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白玉蟾:道士也爱浪漫,盘点那些绝美的道教诗词

提及古代的道士,大家脑海里肯定是一个身背长剑,不修边幅的形象,或者是一个手拿桃木剑作法的道士。其实道士不仅是在修行,更是有一颗浪漫的心,古代的道士们创造了众多流传于世的绝美古诗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首。

白玉蟾:道士也爱浪漫,盘点那些绝美的道教诗词

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周游四海你为啥,

苦终受尽修正道,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争名夺利你为啥,

不如回头悟大道,无忧无虑神仙家。

清静无为是吾家,不染凡尘道根扎,

访求名师修正道,蟠桃会上赴龙华。

《道情》白玉蟾

《道情》是小编最爱的一首道教诗词,流传至今还被现代人作曲传世歌唱。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为诗赞体。宋代后吸收词牌、曲牌,演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又称道歌。内容有升仙道化戏、修贤劝善戏、民间生活小戏、历史故事和传奇公案戏四类。道情在传统社会中曾发挥过教化伦理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作为南宗道教的领袖,白玉蟾的文化贡献是多方面的。伴随着他的修道、传教的生涯,是数量众多的诗文作品的问世和流布。白玉蟾的诗文作品颇具仙道内涵,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他不同寻常的云游修道经历,也可以感受到他以道为乐的风骨。

白玉蟾:道士也爱浪漫,盘点那些绝美的道教诗词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眼。

语来江色暮,独自入寒烟。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其实李白还有一个身份,他也是一名道士。从他的字号就可以看出来,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道教对李白的影响终其一生,李白用神奇梦幻的神仙境界来构建他“逍遥式”的仙道人生,来描绘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李白的道教信仰更使得李白诗歌实现了道教文化的独特审美特质。李白诗笔挟雷霆万钧之势,时时震荡雄风,而雄风中心旋动的始终是一个“我”的形象,李白一直是以诗寻道的,而李白的寻道,与其说在寻访神仙之境,不如说是为了寻己,因为寻道成仙者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白玉蟾:道士也爱浪漫,盘点那些绝美的道教诗词

一日清闲一日仙,六神和合自然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神道不欺贫.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莫道幽人一事无,闲中尽有静功夫.

闭门清昼读书罢,扫地焚香到日晡.

吕祖七言诗三首

吕祖即是吕洞宾,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同时又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吕岩的词,正如传说中他的神仙踪迹,飘忽无定,不可捉摸。北宋柳永《倾杯》词中“愁绪终难整,又是立尽梧桐碎影”,即袭此词之意。

白玉蟾:道士也爱浪漫,盘点那些绝美的道教诗词

中国的诗坛上确实飘荡着一团团道教的云气,诗人们不仅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以反映道教活动为基本内容、表现道教理想追求的游仙诗、涉道诗,而且广征博引道教的神话典故,来丰富自己的诗歌创作,增强其艺术感染力。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提及古代的道士,大家脑海里肯定是一个身背长剑,不修边幅的形象,或者是一个手拿桃木剑作法的道士。其实道士不仅是在修行,更是有一颗浪漫的心,古代的道士们创造了众多流传于世的绝美古诗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首。

白玉蟾:道士也爱浪漫,盘点那些绝美的道教诗词

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周游四海你为啥,

苦终受尽修正道,不染人间桃李花。

常世人间笑哈哈,争名夺利你为啥,

不如回头悟大道,无忧无虑神仙家。

清静无为是吾家,不染凡尘道根扎,

访求名师修正道,蟠桃会上赴龙华。

《道情》白玉蟾

《道情》是小编最爱的一首道教诗词,流传至今还被现代人作曲传世歌唱。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为诗赞体。宋代后吸收词牌、曲牌,演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又称道歌。内容有升仙道化戏、修贤劝善戏、民间生活小戏、历史故事和传奇公案戏四类。道情在传统社会中曾发挥过教化伦理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作为南宗道教的领袖,白玉蟾的文化贡献是多方面的。伴随着他的修道、传教的生涯,是数量众多的诗文作品的问世和流布。白玉蟾的诗文作品颇具仙道内涵,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他不同寻常的云游修道经历,也可以感受到他以道为乐的风骨。

白玉蟾:道士也爱浪漫,盘点那些绝美的道教诗词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眼。

语来江色暮,独自入寒烟。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其实李白还有一个身份,他也是一名道士。从他的字号就可以看出来,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道教对李白的影响终其一生,李白用神奇梦幻的神仙境界来构建他“逍遥式”的仙道人生,来描绘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李白的道教信仰更使得李白诗歌实现了道教文化的独特审美特质。李白诗笔挟雷霆万钧之势,时时震荡雄风,而雄风中心旋动的始终是一个“我”的形象,李白一直是以诗寻道的,而李白的寻道,与其说在寻访神仙之境,不如说是为了寻己,因为寻道成仙者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白玉蟾:道士也爱浪漫,盘点那些绝美的道教诗词

一日清闲一日仙,六神和合自然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神道不欺贫.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莫道幽人一事无,闲中尽有静功夫.

闭门清昼读书罢,扫地焚香到日晡.

吕祖七言诗三首

吕祖即是吕洞宾,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同时又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吕岩的词,正如传说中他的神仙踪迹,飘忽无定,不可捉摸。北宋柳永《倾杯》词中“愁绪终难整,又是立尽梧桐碎影”,即袭此词之意。

白玉蟾:道士也爱浪漫,盘点那些绝美的道教诗词

中国的诗坛上确实飘荡着一团团道教的云气,诗人们不仅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以反映道教活动为基本内容、表现道教理想追求的游仙诗、涉道诗,而且广征博引道教的神话典故,来丰富自己的诗歌创作,增强其艺术感染力。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