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育儿 > 正文

青春期的孩子喜怒无常,家长能做什么?

任何一个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或多或少都可能面临着下面这些困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孩子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不跟你说话,不跟你亲近; 同时,开始变 得爱打扮了,为了一颗青 春痘都要在镜子前折腾一个多小时; 天天抱着手机,饭也不好好吃……

很多家长因此都很苦恼,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管得太松,担心孩子走歪;管得太严,又担心孩子叛逆。每次和孩子说话,往往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孩子立马翻脸。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情绪化呢?作为家长又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特地请到了李雪霓医生来帮你——她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专攻青少年心身问题20多年,同时也是得到的主理人。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李雪霓老师是怎么说的。

你好,欢迎来到,我是李雪霓。

作为一个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有这样一类现象你肯定不陌生:一个本来温和听话的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对父母处处看不顺眼;本来阳光活泼的孩子突然对父母关闭了房门,多问两句就横眉冷对,摔摔打打;再或者,前一秒还开心地聊天,下一秒不知说到什么敏感话题就立马变脸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跟孩子说话需要三思而行的感觉?反正我是有。尤其是在给孩子提要求和拒绝他要求的时候,比如要讨论关于按时上床睡觉、完成作业、交手机、控制零花钱等等,都得先想想他脸上大写的“别烦我”。 你可能听过来人说过:青春期的孩子确实难相处,没什么好办法,当父母的只能“熬过去”。 但是我想告诉你,不对。 首先,有一个事实是,20-30年前,青春期开始得晚,结束得早,大概需要5-6年的时间去熬;而现在, 青春期早到9岁就能开始,晚到24岁还没结束 ,这可是15-16年啊,怎一个熬字了得。 其次,前面我提的这些情绪化现象, 还可能伴随一些危险的冲动行为 ,比如花钱给明星打榜、泡夜店、通宵网游、抽电子烟、旷课、打架、离家出走等等。这些被看成青春期叛逆的行为,都会让父母的心脏经不起折腾。 最后, 情绪化导致的危险行为确实可能是心理疾病的提示信号,它还有可能在提醒你,孩子正在滑向一种叫做“情绪失调障碍”的疾病 。这个病跟情绪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患病率在1.5-3%左右,而且它常常跟其他心身疾病共存,会让其他疾病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你看,这样熬起来,日子难过不说,孩子和家庭的未来都堪忧,那么父母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青春期情绪化这个现象。作为孩子健康的守门人,父母既不能过度紧张,也需要仔细辨识,积极应对。我有这么几点经验分享给你。

1

情绪化表达是正常现象

首先我要说的第一点,青少年的情绪化表达,大部分是正常现象,不一定是青春期叛逆,千万别感觉不好就扣帽子。
在展开之前,我想先问你是不是同意这样一个共识:绝大多数父母其实感受最大的是,孩子在青春期的成长是迅速的,他们的变化让人感到惊喜。 具体来说,他们的智力会迅速发展,思维越来越全面均衡,反应比我们快,我们能从他们那里了解新事物,获得新观点;他们的身体发育一天一个样,个头和力量都在增长,精力充沛;他们的情感变得细腻而敏感,喜欢或者讨厌都很明显。 这是因为青春期孩子有这么几个生理和心理特点: 首先,青春期孩子的大脑发育很迅速,但是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 比如理性逻辑思维发展得很快,但是情绪调控系统发展却有点跟不上,这使得孩子可能说一套做一套,翻脸比翻书还快。很多家长跟我无奈地描述:“脑子转得快着呢,根本说不过他。” 其次,多巴胺系统的敏感度特别高,这让青少年尤其喜欢寻求刺激,渴望快感 。 比如篮球、足球、滑板等等看起来很酷的体育运动,或者感官上新鲜的娱乐项目比如电竞、桌游、剧本杀等等,都会很吸引青少年。 再次,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漏洞,喜欢臆想,而且不容易被纠正,还带着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 比如说长个青春痘,就会觉得所有人都会注意到;如果你跟他说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不能做,他会觉得自己是个例外,偏偏要试一试。 基于这些,你就知道了他们为什么容易情绪化了。

2

管得太严或太松

当然如果只是有些情绪化,并不要紧,但是有些孩子还会做出很多“出格”的行为,有些还挺危险的,比如说对抗权威、旷课、偷窃、滥交、离家出走等等。
你看,如果这些行为说来就来,真是够家长头疼的,可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是问题不全在孩子身上。这是我想跟你分享的第二点,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跟父母和家庭环境的关系尤其密切,通常不是管得太严了,就是管得太松。 那该怎么办呢?我给你支这么几招: 首先,你需要把平等对话、乐意分享和聆听作为日常姿态。 我们知道孩子不会一下子变成另一个人,这中间都有过程。所以你不要把孩子的善于辩论当成好斗,把想要独立直接当成叛逆。如果孩子原本顺从听话,现在变得斤斤计较,那可能是因为他的逻辑思维发展之后,会愿意指出你在逻辑上的前后不一致,也能看出你是不是在滥用权威。 第二招,别指望孩子会在关键时刻把握好分寸,一定要订立规则,在必要的时候出手把关。 青少年被好的感觉诱惑的时候,理性思维会退居幕后,强烈的多巴胺刺激会让他们做出“蠢事”,这通常无关道德。比如,当一个14岁的女孩子坚持要在男同学家里留宿的时候,二话不说,你要做的就是立刻去接她回家,而不是在电话里表达信任,相信她不会让你失望等等。也就是说,别指望用道德就能约束住青少年,做你该做的,同时不要轻易下道德评判,这反而会激起孩子的叛逆。 最后一招,作为父母要反思自身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这里我拿离家出走来举例子,对青少年来讲,一言不合冲出家门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大概只有10%的青少年会真的离家出走,其中一半以上不会有第二次。这种情况一般是在提示父母:真的出现了需要认真对待的家庭问题了,比如存在无法忍受的父母冲突,高压的家长作风等等。 总结下来,父母只要能够做到学会聆听,平等对话;出手把关,不做道德评判;避免冲突和高压的家庭环境,就能大大降低青少年发生危险行为的概率。

3

情绪失调障碍及识别

说到这儿,无论是孩子的情绪化表达,还是偶尔为之的冲动冒险行为,还都属于正常的情绪化问题。不过请注意,孩子一次两次离家出走是提示家庭矛盾的“信号”,而一旦孩子反复离家出走那就变成一种病态的“反应模式”了,其他的危险行为也是同理,需要你特别警惕。因为孩子可能正在滑向“情绪失调障碍”。
这就是我想要跟你强调的第三点, 情绪失调障碍可不是简单的情绪化,而是一种很痛苦的心身疾病 ,你需要仔细识别。 情绪失调障碍是一个刚刚被学术界提出来的疾病名词,等同于目前诊断系统里的“边缘型人格障碍”。 这些词你可能都没听过,那怎么理解这个病的状态呢?美国心理学家马莎·林纳翰(Marsha·Linehan)有一个很经典的比喻,我来给你转述一下,她说:患者就像是身上90%的面积被重度烧伤的人,他们的情绪没有皮肤的保护,轻轻一个碰触就会引发极大的痛苦。 你看,身体烧伤的痛苦估计你能想象得到,这么重度的精神烧伤得有多痛苦啊。所以要理解这样的患者真的太难了,因为他们的想法太与众不同了。 如果你觉得孩子情绪化过头了,怎么辨别是否有情绪失调障碍呢?你可以从五个方面对对号,看有没有失调的现象。分别是: 情绪、行为、认知、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 。 咱们先看情绪失调,这是这个病的核心。简单来说,它就是对刺激过于敏感,情绪来得快、强度高。有人形容就像是龙卷风,患者自己都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淹没了。而其他方面的失调,都是基于这个基础。 行为失调。这是指你在情绪上来之后,跟着冲动走,发生过激行为。比如自伤、自杀的行为。 再来看认知失调。它是指想法会变得很极端、消极,失去之前的理性。 然后看人际关系失调。这是指前面这些认知、行为的反应,表现在了人际关系上。比如对拒绝特别敏感,感到被抛弃,作出很伤人的反应等等。 最后看自我意识失调。这个是指被低自尊、无能感、空虚感包围,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感受不到自己,觉得世界变得不真实等等。 看到上面这五个方面,你也许还会觉得,谁还没有情绪上头的时候呢,尤其是小孩子,等长大了,心智成熟了,自然就好了。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 如果孩子的情绪是“障碍”了,跟一般的情绪上头可不一样,它一定会波及多个方面,而且是持续存在的、非黑即白的,甚至是不顾后果的 。这些现象可以因为一点很小的事情被触发,过后孩子往往会很后悔,但并不能防止下一次的发生。 举个例子,我的一位15岁患者,这个女孩的抑郁症已经逐渐康复,在准备复学了。但是在看书刷题的过程中,一道题不会做突然就崩溃了,用刀划伤了自己。我在问诊过程中了解到,她挫败的情绪来得非常快,并且迅速升级,这是情绪失调了;接着她由于找不到缓解的方法,整个人变得“恍惚”了,这是自我意识失调了;于是就用了见效最快的“清醒”方法,用刀划自己,这是行为失调。我追溯她这次崩溃伴随的念头,她说,是想到自己完了,回不去学校了,会成为笑柄,这是认知失调。当父母来过问她的时候,她认为他们只关心自己能否回学校上学,并不顾自己的死活,所以拒绝与他们交流,这是人际失调。 当然,这五个方面也只是给你作为参考。在治疗过程中,情绪失调障碍表现出来的差异特别大,有的患者会让你觉得特别可爱,很难发现问题,有的患者则会迅速搞砸跟你的关系,给你特别大的压力。所以,如果你参考之后怀疑自己的孩子可能有这个问题,一定还要请教专业人士。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