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教案:老人与海

* 10 老人与海(节选) 教学目标 1、细读人物的内心独白,分析小说主人公的硬汉形象。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探究海明威的创作风格和《老人与海》的深刻内涵。 3、查找比较中外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资料,与本单元中的外国小说进行比较阅读。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评析选文精妙的细节描写,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及其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 把握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色。 审美 鉴赏与创造: 了解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体会内心独白的艺术效果和象征意味。 文化传承与理解: 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环境中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小说主人公形象。 难点: 了解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我们嬉闹于欢乐的童年,当我们高歌在懵懂的少年,生命的长河已经注定我们不仅仅要看到浪花的美丽,还有浪花下的凶险,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多了一个词语“挫折”!既聋又哑的海伦,耳聋的贝多芬,双腿瘫痪的史铁生,生活给予他们的是一个接一个的挫折,然而,海伦成功了,贝多芬成功了,史铁生也成功了,挫折造就出的却是生命的最强音。什么使他们脆弱的躯体如此强悍?什么使他们敲响生命的最强音?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被称为“现代英雄神话”的传奇人物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看他如何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来阐释生命的意义。
二、写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曾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这条鱼太大,在海上被拖行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航途中又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当时这件事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1952 年,海明威发表了《老人与海》,这部作品赢得了诸多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这部中篇小说,向读者诠释了生命的高贵与尊严、人类坚不可摧的精神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作者介绍 欧内斯特 · 米勒 · 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四、题目解说 “老人”是小说的主人公,“海”是主人公的活动场所。大海极富生命力,但却非常残酷,是大自然的代表;老人则象征着衰老、死亡、弱小、不堪一击,在大自然面前极其渺小。小说以“老人与海”为题,就是要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人不可被战胜的精神。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从文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共分五个回合。这是一首英雄主义的赞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硬汉”形象。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7段):写老人捕到大马林鱼后遭遇尖齿鲨,残酷的战斗开始了。详细写出了老人和尖齿鲨战斗的经过,通过老人的心理独白初步揭示了“硬汉”的精神:人不能被打败。
第二部分(28~47段):写老人和加拉诺鲨搏斗的经过以及打死铲鼻鲨后准备继续战斗。在搏斗过程中,老人虽然处境恶劣,但却丝毫没有退缩,一直在不断地鼓励自己。
第三部分(48~53段):写老人战胜铲鼻鲨后的困难处境——受伤、困乏、天气恶劣。所有的一切都在考验着老人的意志。
第四部分(54~82段):写老人再次与加拉诺鲨搏斗以及与鲨鱼斗争到底的决心。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斗之后,老人虽然万分疲惫,但是始终不停地鼓励自己。
第五部分(83~97段):写老人与群鲨激烈的搏斗终于结束了,老人出海归来回到自己的家中。
课文结尾定格在这一幕,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都会碰到生命中的鲨鱼,命运似海,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六、全文分析 1、身为一名渔夫,老人对“打鱼”是如何看的呢?尝试着从文章中找出来。 “ 你天生是个渔夫,就跟鱼生来是鱼一样。 ”“你杀死这条鱼不光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卖给别人吃。你杀死它是为了自尊,因为你是个渔夫。它活着的时候你敬爱它,它死了之后你也一样敬爱它。如果你敬爱它,那么杀死了就不算是罪过。要么是更大的罪过?”老人提到了“自尊”。可见,老人打鱼,不单单满足物质层次的需要,更提升到了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与愉悦。老人对鱼的看法,我想,我们可以用海明威的拳击哲学来解释:“打拳击凭天性,即使打死也不是为了打死人。正大光明的打,打拳是为了取胜。”同样,渔夫天生是为了打鱼,打鱼必定要有伤害,即使是伤害了他内心中认为最美丽的东西。所以他对于鱼是尊重的。“鱼是他的敌人,也是知心朋友。”
2、在鲨鱼随时都可能袭来的生死攸关的时候,老人心中除了鲨鱼,还想到了什么?
“不过还是得琢磨琢磨,他想。因为我只剩下这件事可干了。这个,还有棒球。”棒球是一项体育(板书:体育彰显出的是人的生命力与力量)。一个热爱体育的人,对生命、对生活,又怎能不抱有热情呢?所以那个老运动员狄马吉奥也成为了他力量的来源、他的榜样。
3、老人心中除了棒球,还放着什么? “但愿没有人太为我担心。当然啦,只有那男孩会担心。不过,我相信他会对我有信心。好多上了岁数的渔夫也会为我担心,还有不少别的人也会的,他想。我住在一个人心善良的镇子里啊。”可见,即使贫穷、食不果腹,他依然爱着身边的朋友,身边的朋友也爱他,所以他更想要坚持下来给他们看看。
4、那么,对让他一无所获的大海,他又是怎么看的?怨恨吗? “不管怎么说,风是我们的朋友,他想。接着他又想,那是有时候。还有大海,海里有我们的朋友,也有我们的敌人。”以感恩、包容的心对待周遭的事物,热爱大海、风、鱼,那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5、搏斗中老人获胜的原因是什么? 在这场勇气、毅力和坚韧的较量中,毅力支撑着老人的身体,希望支撑着老人的精神,而经验使老人获得希望。年老的圣地亚哥用智慧而不是靠仅有的体力,用知识和机智而不是靠仅存的傲慢来支撑自己,最后取得了这一次的胜利。
6、老人在内心中对大马林鱼持什么态度? 大马林鱼是作者讴歌的对象,文中在写老人扎死它的同时,又带着不无赞扬的语气写大马林鱼的高与大,给读者展示它的力与美。“我从没见过比你更庞大、更美丽、更沉着或更崇高的东西,老弟。来,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谁害死谁。”看来,在老人眼中,大马林鱼代表了坚强和勇猛,是一个真正的对手和老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7、体会文中圣地亚哥老人的内心独白,谈一谈你对他的印象。 老人是海明威塑造的众多“硬汉”中最完美的形象,他是真正具有男子汉气概的人。他没有从危险、残酷的现实中“退却”,而是勇敢地接受现实;他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创造了现实,赢得了哪怕是非常短暂但最终惨败的胜利。在海明威的笔下,老人是个要竭力超越自身极限的人。
8、为什么海明威让老人歇了五次才到家? 老人在海上和鲨鱼就是经历了五个回合的搏斗,才终于走上了回家的路,所以这一回家的过程(摔倒-站起来-往上爬)是不是也可以隐喻老人不断重复的生命历程?虽然空间从海上转换到了路上,但是生命的搏斗仍在延续,五次坐下,五次养精蓄锐,每一次都是为了下一次能够站起来。
七、中心思想 本文节选的这一部分内容,通过老人圣地亚哥不屈不挠,勇斗鲨鱼的故事,表现了老人勇敢、坚忍顽强的斗争精神,塑造了一个打不败的沧桑“硬汉形象”,表达了人要明敢地面对困难的主题。文中老人的鱼被鲨鱼吃光,看似失败了,但他并没有在魔运面前屈服,而是与之殊死搏斗,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力量,虽败犹荣,说明人可以暂时战败但是人的精神和意志是永远也打不垮的。
八、写作特点 1.结构简单。 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蔓不枝,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老人与海》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人圣地亚哥,情节也主要围绕其与大马林鱼的搏斗以及由此引来的与鲨鱼的搏斗而展开,可谓简单而集中。
2.生动的细节描写。 在塑造圣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作者把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如写鲨鱼出现的情形:“当那一大片暗沉沉的血渐渐下沉,扩散到一英里深的海水里的时候,它就从深处游了上来。鲨鱼莽莽撞撞地一下子冲过来,划破了蓝色的水面,豁然出现在太阳底下。”细节描写简练生动,但鲨鱼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立刻展现在读者面前。又如文中对大海的描写,生动而简洁,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3.意蕴含蓄凝练。 海明威在文中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总是把它们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含在自然的行文或简洁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如写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老人听见大鱼的皮肉被撕裂的声响,把渔叉猛地向下扎进鲨鱼的脑袋……”这种描写本来是老人的所见所闻,但读者读来却会自然生出同样的感觉,与老人同惊惧,同紧张,同喜悦。海明威打定主意放手让读者去如实地获取印象,而不挤到描写对象与读者之间去碍事,他要让描写对象和读者直接进行沟通,这也是这篇小说的场景描写如此震撼人心的原因之一。
他独创的 “冰山”文体 ,我们需要将1/8直接呈现的内容反复品读,前挂后联以启发思考,为实现以小见大,需要现有内容的支撑,同时也需要调动积累,运用想象产生共情,从而对7/8的隐性内容作出合理的解读和推断。
九、补充资料 迷惘的一代 又称迷失的一代,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提出的,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他们共同表现出的是: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失望和不满。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于是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
十、总结全文 老人的硬汉形象不是由他外在的强壮与否决定的,而是由他内在的心灵决定的。所以这种形象才有坚实的存在基础。支撑起老人硬汉形象的,正是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热爱一切与他有关的事物,包括体育、朋友、大海、风、鱼……他欣赏生活中一切美好而强有力的事物,并且用包容而感恩的心对待一切。正是基于这此,老人才能具有这种永不言败的硬汉精神,重压之下依旧优雅地活着,不失人的尊严。他拥有崇高的灵魂。所以,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能够将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物变得饱满而充实,得到更多的启迪。
十一、布置作业 阅读原著《老人与海》,并写6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