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于晓非教授解读《金刚经》

于晓非教授解读《金刚经》(一)
金刚经·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
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前面我们讲到须菩提提问老师: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心”(玄奘译本为“云何应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
大家注意须菩提提问问题的顺序是怎么安住、怎么修行、怎么降服自己的心,而老师的回答正好反着答,先回答怎么降伏其心。
“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老师说,须菩提,你看这些大菩萨们是怎么降伏自己的心的呢。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印度人一说“众生”,不仅仅指的是人,指的是六道众生,是天、阿修罗、人、畜牲、饿鬼、地狱,而且鸠摩罗什翻译的语
气特别强调,两个近义词叠用,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什么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释迦牟尼下了三个强化性的注脚:
第一个,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此为四生。印度人认为,六道众生从降生的方式上来划分,只此四种,绝没有第五种。
第二个注脚讲,若有色、若无色,色,不是指的有没有颜色,而是这种存在有没有“质碍”,就是这两个东西碰上以后有没有相互作用,人就是有“
质碍”的,两个人撞起来能把脑袋撞个包,但是鬼就是无色的,没“质碍”的。印度人认为天道有些众生叫做“无色界众生”,就是无色。五蕴(色
受想行识)之色,指的是广义的色,没有“质碍”的色。“若有色若无色”,就是印度人认为,六道众生,从它的存在形态上划分,只此这两种,绝
没有第三种。
第三个注脚“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简单的说“想”就是我们众生的头脑思维活动。印度人认为六道众生所主导的思维活动上划分只
此三类,绝没有第四类。第一,“有想”,脑里有想,我们人就有想,二十四小时都在想,睡个觉都做梦,一不想了那就很糟糕了。所以人是“有想
”的动物,但是还有什么?还有“无想”,印度人相信有无想,因为印度人认为,天道有一重天就叫“无想天”,那里的众生一生无想。如果你修行
了什么都不想(冥想),当然人能做到什么都不想也是很难的,但万一你做到了什么都不想,佛教认为你并不能涅槃,你不能跳出轮回,那你得到的
果是什么呢?就是下辈子升“无想天”,到那儿一辈子不想去了。印度人相信是有人一生无想的,而且印度人相信天界的最高一重天叫“非想非非想
天”,因为生到那儿的众生,脑壳里的思维活动既不是想,也不是不想,印度人说那叫非想非非想。印度人说六道众生,从头脑的思维活动上划分,
只此这三种,绝没有第四种。
无余涅槃
那么老师说,大菩萨面对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发了一个巨大的心,就是“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涅槃”是大乘佛教涅槃最后的、最高
的境界。
所以我每讲到这儿,我都要感叹几句,作为一个大乘佛教修行的人,这心胸辽阔啊,心胸是很辽阔的,大乘佛教的佛教徒心胸是非常辽阔的——让一
切众生皆令入“无余涅槃”!所以在大乘佛教的眼中有异教徒吗?没有,“一切众生”皆是我们的朋友,“一切众生”都是度化的对象,这里面包括
我的朋友,包括有恩于我的人,也包括曾经伤害过我的人。所以所有一切众生,既包括佛教徒,也包括信仰其他宗教的人。所以佛教徒绝不视信仰其
他宗教的人为魔鬼。所以大家学**大乘佛教读《金刚经》,第一条在这里就应该学**大乘佛教的这种坦荡的胸怀。
释迦牟尼认为,生命的苦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是无明造成的,是你糊涂造成的,是你不认识世界真相造成的。所以佛陀说“乐短苦长”“乐是苦
因”,他没有否定人间有乐,但是乐一定是短的,苦是长的,而且今天的“乐”一定会是明天“苦”的原因。 因此从佛教徒看来,什么才是解脱痛苦
跟烦恼的方法?只有涅槃,所以在佛教徒心中涅槃相当的神圣。而大乘佛教区别于小乘佛教的差别在哪儿?小乘佛教说涅槃太好了,我要抓紧涅槃,
自己涅槃,享受涅槃的乐。而大乘佛教是发菩提心,发觉悟一切众生的心,不是我自己涅槃,而是要一切众生都涅槃,这是发的菩提心的大心。
菩萨与胜义谛菩提心
当大菩萨们发了心要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大乘的菩萨们就切切实实地、经过多生累劫地让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成就无余涅槃——“如是灭度无量无
数无边众生”。但是大乘佛教的菩萨,在度无量众生入无余涅槃的当口,他的心安住在那儿?“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他度了无量众生他还觉得一
个没度,这才是大菩萨度众生!
那么从教理上讲,这就是二谛。菩萨发心度众生的时候,有没有这个能度众生的菩萨?有,只不过是世俗谛上的缘起的有,相似相续的有。也就是在
世俗谛上有相似相续的菩萨,见到这些苦难的相似相续的众生,内心生起了无限的悲心,愿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且在世俗谛上,相似相续的菩
萨真真切切地度化了无量无数无边的相似相续的众生入无余涅槃,所以在世俗谛上菩萨度了众生;但是从胜义谛上——从性空上、从假有、从名言假
有上——佛陀度了众生还要觉得一个没度,因为在佛陀,在大菩萨心中,一切法是空,在空上度众生,度了还要觉得自己一个没度。
总结而言,菩萨们发心度一切众生,这叫世俗谛的菩提心;那么在胜义谛上能度的被度的是空,在空上度众生,度了还要当没度,这是“三轮体空”
的菩提心,是胜义谛菩提心。
说完之后,老师还怕我们没有听懂,说为什么这大菩萨度了众生还觉得自己一个没度呢?老师说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众生众相
,即非菩萨”,即然说他是菩萨,那么作为菩萨,他已经没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就是没了我度众生、我度小张、我度小王的这个“我
”——无我相。没有了我度了小王的这个“小王”——人相。也没有了我还要度的小李、小赵、小王、小刘——众生相。因为大菩萨已经体悟到了一
切法自性是空——必须在空上度众生。他已经把能度众生的菩萨跟被菩萨度的众生观空了。所以他度了众生还觉得自己一个没度——“实无众生得灭
度者”。
须菩提问老师,一个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应该怎么降伏自己的心呢?老师说:看!大菩萨是通过发菩提心降伏自己的心、摄伏自己的心的。
发菩提心的要害
发菩提心是首要的问题,那发菩提心的要害是什么?
第一、必须要发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的心,这是世俗谛菩提心;
第二、当他度了一切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入无余涅槃的那一当口,还要觉得自己一个没度,这是胜义谛菩提心。
于晓非教授解读《金刚经》(二)
金刚经·正宗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须菩提问老师,说一个要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心的人,他应该怎么安住,怎么修行,怎么降伏自己的心。
须菩提问了三个问题,那么第一段佛陀回答的是“云何降伏其心”,佛陀回答说靠发菩提心降伏其心。那么老师还要回答第二个问题“云何修行”和
第三个问题“云何应住”。大家注意,玄奘译的三个问题,鸠摩罗什只译了两个——“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一段回答第二个问题,“云何修行”。佛陀是举了一个例子,说须菩提,“菩萨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佛陀提出来一个问题是“布施”。大乘佛教
有六大修行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大乘佛教修行的次第,一个真正修行大乘佛教的首先就要布施,次序不能颠倒。
怎么修行?老师提出来“布施”。佛陀说的修行是要修六波罗蜜,只是在这一段,以说修布施波罗蜜为代表,但也包含了讲如何修持戒,如何修忍辱
,如何修精进,如何修禅定。
我们看释伽牟尼说怎样行布施,是“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也就是在布施那一当口心要“无所住”,没有地
方安住。反过来讲,如果布施是心有所住的,你的心住在哪儿了?那就是有个能布施的我、被布施的他、我布施他这个事儿。“无所住行于布施”,
也就是说他要观这个布施的我、被布施的他和布施的过程都是空,这就是“三轮体空”,要在空上修布施,这就是大菩萨的布施,这就是般若智慧统
摄下的布施。所以佛陀说,大乘菩萨修布施,是无所住行于布施,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的布施。老师接着说,“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也就是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金刚经·正宗分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不可思量就是无穷大,什么不可思量?出世间法不可思量,涅槃不可思量。如果我的心是有所住的,我执著于能布施的我、被布施的他、我布施他这
件事儿,那么这就是有所住的布施,是世间法的布施,是有漏的布施。有住的布施,不能淡化心中的我,不能让我们趋向涅槃,这样的布施种下的因
、导致的果,只能让是我在未来死了再来、死了再来的生生死死的轮回中来得更好。
有住的布施功德不是不可思量,是可思量。比如说今天我借给了张钊十万,张钊日后发达挣了大钱了,他报答我一百万、一千万、一个亿,或者十个
亿,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即便他报答了我十个亿、一百个亿,可思量吗?还是可思量。
什么叫不可思量?就是如果我今天的布施是无所住的布施,是不住于相的布施,也就是通过今天的布施,淡化了心中的我,那么这样的布施是引导着
我趋向于涅槃,涅槃值多少钱?不可思量。这里的不可思量指的是涅槃,指的是出世间法。
金刚经·正宗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老师怕我们不理解这个不可思量有多么的广大,就做了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老师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你对下面的
事儿怎么看,你看东边的天大吗?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不也,老师,这不能思量。老师说须菩提,“南西北方思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这东边的不能思量,那南边、西边、北边、上边、下面的虚空可思量吗?须菩提回答,老师太大了,不可思量。
老师说“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如果一个菩萨的布施是不住相的布施、是无所住的布施,那么它所获得的福德,那么
就像你现在看待的东边、西边、南边、北边、下边、上边的虚空一样不可思量。老师用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表示这个出世间法的功德是无边无际的
,因为它能引导着我们趋向涅槃。老师说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菩萨就应该按照如上的心去修行。
大家一定要理解,这里佛陀只是用“布施”作为例子。说无住相的布施,无所住的布施,其实持戒也是无所住的持戒、不住相的持戒,而忍辱、精进
、禅定呢,都要在般若的统摄下,去修无所住的忍辱、精进、禅定,所以我们不能单单理解为布施,要把它宽泛地理解为修六度。
所以须菩提问老师,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应该降伏自己的心,怎么修行,怎么安住?
老师说,第一,大菩萨们发心,靠发菩提心降伏自己的心;
第二,大菩萨们怎么修行,要靠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靠修六波罗蜜来修行。

于晓非教授解读《金刚经》(三)
金刚经·正宗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前面佛陀回答了“云何修行”,佛陀说大菩萨是通过修六波罗蜜来修行的。下面佛陀直接回答第三个问题“应云何住”。
佛陀直接问须菩提,“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可不可以你看见如来的肉身的形象就算见到如来了?应化到世间的肉体如来,成佛
在世间的人,肉体有没有确切的形象啊?有的,叫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印度的相学师说,应化到人间的相,最好的就是这三十二种一等好的
相,八十个二等好的相。可是释迦牟尼在其他经里说,应化到人间的佛把三十二个一等好的相跟八十个二等好的相聚于一身。为什么?因为印度人相
信我们这一生所得的相貌实际上是我们往昔福德的体现。佛陀是福德跟智慧圆满的人,因此他这一生的相貌就是圆满的,没有缺陷的,所以如来“具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在其他经里释迦牟尼反复讲的。而我们作为人的相貌,总会有缺陷的。
但是到了《金刚经》释迦牟尼反问须菩提,能不能看到色身、肉身形象就算看到如来了?须菩提是解空第一弟子,须菩提说“不也,世尊,不可以身
相得见如来”,不可以不可以。须菩提还效仿老师的口吻,我为什么说不能以身相见如来呢,“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如来说它的身相,就不
是身相。从世俗谛上讲,如来确实说了身相,但是不能以为这个名言身相底下有真实的身相,当你执著有真实的身相,就像你执著有真实的车、真实
的桌子一样,那是彻头彻尾的凡夫境界。
如来说身相,是从世俗谛缘起意义上讲的,是从假有唯名上讲的,从名言上讲的。但是从胜义谛上,从离言空性上讲,不能执著于一个名言下的身相
。所以须菩提说,“佛说身相,即非身相”。所以这个回答,须菩提回答得相当漂亮。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是有相的,都是虚妄不实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果你见到了如来的相,见到了,还得当没
见,那就是真见了如来。你见的相是在世俗谛名言上见了,但是从胜义谛离言空性上看,那一定是非相。
所以,这一段就是回答了“云何应住”,一个真正修行佛法的人,一个发心想要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他的心应该安住在哪儿?“若见诸相
非相则见如来”,见到如来的相,你还得当作没见,才是真正见如来,也就是你的心要安住在离言空性上。安住在离言空性上,这才是大菩萨修行的
境界。

于师说法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话其实是很难讲的,若见诸相非相,那相见了没有?见了,见相而非相,见了还得当没见,那才是真见。大家注意这
个火候没有,这就是世俗谛与胜义谛的般若。
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都是偏差的,特别是有一些知识分子,他有知识、有文化,读过《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
来”,进了寺院他绝不肯跪下来礼佛,这木雕的、铜铸的、泥塑的,虚妄,拜他干嘛?不拜。有老太婆在那拜,他还在旁边撇嘴,“凡所有相,皆是
虚妄”,没文化,没读过《金刚经》。老太婆可不管这一套,进了寺院磕头,把这个佛当真使在那儿磕,她不晓得一切法自性本空。我说这人什么时
候学佛就进步了呢?当这老太婆进入寺院,在这磕着头,知道世俗谛、胜义谛不二,一切法自性本空,我礼佛、拜佛,拜了还得当没拜,那学佛进步
了。知识分子导向的是老太婆相反的一段,我不拜,一切皆空,我拜他干嘛?可他不知道从世俗谛上讲,给佛磕一个头就有一份功德。从世俗谛上讲
真实不虚,磕一次有一次的功德,但是实无功德,不能贪着功德,功德空,拜了当没拜。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肯跪下来拜了,拜了当没拜,那么这知
识分子学佛进步了。
注意了,我们也把龙树先生的这个学问叫做中观学派,中观是什么呢?就是世俗谛与胜义谛这二谛的等持。有很多人认为,世俗这词从佛教上讲很不
好听,学佛就是扔掉世俗谛,抓住胜义谛。这话说偏了,世俗它是世俗,但它依然是谛(satya),是真理啊。为什么这个真理叫世俗的真理呢?这是
释迦牟尼向我们世俗的凡夫做了妥协之后所安立的真理,毕竟它也是真理,世俗谛是不能丢的啊。很多人都说“真俗二谛”,可以扔掉俗谛,抓住真
谛,这是很糟糕的。
龙树的学问叫中观,所谓中观是真俗二谛,胜义谛、世俗谛的等持平等,两个哪头都不能丢啊,因为它是我们跟随佛陀理解真实的桥梁,是阶梯。你
扔了世俗谛,没一层楼你怎么能上到二层去呢?所以佛拜是要拜的,但是拜了还得当没拜。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