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身体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侵袭,就按摩这几个穴位吧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气候,称之为“六气”。正常情况下,这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无害,称六气。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天气反常,或变化太快,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六气就变成侵犯人体的六淫邪气,称为“六淫之气”,又称“六邪”。

  六淫致病,有以下特点:

  1、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

  2、既可单独侵犯人体,也可夹杂多种致病因素一同侵犯人体。

  3、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4、人体肌表、口鼻是入侵的途径。

  (一)风

  风,是春季的主要气候,四季皆有。风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邪动而不居,具有向上、向外的特点,属阳邪;常侵犯人体上部(头面)、体表、阳经,使汗孔开张,从而出现头痛、出汗、恶风等症状。

  2、风邪行无定处,变化无常,故致病时病位游移不定,病情复杂多变。如由风邪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其关节的疼痛是游走不定的。

  3、风邪是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寒、湿、燥、热多依附风邪侵犯人体,如风寒、风湿等。

风为百病之长,治风三要穴:翳风、风池、风府







  (二)寒

  寒,冬季主要气候。寒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性属阴,容易损失阳气。

  2、寒邪侵袭,阳气受损,则人体的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故说寒性凝结、阻滞不通。

  3、寒邪侵袭,使汗孔收缩出现无汗,经络、筋脉收缩痉挛而引起疼痛、曲伸不利。

怕冷畏寒就按一按以下穴位:

1、手指冰凉:点按劳宫穴(握拳时中指所点的手心处),缓慢用力,尽力抓握几秒钟,然后缓缓放松稍停后再重复抓握,只需几下就可使手指转暖。



2、肩膀及手腕寒冷——按摩膀胱经上的“申脉”穴;



3、手足怕冷:常按鱼际穴,可缓解手足怕冷症狀,尤其天寒為四肢冰冷所苦的女性朋友,只要常按此穴,自有成效。



4、怕冷、手脚发凉:按摩三焦经上的阳池穴(位于人体的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凹陷处),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平衡荷尔蒙分泌,暧和身体,进而消除发冷症。



5、全身寒冷——按摩“气海”穴;



6、脚部寒冷——按摩“梁丘”穴、气冲穴;





7、腰部寒冷——按摩“腰之阳关”穴、肾俞穴;





8、因体质虚弱而消瘦及全身机能低下的人,全身都会冷,其痛苦很难忍受。有些人会抖个不停,有些甚至会局部发痛,以致无法动弹等。按摩大拇指内侧的合谷穴、手腕内侧3 -5cm的内关(在外关的反面)穴及膝盖下方6-8cm的足三里、脚底的涌泉穴。







(三)暑

暑是夏季主要气候,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由火热所化生。暑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暑属阳邪,性质炎热,侵犯人体后多出现一系列大热、大汗出、面红等阳热症状。

  2、暑使汗孔开张,如果汗出过多,损失津液,同时又会导致气虚;故说暑邪易耗气伤津。

  3、夏季除了天气炎热外,还多雨潮湿,故暑邪致病时常夹杂湿邪,除了烦渴、发热外,还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等湿邪困倦症状。

常按摩天柱、大椎和曲池三个养生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







  (四)湿

  湿为长夏(夏季最后一个月)主要气候,长夏为一年中湿邪最盛的季节。湿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侵袭的病位多在下部,阴邪容易损失阳气,阻遏气体的运行。

  2、湿性重浊,其性质如同水液一样,容易停留在人体的某部位而出现病变。

  3、湿性粘腻,是指病症粘腻不爽,如分泌物滞而不畅;或是指病程长,反复发

五个祛湿穴位: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











  (五)燥

  燥为秋季主要气候,多从口鼻入侵人体,分凉燥和温燥。燥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邪干涩,容易损失人体津液,可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燥等。

  2、燥邪多从口鼻而入,而肺开窍于鼻,与外界相通,故燥邪最易伤肺,见干咳少痰等。

冬季预防干燥,清脾健胃,按摩四缝、迎香、极泉三个穴位(按四缝健胃化滞、按迎香润肺防燥、按极泉理气护心)







  (六)火

  火热为阳盛所化生,火为热之极,两者常混称。火邪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主动炎上。

  2、火为阳邪,易损伤人体津液,耗损正气。

  3、火邪可令血液运行加速,迫血妄行,导致各种出血症状;另还可形成疮痈。

按摩太冲穴、合谷穴、心包经穴位、内庭穴是去火的一个好的方法。



肝“上火”了按太冲:肝脏功能主要是“主疏泄、调畅气机”,水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当肝有病变,则气机不调,气滞水停。肝火旺,常表现为口干舌燥、头晕、易怒、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通过按摩太冲穴可降肝火。太冲穴在脚背上,位于大足趾与第二个足趾之间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是足厥阴肝经上穴位。在按摩此养生穴位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



肺“上火”了按合谷:“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容易生痰、口干等,肺“上火“往往表现为牙疼、鼻出血、咽喉肿痛、耳鸣、眼睛红肿、便秘等。按合谷穴,对于降火也是有着效果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穴位,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大肠与肺相表里,临床上很多有肺火的患者,按摩和针刺合谷穴,往往收到较明显的疗效。



心“上火”了找心包经:水液经肺的肃降作用后,还须以心脏为动力,才能随营气循经脉运行于体内。若心火过旺,会出现口干舌燥、心情忧郁、烦躁、失眠、舌尖发红等常见症状。心包经按摩刮痧,也是有良好效果的。心包经按摩、拔罐或刮痧,都可泻心火。手厥阴心包经,为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心包经。其走向是从左乳上方天池穴,往上行至腋窝,再沿手臂内侧中线,行至左手中指指端中冲穴。



脾“上火”了按内庭:脾主运化水液,当饮入的水进入胃后,精华部分会输入到脾,进而输布到全身各处,滋润人体。脾有热时,水液的输布会受到影响,出现口臭、便秘、皮肤干燥、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等不适症状。按摩内庭穴可降脾火,内庭穴,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脾与胃相表里,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此养生穴位100次,可以祛火润燥。

(仅供参考,有病请遵医嘱,重在相互交流学习)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