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医林五十年》《麻瑞亭治验集》中篇 专病论治】3

内科病证 胸痹心痛(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二十二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多因脾湿胃逆,气血瘀滞,宗气不固所致。

脉证机理:平人脾升胃降,心肾交泰,中下温暖,上焦清肃,肝血温暖而升发,肺气清凉而降敛,精血充盈而下实,神气虚灵而上清,神宇泰定,故胸痹、心痛不作。

由于过食肥甘,嗜好烟酒,或因七情所伤,致使脾胃不和,肝胆失调。脾湿肝郁,则清阳不升,魂神俱虚,心阳不振,故症见心慌气怯。胃土不降,胆木逆冲,上克肺金,浊阴升填,宗气不固,故症见胸盈气短,心悸不安。气血瘀滞,故症见胸背痹痛,窒闷难忍,或真心作痛,绞痛欲死,是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瘸。阴阳频于离决,则症见大汗淋漓,气促息微,口唇青紫,四肢厥逆,危笃欲脱。若素有痰饮留滞于中,阻隔阴阳升降之路,肝气郁陷,可见当脐硬痛,脐左跳动鼓指。气血瘀滞,故脉见细濡、滞涩、关寸大;甚者正气欲脱,阴阳频于离决,故细濡之象全无,虚浮微弱,参伍不齐,飘渺欲脱,经谓:“如羹上肥者”,为死期不远之诊。舌苔白满腻,或见舌质暗紫。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清肺理气,宽胸降逆,化瘀止痛。

方药: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9克、生地炭9克、何首乌15克、广桔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川郁金9克、延胡索6克、北沙参12克、柏子仁9克、白蔻仁6克。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粉甘草、健脾和中;炒杭芍、生地炭、何首乌,平胆疏肝,活血润燥,北沙参、川郁金、广桔红、炒杏仁、延胡索、法半夏,清肺理气,宽胸降逆止痛;柏子仁,润燥养心;白蔻仁,调胃顺气。

加减:
①上热重者,加黄芩炭6至9克,以平胆火之上逆。
②胸闷重者,去广桔红,炒杏仁,加鹅枳实6至9克、薤白9克、全瓜蒌9至12克,或加韭菜根9至12克,或加韭菜籽9至15克,开滞气以去胸闷。
③胸痛剧者,增延胡索为9克,疏肝化瘀以止疼痛。
④背痛,关节痛者,加赤丹参12克、广木香5克,顺气通经以止疼痛。
⑤脉缓而虚者,加红参6至9克,益气生津以复脉。
⑥脉缓者,去何首乌,加粉丹皮9克,行瘀阻而止疼痛。
⑦脉紧,舌白薄,四肢逆冷者,加川附片6至9克,温肾回阳以救厥逆。
⑧胃逆作呕,汗出,大便稀者,加罂粟壳3至5克,暖中止泄,固表潜阳。
⑨胃寒呕逆者,加煨生姜6克,和胃降冲以止呕。(干姜性温燥,慎用)
⑩咽中梗塞如草芥者,加苦桔梗9克,以清利咽喉。
⑪血压高,头晕目眩者,去粉甘草,加建泽泻9克、夏枯草12克、决明子15克,利湿疏肝以降血压。(茺蔚子功能降压,但其气味怪异,对本病不宜,不用或尽量少用)
⑫血压低,头目昏晕,恶心者,加藿香梗3至6克,以醒脑安神。
⑬因供血不良。脑缺血,脉见关尺大者,加软柴胡6克、嫩桑枝9至12克,或酌加桂枝木4克,升肝气之下陷以继心阳。(重症配服《苏合香丸》)
⑭心肌梗塞,真心痛者,加赤丹参15克,化瘀通经以止心痛。(丹皮疏利性强,如刮骨之钢刀,此症慎用)冰片、樟脑性辛散,用之过量,则汗出立毙,慎之!
⑮心下悸动者,加石菖蒲9克,消瘀以通心窍。

忌宜:忌烟酒,忌食肥甘厚味,以清淡饮食为宜。避免情志刺激,保持情志舒畅。平素宜作轻微活动,勿劳累,发病时必须卧床休息。

附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属祖国医学的胸痹、真心痛范畴。病机属中下湿寒,阴凝气结,盘瘀脐间,致使清阳不能上济于心,心阳不振;浊阴不能潜降,上焦虚热,气滞血瘀,窒塞胸膺,致使上实下虚,脾胃不和,肝胆失调,心肾不交,宗气不固,阴阳相乘,升降反作。而重在肺胃之浊阴不降,气滞不通,故而胸背痹痛,气短胸盈,甚则真心作痛,危症迭见,可死于旋踵。治当朔本求源,理脾疏肝,健运中洲,复其升降之机,而重在降肺胃之滞气。清阳得升,则胸阳得继,瘀阻可除;浊阴顺降,则滞气得开,痹痛可止。阳潜于下,阴济于上,心肾交泰,病自向愈。不可因其病位在心,而但知治心。此系忽弃其本,追逐其末之法,用之症状虽可有所减轻,其后仍然复发。

中下湿寒之源,多因素有痰饮。若有痰饮,当重用健脾渗湿之品,杜绝痰饮化生之源。待中气健运,升降徐复,痛痹自能渐减,以至痊愈。

“冠心病”并关心肾,因内脏失调所致,较为复杂。治当详察脏腑之虚实,气机之顺逆,凭脉辨证,酌情遣方用药而慎调之,不可粗心大意。用药孟浪,非但不能奏效,甚至祸及患者生命,医者不可不慎。若病重或卒发真心痛(心绞痛)、四逆者,应配合西药急救,以免患者死于反掌之间。

虚者方能补。心阳虚弱,脉缓而虚,参伍不齐者,方能用补。否则愈补气愈滞,痹痛有增而无减。

内科病症 心悸咳喘(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二十三

咳喘心悸(肺心病),系因脾湿肝郁,胆胃上逆,肺失降敛,心阳浮动,宗气不固所致。

脉证机理:平人中气健旺,肝脾温升,肺胃清降,胆火蛰藏,心肾交泰,所以咳喘、心悸弗作。

脾家湿旺之人,肝脾郁陷,胆胃上逆,碍肺之降路,致使肺气上逆,而作咳嗽。肺为华盖,官居相傅,而主治节,与心君同居上焦,为心之宅。咳嗽日久不愈,致使肺虚,其气虚逆而不敛,心阳因而浮动,宗气不固,而作心悸,是病肺原性心脏病。胆胃上逆,肺不降敛,故症见咳喘气短,胸闷痰多,咳逆倚息不得卧,胸胁支满,干呕纳少。心阳浮动,不能下交于肾,故症见心慌悸不安,当脐跳动。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虚不能行血,故而面色苍白不泽;血瘀脉络,故症见口唇两颧紫暗。久病脾湿肾寒,肝木郁陷,疏泄不利,致水湿泛溢,故症见肢体浮肿,颜面尤甚。水湿停聚,故而下腹肿胀,甚则腹水。肺为水之上源,久病肺虚,不能化气为水,故而小便不利。君相二火,不能下潜以温肾,肾家虚寒,不能纳气,故症见气虚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喘息汗出,精神不振。宗气不固,虚阳不敛,故脉现细濡、寸关大、出疾入迟,舌苔白粘腻。病久而作腹水者,阴凝气结,则脉现沉细、寸关大,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渗湿,平胆疏肝,清肺理气,降逆安神。

方药:云茯苓12克、建泽泻9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制首乌12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苏泽兰30克、柏子仁9克、北沙参12克、缩砂仁6克。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建泽泻,健脾渗湿;炒杭芍、粉丹皮、制首乌,平胆疏肝;北沙参、广橘红、炒杏仁、广郁金、法半夏,清肺理气,宽胸降逆;苏泽兰,通经化瘀,利水消胀;柏子仁,养心安神;缩砂仁,暖脾行瘀。

加减:
①胸盈喘剧者,去炒杏仁,加全瓜蒌9-12克,宽胸利痰以止喘。
②胸闷胀者,去广橘红,加鹅枳实6-9克,利气以宽胸。
③咳痰带血者,加白茅根15克、山萸肉12 15克,清敛肺气以止血。
④胸胁作痛者,加延胡索9克,行瘀以止痛。
⑤瘀血肝大者,加赤丹参15克、泽兰叶30克,化瘀利尿以消胀。
⑥腹水臌胀者,加汉防己9克,利水以消胀。
⑦实喘不得卧,大便不利者,酌加芒硝9克,通便以止喘。
⑧吐血量多者,加藕节60克,敛肺以止血。
⑨腹胀不消者,增苏泽兰为30克,加汉防己12克、冬葵子9克,滑窍利水以消胀。
⑩咳嗽剧者,加川贝母9克,清肺理气以止咳。
⑪心下悸动者,加石菖蒲9克,祛痰行瘀以止悸。
⑫中下寒湿,腹水严重者,改缩砂仁为草蔻仁9克,温暖中下,行瘀以消胀。

忌宜:忌烟、酒、辛辣之品。以香燥、营养价值高之食品为宜。

按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多由肺气肿等慢性肺部疾患迁延不愈,久而累及心脏而成,属祖国医学的咳喘、痰饮、心悸、水肿等范畴。

本病病机,主要为脾家湿旺,致使肝脾郁陷,胆胃上逆,心肺无路潜降,虚阳上浮,宗气不固,阴乘阳位。故治疗重在削阴潜阳,健脾渗湿,以复中士之运转。使清阳得升,浊阴潜降,湿去而气平,可渐而向愈。后期中气虚败,肝脏瘀血硬化,肝大平脐,腹水严重者,不易挽救。所以然者,中气虚败,致使清阳不升而神败,浊阴不降而精竭,阴阳不能顺接,濒于离决,故而难治。

麻黄辛散,本病禁用;用则肺气更逆,必衄血不止,致虚阳上飞,促其命期。咳喘剧者,用麻黄虽可使咳喘稍平,但后患无穷!

内科病症 心悸痹痛(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二十四

心悸痹痛(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系因风寒湿邪侵袭,内合于肝脾肾,致使脾湿肾寒,肝木郁陷,胆胃气逆,心阳浮动,宗气不固所致。

脉证机理:脾为生血之本,胃为化气之源,血藏于肝而气藏于肺,在经在络名日营卫,在脏在腑名日气血。平人中气健旺,脾运胃纳,清升浊降,心肾交泰,化源旺足,气血充沛,卫外秘固,风寒湿邪,无由侵入,所以不病痹痛、心悸。

素本脾胃不健,或因伤劳中气,致使脾胃虚弱,纳食少而运化迟,化源不足,气血虚弱,营卫亦虚,腠理空疏,卫外不固。天寒气冷,或霉雨湿盛之季,或汗出入水之时,风寒湿邪,乘机入侵,留于经络关节,则为痹痛;内侵于肝脾肾,则肾寒脾湿,肝气郁陷。脾胃属土,互为表里,脾湿运迟,则胃气必滞。胃气滞而不降,碍肺之降路,致使肺逆不敛,治节无权,则心阳浮动,宗气不固,而作心慌心悸,胸闷气短,是病风湿性心脏病。

肺主气,其性清肃降敛,胃气壅滞,肺无降路而上逆,故症见咳嗽气喘。脾家湿旺,化生痰涎,阻塞清道,肺气壅滞,故而呼吸迫促。中土不健,气血虚弱,营卫乏竭,不能御表,故症见恶风畏寒,动则自汗。气虚不能行血,经络瘀阻,故而口唇紫暗。脾湿肾寒,肝木郁陷,疏泄不利,致使水湿泛溢,可见全身肿胀,或因水·湿潴留于大腹,而作腹水。脾主肌肉四肢,脾湿运迟,化源不足,精微乏竭,无以温养肌肉四肢,故四肢乏困无力,周身酸困不适,劳则益甚。脾湿肝郁,宗气不固,故脉现细濡、涩、关寸大,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疏肝,理气降逆,养心安神。

方药:云茯芩12克、粉甘草9克、炒杭芍9克、生地炭9克、粉丹皮9克、广陈皮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柏子仁9克、大党参9克、北沙参12克、白蔻仁6克。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粉甘草,健脾缓中;炒杭芍、粉丹皮、生地炭,疏肝复脉;北沙参、广陈皮、炒杏仁、广郁金、法半夏,清肺理气,宽胸降逆;大党参,健中补气;柏子仁,养心安神;白蔻仁,和胃醒脾。

加减:
①心慌重者,加石菖蒲9-12克,化瘀以通心阳。
②脉结代者,改大党参为红参6-9克,补气强心,行血以复脉。
③咳嗽吐痰,痰中带血丝者,加白茅根15克,清肺以止血。
④关节疼痛者,加鸡血藤12克、路路通12克,通经活络,化瘀以止痛。
⑤头面四肢肿胀者,加汉防己6-9克,利尿以消肿。
⑥心慌气短,形寒畏冷者,加炙黄芪15克,补气以祛寒。
⑦夜热自汗者,加山萸肉15克、生黄芪、12克,敛肺以退热,固卫以止汗。
⑧舌苔黄厚腻者,加黄芩炭6-9克,以清相火。
⑨大便初干者,加肉苁蓉15克,润肠以利便。
⑩大便干结者,加肉苁蓉15克、炒麻仁9克,滑肠以通便。
⑪脉结代,身痛,口唇暗紫者,加赤丹参15克,活血通络,化瘀止痛。
⑫心慌气短,虚热者,加补骨脂9克,补肾潜阳以退热。

忌宜:忌食辛辣食品及烟酒。以食滋补营养性高之食品及饴糖为宜。居处宜温暖,空气宜新鲜。忌房劳。

按语:风湿性心脏病,是由风湿病继发的一种心脏病,属祖国医学的心悸、痹痛范畴。治疗以和中调郁,清上温下,养心安神为主。兼关节疼痛者,佐以通经活络、养血止痛之品。尚需病家配合,注意保养。

内科病症 心悸气短(心肌炎) 二十五

心悸气短(心肌炎),多因脾湿肝郁,肺胃上逆,君相二火不能归根所致。

脉证机理:平人中气不郁,肝脾清升,肺胃浊降,水火交济,上清下温,气血畅遂,所以心悸、胸痛不作。
由于内外感伤,致使脾湿肝郁,胆胃上逆,木火刑金,肺热不敛,心火上炎,虚飘浮动,下不根水,宗气不固,而致心慌心悸,胸痛气短,是病心肌炎。肺热气逆,故而咳嗽。因咳嗽而致胸痛加剧,故咳声短促而不扬。气滞胸膈,脉络瘀阻,故症见胸盈气短,左胸隐痛。君相火炎,故症见口干舌燥,咽喉不利,头上汗出。胃气上逆,故症见恶心,甚则食而呕吐。脾湿肝郁,郁生下热,传于膀胱,故小便黄赤,涩少不利。肝脾下陷,盘瘀少腹,故症见少腹胀满。脾湿肝郁,故大便初干后溏。肝郁化热,传于大肠,故而大便干结难下。脾湿肝郁,肾家虚寒,故症见腰背钝痛,时而遗精,两腿酸软,冷痹转筋,或见下肢浮肿。上热下寒,心肾不交,魂神虚飘,故而精神恍惚,虚烦失眠。君相二火虚浮,下不根肾,故脉现浮虚、寸关大、不匀,重者脉现促动或结代,舌苔白满腻或黄粘腻。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清肺降逆,养血宁神。

方药:云茯神12克、粉甘草9克、黄芩炭9克、炒杭芍9克、大熟地9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桂圆肉12克、柏子仁9克、北沙参12-15克、白茅根15-20克、山萸肉15-30克、白蔻仁6克。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神、粉甘草,养心宁神,健脾和中;黄芩炭、炒杭芍、大熟地,平胆疏肝,益血复脉;北沙参、广郁金、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理气降逆;桂圆肉,养心宁神;柏子仁,养心止悸;白蔻仁,和胃止呕;白茅根,清肺利尿;山萸肉,收敛浮阳,敛肺止汗。

加减:
①脾湿重,脚腿肿者,改粉甘草为建泽泻9克,利湿以消肿。
②上热不重,舌苔白腻者,改黄芩炭为粉丹皮9克,以疏肝平胆。
③舌苔黄厚腻或白涩燥腻者,改桂圆肉为麦门冬12克,以清心肺之郁热。
④汗出不重,脉结代者,改山萸肉为赤丹参15克,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⑤失眠盗汗者,加牡蛎粉15克,镇心安神,收敛止汗。
⑥心悸动不安,吐血者,改大熟地为生地炭9-12克,润血养心,清肺止血。
⑦心包积液者,去黄芩炭、山萸肉、桂圆肉,加粉丹皮9克、汉防己6-9克、苏泽兰20-30克,化瘀利尿,以消积液。

忌宜: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及烟酒。以食易于消化、含有大量维生素和蛋白质之食品为宜。勿劳累,重则卧床休息。

按语:心肌炎,包括各种急、慢性心肌之炎性病变,属祖国医学的心悸、心慌、胸痹、咳嗽等范畴。系因脾湿胃逆,中气不运,心肾不交,致使阳浮于上,阴沉于下而成。治疗重在健脾和胃,潜敛浮阳,以达心安神宁之目的。严重患者,出现心衰时,应配合西药抢救。

肺为心之宅,心为神之舍,所以心脏疾患,与肺之关系至为密切。胃为化气之源,气藏于肺;脾为生血之本,心主血脉,血随气行。胃气顺降,肺金敛肃,则君相二火,下交于肾,心安而神宁;肺胃不降,治节不行,君相上炎,下不根水,则宗气不固,心慌、心悸,胸闷、胸痛诸症悉作,所谓宅舍不固,人则难安者也。心肌炎之治疗,疏肝平胆,清降肺胃,至为重要;若惟治其心,则效与愿违,事倍功半。

内科病症 眩晕 二十六

眩晕,系因脾湿胃逆,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所致。

脉证机理:平人中气健旺,脾升胃降,肝胆调畅,精血温暖而下实,神气清凉而上虚。上虚下实,则五官空灵,故眩晕不作。
由于情志刺激,或因饮食劳倦,或因纵欲耗精,致使肝脾肾俱虚。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肝藏魂,魂为神之初气;脾为生血之本,涵养肝木,而继魂神;肾藏精而生髓,脑为髓之海。肝脾肾俱虚,则肝气郁陷,清阳不升,生气不足,魂神俱虚,髓海不足,则作眩晕。症见脑旋轻飘,视物动荡,谓之虚眩,多系血压偏低,或为脑供血不良。肾虚脾湿,肝气郁陷,脾胃不和,肝胆失调,则胆胃上逆,肺失降敛,相火不藏,浊阴上逆,亦作眩晕。症见眩晕头痛,昏蒙不清,多系血压偏高者。

一、胆胃上逆型

胃主降浊阴,胃土右转,则胆肺顺遂,浊阴右降而精盈。脾湿肝郁,则胃气壅滞不降,阻碍胆木下行之路,其气逆而化火,刑逼肺金,致使肺热而失其清肃降敛之常,浊阴弥漫于上,故症见头目晕眩,头痛胸闷,口苦心烦,头重脚轻,步履不稳,多见血压偏高。腰为肾之府,胆火不能下潜于肾,因而肾虚,故症见腰痛,两腿酸软无力。脾湿肝郁,故症见脘胁胀闷,作酸易怒,或当脐跳动,硬而压痛。浊阴上逆,故脉现濡涩、或弦牢、或伏涩、关寸大,舌苔白腻或黄腻、或见舌边尖红。

治则:健脾疏肝,和胃平胆,清降肺胃,宽胸降逆。

方药:云茯苓9克、焦白术9克、黄芩炭9克、炒杭芍9克、制首乌12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炒杜仲12克、广郁金9克、夏枯草12克、茺蔚子12克、白蔻仁6克。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焦白术,健脾和胃;黄芩炭、炒杭芍、制首乌,平胆疏肝;广郁金、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和胃,宽胸降逆;白蔻仁,和胃顺气;炒杜仲、夏枯草、茺蔚子,温肾潜阳,利尿降压。

加减:
①血压高,大便初干或干结者,加决明子15—20克,平胆滋肝,通便降压。
②舌质红,舌苔黄腻者,加麦门冬9-12克、川黄连3克,清肺降浊,泄火清心。
③肺不降敛,肝郁胃酸缺乏者,加炒五味子9克,敛肺舒肝以降压。
④脾湿重者,加建泽泻9克,以健脾利湿。
⑤血压不稳者,去茺蔚子,加补骨脂6--9克,温肾潜阳以稳压。
⑥血压不高,大便干结者,去夏枯草、茺蔚子,加肉苁蓉15克、炒麻仁9克,润肠以通便。
⑦血压不高,头目昏闷不清,恶心呕吐者,去夏枯草、茺蔚子,加粉葛根9克、广藿香6克、煨生姜9克,和胃降冲,醒脑止呕。
⑧血压不高,失眠遗精者,去夏枯草、茺蔚子,加生龙骨12克、牡蛎粉15克,敛精藏神以止遗。
⑨血压不高,心慌悸不宁者,去夏枯草、茺蔚子,加柏子仁9克、北沙参12克,润肺养心以止悸。

忌宜:忌食辛辣燥烈及高脂饮食。以清淡饮食及植物油为宜。避免情志刺激及劳累,保持情志舒畅。

二、肝脾下陷型

脾主升清阳,脾土左旋,则肝木条达,清阳左升而神旺。脾湿肾寒,则肝木郁陷,清阳不升,魂神俱虚,故症见头目晕眩,精神不振,动则心慌气短,喜独居静坐,恶闻人声,闭口不语,甚则欲穴地而安,多见血压偏低。肝脾不升,胆胃虚逆,故症见恶心呕吐,畏光羞明,可因光亮而致呕吐,吐出者极酸苦,头脑空虚晕动,重则晕仆。肾虚不藏,阳不归根,故症见耳内轰鸣,失眠多梦。

脾肾虚寒,阴凝气结,故症见当脐硬痛,脐左跳动。脾肾虚寒,虚阳不潜,故脉细翕濡、关寸略大、或现弱象,舌苔白薄腻或白腻。

治则:健脾疏肝,清降肺胃,醒脑安神。

方药: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9克、生地炭9克、全当归9克、广陈皮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牡蛎粉12克、柏子仁9克、北沙参12克、缩砂仁6克、广藿香6克。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粉甘草,健脾和中;炒杭芍、全当归、生地炭,舒肝润燥;北沙参、广郁金、广陈皮、炒杏仁、法半夏,清肺和胃降逆;广藿香,和胃醒脑止呕;柏子仁,养心安神;牡蛎粉,敛精藏神;缩砂仁,暖脾行瘀。

加减:
①脾湿重者,去粉甘草,加建泽泻9克,以健脾利湿。上热者,加黄芩炭6-9克,以清相火。
②中气虚弱者,加红人参6-9克,以补中益气。
③中下虚寒者,加炒于姜3-6克,以温暖中下。
④痰涎粘稠,咳唾难出者,加淡竹茹9克,或加白芥子3-6克,清肺以利痰。
⑤痰涎多者,加炒葶苈子6-9克,豁痰以利窍。
⑥咳嗽剧者,加川贝母6-9克,清肺以止咳。
⑦当脐硬,压痛,跳动者,加石菖蒲9-12克,以交通心肾。
⑧舌质红,胃酸缺乏者,加乌梅肉6-9克、川黄连3-6克,以舒肝清心。
⑨舌苔粘腻,小便黄者,加焦山栀6-9克,清心以降浊。

忌宜:忌食生冷、大辛、大热之品。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之食品为宜。居处宜安静。

按语:眩晕,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也是一个中医病名。
眩晕包括现代医学的数种疾病,如高血压病、低血压病、脑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综合征、白细胞减少症等。临床所见,因浊阴上逆所致之眩晕,多见血压偏高,系因脾肾两虚,肝胆燥热所致,本虚而标实。因清阳不升所致之眩晕,多见血压偏低,系因脾肾俱虚,肝郁不升,清阳不展所致,标本俱虚者多。既因清阳不升,又因浊阴不降所致者也有之,但为数不多。可因情志不遂,劳逸不均,饮食不节.寒温不适等因素而发病。头晕时剧时差,血压不稳,忽高忽低。各型兼症,也不尽相同。当据其脉症,详审病机,而施治之。
且不可一见“眩晕”二字,即统谓“肝阳上亢”,肆用寒凉伐泄镇慑之品。徒伤中气,必致升降紊乱,中下愈湿寒,浊阴愈上逆,眩晕不唯不减,反而愈加。
浊阴上逆者,当降浊阴。浊阴者,既指肺胃之痰涎湿浊,亦指胆胃心肺之郁热;降浊阴者,既指化痰去垢利窍,亦指清降胆胃心肺之郁热。浊阴降则君相二火下潜于肾,则肾脏温暖而下实,上焦清肃而虚灵,眩晕自止。但不可过降,过降则碍清阳之上升。
清阳不升者,当升清阳。清阳升则心肾交泰,魂神畅旺,眩晕自止。但不可过升,过升则碍浊阴之下降。
清升浊降之机,在于中气之健旺。脾土左旋,则清阳左升,胃土右转,则浊阴右降,执中央而驭四旁,则清升浊降,眩晕焉能不瘳?!所以健运中洲,以复其升降,调和肝胆,以去其郁滞,交济水火,以复其既济,实为治疗眩晕之大法。脑为髓之海,清阳不升而致眩晕耳鸣者,多系肾虚而脑髓减,以上方而酌加温肾补脑之品,则疗效更佳。

内科病症 中风(半身不遂) 二十七

中风,系因中土阳衰,不能行气于四肢,四肢失秉,七情所伤,外感风邪所致。

脉证机理:四肢秉气于脾胃,为诸阳之本,经络之起止。脾为生血之本,胃为化气之源,血藏于肝,气统于肺,在经在络,名日营卫,在脏在腑,名日气血。平人中气健旺,化源充足,气血充沛,营卫调和,经脉通畅,故四肢轻健柔和,而不病中风。劳倦内伤,致使中虚阳衰,脾湿不运,气血虚弱,不能四达,四肢经络,凝涩不通。一旦因七情所伤,八风感袭,而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不用,甚则猝然仆倒,昏不知人,或舌强语蹇者,是病中风。

中风有在经在络、在脏在腑之分。浅在经络者,因卫气阻梗,肌肤痹着,故症见肌肤麻木不仁。经脉痹阻,气血凝瘀,故症见肢体重滞,步履沉重,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不用。左盛则病于右,右盛则病于左,故《素问·缪刺论》云: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深入脏腑者,因胃气上逆,浊气熏蒸,化生痰涎,迷塞心窍,气血上壅,扰及神明,故症见突然昏仆,痰声漉漉,不省人事。

《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即系指此。肝脾下陷,筋脉紧急,牵引舌本,短缩不舒,故症见语言蹇塞不利。土败不能摄涎,故症见涎水自流,不能自制。

《金匮要略》云: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肺主皮毛,卫气郁遏,久则不能煦濡皮毛,故症觅皮肤枯槁,顽废无觉。肝主筋,筋会于诸节,土湿木郁,郁久化热,风动血耗,筋脉失养,而致挛急,故症见肢节拳缩,痹阻枯硬,而成偏枯。病久脏腑湿盛,化生败浊,弥漫于上,蒙闭心神,故症见神迷言拙,顽昧不灵。

一、气虚型

气分偏虚,则右半身不遂。因胆胃上逆,肺热不敛,浊阴冲填于上,故多见血压升高。脉现细濡、滞涩、关寸大,舌苔白腻或黄腻、舌质红或紫。

治则:平胆和胃,清肺理气,宽胸降逆。

方药:云茯苓9克、生白术9克、黄芩炭9克、炒杭芍9-12克、制首乌15-20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炒杜仲12克、夏枯草15克、茺蔚子12克、北沙参15克、决明子15-20克、鲜生姜9克。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生白术,健脾和胃;黄芩炭、炒杭芍、制首乌,平胆疏肝;北沙参、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理气,宽胸降逆;炒杜仲、夏枯草、茺蔚子、决明子,温肾潜阳,平胆疏肝,利湿降压;鲜生姜,和胃降逆。

加减:
①头目昏晕,疼痛者,去北沙参,加双勾藤12克、明天麻12克,通经化瘀,潜阳降压。
②言语不清者,去炒杏仁,加全瓜蒌12克、炒葶苈子9克,清肺利气,化痰行瘀,宽胸降逆。
③发热者,加炒黄柏9克,清泄经络郁热以退烧。
④血压不高者,去黄芩炭、决明子、茺蔚子,加生黄芪30-90克、赤丹参12-18克,益气通经,行血化瘀。
⑤久病气虚者,去黄芩炭、决明子,加生黄芪30-90克、全当归9克,益气补血,行瘀通络。
⑥纳差者,加白蔻仁6克,开胃以增食纳。
⑦血压不高,气喘者,酌减降压之品,加麻黄绒3--6克,利肺气以平喘。

二、血虚型

血分偏虚,则左半身不遂。因脾肾湿寒,肝郁化热,血燥筋急,故多见血压偏高。脉现细濡、涩、关寸大,舌苔白腻。

治则:健脾渗湿,疏肝润燥,理气和胃,行瘀通络。

方药:云茯苓9克、建泽泻9克、炒杭芍9克、老川芎9克、制首乌30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炒杜仲12克、夏枯草9克、鸡血藤15克、路路通12克、赤丹参15克、鲜生姜6克。水煎温服

方解:云茯苓、建泽泻,健脾渗湿;炒杭芍、制首乌、老川芎,疏肝润燥;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清肺理气降逆;鸡血藤、路路通、赤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炒杜仲、夏枯草,温肾潜阳,平胆降压;鲜生姜,和胃降逆。

加减:
①血压过高者,加茺蔚子12克、决明子15克,平胆疏肝,利湿降压,增鲜生姜为9克,以降冲逆。
②血压高,舌强不语者,去赤丹参,加决明子30克、北沙参12克,平胆疏肝,清肺降逆。
③语言蹇塞不利,痰涎壅塞胸膈者,加全瓜蒌12克、石菖蒲9-12克,理气化痰,行瘀宽胸。
④内脏燥盛,筋脉挛缩者,加炒地龙9-15克,滋肝润燥以展筋。
⑤左半身抽痛者,加白僵蚕9克、炒乳香9克,活血息风,化瘀止痛。
⑥大便结涩难下者,加肉苁蓉30克,或加炒麻仁9克,润燥滑肠以利便。
⑦脉现关尺大,血压偏低者,去法半夏,加桂枝木9克,增鲜生姜为9克,温升肝脾以升压。

忌宜:忌烟、酒、辣椒,忌房劳。宜食营养丰富之食品。宜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

按语:中风包括脑血管意外等疾患。半身不遂,为中风主要后遗症之一;严重者,谓之偏枯。系因邪留经络,营卫不调,气血瘀滞使然。

乙木生于癸水而长于已土,脾土左升,则肝木畅荣而不郁,甲木生于壬水而降于戊土,胃土右降,则胆火下潜而不逆,故水温土燥,木气调荣,而不病中风。水土湿寒,木郁风动,摇摆厥逆,则病中风。

肝胆燥热,为中风之标,脾肾湿寒,为中风之本。脏腑为肢节之根本,肢节为脏腑之枝叶,根本既拔,枝叶必瘁,所以外中风邪,并非中风之本源者也。诚如黄元御所云:风者,百病之长,变无常态,实以病家本气之不一,因人而变,而风未尝变。风元刻而不扬,人有时而病作,风同而人异也。

肝胆燥热,故羌活、独活、秦艽、防风等一切燥湿祛风之品,均不宜用,用则伤津耗血,于病无益。全蝎、蜈蚣,性燥有毒,亦当慎用。脾肾湿寒,木郁化热,风动耗血伤津,可致大便燥结,当用肉苁蓉、阿胶,清风润燥,以滑大肠,则便结自开。不可用滋湿伐阳之龟板、地黄、天冬之类,以免寒凉败胃。更不可用大黄荡涤脏腑,攻逐结滞,用则徒伤正气,致使中气败竭。

《金匮要略》所谓“邪入”,非指风邪内入于脏腑,实指因风邪乘袭,脏腑气机逆乱,而为病者。

三、半身不遂及偏枯,可用外熨法

①右半身不遂,用黄芪、云苓、附子、生姜;

②左半身不遂,用首乌、云苓、桂枝、附子,

研末布包,热熨患侧肢节。药气透彻,则寒湿消散,筋脉柔和,肢节自利。或用布巾将药包裹,置于患侧肢节,外用暖壶熨之。三四次后,药之气味渐尽,另换新药。久而经络温畅,全身汗出,气息非常,胶粘如饴,则肢节柔和,屈伸如意矣。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