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中国式管理》要点概括

总体而言,中国式管理更讲求保持整体的和谐,实现长期的、自发的、健康持续的合作。管理过程讲求各种手段圆融一体,不做明确区分和界定,强调照顾人的感受、面子,以期达到更好效果。在融合>竞争的环境下,应当对人类社会发展更有裨益。同时需要保全自己,留有余地。


思想方法:
 对给足面子,寻求自觉讲理;自己要主动讲理;由情入理法为底线,先礼后兵,注重软性和弹性。
 用“合”而不是“分”的理念看待和解决问题,一切“综合考虑”,有原则但不必过分明确、具体、表面公平,最终“安人”即可。

工作方法:
 谦虚、低调、隐藏个人看法,引导他人先想到、再把事做成;下属能做的一定不做,自己只处理例外、紧急或别人做不了的事情。
 永远表现忠诚、无我、理性、公平;由内及外,建立差异化软秩序、软激励,并以此逐步决策和推动工作。对团队的情绪管理很重要,是安人的基础。
 公开场合给面子,线下深入沟通,先沟通再决议再推行。
 不必过度拘泥于领导的指示、计划和规则,合理、充分沟通、结果达标就好。
 适度坚持,有几分把握做几份坚持。
 功劳给别人、过失主动承认。

自我修养:
 对他人(领导、同事、下级)包容、大度、耐心,自身需冷静、担当,讲求工作方法、良好自控(越权、主导、外露、太多表达意见)、承受压力和误解。坚持以上。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概念
概要:
1、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修己的具体表现,在于促进组织成员的自觉、自律和自主;
2、推拖拉只是做事的一种方式,本身并没有好坏。动机良好、方式合理,效果可能很理想;
3、中国式管理主张人治大于法治,寓人治于法治中,人人自然、自发、自动地重纪守法。

核心内容:
1、中国式管理:最终是为了安人,人安了就管理好了。修己是途径,通过修己安人比较容易令人信服、另周边认同,通过人人自觉修己,最终达到良好效果。高压效果并不好。
2、修己要旨在自觉。受人敬重必须自觉讲理,敬重他人应给足面子,自主提高自动自发的精神,是修己的三大要领。
3、安人的历程:由开心而交心,借交心而共同关心,然后产生同心。安人是“心连心”的结果。
4、保护自己很重要。对人由小信至大信,由疏而亲。对事情推、拖、拉是一种手段,一是留出思考时间,二是给到最合理的人,三是避免他人误解、保护自己。
5、管理者应在“制度许可范围内”衡情论理,合理解决。光说法制,中国人也会觉得不公,所以以情出发、按理解决、以法为底线。灵活、软性处理,外界容易接受和支持。

注意:
1、人说“没有关系”,多半有关系。别人表示客气、不在意,要先警觉,自己都要在意,不能把别人表现出的宽容和客气作为自己不做的理由;
2、别人犯错,不直接指责,要先给面子,用情点醒,使其自动讲理;
3、推、拖、拉给最合理的人。上司派新任务,稍微推辞一下,一是表示自己有很多事情做,二是不争功,同时想想谁做最合理?大家不愿承担的,稍推辞后可接受,不然变成抬高身价,让上司难堪;大家都想做的,应多推辞几次,抱着“有人要做我绝不争取,实在要我做我才承接下来”的心态——核心是避免误解,保护自己;

第二章 管理的思想形态
概要:
中国人擅长在“一分为二”的分析后,“把二看成三”,在相对的两端找到中间地带解决问题;
中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彼此彼此”、“互相互相”;
法、理、情兼顾并重,以情为指导纲领,一切在合理中求圆满,才合乎中国人高水准的要求;

核心内容:
1、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造势比苛求人更有效。
2、把二看成三:处理事情不能绝对,要辩证统一,综合考虑。秉承“无可无不可”的原则,遇到问题,不能限于别人给的选项,而完全可用全新做法应对。弹性更大、包容性更强。用“合”而化解矛盾。
3、中国人的习惯:有法中无法,而无法中却有法,不尽需要言明;以交互主义为哲学基础,讲求“彼此彼此”、“互相互相”;
4、以合理为首要:合理的必然遵从,不合理的说了也可以不算;中国人大多提出契约时严苛些,执行时放开一部,获得圆满结局。仅对或不对不够,必须“圆满”才可以心安理得。法律此时作为参考的基准,一切“以情为纲领、参考法令、合理解决”。
5、有效化解:重视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只盯着解决问题的人;奖励小功劳,以避免大功劳;坚持“上司提问题,部署找答案”原则,充分沟通,而不是一味想办法解决

注意:
1、太极思想的要旨,在于认为“本来就这样”,首先在心理上抱持“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以“怎么样都好”的心情,用脑思考,“看情势”办事。顺势行事,则身心安乐;
2、有问题必须解决是西方管理的心态,如果解决、不解决都不好,可以想办法“化解”;看清楚“三分法”,对事情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看似冷漠、实则理智,不走极端。
3、发现问题时,先想“不解决行吗”;需要解决的时候(除非极紧急),也要把问题抓出来,交给下一级去想,并广泛征求同仁意见。好处:他们会感到受重视,不会过分理想化,也可考验下属能力;避免闭门造车、冷场或被看出漏洞。

第三章 管理的三大主轴
概要:
1、中国式管理三大主轴: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而变。以人为中心,人是管理的主体,给予人的理念来组合,按照人能接受的道理来应变。
2、中国式管理和伦理关系密切。一个人的人品往往是管理有效与否的关键。
3、以人为主:主张有人才有事,事在人为,唯有以人为主才有办法把事做好。中国式管理,可以说是人性化管理。
4、因道结合:认为制度化管理,不如以理念来结合志同道合的人士,大家有共识,比较容易同心协力,把一盘散茶聚集起来发挥巨大的力量。
5、依理而变:合理解决,比依法办理更合乎道理。

核心内容:
1、因人设事,以“事”来配合现有的人,采取“量身定做”方式,不必拘泥于岗位。必要了再向外找人。只要合理、按人能接受的道理,怎么变都可以。
2、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天下事好像没有什么是不能变通的,如果不能变通,大多因为找错了人(所以都可变通);3、法由少数人订立,由一个人修改。
3、把家庭伦理关系融入管理:一让关系更亲密,二是和谐不对立,三是出于方法和原则上的相似性(像处理家庭关系一样),让管理更简单。长幼有序,公正而不公平。民主必须加上伦理,以伦理替代民主法治。
4、法是过去的产生,情是未来的埋伏,只有理是现在的指标。依理应变应注意:依理应变不是求新求变;要以“不变”为根本思考点;理是变动的,所以处理时找到应变的理(而不是依照前例处理)更重要。
5、志同道合只是合理应变的基础,重视伦理、建立共识,才能在变动中寻找到合理的平衡点(也就是决策的规则要清楚、大家能接受)。

注意:
1、采用民主集中制,未定案之前民主讨论,一旦决定相当独裁——开明的专制。
2、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进,小人尽退。
3、合理的阳奉阴违:上司说的永远对,但不一定要完全遵从指示去实践;上司要求的是成果,不是服从。在中国社会,只有“执行不力”而没有“决策错误”。部属执行时应当用心调整,产生“歪打正着”效果才好。但“只能做,不能说”。
4、上司说的永远对、永远表示坚决执行。实践中关注效果、用心做到、想好说辞。不必过分担心“没有机械执行”。

第四章 树状的组织结构
概要:
1、上司要避免上侵下职,以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员工要来安上级的心,使主管敢于放手让部属去做事。
2、部属要对上司有信心,职位愈高的上司要有愈大的弹性,视为特权不加以制衡。
3、对外的策略联盟,应该保持委曲求全的心态,缔造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的关系。
4、把组织看作人和事的配合。既然以人为主,就必须因人设事。

核心内容:
1、上司抱持“你办事、我放心”的心态,部署才肯尽心尽力;干部第一修养,在“不与部属争功劳”,把成就感让给部属。
2、遵从例外性原理:部署会做的,主管不要做;上司处理例外性工作,部属处理例行事务。部属不会做的、上司要用心教育、辅导;部属不敢做、不肯做、不多做的,上司要找到原因,加以矫治、改善,发挥总动员效果。即便如此,上司要做的时仍很多,如合理分配工作、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加以辅导、确保如期完成等,沟通思考量很大。
3、主动向上管理:干部必须主动表现得十分可靠,老板才会放心。真正目的,在于帮助上司认清事实、做出正确判断,是自己合理达成任务。拿“上司好、自己也好”的心情完成。
4、职位越高、弹性越大:中国式管理讲求“分层负责”而非“分层授权”。部属善尽责任,实际就已经充分授权;部属做的不好,就不授权——按照上级的“经”衡量自己的“权”,部署负起责任,上级才敢授权;
5、用智慧、爱心和耐心来开导、教养、协助同事,把大家看做“外部的自家人”,征求同意,才好获得整体配合。有耐心,磨!
6、因人设事:不讲求同工同酬,职位安排要有机动性,职位和职权可分可合。都是灵活的。

注意:
1、慎选干部,用心辅导、训练,然后适才适任,指派合理工作,采取“寓训练于授权”方式,放手让干部表现。成就感让给他们,使他们有贡献并从中得到激励。这样自己才有时间、有精力做该自己做的事。
2、如果部属工作不满意(如以下),先想想自己理由站不站得住脚?
1)看不惯笨手笨脚——是不是自己给他造成太大压力,让人紧张的无所适从?
2)忍受不了慢手慢脚——部属永远比自己慢些,要能容忍、打消顾虑,才可能快起来;而且都不过脑子,岂不是更不利?(部属因为要考虑上司反应,永远会比上司的想法慢半拍)
3)遇到部属爱做不做的刁难——不能赌气、认为就是对方对,而应该检讨自己哪里做错了?自己动手也是不对的。
4)不放心部属马马虎虎——不能让人觉得什么怎么都不被信任,则做好了也没用。只要先给信任,不断考验,对方自然不敢(或不好意思)马虎。
5)不希望部属认为“非他不可”——是自己缺乏信心?其实各个部属都勇于任事,对自己是好事啊(对奇货可居的,要从分工上避免垄断、包办)。
6)怕自己上司认为自己偷懒或缺乏能力——没必要,一般上司有评鉴能力。
7)怕泄密——大多数事情躲不过。个别有保密义务,也要通过机制解决,光靠自己替代部属做事效果更差。
3、要自发主动向上管理,安上级的心,举措包括:
1)把分内工作做好,是基础。
2)实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度和预期结果——进行如何、有无困难、是否解决、后面进程如何、能否如期完成、有无达成把握(上司有时顾及部属面子,不方便频繁问;但又担心时间过去了,事情没做好,自己要负责任)。
3)处处估计上司的立场和面子,不令其为难。切记上司有他的难处,顾及他的立场、维护他的面子,才可能获得全力支持。
3、持续通过以下动作,进行向上管理:
1)把功劳让给上司,不抢功劳;
2)主动向上司提出有关未来的预测和筹谋(最能影响他的,是同他前途有关的事情);
3)低调:不让同人、朋友知道自己具有多少影响力。别人赞扬或请托时,否认自己可以影响上司,指出一切由领导做主,自己充其量传达讯息而已。
4、重视首长的意旨,但不能完全顺从他的意思。要根据自己理解交办,机械执行是不行的。

第五章 随时调整的计划方式
概要:
1、做重大决策的人都“无知”,如此才能求贤、用闲。
2、《大学》是中国最好的管理学,明确指出决策过程为止、定、静、安、虑、得。
3、凡事以诚心诚意来考虑股东安不安、员工安不安、顾客安不安、大众安不安,这就是至诚,可以预测未来的变化。

核心内容:
1、边做边修改,大家一起定;
2、以无知获取有知,以无能诱发有能;
3、修身是起点,以“止、定、静、安、虑、得”为过程,调整好自己才能做好决策;
4、适度坚持计划:提出前充分沟通,听到反对时适当坚持——有几分把握做几份坚持。

注意:
1、制定计划时:不可偏离组织目标,不可存心迎合上级,不可伪造证据来支持(而应充分沟通,利用卡片标记清楚),不可以贪婪地将满腹创意全部容纳(过滤不必要创意,做出简易可行的计划),不能没有替代方案(多个方案更像群体决策,易接受),提前做好演练,功劳归于他人,过失归于自己。
2、决策时,决策者暂时不说自己意见,转换成问题征求大家意见,最后综合在一起;要能容纳多方观点;决策前广泛询问,决策后果断执行。
3、主管对意见把关:提出相反意见,看计划着如何应对。“主管提出相反意见,并不表示它不支持这个计划”。

第六章 无为的执行过程
概要:
1、执行者必须以尊重计划、看得起计划者为出发点,站在落实计划的立场,务求确实达成预期效果。
2、目标实现、渐进试行、水到渠成是执行人员应该掌握的三大原则。
3、主持人采取无为的领导精神,才能够无为而无不为,创造出总动员效果。

核心内容:
1、尊重计划,尊重计划者:坚定落实,但不必拘泥计划,把困难看做发挥自己实力的机会,避免消极抵制;和计划者密切沟通;切记“功没、过存”,功劳让给他人,缺失或弱点帮忙隐瞒,私下解决,支持对方见解更有助于私下协商。
2、主旨和目标不可偏离,从比较容易的部分开始,渐进试行,多数人接受后在全盘实现。遇到过分偏离主旨的,应严厉劝导、处分。
3、无为并非不做,而是:不折腾以发挥大家才能、不用巧以让大家过分猜测、表现虚怀若谷以引发大家集思广益。
4、内外分层次、亲亲疏稍有差别的感应方式。先同最亲信一层私下商量,再由第一层次问询第二层次意见,做主要决定,最后依据最外层人员的支持度,达成决策——口头上一定一视同仁!中国社会重视伦理,如果完全一视同仁,一则别人不信,二则容易产生“好坏不分”的错觉,三则人人觉得受委屈,没有人真卖命,也没有期望。
5、中国式检讨:有功劳和大家分享(特别是推给抱怨的人),有缺失自己承担,先提功劳再找过失最后感谢(检讨会三大程序);永远只承认缺失,不承认失败(军心啊)。
6、全面而无形的控制:通过态度,了解家庭情况、个人生活等。在规矩之外,设下一些不明文、不明言的规则,有法中无法、无法中有法。

注意:
1、良好的领导风格,体现在执行上:
1)对计划具有高度执行热忱,即便是上级指派的计划也应当视为分内工作,热心接纳,积极执行。此种态度,自然可感染执行团队的他人,产生正向力量。
2)对成员要有无比的信心,相信大家的合作足以保证执行成果良好。
3)关注执行结果,至少要表现的如此。如果表现“尽力就好”的心态,成员也就不会真正用心。对执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2、无为的领导风格,体现在执行上:
1)部属能做的事情,主持人不要插手。部属有成就感是主持人最佳的表现。
2)主持人只提问题,不要给答案。同时用心考察部属是否找到合理答案。
3)主持人负起全部责任,丝毫不推卸。部属觉得你靠谱,也不好意思连累你,才会尽力。
3、避免本位主义:可采取轮调制度,不论表现如何均要不定期轮调。首先打破“做不好才轮调”的抗拒心态,同时以不定期来消除“任满就平安度过”的症状。
4、检讨会后(主管已主动承担过失),可以把犯错人请来单独聊:先看是否认错;不认错可以再次请来,探究更深情况,两三次后一般真相大白。讨论时要对事儿不对人。

第七章 有效的考核要领
概要:
1、考核的标准“仅仅对并没有用”,要在圆满中分是非才可以;
2、中国式管理的考核心态和最主要特征,是“救人而非杀人”;
3、中国式管理的考绩通常分为明、暗两部分,同时进行。这种先顾面子再分好坏的原则,是考级有效的最佳保障。

核心内容:
1、在圆满中分是非,把握三大原则:平时广结善缘,必要时商请助一臂之力;不要随便得罪人;加入党派或势力圈要慎重。
2、考核用来救人才是积极的、良性的。目标订立要尽可能清楚地衡量标准,之后及时提醒缺失——随时随地站在部属立场,以获得良好成绩为目标,善意提醒,即时辅助。
3、凡事“综合考虑”,不能限于文字条目。主持综合考虑的人,必须真正公正,又敢于承担“不公平”的罪名,勇敢说出“保证公正,实在无法公平”,就容易产生信任感。多找人商量,比闭门造成来得更好。
4、鼓励大家“反求诸己”。遇到事情,先承认是自己的错,大家比较不紧张,就容易各自认错。过失是争出来的,大家争着承认过失,很容易把各种缺失都看出来,就容易认清真相,避免下次犯错。
5、明暗兼顾。对中国人而言,先让他有面子就怎么都好商量,没面子则很容易引起情绪化反应。考核不可以用来“算账”,而是应该在年初先沟通,给对方期待,让下属好好去达成,再来奖励,对方才能放心,才可能完美达标。

注意:
1、把事情做对,只能列为乙等;进一步处理得当才能给予甲等。认清“努力工作没有用,用心做事才要紧”,让大家圆满、圆融和圆通。
2、公开会议中,将责任推给制度,而不直接指出犯错的人,以顾全对方面子;会后单独沟通,采取较为宽松的方式,让对方陈述想法(切忌当面对质);给机会“善补过”,达到检讨的真正目的。“不二过”才是值得发扬的。
3、目标订立必须是当事人自己的主意,而不该是上级主管帮他订立的(可以沟通激励,不可拔苗助长),他才肯全力以赴。
4、“居上先施”,事情上级先做,部属自然容易追随。部属承认错误,上级立即指责并顺手把责任都推给他:“他自己承认的,还有什么话讲?”部署以后不敢认错,也不敢承担责任。容许部属犯错,他们才敢多做,无心的小错最好不罚,大家才敢自省和坦白承认。
5、功劳是上司给的,不是自己能抢到的。上司认定有功,也要谦让一下,功劳才会更大;自己夸口的话上司便会提高警觉,把功劳抢回去。

第八章 圆满的沟通艺术
概要:
1、沟通方面,我们最重视圆满,也就是设法让每个人都有面子;必须在真实性质之外,考虑其妥当性;
2、对不同阶层的人,采取不同的申诉方式,是伦理的因素,而不是势力的表现;
3、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运用的恰到好处,则有妙不可言的功效。

核心内容:
1、妥当性高于真实性,私底下说真话,公开场合调整得妥当些,叫做公私两便。其实是多想一点:讲得太直接会不会给别人带来不便?
2、以不明言为基础:避免别人一目了然、抓住弱点;给自己留出回旋余地;有效引出对方本意。以中国人当前习惯,明言会引起更多怀疑和争议,标准不定也容易造成摇摆或引起不必要的关注。让应该知道的人,知道内容;不应该知道的人,知道皮毛。
3、讲究申诉方式,不直来直去。法只是一时,得罪了人却可能引起长远报复。错在自己当然不能申诉,错不在自己也要考虑申诉结果会不会影响上司或同事,不影响的话再考虑如何申诉更有效。
4、会而不议:功夫在会前会后。中国式会议最好以“3:1:3”的方式进行,会议如果预计1小时,则会前要花3小时沟通,获得富于弹性的共识;会后再花三小时,寻找可能的途径。中国人好面子,私下好沟通,会上反而紧张强硬。所以会下更重要。
5、议而不决:如果会上必须议,则应提醒自己:事前未达成共识,可能有歧见,最好不要做决议。遇到议题无法达成共识,也应该改天再议,线下沟通。实际上是议而决的,只是用有效沟通的方式统一思想,形成决议。
6、决而不行:合理的部分当然按决议执行。不合理的部分:应先和有关同人商量,取得大家认同,视为腹案再行请示,获得同意再实施;执行中出现变数,也参照同种方式沟通、汇报再实施;如果上级不允许变更或否定调整方案,应先答应遵照指示,肯定领导的正确性,在坚持自己的看法,一而再再而三,坚持到有把握的程度为止。决而不行,适合于环境变动或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议案。

注意:
1、不引述自己不清楚的事情,说出来的话自己负全责。
2、遇到指责时:
1)如果指责的人地位高,最好方式就是:做错了,赶快道歉;没有错,则保持沉默不说话。道歉不接受,则需想办法或通过第三者,取得谅解。
2)指责的人地位与己相当,可以把责任推给制度,双方都有面子;
3)指责的人地位地,则要想他背后是否有人撑腰,如果有则要特别小心,化解与背后高人的矛盾;如果没有,就要教训他,让他付出代价。
3、不召开不必要的会议,不容许没有效果的会议(否则要追究召集者的责任,所以才要注意会前会后沟通以保证效果),不鼓励也不压制大家发言,主持人不能多话、不能成为议案裁决者(只是会议组织者);举手表决让大家离心离德,无记名投票相对可行(但有心的话也能控制)。
4、未决散会时,主持人大声喊某人单谈,大家就会知道主持人对其意见有所倾向。单谈时,可以再次询问:“对这个议案意见如何?”如果其自信满满,主持人应提醒:“这么好的意见,为什么有人不赞成?”如果其谦虚表示意见不周全,可以再折中,则主持人就给他时间让他自己去沟通;如果意见很好又难以沟通,主持人可以请来不赞同者,让双方坐定,轻松地说“我始终不清楚,你们俩的意见有什么不同,能不能再说一遍,让我仔细听听?”这样就容易达成协议。
5、主持人应有判断力,却居于尊重大家的离场,并不明显表现。主持人有裁决权而不动用,大家有面子地接受良好意见,才能全心全力支持决议,真正发挥协同合力。

第九章 圆通的领导风格
概要:
1、中国式领导,就是一连串心与心的感应,是心的互动;
2、中国式管理的领导,就是从一视同仁开始,带出差别待遇,以塑造班底的历程;
3、按照情、理、法的架构来领导,不但合理,而且可以促成同人的自动,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领导境界。

核心内容:
1、人治重于法治,往往比法治重于人治更具权宜应变的弹性,不可以对人治的畏惧而偏重法治,丧失了事在人为的优势;
2、从一视同仁开始,带出差别待遇,以塑造班底。表面严守一视同仁,内心则差别待遇。更有弹性,效果更好。
3、凝聚员工共识,三大要件:一是要让员工觉得靠得住,而不能片面要求员工必须靠得住;二是要善于造势,让大家跑不掉,而不是用法律、规定来硬性约束;适当选用亲信的第一内圈,通过他们建立共识,然后层层相扣向外传布,以凝聚共识。
4、马屁精不是单方面出现的,一定还是只爱听好话而不关注实际的领导塑造出来的。所以为领导分忧没有错,自身工作是否办妥才是关键。要把“部属是不是马屁精”的注意力,转变为“全方位防止部属成为马屁精”。
5、情是用来讲理的,先由情入理,走不通时再依法处理,才算周延。做事前先想合不合法,如果合法,就在许可范围内衡情论理。主管也必须有道德勇气,在情理走不通的时候翻脸无情而依法办理。先礼后兵,以柔克刚。

注意:
1、安人的领导,要坚持一下原则:
1)深藏不露,要在“不伤害部属自尊”的前提下表现自己的能力,适当显露使干部心服,适当不露使干部爱戴,达到恩威并施的效果;
2)以“得人心、做好人”为最高目标,老板做好人,要由下属甘愿充当坏人来配合,老板同事要保护干部,不使其受到损害。
3)包容组织内不同派系的消长并合理安抚,只要大家服从领导中心,领导者就不必随意批评或指责任何派系,以免丧失公正立场。
2、新上任的主管必须表现的一视同仁,这样可以让员工感受到公正、避免亲朋故旧徇私带来负面作用、更易甩脱旧有包袱;领导的差别待遇,可以产生某种激励作用,避免调薪、升职方面的硬性约束,给予不同的精神待遇;同人分为三层,给予差别待遇。
3、任何事情,主管不要擅自决定。先把看法隐藏起来,把腹案变成问题征询班底,让他们在互动中找出合理答案,经主管核可后再由班底执行,这才是良性互动,也有利于凝聚共识。
4、高层人士每一段时间就喊些口号,具有测试自己究竟有多少支持者的意思。
5、最靠近首长的圈圈,必须表面上对首长毕恭毕敬,让底下人看不出矛盾,大家才会放心,依附感才会增强。
6、防止马屁精当道,应当避免标榜自己大公无私,而是不动声色、深藏不漏,以“是不是真的大公无私”考验部属(比如故意给危险信息、叫他做违法的事、虚拟好处要他夺取,看他的反应);时刻保持谦虚态度,多听不同意见,在“不受中伤、也不护短”的空间中维护部署安全。
7、部属沟通指南:上司给面子,要主动讲理;上司不给面子,最好不要立即反应,情绪保持冷静,看看是不是上司有难言之隐或者其他用意;仍不给面子,很可能并非因为眼前事情,要想办法化解心结。
8、上司沟通指南:不可以轻视部属,认为有权管他就不必客气,而应按“给他面子,促使他自动讲理”的法则,由情入理,使部属自动自发,彼此都很愉快;以自己的稳定情绪来稳定部属的情绪,而不是搞得部属不得安宁;给部属面子而对方不自动讲理时,应发挥耐性,不可以翻脸太快。法永远是最后的手段,不得已才动用。
9、如何运用“法”?先查明法的依据,放在肚子里当做腹案,处理时先不直接说出来(免得大家不动脑筋),和部署商量,让对方提供答案。

第十章 合理的激励方式
概要:
1、自我激励在所有激励当中,是最有效力、最有把握的一种方式;
2、忠诚可靠对个人而言,是一种“信用度”,必须依靠自己的行为表现,一点一滴积累起来;
3、把忠诚可靠而又具有能力的人组合起来,还需要进一步用安和乐利来激励大家,由利而乐,是提升到和与安的层次。

核心内容:
1、把激励和计划、执行、考核合在一起,把激励和沟通、领导同时进行,不但合乎中国人和大于分的原则,而且省时省力、兼顾并重,更加符合管理要领。
2、中国人讲忠诚指对“人”大于对“事”,一个人宣称“不对任何人忠诚,只对工作忠诚”,等于公开宣布可以为了工作需要背叛所有的人。中国式管理,以忠诚能干为第一等,有忠诚不能干为第二等,不忠诚不能干为第三等,能干不忠诚为第四等。
3、目标光明正大的团体,其组织目标应当以大利、正利、远利和当利为规范;“乐不乐”是确定所要求取得利益后,应当思考的第二问题;再用“合不合”适衡量独乐、寡乐和众乐的最佳指标,唯有众乐才能获致和谐;第四步用“安”来加以评估。利乐和安,分别代表经济层次、社会层次、政治层次、文化层次的和谐安宁。
4、对外“做好事”,对内“和为贵”,成为内外兼顾的主要策略。安顾客必先安员工。
5、升迁的原则:升迁应该有原则,却不应该有固定的明确的规则,只需要订立几条原则,配合情境、通盘考虑,一百平的心情,自行拿捏其中利害(如果明确规则,立马自相残杀)。应抱持“说归说、做归做”的心态,因为任何原则初听起来都有道理,但不能太过强调,也不可以过分坚持,才有弹性。抱定公心、寻求“摆平”,也要能承担压力和职责。

注意:
1、用脸色暗示,采取没有声音的激励,更能顾全大家的面子。脸色不好看,部属就会自动调整。但永远不能承认在用脸色暗示,也就是不能承认自己带着情绪、偏见在做事(一旦明言,就有扯破脸的可能,彼此心中就有疙瘩)。如果反复用脸色部属仍不明白,则可以通过亲信告诉部属赶快自动调整。
2、在没弄清楚周遭环境之前,不应轻举妄动、贸然把能力表现出来,一旦引起疑惧,难免落得“非主流”色彩。有能力的人,必须“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先让上级觉得忠诚可靠,然后才相机表现,才能上升通畅。
3、忠诚可靠的坚实基础,在“不完全听从上级指示”,适当地坚持不同意见,从合理坚持中建立自己的信用度。
4、向上汇报:想到好点子后带着腹案去请示,说出想法、提供方向、供应素材,尊重上司决策权力。这时上司做出决策,他很有面子,部属也容易执行,大家都有好处。
5、给部属向上表现得机会。最好的方式,是和部属建立默契:上司不在时,尽量让部属表现,自己则扮演辅助者、评估者、激励者的角色;上司在场时,由自己来表现,部属配合证明自己的能力和魄力;平常时期可由部属表现,增进能力、加强信心;一旦紧急,自己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做出有效的决定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