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浑身“爬蚂蚁”,肾虚!补肾基础方,治蚁行感,好故事大家听

浑身“爬蚂蚁”,肾虚!补肾基础方,治蚁行感,好故事大家听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很聊一个,有趣的医案故事。

这就是,关于“蚁行感”的问题。

什么是蚁行感?说白了,就是感觉身体局部,麻酥酥,似乎有蚂蚁再爬,痒,不舒服。但是反复观察,皮肤上光溜溜的,啥都没有。

在我的笔记本里,静静躺着这么一张老医案。我给你讲讲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64岁。

浑身“爬蚂蚁”,肾虚!补肾基础方,治蚁行感,好故事大家听

大概在半年前,她就感觉身体局部,有小蚂蚁或者其他小虫子在爬。她反复检查,反复看,却从来没发现异常。

后来,这个感觉逐渐加重了,从前是局部有感觉,现在是全身都有感觉。那种坐卧不宁的感受,让她十分痛苦。

怎么办?投中医治疗。

一开始,有医家按照养血、活血、祛风的办法治疗。效果好不好?不能说没效果,但不理想。

怎么办?只能继续求医。

后来,她遇到一位医家,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弦,舌红少苔。神经系统检查,完全正常。低压90多一点,高压140多一点,对64岁的人来说,也算可以。

医家在详细观察了患者之前用过的方药后,脑海中冒出一个主意,于是提笔书方一首。但见——

生地15克,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各12克,泽泻、山栀、柴胡各10克,甘草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了3剂以后,蚁行感逐渐消失。继续服用3剂以巩固,于是停药。从那以后,此人的毛病就彻底没了,随访六年未曾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我给你叙述了一遍。它最初刊载于1989年的《浙江中医杂志》上。

浑身“爬蚂蚁”,肾虚!补肾基础方,治蚁行感,好故事大家听

这里的道理,其实也容易理解。

你看,这个患者的主要问题,在于有蚁行感。之所以这样,中医讲,这就是有风邪了。风邪作痒,这是千古定论。

既然是有风邪,当然要祛风。患者之前看过的医家,一方面祛风,一面养血活血,这都没问题。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也是中规中矩的。

但问题是,为啥偏偏不好使呢?

这就要考虑,患者体内的风邪,到底是因何而起了。

我们看患者就诊当时的舌脉,主要是脉沉弦,舌红少苔。这说明啥?是不是肾阴不足啊?肾阴不足,脉道沉,鼓舞不及。脉弦,乃是肝肾阴不足,脉道失养,肝气失和。舌红少苔,乃是阴虚有热之象。

结合患者当时64岁的年龄,我们可以想见,她应该是有肾阴不足的问题。

肾阴不足,虚热内扰,这也是患者体内生风的原因啊。

所以说,这个患者要想息风止痒,关键在于滋补肾阴,疏肝郁,清虚热。

来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生地15克,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各12克,泽泻、山栀、柴胡各10克,甘草6克。

这里头,显然是用到了六味地黄丸的加减。

生地、山萸肉、山药滋补肾阴。茯苓、丹皮、泽泻,用于泄浊。三补三泄,坏东西挖出来,好东西补进去,这就是六味地黄丸。原方熟地改生地,目的是滋阴清热。

在这个基础上,山栀用于清热,柴胡用于疏肝。

你看,简简单单几味药,把问题解决了。

浑身“爬蚂蚁”,肾虚!补肾基础方,治蚁行感,好故事大家听

所以,患者到后来身体康复,就不足为奇了。

这就是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蚁行感的例子。

其实,人到了五六十岁以后,由于肝肾之阴不足,出现一些瘙痒感、蚁行感等现象,是比较多见的。放眼临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以六味地黄丸加减奏效,关键就是看准了患者肾阴虚的本质。你别看六味地黄丸,太普通,太大众,似乎没啥特别之处。但是,它如果被用得好,用得巧,也是能治疗此类疑难杂症的。关键,是看清楚其中的病因病机。再大众的方子,用在刀刃上,也能解决问题。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生活中,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也有类似的困扰,我觉得你应该借此文,尝试分析一下病因。可以说,这是比较好的治疗思路,算是优秀的临床经验之一。文中配伍,非专业读者,要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全文完。

浑身“爬蚂蚁”,肾虚!补肾基础方,治蚁行感,好故事大家听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