高的侦探被这一现象迷惑,告知侬智高宋军不会马上进攻。此时,侬智高的部将建议扼守昆仑关,等宋军粮尽兵疲后再予出击,但侬智高轻敌,不加戒备。

上元节的第二天晚上,就在众将宴饮正欢的时候,狄青借口身体不适离开宴席,乘风雨夜暗,率轻骑借小道悄悄潜出,出其不意袭取昆仑关(今广西邕宁县与宾阳县交界),并在归仁铺(今广西南宁东北)列阵。第二天一早,军侯来报的时候,诸将才知道狄青已经出关,于是孙沔、余靖急忙率军出击。等到侬智高醒悟的时候后悔已晚,仓促中他带领数万士兵布阵迎战。狄青依照侬军的阵势详作安排,他命令右班殿直张玉为先锋,如京副使贾逵、西京左藏库副使孙节分别率左、右军,孙沔、余靖率中军,而他自己则率领精锐骑兵隐蔽在阵侧后。刚开始交战的时候,侬军气势甚锐,频频猛攻,孙节力战而死,宋军稍退。贾逵见侬军蜂拥而至,就引军占据高地,率众自上而下冲击,将侬军断为二截。

此时,鼓声突然响起,狄青手持白旗,挥旗从两翼杀出。两路骑兵互相穿插,忽左忽右,不时变换冲击方向。侬军犹疑,不知所为,阵势大乱,纷纷逃遁,退回邕州。宋军追杀50余里,击毙侬智高的弟弟侬建中、侍郎黄师宓及士卒两千多人,活捉五百余人。当天晚上,宋军兵临城下,虚张声势,鼓噪大呼,侬智高以为宋军将要攻城,就纵火焚城,自己则悄然逃往大理(今属云南),于是,广南平定。在宋军入城收拾战场时,有人发现有一具尸体穿着金龙衣,大家以为这具尸体就是侬智高的,可以上奏请功,但被狄青拒绝,他说:“安知其非诈邪?宁失智高,不敢诬朝廷以贪功也。”狄青的这种不虚美、不贪功反映了他的务实精神。后来查明,侬智高果然逃到了大理。两年之后大理国杀侬智高,由余靖将首级送至京师。

此战,狄青精心筹谋,出征前充分准备,改制兵器,确定了以骑制步的正确方略。临战,整饬军纪,激励将士,出其不意,袭取昆仑关。及战,巧施迷阵,发挥骑兵优势,自两翼夹击,一举平定侬智高之乱,巩固了宋南部边疆。

南方平定,宋仁宗欣喜万分,将狄青破格提拔为枢密使,成为最高级别的军事长官。

【枢密使之祸】

狄青被任命为枢密使后,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大宋自开国以来,为了避免出现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极力压制武人的地位,导致士兵地位低下,那些判了刑的小混混,都被送去充军,就连同样地位低下的妓女都看不起当兵的人。据说狄青有一次赴韩琦的宴会,妓女白牡丹为狄青斟酒时竟然当场出言不逊:“劝斑儿一杯” (“斑儿”就是脸上有黥文的小朋友),搞得韩琦实在是脸上挂不住,只得下令将白牡丹打了一顿。

在“文德致治”的宋代,武人是心照不宣的二等人,没有资格充当统治集团的宰辅。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韩琦就要杀狄青的部下焦用,狄青得知后赶紧找到韩琦,极力为部下求情,说焦用是个好男儿,谁知韩琦竟讥讽道:“状元及第的才是好男儿,焦用一介武夫哪有这个资格!”最后,硬是当着狄青的面杀掉了焦用。也难怪,后来狄青也暗自叹息,自己虽然不比韩琦这样的文人差,但却少了个进士及第的名分。在宋代没有进士及第,就如同今天一个年轻人没有大学文凭,想要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肯定是困难重重、希望渺茫。而狄青偏偏不在这个游戏规则之内,自然会让众多进士及第的文人心中忐忑不安。士兵是“赤佬”,狄青当上了枢密使,就变成了文人眼中的“赤枢”。文人出身的大臣如欧阳修等人轮番上书,一定要罢免狄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皇帝置身在文人的喧嚣当中,左右为难。

早在皇祐四年,狄青任枢密副使时,御史中丞王举正就认为,狄青出身行伍而位至执政,“本朝所无,恐四方轻朝廷”。右司谏贾黯上书皇帝,论奏狄青升官有四不可,御史韩贽等人亦皆附和。在侬智高纵横岭南之际,满朝文武惊慌失措,狄青受命于危难,率兵出征。朝廷在欣喜之余,也仍然不忘“狄青武人,不可独任”,要以宦官任守忠监军,监视狄青。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文人们其实也找不到狄青的什么罪证,但是文人们的借题发挥却是耸人听闻。特别是他们编造的三件事更是让狄青招架不住。

一件事就是,狄青家中夜里出现光怪。其实这是狄家祭祖烧纸钱的火光,只是当时管家忘了事先通知京城的有关部门。

另一件事是,狄青家的狗头上长角,是个怪物。其实根本就没这回事,完全是谣传。

还有一件事更了不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六塔河决口,京都大水,狄青一家暂住相国寺大殿。这本来不应该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人居高位,难免不为人妒,因为宋时相国寺乃皇家寺院,擅自入住,难免有僭越之罪,因此遭人弹劾。但是更要命的是,狄青曾穿过浅黄色的衣衫,正好犯了民间忌穿黄色的大忌,被视为企图谋逆的证据。众口铄金,宋仁宗再三为他辩护,说他是个忠臣,但文彦博立马反驳,“本朝太祖也是周世宗的忠臣”。欧阳修也上书说,“水者阳也,兵亦阴也,武将亦阴”,把京师发大水的天灾解释为上天对狄青担任枢密使的警示。

还有一次,宋仁宗大病刚愈,一位刘姓官员就大放厥词,“今上体平复,大忧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这“大疑者”就是狄青。

终于,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在狄青担任了4年枢密使之后,宋仁宗不得不“罢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外放陈州。

去陈州之前,狄青黯然说道,“陈州有一种梨叫青沙烂,此去狄青必死无疑”。去陈州之后,朝廷每半个月都要遣使探问,名曰探问,实则监视。狄青整日生活在惶恐之中,果然,狄青一语成谶,“明年二月,疽发髭,卒”,享年49岁。可叹,这位曾驰骋沙场,浴血奋战,为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一代名将,没有在兵刃飞矢之中倒下,血染疆场,马革裹尸,却死在猜忌、排斥的打击迫害之中。

宋仁宗得知他的死讯后,非常悲痛,“赠中书令,谥武襄”,赐陪葬,极尽哀荣。

后来宋神宗登基,希图重振国威,但又苦于朝中没有能征善战之人,这才又思念起了狄青,他亲自为文,派使者到狄青家祭奠之灵,并将狄青的画像挂在禁中,但已于事无补,只能是叹息国势日颓,发思古之幽情而已。

嘉佑四年二月,狄青归葬西河。此地建有狄青墓。墓地坐北朝南,原占地79920平方米,建有祭祠性建筑显庆寺(宋代)、狄公祠等,均毁于晚清至期间。建国后,陵园已不存,“”中,墓丘被摊平,翁仲、石兽被就地埋掉。御赐神道碑清宣统年间移至县城,后移置太符观保存。

今墓地尚立清宣统元年“宋狄武襄公之墓”碑一通,由宋仁宗亲书篆额,碑身高达4.6米,碑文约3000字,简叙狄青生平。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