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作业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为你写诗——中外诗歌整合学习》综合性实践作业设计

为你写诗——中外诗歌整合学习》综合性实践作业设计

《为你写诗——中外诗歌整合学习》课标分析

教材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力图体现课标精神,因此教学也应该努力落实课标精神。中外诗歌整合学习注意了本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在积极的、主动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文学阅读与写作水平。

1.作为文学样式的诗歌,在新课标中的定位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体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改)在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知形象品位语言,体会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集,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学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2.作为语文学习载体的诗歌,在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位

1)语言建构与运用:分享中外诗歌作品阅读感悟,创作诗歌作品。

2)思维发展与提升:探究诗歌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之间逻辑关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不同诗歌作品风格之美,解读个人作品。

4)文化传承与理解:阐述自己对中外诗歌样式异同的理解与思考。

《为你写诗——中外诗歌整合学习》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中外诗歌作品整合学习,旨在打破既有认知限制,引导孩子们以更开阔的视野对话诗歌这种文学样式。本节课主要使用的是部编教材必修上册和选择性必修下册的诗歌单元,加上编制的中外诗歌资料。

1.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作为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第一个单元,以“青春激扬”为人文主题,围绕诗歌、小说的阅读鉴赏展开设计。我们主要选取诗歌作品进行再学习和再解读。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有关青春的体验和思考。第 1课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毛泽东同志充满激情地回忆了青年时期“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岁月,可以激励学生坚定不断进取、奉献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第2课是四首诗歌。第一首是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诗作形神兼备,其“狂飙突进”的格调,具有强烈的感召力。第二首是闻一多的《红烛》。这首传诵至今的名作有助于学生理解闻一多的诗歌艺术特点与诗歌主张。第三首是当代诗人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既有激情的表达,又有理性的思考,内涵深广。有利于学生在文学鉴赏上学习对复杂文本的解读技巧。第四首是雪莱的代表作《致云雀》。这首诗歌颂了理想、欢乐与光明。这些作品都会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和理想成型产生良好的作用。要注意本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自主学习,在积极的、主动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文学阅读与写作水平。要根据不同的学习条件、学习主体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以任务驱动引领学生学习。不管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还是以课来设计,抑或是以单篇来设计,都要考虑上述要素,体现课标精神。本单元的写作是学写诗歌。在指导时要联系本单元的诗歌学习,激发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兴趣。要树立诗歌写作正确的写作观,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可以与学生一起研读一些特点鲜明、形式相对简单的现代诗歌作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诗写作的一些入门技巧。学写诗歌,不是培养诗人,而是通过写作进一步认识诗歌的特征,提高诗歌的艺术鉴赏水平。

2.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体式多样,风格各异。《诗经》和《楚辞》是古典诗歌的源头,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汉乐府继承《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叙事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孔雀东南飞》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唐诗是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李白和杜甫各领风骚;词是古典诗歌的新发展,到了宋代,词境逐渐拓展,技巧日臻成熟。通过本单元的研习,可以增进对古典诗歌体式和源流的了解。学习本单元,要围绕“诗意的探索”展开研习,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哀乐悲欢,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还要结合以前所学,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并比较不同体裁的诗歌在节奏韵律、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助读材料除了教材上的雪莱的《西风颂》、普希金的《如果生活欺骗了你》和博尔赫斯的《老虎的金黄》,在助读材料的编写上,努力做到选择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在“诗的歌”板块中一共遴选了20首中外不同风格类型的诗歌作品,在“诗的理”板块中推荐了两首俳句,一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还有 19首三行情诗。从学生的预习情况来看,作品的选择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取得了良好的触发效果。

《为你写诗——中外诗歌整合学习》学情分析及作业指导

高中的学生对于诗歌并不陌生,相对地也比较喜欢阅读诗歌。但是学生阅读中关注更多的是对诗歌的表层认知,缺乏理性的认知与思考。所以,实际课堂教学中要适时采取情况,引导学生从作品入手,学习研读不同诗歌样式的参差之美,并借助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进行即兴写作,表达自我。

1.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是学写诗歌。要指导学生要联系本单元的诗歌学习,激发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兴趣。要树立诗歌写作正确的写作观,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可以与学生一起研读一些特点鲜明、形式相对简单的现代诗歌作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诗写作的一些入门技巧。学写诗歌,不是培养诗人,而是通过写作进一步认识诗歌的特征,提高诗歌的艺术鉴赏水平。要因材施教,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创造性,对于有兴趣从事诗歌创作的学生要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条件,可以通过组建兴趣小组、学生文学社团和个别辅导等途径与方式使他们的兴趣专长得到提高和发展。

2.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为古代诗歌单元,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鉴赏方法和思路基本成型。但是学生的解读能力依旧停留在应试的狭隘学习观的层面,缺乏个性化理解和辩证分析。

3.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我们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本节课决定采用分组讨论、师生对话、探究等方式,以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于上述学情,本节课教学设计定位为以中外诗歌作品为底本的诗歌鉴赏与写作课。实际教学中,我们是先让学生大量占有诗歌文学作品,比较不同是个作品的特点,尝试总结其特点与规律,最后即兴创作诗歌作品并与大家交流展示;设计过程结束,将学生的作品集结成册。

时间:主要以课下为主。

汇报方式:创作,当堂诵读,辩论,演讲等方式

作业活动过程

作业设计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分享中外诗歌作品阅读感悟,创作诗歌作品。

2.思维发展与提升:探究诗歌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之间逻辑关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不同诗歌作品风格之美,解读个人作品。

4.文化传承与理解:阐述自己对中外诗歌样式异同的理解与思考。

作业设计重点

1.分享中外诗歌作品阅读感悟,创作诗歌作品。

2.欣赏不同诗歌作品风格之美,解读个人作品。

作业设计难点

1.探究诗歌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之间逻辑关系。

2.阐述自己对中外诗歌样式异同的理解与思考。

教学准备

媒体支持教室多媒体、学生271BAY(平板电脑)学习资源助读材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和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百度搜集部分诗歌的背景,视频等相关素材

作业活动过程

作业具体内容

设计说明及点拨

《为你写诗——中外诗歌整合学习》

一、作业设计前期准备

1.安排学科班长打开课件,板书本节课的作业设计的学习目标。

安排学生准备好学习材料,包括必修上册和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助读材料(中外诗歌专题)和本节课的学案等。

2.对课前演讲的同学进行指导。本次演讲的是

×××同学,演讲内容为苏东坡的《定风波》。

根据学生的演讲,顺势导入,更容易契合学生的实际,课堂导入液自然和连贯。

二、导入预设

导入语:在综合性作业设计之前,×××同学之前找我好几次,他说老师你作业设计演讲什么内容呀,我的课前演讲好给你铺垫铺垫。其实我想说的是,只要表达的是真善美,就是最好的铺垫。这节课,就让我们以诗为媒,远离假深沉的佛系少年,做一位真儒雅的新学子;在读诗中感受真善美,在写诗中表达真善美。为你写诗,请让我们“面朝窗外,冬暖花开”。

借助学生演讲引出诗歌这一文学体裁,进入课堂教学的主环节。

教师点拨

1.活动情境:在《兰亭集序》一文中,王羲之说:“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一本诗集传之后后世;一篇序文千古共赏。葡萄牙诗人佩索阿说:“写下即是永恒。”

请用你的生花妙笔,用诗的语言传达你内心的触动,我们也来一场自己的“海达集”,现场创作一本属于我们班独一无二的诗集。我们已经为大家设计好封皮和作品页,期待大家的作品。

2.作业活动一:为你解诗

1)自由诵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经典诗歌总是带给不同读者以不同的阅读体验,这就是诗歌之美,请选择你喜欢的诗篇,自由诵读,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这组或这类)诗歌。

2)探究思考古今中外诗歌样式也是纷繁多姿,各呈其美。助读材料中有唐诗,有宋词,有现代诗,有“三行情诗”,有俳句......

思考1:如果同样是爱情题材,是唐诗美,还是宋词美,还是现代诗美呢?

思考2:你认为诗歌样式和内在思想情感是否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呢?教师小结:同学们好诗歌没有绝对的标准,其实好的思想感情一定是最硬核的东西,外在的样式有时候会锦上添花,很多时候样式只是一种表象或者游戏规则。先“质”后“文”,以“文”提“质”,文质和谐,方为上品。

3.作业活动二:为你写诗生活中,教室里,校园外发生过许多美好的故事,有真,有善,有美,它们或直击你的心灵,或唤醒你的柔软,或荡涤你的灵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诗歌样式把它(们)表达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用诗歌镌刻最美的记忆吧。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样式现场创首诗歌作品,并进行展示。

2)不参与公开展示分享的同学在组内分享交流,并小组合作修改完善自己的纸质作品,为结集做准备。

4.活动三:为你集诗

1)请同学们自主到黑板上展演自己的作品,全部展示完毕,选取部分同学的作品,让学生解读给大家听。

2)用图片的方式给同学们展示我的往届班级的诗歌作品集和文学作品集,激发同学们的创作欲望。留时间让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纸质作品,加以插图等进行美化,力求图文并茂,文质兼美。

5.结语:同学们,我们的诗歌作品即将集结成册,合而为“一”,让我们“为你写诗”,用最喜欢的诗歌样式留下最真的情愫,最善的温暖,最美的瞬间!我们的作品值得期待!

设计此情境任务可操作性强,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这一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熟悉的教材和文本入手,先感性认知,随着学习的推进逐渐理性。

借助教材和助读材料这一环节用于丰富学生对诗歌基本概念的认知,引导学生从更宏大的视角认识诗歌与文学作品。

两个思考题旨在引导学生走向理性认知。也为下一个活动的开展做铺垫。任务设计增加可写性,这样有利于创作,学生会专注于自己思想情感的表达,减少了对外在形式的依赖性。

教师点评时候适当引导,让学生明白所有的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好的思想内容会让我们忽略形式,当然最好是“文质彬彬”,内外相谐。

《为你写诗——中外诗歌整合学习》反馈与评估

班级姓名命题人审批人

作业设计具体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分享中外诗歌作品阅读感悟,创作诗歌作品。

2.思维发展与提升:探究诗歌外在形式与内在情感之间逻辑关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不同诗歌作品风格之美,解读个人作品。

4.文化传承与理解:阐述自己对中外诗歌样式异同的理解与思考。

【情境任务】在《兰亭集序》一文,王羲之说“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一本诗集传之后世,一篇序文千古共赏。葡萄牙诗人佩索阿说过:“写下即永恒。”那么你呢?现在请用你的生花妙笔,用诗的语言传达你内心的触动,我们也来一场自己的“海达集”,现场创作一本我们的独一无二的诗集。

活动一:为你解诗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经典诗歌总是带给不同读者以不同的阅读体悟,这就是诗歌之美。请选择你喜欢的诗歌倾情诵读,将你的感悟分享给大家。2.探究思考古今中外诗歌样式也是纷繁多姿,各呈其美。助读材料中有唐诗,有宋词,有现代诗,有“三行情诗”,有俳句......

如果同样是爱情题材,是唐诗美,还是宋词美,还是现代诗美呢?你认为诗歌样式和内在思想情感是否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呢

活动二:为你写诗生活中,教室里,校园外发生过许多美好的故事,有真,有善,有美,它们或直击你的心灵,或唤醒你的柔软,或荡涤你的灵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诗歌样式把它(们)表达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用诗歌镌刻最美的记忆吧。1.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样式现场创首诗歌作品,并进行展示。

2.不参与公开展示分享的同学在组内分享交流,并小组合作修改完善自己的纸质作品,为结集做准备。

活动三:为你集诗

1.请同学们自主到黑板上展演自己的作品,并解读给大家听。

2.修改完善自己的纸质作品,加以插图等进行美化,力求图文并茂,文质兼美。

《为你写诗——中外诗歌整合学习》成果展示

1.作业情境设计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动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强,问题设计深入浅出,能够让学生自动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2.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放有收,真正以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为目标。

3.本设计作业的目标仅仅围绕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提升与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而综合性实践作业设计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既有理论学习的渗透,又有语文实践的操作,学生课堂获得感还是比较强的。

4.本作业设计的检测练习紧扣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保持一致,便于学生用眼看,用脑想,用笔写。

诗在最远最近处——《为你写诗—中外诗歌整合学习》课后反思

综合性实践作业设计讲完了,但是,关于成长的思考才刚刚开始。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一个人的跨越成长也是从自己、认识自己开始的。课后反思本身既是一个自我梳理的过程,优点继续“加勉”,不足则要“改之”。我想说的是,本节综合性作业设计我是在讲诗歌,但绝不是为了讲诗歌......!

一、一条主线:诠释真善美

1.读诗:感受真善美在第一个活动中让同学们诵读自己喜欢的诗歌作品,并分享阅读感悟。旨在让学生在诵读和鉴赏中感受真善美,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赏析交流中,和学生进行适时的审美碰撞,在潜移默化里,提升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2.写诗:表达真善美学生在现场创作中,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借助诗歌的形式阐释内心最美的触动:有的写自己,有的写父母,有的写“爱情”,有的写同窗......有的写五言,有的写七言,有的写三行情诗......

二、两个比翼:感性与理性本节课的两个主要活动:读诗与写诗。这两个过程看似独立,其内在同时又是一个感性与理性各呈其性,而又揉合为一的过程。诗歌的节奏美、建筑美就是一个感性知觉的过程,但同时伴随的体悟和解读又是理性思考的过程。学生诵读诗歌不仅仅是读准字音、重音和停顿、节奏,还要读出感情,这就需要对文本的理性感悟,进而才能情动于中,发而为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比如诗歌创作的激发或者说冲动首先就是源自内心的触动,是感性的;而借助文字阐释的过程又是一个冷静思考、精雕细琢的理性斟酌的过程。对于本人而言,综合性作业设计必须坚持一个原则:让学习真实发生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必须保持感性,比如点评,比如激发,比如个别交流;在知识的解读上必须理性,比如古诗的平仄,比如反复与避复的手法;在时间的分配上,必须理性,一定要把时间交给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少说又要精说......

三、一个原则:随物赋形随物赋形本是苏轼用语。他在《书蒲永舁画后》讲道:唐处士孙位画水,“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认为画水当“随物赋形”,与山石曲折,现奔湍巨浪,见水之变态,认为诗文亦当“随物赋形而不可知”(《文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其实一堂好课也应当追求随物赋形,追求课堂的自然生成,而不是过度培训。课堂教学最大的考验就是充分的预设,这也是备课最痛苦的地方。也应了那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你很难知道学生会说什么,为此你必须充分准备:课堂是一个水龙头,而课堂外连接的可能是一片海。就本节课而言,本人努力做到备课材料必须丰富,激发场景必须真实,成果呈现必须可见。

1.备课材料必须丰富除了教材上的雪莱的《西风颂》、普希金的《如果生活欺骗了你》和博尔赫斯的《老虎的金黄》,在助读材料的编写上,努力做到选择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在“诗的歌”板块中一共遴选了 20首中外不同风格类型的诗歌作品,在“诗的理”板块中推荐了两首俳句,一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还有 19首三行情诗。

从学生作业的预习情况来看,

作品的选择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取得了良好的触发效果。(8页助读材料,都是学生们亲自搜集的)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厚度本节课的课前准备文件至少有30个,内容包括中外优秀诗歌、诗歌鉴赏思维导图、学生作品集等。

2.激发场景必须真实本节课从课堂导入,到探究思考,到诗歌创作,都始终本着真实情境的原则。

本综合性实践设计,我们就以诗为媒,在读诗中感受真善美,在写诗中表达真善美。”为了激发同学的创作欲望,我展示了去年同学的个人作品集和班级作品集,进而提出我们的活动目标:创作我们的作品集——《二七要(271)爱一起(217)》。还有一个真实场景就是诗歌创作,同学们现场生成,不乏精品。

3.成果呈现必须可见。学生手头上的学案留有一整页空白处供学生现场创作,另外准备了统一制作的作品集个人册页,让学生认真创作,争取图文并茂。课堂教学或许永远是一个留有缺憾的过程;追求完美永远在路上,只能努力践行孟子的仁者之修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课的标题取作“为你写诗”,意欲唤醒或鼓励每一位诗意生活的人,能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更善于去表达真善美。

诗意在远方,那最远的地方就是西游记中菩提老祖居处所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最美诗句何处觅?在最近处,亦在最远处。那最远亦最近的地方,就是西游记中菩提老祖居处所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感性之美源于斯,理性之美亦源于斯!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