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古代中医名家医案6

易经养生(QQ:970039077)网上收集整理

古人的方子能治今人的病吗?

我在学习中医的时候,每当学到一个古代名家的学术思想,总是会经常地想起这个医家,仿佛他就在书里和我对话。比如在学习张景岳的学术思想时,我总是感觉自己能够穿越时空,看到张景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甚至都能感觉到张景岳在七十八岁高龄的时候,当他写完了一百万字著作的最后一个字,放下笔的时候,向后世的我们投来的期待的目光。

我总是说这句话:古代的这些医家耗尽一生的气力,写的著作难道是给自己的吗?显然不是,他们是写给后世的我们,他们一定是希望后世的我们把他们的毕生经验都继承下去。

但是,我们到底继承了多少呢?大家可以自己举一下手,曾经仔细地研读过张景岳的书的人到底有多少?

很少,真的很少。

张景岳 先生如果地下有知的话,不知道会多失望,那些是自己耗尽一生的心力总结出的救人的经验啊。难道会随着黄沙飞散?

那么, 张景岳 先生到底为我们留下了什么呢?

前些日子,一个在国贸附近工作的白领找到我,上来就说:“ 老师,我这个病太难了。”我忙问缘故,他叙述了自己的身体情况,他总是咽喉发炎,几乎一个月要发炎好几次,这让他痛苦不堪,咽喉的疾病很快就引起了更严重的发烧什么的症状,总之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糟糕透了。

其实这种情况现在很常见。我曾经被一些单位邀请给他们的员工进行健康分析,我发现有些单位几乎全部的人都有慢性咽炎,而且,这个病还有明显的地城特点,有几次我到天津去,结果惊异地发现天津的慢性咽炎发病率出奇的高,不知道为什么。

慢性咽炎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病症。一般医生都用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方式来治疗,有见效的,有不见效的,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中医不是单单是从病的角度来看问题,在每个病的基础上上,中医还要分出证型,要根据证来进行治疗,比如一个慢性咽炎,中医就会分出若干个证型来,所以我们不可以用一个清热解毒来治疗所有的慢性咽炎。

这个白领就是此类问题的受害者,他每次都用清热解毒的药物,什么牛黄解毒丸之类的那是家常便饭,您别说,每次吃完这些药物,有时还真能见点效,但是随后就又复发,现在他很担心自己是不是以后就要依靠这些药物了。我听了以后吓了下跳,这些药物是随便用的吗?这位胆子太大了。自己就敢给自己开些牛黄解毒丸来吃,这是滥用药物啊。

我对他进行了诊断,尤其是看了他的舌头,他的舌质微红,同时有少许的剥苔。

这样我就明白了。他并不是有什么火热之毒,而是肾虚。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是肾阴虚导致的肾水不足,水浅则不养龙,因此肾中的阳气无所依托(中医认为阴阳是互抱在一起的),则飞跃于上,导致了喉咙处的病症。这种症状,如果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治疗,是越治越重,多少年都不会好的(很多患者都有这们的情况)。

那么怎么治疗呢?要知道现在大部分的医生可都是对慢性咽炎束手无策啊,我们中医该怎么治疗这种病症呢?

我给他开了张景岳的镇阴煎。

其实,我们前人在医学领域的探索已经是很极致的了,现在有的病,其实古代也会有(除了部分化学污染引起的病症),比如各种情况引起的慢性咽炎,在古代也有啊,古代的医生们难道会不关注这样的病吗?不会的,他们也会尽全力去探索的,而且他们会把自己探索的结果写在自己的书里,希望我们后人能够吸取他们的经验,在他们的肩膀上继续前进。

如果我们连古人的书都不看,那谈体进步呢?

现在您去每个医院,几乎大部分医生都对慢性咽炎摇头,其实,这都是很对不起古人的啊,同时,这也非常的对不起现在的患者。

张景岳早就关注到了类似的情况,他创立的镇阴煎的方子主要是补足肾水的,同时,方子里还用了一点补阳的药物,这叫引火下行,使得肾经之火重新回到自己的地方。

我给开的方子是这样的。镇阴煎:熟地 60克 、牛膝 6克 、炙甘草 3克 、泽泻 5克 、肉桂 3克 (研未冲服)、制附子 6克

比张景岳稍晚傅青主也根据这个思路创立了一个方子。叫引火汤,也是可以治疗咽喉部的此类症候的。

那么效果如何呢?这个白领在服用的第二天早晨起来,就感觉嗓子已经基本清爽了。

后来在他复诊的时候,我注意到,他舌头上的剥落的舌苔已经开始长全了,这就是肾精开始充足的表现(这里面有个舌诊的诀窍,这个患者的舌质的红的,如果患者的舌质的淡白的,没有多少红色,那么就很有可能是肾阳虚导致的,则需要直接补阳,那与此证正好相反)。

这个白领非常高兴,他说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似乎连他情绪都因此而一振。

其实,如果我们多读古人的书,认为现代科技如此发达。比古人那个时候强多了。因此他们大有要把古人的东西统统丢弃的架势,这是什么呢?这是学术虚无主义的思路,面对古人殚精竭虑的思考视而不见,面对古人撰写的如山般的著作充耳不闻,这实在是太可惜了。要知道,如果您能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前进。岂不是进步得更快吗?

中医千万不要拿着金饭碗讨饭

有位熟人的丈夫,四十来岁,是个知识分子。他的妻子因为感冒,我开了个方子,一服药就好了,所以全家开始热衷于中医,他被妻子带来,是想要调补身体。他的身体问题很多,他认为看书比较虚,种种症状比如腰酸,乏力,不耐劳作,眼睛容易花等都有,我给他诊断了以后,也判断这是个虚证,但是该从哪里着手呢?

我正在思考,他突然说这几天嘴里出现了几个溃疡,很痛苦。

于是我不让他张开嘴,观察他口腔里的黏膜情况,这一看不要紧,简直是吓了我一跳,只见他的嘴里,大大小小的布满了很多的溃疡点,可能他自己感觉疼痛的就那么几个大的溃疡点,所以他认为是几个溃疡,实际上有很多,他自己已都不知道。

这里就提醒我们,在给患者观察舌象的时候,要让患者张大嘴,顺便看一下口腔里的情况,其实很多诊断要点是可以观察出来的。我刚刚也看了患者的舌头,但是由于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只是简单地让他伸舌,没有让他张大嘴巴,差点遗漏了重要的诊断信息啊。

其实当我看到他满嘴的溃疡。心里就有数了,为什么呢?因为前天是冬至节气啊。

他说他的品腔溃疡出现的日期,正是前天。

一个中医。必须是按照节气来分析病情的,同样的一个病,在不同的节气里,反映的问题可能是不同的。

冬至,就是冬天到头了,那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一年里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黄帝内经》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从这天开始,白天就开始一天天变长,黑夜开始变短。中医认为这天虽然是阴气最盛的一天,但是“一阳始生”,是阳气开始生发的一天。

中医认为阴阳是互生的,阴生阳,阳生阴,阴阳互相依托,抱在一起,各位看看那个黑白两色的八卦图就知道了,如果一个人的阴气不足,那么他在阳气开始生发的这个冬至日里,就会出现种种病症

具体是什么病症呢?就是阳气刚一生发,由于阴气不足,没有阴气可以依托,这个阳气就飞升了,导致了各种看起来像是热证的症状。

您不要小瞧了古人的这种智慧,很多是需要我们现代科技去研究发掘的,为什么天体的运动和人体健康有着如此精准的联系,竟然可以精确到固定的一天!

大家不要以为这太玄了,其实在我的诊病生涯中,看到过很多这样生动的例子,我都惊叹,很多患者的发病有着准确的时日规律,可能连一天都不会偏差,因此你不能不感激古代医生细心的观察和总结。

有的患者,自己很快就总结出了发病是有时间规律的,有的患者,自己不知道,我给推算出来,结果,他们和家人仔细地回想,果然就是那个日期。

可是他们去医院。得到的答复通常是:患病的时间没有关系!

这就是把古人的思想精华给丢了的缘故啊。

对这个患者,在看了他的口腔溃疡后,我就立刻确定了调补的方针,从阴引阳,要从补阴入手,然后稍微地生发一下阳气,以适应此时阳气生发的大局。

开的方子,还是张景岳的镇阴煎:熟地 60克 、牛膝 6克 、炙甘草 3克 、茯苓 15克 、泽泻 6克 、肉桂 3克 (研未冲服)、制附子 6克 。其中茯苓是我后加的,因为他舌质虽然微红,但是舌体稍微胖大,说明有水湿。

这个方子我还是只开三剂。

结果患者在服用了三服药以后,来电话告诉我,说在服药的第二天,他的口腔溃疡就开始收敛了,第三天就基本消失了,并表示非常的感谢。

在接听这个电话的时候,我的心里感到非常开心。其实说实话,有的时候看好了病,医生甚至比患者还开心。有人就为什么老中医都长寿?那是他们每天都很开心的缘故啊!我最怕接的电话是:“服药了,没有什么效果啊。”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重新仔细思考,以期找到症结的。

后来我又开了些调补的药物,患者对此次治疗非常满意。

我举了这个例子,到底是想说说明什么?

我想说的是:古代的医生耗尽心血总结临床经验写成的书,我们一定要看啊,一定要继承啊!否则我们中医就会是拿着金饭碗讨饭吃。

各位不要以为我们现在的中医发展得不错了,我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很多患者,他们对中医的治疗是很不满意的,有很多患者是在当地的中医那里连着几个月地服药,结果一点效果都没有,他们对中医很是失望。

有的病,西医给划入无法治愈的疾病中了,我们很多中医就也跟着喊,说这是无法治愈的疾病,能维持就可以了,不用治疗。

还有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中医是慢郎中,认为一定要吃很久的药才能取得效果,殊不知这是对中医的最大误解,其实我们古人的很多经验,只要用上了,患者的症状很快就会消失,只是我们很多中医把古人的经验丢了,才会出现连服了几个月的中药,还一点效果都没有的情况。

其实很多疾病我们古代的医生早就总结出来各种治法了,只是我们现在读古书的人少了,导致这些方法都开始慢慢地没有人用了,偶尔出现一两个人用的,三天患者就痊愈了,大家反而觉得惊奇:这是什么方法?什么秘诀?

其实哪有秘诀,都是古人书里的东西,只是有的人看到了,有的人不看而已。像前面这样的疾病,虽然都是小病,但是,它反映的却是身体的整体失调,这种失调还导致很多其他症状,我们有时会把这些症状列入亚健康的范畴内,这在西医可能不算病,但是患者确实痛苦啊,而且确实因此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啊,不能因为西医认为腰酸不算病,精力不足不算病,我们就置之不理啊,要知道西医对人体的了解也还是很不完全的,而既然我们的老祖宗已经总结出如何调理了,我们为什么不多学习一下呢?

 我只写了张景岳的一个方子——镇阴煎,其实张景岳一生创立方子无数,他的新方八阵里精彩纷呈,每个阵里都有很多方子值得学习。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中医高手,我也正处于学习的阶段,但是,我在读书的时候,会时时感受到古人殷切的目光,我在读古人的医书的时候,会时时想到,这是古人耗尽心血写的啊!比如,张景岳的这部《景岳全书》就是他对自己一生的临床经验的总结,他写完书就去世了。他写这部一百万字的书,没有稿费,没有获得名誉(是到了他孙子那辈,才找到了赞助人出版的),他为了什么写书?我再说一遍,是为了让后世的我们继承他的临床经验啊!

我打心眼里感到,如果我们不仔细地读这些书,不好好地继承,实在地对不起像张景岳这样的古人啊!

我们的老祖宗,拿出自己的心血精华交给了我们,我们还不接着,这叫什么?叫不肖子孙。

相声演员郭德纲说:“相声一定要先搞笑,如果相声都不搞笑了,那这事儿就太搞笑了。”

我要说:“我们一定要先继承,然后再发展,如果我们都不继承了,把以前的东西都丢了,还谈发展,那就太搞笑了。”

张景岳,是中医历史上对阴阳的关系把握得最好的医家之一,各位爱好中医的朋友,如果大家能够自己体味他的理论和他的方子,相信您对中医的阴阳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的。

关于张景岳,我想写给大家的太多了,其人精彩之处太多,付诸笔端,竟不知从何写起,就写这么多吧,希望能让大家稍微对他有个了解,以后有时间各位自己去看他的《类经》《景岳全书》吧。

纵笔至此,我蓦然发现, 景岳 先生在写完《景岳全书,放下笔那一刻,向我们后世投来的殷切的目光竟然挥之不去,我感到肩上有一种无法言状的压力。

放心吧, 景岳 先生!我们会好好地继承您的衣钵的。

为了中医的发展,为了患者的健康。

我们不会做不肖子孙的。

放心吧, 景岳 先生!

七、缪希雍

例案1、明朝万历年间的一天夜里。

杭州督学陈赤石的府上。

所有的人都面露愁容,整个宅子里悄无声息,令人感到分外压抑。

偶尔传出的痛苦的呻吟声显得格外的凄厉。

陈赤石督学患滞下已经好多天了。

什么是滞下?滞下就是患了痢疾以后,那种腹中绞痛,想大便却便不出来的症状。

而且,这位督学的病一定很重。否则,不会便出来的都是脓血。(遂滞下纯血)

那么,没有请医生吗?

当然是请过了,杭州城里最负盛名的五代世医王家王老爷子已经来瞧过了,但是,服了药后却没有效果,剩下的医生当然更不行了。(医皆难之)

天哪,这样泻下去,这个人可就要支持不住了

现在,大家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

但是,这个人此时却不在杭州,据说,他正在苏州一带。(得之吴门)

三天前已经派家人赶去苏州请这位先生了。

那么,他能赶来吗?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午夜时分,宅门外突然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然后是马的嘶鸣。

所有昏昏欲睡的人立刻瞪大了眼睛,难道是他真的来了?

然后,一阵纷乱的脚步由远而进。

有认识的人纷纷小声议论着:来了!来了!

只见,一个人随着仆人昂首而来。

此人生得是身材魁梧,电目戟髯,犹如画图中的侠客相仿(如世人所图羽人剑客),他一边走,一边大声地问:“病人在哪里?病人在哪里?!”

只这一嗓子,直震得各个屋子里的锅碗瓢盆嗡嗡直响,连墙上的土都直往下掉。(欲坏墙屋)家里的管家和陈赤石的公子忙迎上去,打着招呼:“先生请进,走了多久到的啊?”

来人毫不在意的回答:“一日夜!快,带我见患者!”(一日夜驰至武林)

屋内的陈督学听说了,也从床上探起了身子,眼睛里放射出了希望的光芒。缪希雍

此人进屋后,屏息片刻,然后开始给患者诊了脉。

  诊完后,对一屋子凝视自己的目光说:“不要担心,这不过是暑湿内侵而已,拿纸笔来!”

  于是提笔唰唰几下开了方子:人参五钱,升麻七分,炙甘草一钱五分,乌梅二枚,红曲一钱五分,川黄连三钱,白芍药二钱,莲肉四十粒,滑石五钱。

  两剂药以后,这个让陈家举家上下惶恐不已的痢疾,就这样在轻描淡写间痊愈了,大家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这时大家突然想起来这位医生,怎么好大一会儿没看见他了呢?于是开始四处寻找,陈公子更是十分高兴,一边走,一边用折起的扇子不断地敲打着自己的手掌,嘴里不停地嘟囔:“其术神矣!其术,神矣!”突然,看见有仆人站在客房的门口像他摇手。

  上前一看,原来,这个医生已经躲在客房里,鼾声大作,睡去多时了。

  这个医生,就是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明代著名医学家——缪希雍。

例案2、有一天,一个叫李行甫的人,患了梅毒,在前医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了水银等药,结果导致这个患者三天以后出现了舌烂的症状,牙也掉了,咽喉也溃烂,弄得满屋子都是秽气,吐出的腐烂的肉像猪肝一个颜色,这个情况,甭问,什么都没法儿吃了,大小便也不通了。

  请来的医生一看,得,没法儿治,拜拜了您呐,您自个儿挺着吧。

  这位李行甫这个后悔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我要是不去那个春香楼,不就没这事儿了吗?

  后悔有什么用啊,接着请医生吧,于是就请来了马铭鞠。

  马铭鞠一诊断,就说:“这是中了水银的毒啊,现在患者肚子虽然胀,但还没到坚硬的程度,说明水银的毒还没有致命,首先要解毒处理。”

  这个解毒的方法听着很恐怖,他拿来了一些黑铅,然后用大量的甘草、桔梗、金银花等药熬,熬好了后给患者喝一些,再用剩下的洗患者的手足。

  结果,第二天,患者开始从大小便排出很多黑水,病情就开始稳定了。

  然后,又用了些外用的药吹到嗓子里,又口服了些解毒的药,这个患者后来就痊愈了。

  看来在抗生素发明之前的中国,曾经想了许多方法来解决梅毒的问题。

缪希雍看了以后,认真地学习,并且把这些方法后来都记录了下来,写在了书里。

例案3、还有一个患者,是个青年人,他患的是喉癣,也是喉咙里的疾病,其他的医生怎么治疗都不见效,结果是整个喉咙开始烂了,吃的东西必须是面粉熬烂,仰着头才能咽下,每次咽的时候都要哭一场。

  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于是请来了马铭鞠。

  马铭鞠一看,说:“这不是外感的风火毒,你曾经患过梅毒吗?”

  青年人说:“没有啊?”

  马铭鞠接着问:“那你的父母患过梅毒吗?”

  青年人恍然大悟:“是啊,他们患过,是治愈了三年后才生的我。”

  马铭鞠说:“果然如此,这是毒性遗传给了子女。”

  于是,同样开了甘草、桔梗、山豆根、草龙胆、射干等药,尤其是每付药里用了土茯苓半斤(量够大的),再配了点儿牛黄,结果半个月后,这个病就痊愈了。

  回头缪希雍就请教了:“ 先生,您说难道这个梅毒它会遗传吗?”

  马铭鞠回答说:“凡是父母正在患梅毒时生育的孩子,很少有不被传染的,具体的症状是浑身都溃烂,从头顶到脚,除了两个眼睛,几乎没有完整的地方,这一定要按照梅毒来治疗啊,很多医生都不知道,按照各种方法治疗,最后不免于死,可叹啊。”(论述很长,大意如此,就不给大家都抄下来了)

  于是,缪希雍就把这段话记录下来,后来,当他出版《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时,给收录了进去,并在后面标注“马铭鞠传”,意思是 先生传授的,但是由于缪希雍太有名了,所以现在很多人写文章都说是缪希雍先发现了梅毒的遗传性,实际是 先生的成果,缪希雍同志的科研态度是严谨的,这事儿人家在引文里都说了。

例案4、有个姓于的患者,和缪希雍认识,他的父亲刚刚去世,刚办完丧事,自己就患了一种病,主要的症状是眼睛痛,眼珠子痛得如同要掉下来似的,同时胸肋和后背像有棒槌在敲打,还有昼夜咳嗽,也没法儿睡觉了,吃饭也吃不下去了

  这种浑身上下一起疼,同时还咳嗽的病证实在是让人痛不欲生,这位于同志觉得自己可能要熬不过去这关了(自分不起),就把亲友们找来,纷纷告别。但他很搞笑的是,先找来告别的竟然是我们的缪希雍同志(促仲淳诀别)。

  缪希雍同志哪里见过这个?怎么着?还没来请我看病呢,就先把我请去告别?居然有这等事情?

  不过那告别就告别吧,反正也正好去看看这位于同志到底是因为什么死的。

  这样缪希雍就来到了于同志的家。

  见到了于同志,了解了一下情况,听完了,又摸了一下脉,然后笑了:“你这哪里会死啊,还告别呢,我来给你开个方子吧!”

  于同志一听,不用死了,当然喜出望外,家里人听了也特高兴,于是就拿来了纸和笔。

  缪希雍一摆手:“不用纸笔!”

  “啊?”大家都很奇怪,不用纸笔怎么开方子啊?

  缪希雍一笑,告诉于同志:“你就把隔壁那个三岁的小男孩抱到家里来,每天用碗接他的尿,喝下去,每天三大碗,连喝七天!”

  然后还嘱咐呢:“要趁热喝啊,凉了喝下去就不好了!”

  “啊?!”于家上下听了差点没都从椅子上跌下去。

  “我们没听错吧?喝小孩子的尿?”

  于同志也不吭声了,低头在那里赶紧反思:我没在哪里得罪这位缪希雍老大吧?我都到要死的份儿上了,还拿我开心?

  缪希雍见大家显得很不开心的样子,就严肃了起来,对他们说:“你们几时见到过我缪希雍拿人生命开玩笑?请放心,尽管服用,一定会见到好处的!”

  于同志一想,也是啊,缪希雍是个四方闻名的侠义之士,爱惜人的生命胜过一切,不至于拿我开涮吧?

  这才放下心来,当晚,就把隔壁家的小孩子给借来了。

  隔壁这户人家也挺纳闷的,您别不是借错了吧,我们家还有一头能挤奶的牛,您都不借,却要借我们家孩子挤尿?您敢保证您没听错?

  这个三岁的孩子更奇怪了,哪里受过这个待遇啊?自己一撒尿,就能看见一位叔叔立马在旁边毕恭毕敬地拿碗接着,然后,一扬脖,咕咚几口,全给喝了。

  小孩心想:这家人怎么这个毛病啊?要是你们喜欢,我们家我爸爸、妈妈都会撒尿,也给你们借来?

  就在大家胡思乱想这功夫,这位于同志可就发现问题了,原来,喝了这个童便以后,自己大便的时候就开始泻下淤黑的血了。

  喝了七天的童便,下了七天的黑血。(七日下黑血无数)

  然后缪希雍来了,就问这位于同志:“怎么样,身上还痛吗?”

  于同志一体会,咦?真的不痛了!

  但是,还在咳嗽。缪希雍诊了脉,说,咳嗽需要慢慢调理,你不要着急。

  于是就开了方子:天冬、麦冬、贝母、苏子、橘红、白芍药、鳖甲、青蒿子、桑白皮、五味子、百部、枇杷叶,熬好后兑入竹沥和童便(看来隔壁的小孩还要继续借用)。

  喝了几天,咳嗽却没有见好,家里人开始有些怀疑,尤其是于同志的母亲和弟弟,都怀疑于同志是虚的,需要补补,就催促在药里加入人参、黄芪等补药。

  缪希雍听了,坚决反对,说:“哪里虚啊,不虚,千万不要补啊。”

  可家里这二位死活不信,非要补不可,于是就偷偷地在药里自己加入了黄芪二钱,结果这位于同志当天晚上就感到了胸闷,发热,睡不着觉

  这下服了,这两位不敢再随便乱动了,于是就安心按照缪希雍的方子服用下去。

  这个病看来确实很顽固,等到了一个月的时候,才完全好利索。

  病好了后,大家都很好奇,觉得和小孩子的尿很有创意,连忙请教缪希雍其中的奥秘。

  缪希雍笑着说:“这个童便,它性味咸寒,滋阴降火,能除骨蒸,解劳乏,用来治疗肺热咳嗽,那效果是最好的了,而且还能消除瘀血,化瘀生新,大家可不要小看了啊。我们的于兄,他的病其实不是虚,而是由于父亲去世,太悲伤了,而且有加上了些恼怒的事情,所以是肝经和肺经有火,这里加上童便,正好把火给泻了,就增加了用药的效果。”

  噢!原来如此,大家听了恍然大悟,尤其是隔壁的那位家长,听了以后,望着自己的儿子,眼睛逐渐亮了起来。

  其实,中医使用童便来做为药物已经有很久的时间了,在古代擅长使用童便的还有一位医家,那就是明朝的一位太医薛立斋

  就在缪希雍这次使用童便的若干年前(具体时间是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那时候缪希雍还没有出生),我们的薛立斋也还没有当上太医院的院长,那时他出差去外地,结果遇到了车祸(古代就有交通肇事了),薛立斋被重车给压了一下,估计是受了内伤,昏迷了很久,醒来以后,立刻就让人找到童便,喝了一碗,结果是立即“胸宽气利”,活了过来。

大家都以为薛立斋是温补的高手,其实薛立斋还是外科大家,在他治疗外伤病的时候,使用到童便的地方还真特别的多,关于这个,等讲到薛立斋的故事时我会再详细地聊聊。

  例案5、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缪希雍吧,一转眼,又来了位患者请他看病。

  这位姓钱,叫钱晋吾,他患的是什么病呢?是腰痛。

  腰痛这个病简直是太多了,在临床中我们天天都可以见到,引起腰痛的原因也非常的多。

  那么,这位 钱晋吾 先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缪希雍来到他们家,一诊断,是因为气郁,同时过去受过伤,有瘀血停滞在腰间,所以才疼痛。(各位注意,这个瘀血腰痛的诊断要点是:痛在一个地方,不会来回窜动着痛,一般在夜里会明显些,疼痛的感觉比较尖锐。)

  于是缪希雍就给开了方子:牛膝、紫苏梗、五加皮、橘红、香附(这里标注香附要用童便炒一下,研成细末)、续断

  然后,又特别照 顾了钱 先生一下,告诉他,在饥饿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要服用童便一大杯。

  看来这位 先生也要挨家挨户地去借小孩了。

  这里缪希雍为什么要用童便,我不说大家也明白了,为的是要化瘀血啊。

  那么,治疗效果怎么样呢?这个童便到底白喝了没有呢?

  结果是:两付药以后,这个腰痛就痊愈了。

  看来缪希雍还真是善用童便的人啊。

 

  例案6、于润甫的妻子怀孕期间患了外感伤寒,也是缪希雍给治疗的。

  那个时候,于润甫的妻子怀孕已经九个月了,却患了伤寒阳明证,当时的症状是头疼,身上发高烧,非常的口渴,舌苔是黑色的,并且形成了芒刺(可见缪希雍已经非常善于观察舌象了)。

  当时大家都急坏了,这搁一般人都受不了,何况肚子里还有个孩子呢?

  缪希雍来了,一看,的确是很危急了,赶快吩咐于润甫同志,让他到井里去掏井底的泥,掏上来以后拿泥敷在患者的肚脐上,干了以后再换新的敷。

  啊?这个于润甫也晕了,您让我哥哥去接小孩子的尿,让我到井底掏泥,我们家招你惹你了?

  但看缪希雍一脸严肃的样子,也不像开玩笑啊,于是只好执行。

  缪希雍同时开了方子,因为是阳明证,就开的是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伤寒论》中方子,用来治疗热病气阴两伤之证)。

  在这个竹叶石膏汤中,重要的一味药就是生石膏,是清透气分之热的,缪希雍是擅长用石膏的高手,各位注意了,后世的许多应用石膏的经验都是从他这里来的,在这个医案里,他使用石膏的份量是多少呢?

  在治疗的一昼夜内,使用了十五两五钱的石膏!

  我们的于润父同志吓得已经都快说不出话来了,心想您下手轻点儿啊,这位肚子里还有个孩子呢。

  但是,再看看缪希雍的样子,完全是有把握的样子,于是只好挺着,看缪希雍怎么治疗。

  一般情况,使用一二两的石膏就已经是很大的量了,而十五两五钱,如果不是有胆有识的话,是断然不敢使用的,这种使用方法,在古今医案中堪称一绝啊。

  结果是,患者的病很快就好了。

  六天以后,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小宝宝。母亲和宝宝俱无恙。

  估计您该问了,这石膏是我们中医里常用的药物,这个井底挖的泥是干嘛使的呢?别不是又故意折腾这位于老弟吧?

  原来,这也是一味中药,就叫“井底泥”,中医认为,这个井底泥禀地中至阴之气,味甘而性大寒,一般烧伤烫伤用它敷上,可以清热,如果是孕妇患了热病,那么把井底泥敷在心口那里,敷在肚脐和丹田那儿,可以保护胎儿不受热邪的侵犯,不会因为发烧而伤了胎儿。

当然,现在这味药基本不用了,因为城里已经都自来水了,没处挖这个东西了。

例案7、医不自医。这个时候缪希雍就是这样,他此时的症状是身上发热不已,他把它当作外感来治疗,服用了辛凉解表之药,但是没有效果,反而使病情“沉困之极,殆将不支”。

  怎么办?不能自己开药了,在附近自己能够相信的医生里,只有王肯堂了,于是就把王肯堂给请来了。

  王肯堂一诊断,嗨,缪兄你搞错了,这不是外感,这是瘀血啊

  看来这位王肯堂同志也有自己独特的诊断方法啊。

  于是,开了治疗蓄血的药物,等药煎好了,端到缪希雍的面前,缪希雍一闻这个药味,大声叹道:“一何香也!”

  于是一饮而尽,当天,热就退了,第二天,泻下了许多黑色的大便,然后病就好了。

例案8、我们前面提到的喝童便的于中甫同志,他的大儿子病了(这家人认识缪希雍真是太幸福了,一家人的病全都给包治了),什么病呢?是出了水痘,同时兼血热与气虚,先服用了解毒药,服用以后毒气下泻,开始泻肚子,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危急的症状,那就是水痘开始瘪了,这叫内陷,中医认为是正气不支了。

  怎么办?小孩子禁不住这么泻啊,于是请来了缪希雍,缪希雍一看,就用了一点点的鸦片(用了五厘,大家别害怕,现在不用鸦片了,都用罂粟壳了,中医叫“米壳”),加上炒莲肉五分,用米汤给送了下去,结果泄泻就立刻止住了。

  这时,王肯堂也在旁边,就说,还要补气,于是接着用人参二两(量够大的)、黄芪三两、鹿茸三钱,煎服,服下去以后,元气就足了,再看水痘,“浆顿足”,然后,很快就痊愈了。

  这个小孩子能够得到中医历史上两位大家的联手会诊,够有面子的啊,这在中医历史上都少见,一般都是单枪独斗来着。

  

例案9、另外一位如此有面子的人叫康孟修,是云间人(在现在的松江),这位康老兄患的病也很奇怪,是身上忽冷忽热,吃不下饭,已经很长时间了,病重得几乎要挺不住了。(久之,势甚危)

  缪希雍听说以后,就跑去给人家诊病,我们的缪希雍诊病有个特点,就是喜欢主动上门,虽然现在看这是好事,那在当年确实不容易的。

  过去医疗界有句话,叫“医不扣门”,换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要太主动了,您自个儿跑到患者那里,冲患者说,我来给你治治吧,患者会觉得你特不靠谱,他绝对会拒绝你,然后凌晨跑到大医院去排大队挂号去,然后好容易轮到专家给自己看了,专家说:你这个,没什么大毛病,再观察观察看看。一分半钟,就出来了,得,白起早了。

  这是患者通常有的一个心理,但是,缪希雍却不管这个,我们在后面还会谈到,缪希雍是经常听说谁病了,没等人家来请,就主动上门,而且,有时经常是大老远的跑去,给人看病,在许多医案里,这路途还通常不是一般的远。

  话题说回来,就在缪希雍给康孟修诊断完了以后,却犯了难,为什么呢?因为他这诊断指征太少了。

  平时我们要诊断,需要望闻问切,然后找出诊断的特异性指征,进行判断,可这位,除了忽冷忽热,其他的诊断指征却很少。

  您别看缪希雍这个人长得像个豪侠似的,一定心粗,其实不是的,他在诊病的时候,当时的人评价他是:“其察脉审症,四顾踟蹰,又甚细、甚虚、甚小心”。面对这个康孟修患者,缪希雍并没有马上开方子,而是回头静下心来仔细地思考,然后“遍检方书”,就是把家里的医书都给翻了个遍,反复地分析。

  最后,自己分析还不够,还拉上了王肯堂,两个人一起分析,然后,一起定下了使用的方子:五饮丸

  这个五饮丸是《外台秘要》里的方子,成份是干姜、茯苓、白术,就三味药,是治疗因为长期喝冷饮或者喝茶导致的体内停饮之证,可见缪希雍把古书是翻了个遍。

  缪希雍和王肯堂这二位高人一同出手,效果如何呢?

  结果是:“立瘥”,就是很快就痊愈了。

例案10、有位叫杨纯父的人,他家的小孩子病了,什么症状呢?是身上寒热不已。先是请来其他的医生,这些医生一看,身上寒热,甭问啊,这是外感伤寒!

  于是,用治疗外感病的药物开始解表,结果毫无效果。

  恰巧这个时候,听说缪希雍回来了,就赶快给请了过来。

  缪希雍诊断了以后,说:“这不是外感,这是体内受了伤啊。”(此必内伤)

  “啊?!”大家都大吃一惊,这么小的一个孩子,会受什么内伤啊?难道,这个家里,出现了心怀叵测之人?!

  杨纯父同志也很恼火,瞪起眼睛,问奶妈和仆人们:“怎么回事,孩子受过伤吗?”

  大家一口咬定:没有啊?(并不知所以伤故)

  这的确是个疑案,小孩子自己也说不清楚,怎么回事儿呢?

  大家转过头来,全都看着缪希雍,但是缪希雍还是一口断定,孩子肯定受过伤!

  恰巧,就在这时,他们家背柴火的仆人正好从外面进来,听说此事,突然想起了什么,说:“我曾经看到过这个孩子爬院子里的竹子,竹子梢断了,他从上面跌坐到地上,难道是这样受的伤吗?”(囊见 君攀竹梢为戏,梢折坠地,伤或坐此乎)

  缪希雍忙让他给指出爬竹子的地方,一衡量高度,就肯定地说:“就是这样受的伤了,这么高掉下来,屁股着地,一定是受了内伤。”

  真相由此大白!

  于是,开了活血导滞的药物,结果,没几付药,小孩子就痊愈了。(数服而起)

高手,实在是高手啊,您别看缪希雍外表豪放,其实诊病细心着呢!像这种医案,能从众多假象中找出症结所在,没有真功夫那是做不到的。

其实,他一定有他的诊断依据,只不过书中没有记载而已。比如,一般瘀血会在舌象上有比较明显的反映,我这里可以教给大家,在患者伸出舌头的时候,如果在舌体上出现黑色或者紫色的瘀斑,那么说明此人体内有瘀血存在,另外还有看舌下静脉等方法,这些都是诊断的重要指征

例案11、有位张璇浦的老婆,在生了孩子六天后,突然发狂了,这可不得了啦,本来挺贤惠的一个人,突然去厨房操起了菜刀,见人就砍,哭着喊着要杀人,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她给制服了,可是不能这么下去啊,这还了得?大家回头一走,我们这位张璇浦哪儿是他老婆的对手啊?

  于是,大家赶快把缪希雍给请来了,缪希雍一诊断,说:“这是生孩子的时候流血过多,阴血受伤,肝虚火炎的缘故啊”(中医认为肝藏血,如果血虚,那么最受影响的就是肝经了,而肝经又是直接负责情志的)。

  大家连忙问:那怎么办啊?

  缪希雍告诉大家,赶快先给她喝一瓶新鲜的童便。

  得,这一幕又上演了,大家赶快出去满街借小孩,借来了,还是那个老法儿,这边小孩哗哗哗尿,那边咕咚咚地喝。(估计缪希雍居住过的地方小孩子的身价一定特高)

  结果,喝完了,还真就安静了一些,这时缪希雍开了方子:龙齿、泽兰、生地、当归、牛膝、茯神、远志、酸枣仁,药量特别的大,并嘱咐熬好后,再加入童便一碗。

  就这样,这付药喝完以后,患者就痊愈了。(顿服而止)

  在这里面要注意了,缪希雍在补血的时候用到了酸枣仁,这是缪希雍的独特的心法,他在刚刚见到王肯堂的时候曾经透露过,王肯堂给记录下来了,这才让我们得以知道他的秘诀,王肯堂说:刚刚认识缪希雍的时候,“相得甚欢。忽谓余曰:补血须用酸枣仁。余洒然有省。”可见缪希雍特逗,一见面还没等人问呢,就把自己的秘诀迫不及待地告诉王肯堂了,而王肯堂也立刻从里面悟出了些道理。

  这可真是一对儿赤诚相待的好朋友啊。

缪希雍在治疗心经、肝经的血虚之证时,经常使用此药。现在这个药特贵,价格直线上升,不知道为什么。反而是童便现在特不值钱了。

顺便提一句,酸枣仁粉治疗部份失眠效果不错。

例案12、再来说一个医案,就是前面的那位喝童便的于中甫同志,这次是他的老婆病了,我再次感慨一遍,这家人真是幸运啊,有缪希雍这样的中医大家做朋友,一家人都受益啊,现在哪儿找这等好事啊。

  这位 夫人患的什么病呢?原来是生了孩子以后,突然患了气喘这个病。

  缪希雍来了以后,因为当地的风俗是,没满月的产妇是不能见外人的,所以就凭着家属的叙述,开了方子,用人参、苏木、麦冬,喝了一付药以后,就不喘了。

  没想到,五天以后,患者忽然开始大量的出汗,无论白天晚上,只要一听到响动,就开始出汗,稍微喝点热水也是全身大汗。(昼夜闻响声,及饮热汤茶,即汗遍体)

  这可奇了怪了,怎么会出现如此大汗呢?

  缪希雍在门外面转了好多圈,反复地想,起初,以为是虚呢,就开了人参、黄芪、当归、地黄,结果喝了两付没有效果,缪希雍立刻意识到,药不对证!于是赶快让患者停药,然后就自己再仔细地思考。

  缪希雍实在是个谨慎的医生,我们在他的医案里,经常会发现,他在思考病情的时候,经常要翻阅许多医书,来寻求支持诊断的证据。(顺便八卦一句,这就应该是现在全球最流行的循证医学的概念,其实,循证医学的创始人也说,他的想法是从中国古代的文献考据中来的。)

  缪希雍对此案,也是翻遍了医书,寻找相似的论述,在翻到明朝名医戴原礼的《证治要决》的时候,他突然感觉戴原礼的论述很有见地,戴原礼说:如果出汗使用固表药没有效果,那么就要补心,因为汗者,心之液也(这是中医的特殊概念,中医认为血和汗同源,而汗为心之液)。

  缪希雍就对于同志说,原来你的夫人是产后阴血不足,心无所养,才导致的大汗啊,我现在明白了,就再开方子治疗吧。

  于是就开了一个方子,其中以酸枣仁做为君药,重用到了一两,这个份量够大的了,好在那时候酸枣仁还特便宜。

  服用了三十二付以后,还是没有见到什么效果,大家全都很失望,心想,这位缪大侠别不是又给看错了吧。

  于是,于同志就支支吾吾小心翼翼地提醒了一下缪希雍。

  但是,这次缪希雍十分肯定,他说:“这是因为阴血难生的缘故啊,不要着急,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够见效的,再等等。”

  就这样,这个方子又接着服用了十天,到第十天的时候, 夫人忽然觉得非常的困,于是就投床大睡,这一睡可不得了啦,整整睡了四天!

睡醒以后,病就痊愈了。

  而且,于同志还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病好了以后,夫人变得更漂亮了,皮肤变得比去隔壁“西施美容院”做几百两银子的面膜还光洁红润,原话是“颜色愈常”,原来,这是气血更充足的缘故啊。

例案13、先说说这位高攀龙的内弟王兴甫同志吧,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位在家里设酒让高攀龙和缪希雍相见的老兄,为什么对缪希雍这么客气啊,还弄点儿酒喝喝,敢情,人家缪希雍救过他的命。

  那次是这位王兴甫同志胃口特好,多吃了点儿牛肉,吃完了就觉得特别的不舒服,然后坏了,开始发了像疟疾一样的忽冷忽热的症状,最后连食物都吃不下去了,接着更可怕,连水也喝不下去了,往外呕的是绿色的水(胆汁出来了),喝什么药也喝不下去,小便非常少,颜色深得像浓茶,大便干脆就没了。

  这个情况,甭问啊,当时的医生都傻了,纷纷摇头,另请高明吧,治不了!

  此时,不知道哪位这么英明,把缪希雍给请来了。

  缪希雍一看,果然患者很痛苦,就让患者仰面躺下(令仰卧),然后用手指按了一下患者心口偏右边的地方(以指按至心口下偏右),患者疼得大叫,于是缪希雍就明白了。

  各位,这次缪希雍寻找压痛点的位置,很类似现代医学中诊断胆囊炎的莫菲氏压痛点,但比洋人的早了大约三百年。

  然后,缪希雍给患者服用了用矾红和平胃散做成的药丸,药下去以后,就不吐了,也能下去水了,第二天,泻出了黑色的大便块。

  然后,再给他服用了些汤药,四天以后,我们的王兴甫同志就康复了。

  王兴甫这个感激啊,这是从死亡线上把自己给拉了回来啊。

例案14、再说我们高攀龙的女婿,叫浦生,患了一种病,就是嗳气,吃饭的时候,每吃一二口,就嗳气数十口,这可难过坏了,您瞧他吃这一顿饭,净在那儿嗳气了。

  缪希雍来给诊断后,说:这是气不归元,中焦不运啊,每付药里需要用人参二钱。

  也不知道这位浦生是怕花钱,还是不相信,总之是服用了别的医生的药,结果您猜怎么样?病更重了。

  过了两三个月,缪希雍又来诊断,说:这回,需要用人参四钱了。

  我们这位浦生小同志也够倔强了,就是不服这个药。

  就这样,再过了两三个月,缪希雍又来了,诊了脉以后说:这次,需要人参六钱了。

  浦生同志仍然不服用(估计是真没钱了),又过了一个月,在看这位浦生小同志,已经是饮食不下了,每次一呕,就觉得一团冷气从胸中出来(冷气如团而出),这回,觉得自己可能要活不过去了(自分必死)。

  缪希雍也急了,赶快对高攀龙说,你快去管管你这位女婿吧,不要命了?

  高攀龙也跳了起来,这还了得,我女儿不能没有丈夫啊,于是就跑到浦生的家里,坐镇监督,要浦生喝缪希雍的药。

  喝了两付,没有什么效果,只是不像喝别人的药那么吐。

  到第三付喝下去以后,奇迹发生了,只听见患者心口处突然“如爆一声”,然后上面则嗳气,下面则小便无数,上下像通了一样,然后就开始想喝粥,当粥端上来后,好家伙,这一顿喝了三四碗,喝粥的时候大家就发现,他也不上逆了。

  后来,服用药物时人参的用量递减,在服用了半年以后,这个病就彻底地好了。

  

例案15、还有高攀龙的小儿子,不知道怎么的,受了伤,反正小孩子淘气,估计也是摔到了也说不定,总之是大小便都带血

  前面的医生给用了桃仁、红花,结果是便血越来越厉害了。这让家里非常的着急,这个时候,就把缪希雍给请来了。

  缪希雍一看,特不理解,说:“为什么要用桃仁呢?桃仁红花之类的药,是当有瘀血的时候需要化瘀,才会用到的,现在血在流着,没有瘀啊,再用就是又使伤处重新受伤了。”

  “啊?”高攀龙吓了一跳:“这便如何是好?”

  缪希雍说:“受伤了,就要补一下,就会好转的。”

  于是开了生地、川续断、杜仲、牛膝,熬药喝了以后,稍微缓解了一些,但是肚子却疼痛不已。

  缪希雍说:“是在《内经》强者气盈则愈,弱者着而成病。”

  于是在原方里又加上了人参二钱,一付药以后,就痊愈了。

例案16、顺便说一句,缪希雍创立的治血三法和治吐血三要法,那可是中医临床理论里面很重要的内容啊。

  这边最小的儿子才好,那边高攀龙的二儿子又病了。

  那是个夏天,患儿身上发热十个昼夜,烧得只能喝下去点白开水了,这些医生用发汗的方法也不灵,用麻仁丸通下也不管用,我们的高攀龙同志本着麻烦一次是麻烦,麻烦两次也是麻烦的原则,就立刻把缪希雍给找来了。

  缪希雍一看,嘿,哪位说这是伤寒了?这是伤暑啊!就是热的,需要用白虎汤治疗,但是,因为前面给乱治了一通,现在孩子的身体虚了,需要在药里再加入人参二钱。

  药服下去以后,孩子出了些汗,热就退了,于是缪希雍就开了个健脾、清暑、导滞的方子,因为当时流行疟疾,就预防病后体虚,再转成疟疾或者痢疾(不知道缪希雍为何会有此预测),然后就出诊去松陵了。

  结果,孩子果然没两天,就发疟疾了,于是按照缪希雍的方子服用,疟疾就止住了,然后,又变成了痢疾(总是暑邪没有完全清出),怎么办呢?这位高攀龙看来没有白和缪希雍交往,也懂些医理,就自己开了生脉散和益元散,结果喝了以后,儿子更显得瘦弱了(儿羸甚)。

  这帮医生这时候来劲了,纷纷预言,这孩子马上就要死了。

  这下家里可就乱了,点香拜神的,求佛的,干什么的都有,直搞得高攀龙是心烦意乱。

  就在这个时候,缪希雍从松陵回来了,他心里其实惦记着这个孩子呢,一回来就直奔高攀龙的家。

  大家都带着哭腔问缪希雍:怎么办啊?还有救吗?

  缪希雍都没诊孩子的脉,只是直视着孩子(不诊而谛视儿),然后问孩子:“喝粥香吗?”

  孩子回答:“喝粥很香!”

  缪希雍站起来,大声地喊:“病已经去了!”(病去矣)

  高攀龙简直晕了,心想:老大,您不是在说梦话呢吧,这孩子快要死了啊!(儿旦夕虞不保,兄言何易也?)

  缪希雍说:“你看这孩子目光炯炯,饮食胃口非常好,这是精神已经旺盛了,胃气也强健了啊!放心吧,相信我,没错的!”

  是吗?大家都将信将疑,很多旁边的医生都等着看笑话。

  结果,没两天,孩子就恢复了健康。(寻果脱然起)

例案17、高攀 龙的 夫人有病也找缪希雍, 夫人经常胸口痛,于是就求高攀龙把缪希雍给开个方子,缪希雍诊了脉以后,就开了个方子,但是,当时由于没有犯病,所以也没服药。

  但是有一天,突然犯病了(一日忽大发),胸中感觉像有一个东西往上冲似的,疼痛的无法忍受,“叫号欲绝”,需要用三个妇女按着都不行,怎么办?甭想啊,高攀龙赶快按缪希雍留下的方子去抓药,然后回来煎了,服了下去。

  结果,只服用了一杯,就觉得向上冲的那个东西堕了下去,在肚子里作痛,然后,再服一杯,肚子里的疼痛也消失了。

  本来以为这就好了,但是过了两天,起床洗漱的时候,突然感觉要呕吐,然后头痛如劈。

  高攀龙这人胆子也大,立刻说:“这是和前面一样的症状啊”

  于是煎了前面的药,再喝下去,结果,这个病就好了。

  天哪,这是什么方子啊,如此的神效?

  我们在这里偷偷地看一下他们桌子上缪希雍给留下的方子吧,有手快的同学可以给抄下来,只见方子上写着:白芍药酒炒三钱,炙甘草五分,吴茱萸汤泡三次八分,白茯苓二钱,延胡索醋煮切片一钱,苏子炒研一钱五分,橘红盐水润过一钱二分,半夏一钱姜汁拌炒,旋复花一钱,木通七分,竹茹一钱。

  其实,缪希雍并没有说 夫人患的是什么病,但是,我们从他的方子分析, 夫人是血虚,所以缪希雍方子里用了张仲景的芍药甘草汤,同时患者气机上逆,所以方中里用了一些行气降气的药物。

  值得各位注意的是,方子里面在药物后面都添加了许多附带的嘱咐,比如白芍后面就写着“酒炒”,什么意思呢,怎么以前我们没有见过这样的呢?

  原来,这是中药的一些炮制方法,中药在制成药材的过程中,有些药直接用那是不行的,通过炮制则能起到减少毒性、增加药性等作用,而炮制手段的成熟,说明医家对药性掌握得更准确了。比如白芍用酒炒,是因为白芍有酸寒之性,在用酒炒过之后则减少酸寒之性,不会克伐生气,后来又发展成伐肝生用,补肝炒用等用法(现在的医生都不大这么用了)。

  缪希雍在炮制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临证炮制法在清代发展到鼎盛,我看清代医案时常为医家精细的用药手法所惊叹。

例案18、庄敛之家里就发生了一件惨痛的事情,原来,庄敛之的老父亲病了。

  具体的症状在文献中没有记载,只是说诸位医生都认为是患了外感病,于是开了很多的解表的药物,然后最不靠谱的是,还让患者“禁绝饮食”,对于这种治疗方法,我实在是觉得不可理解,您要是说忌口,别吃什么生猛海鲜、大鱼大肉的,我能理解,但是这可好,连饮水都给禁了,别不是和这家有仇吧?可见当时的糊涂医生不少。

  然后,半个月以后,我们庄敛之同学的父亲就病危了,要说他还真够能挺的,要搁一般人甭说半个月,几天就挂了。

  这个时候,想起了缪希雍,于是就找人给缪希雍带个口信,希望他来给看一下。

  缪希雍听说以后,二话不说,立刻动身。

  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过,缪希雍这个人的特点是,只要听说哪里有人来请诊,不管多远,立刻就去,那是“千里必赴”。

  要说这位缪希雍真是位大侠式的人物,奔七十的人了(这一年是公元1614年,缪希雍六十八岁),在听说求诊的消息以后,马不停蹄,从他住的长兴到金坛,“三日夜驰至”,然后下马进屋,立刻开始给庄敛之的父亲诊脉。

  审证视脉以后,“顿足大叫”,说:“你父亲这不是外感病啊,这是内伤杂病啊,应该用平补的方法来治疗,并且还要吃一些好吃的美食,现在脾胃之气已经要绝了,怎么办啊?!”

  大家一听,这才知道是给耽误了,于是忙求缪希雍死马当活马医,勉强给开了方子吧,看看能否给挽救回来。

  这样,缪希雍就给开了方子,结果五天以后,发现患者根本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了,缪希雍仰天长叹,说:“我已经尽力了,但仍然无力救他回来啊!”

  于是,潸然落泪,告辞而去。

  没两天,庄敛之的父亲就去世了。

例案19、这天,其中的一个小妾病了,患的是疟疾,这就把庄敛之同学给操心坏了。

  她患病的症状是“寒少热甚”,这个疟疾发病,并不都是有规律的一会儿寒,一会儿热的,有很多情况是寒热不对称的,同时,她还汗少,头痛,不爱吃东西

  这个时候,庄敛之同学直接就找缪希雍来诊视了。

  恰巧缪希雍当时就住在附近,于是就赶来了。

  诊了脉以后,感觉脉象洪数而实,这是有热的脉象啊,再看这位患者,病情也确实和脉象一致,发热的时候多,出汗,这些都是热证的表现。

  于是,就开了清热生津补脾的方子:麦门冬、知母、石膏、竹叶、粳米、橘红、牛膝、干葛、白茯苓、白扁豆,开了三付。

  这个方子,那是张仲景的竹叶石膏汤和白虎汤打的底子,用来治疗气阴两伤,其中用麦门冬、知母、石膏、竹叶是用来清气分热邪的,粳米滋养胃阴,这里可以看出缪希雍用药是十分谨慎的,比如他就将原方里的半夏去掉了,为什么呢?因为半夏温燥,对热病不利,他用橘红来理胸中之气,然后用牛膝来壮腰腿之气血,其药气下行。(因为后面的医案中记载这个女子素有胸痛,腿软无力之证,所以用了这两味药)

  其中干葛是用来升阳明胃经之气的,可以解肌通络,舒缓头痛,同时也是治疗泄泻的重要药物,白茯苓升脾经之阳气,扁豆滋养脾阴。

  在这一个方子里,药性有升的,有降的,可以调理气机的上下,气机一开,则热邪就容易散去,然后又配了大量的清气分热的药物,最后,再捎带着补一下脾经(这是缪希雍的创造,后世叶天士对缪希雍的调养脾胃的理论几乎全盘吸收),增强抗病能力。

  这个药服用了三付以后,却没有任何效果,而且,患者却更重了,又大发寒热,人都神智不清了。

  咦?这可就奇怪了,难道是自己没有诊断准确?

  这时候庄敛之同学也来了,很担忧地说:“是不是用的石膏什么的太寒凉了?我看还是别用了吧!(自己的小妾自己心疼啊)”

  这个时候天已经很晚了,缪希雍也不方便去诊断,看着庄敛之同学可怜巴巴的样子,心一软,得,那就把石膏去了吧,加上人参二钱。

  庄敛之同学一听,欢天喜地的回去了,终于可以补了!

  庄敛之这一走,缪希雍仔细回想了一下,不对啊,难道我会判断错吗?不好,要犯错误!

  于是,赶快让人去拦住庄敛之,让他把人参煎好,但是别服用,等我去诊脉后再定夺。

  然后,天一亮,缪希雍就来到了庄敛之家,给这个小妾诊了脉,居然还是洪数的脉象,诊断的没有错误啊,人参千万别服用了,石膏的份量不够,上次开的是一两五钱,这次加到二两(我前面说过,对生石膏的灵活应用是缪希雍对中医的一大贡献,现在的医家还这么用呢),再加何首乌五钱

  为什么要加上何首乌呢?这里是用来养血的,缪希雍把可能出现的后方空虚的问题都给注意到了,此时养血为什么不用当归等药物呢?因为那种药物性燥,对温热病的治疗不利,缪希雍这些用法为后世温病学家们开拓了思路,而且,何首乌入肝经,古人认为疟邪最容易侵犯肝经了。何首乌生用可以解毒散结,我相信缪希雍此处用的是生何首乌。

  而且,缪希雍让这个方子每天服用两付,这么说就是一天使用了四两生石膏。

  在药物的份量加重以后,这个小妾的疟疾就豁然痊愈了。

例案20、后来,就在一年以后,这个小妾又病了一次,症状是忽然头痛如裂,心里面烦得难受,咽喉疼痛,嗓子也哑了,舌头也裂了,咳嗽有痰,胸膈觉得非常的胀闷,恶心,吃不下东西,四天以后,开始再次寒热发作,仍然是寒少热多,发热以后,一定要出汗才能退热。

  这次,缪希雍来诊断以后,认为仍然是上次的暑邪没有清除干净,所以才会再次发作(估计是庄敛之同学心疼这位小妾,用药没有彻底的缘故)。

  各位,在这里缪希雍应用了中医的伏邪的理论,这个伏邪的理论认为,邪气如果没有清除干净,会潜藏在人体的内部,等待时机,再次发作,后世的温病学家们就对此进行了发展。

  然后,缪希雍就继续用药,最后彻底治疗好了这个小妾的疾病。

 

例案21、小妾的阴谋。有一天,庄敛之突然开始闹肚子,这个闹肚子可非同凡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严重到无论什么食物,只要一往下咽,喉咙里面就觉得像针扎一样的疼痛,然后满肚子绞痛,但是这种疼痛很特别,用医案的原话记载是“满腹绞辣”,估计这种疼痛哪位都不想尝试,然后就觉得“腹中有气先从左升,次即右升,氤氲遍腹”,此时,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想去厕所了,到了厕所,泻得那可真是“痛泻”啊,肛门觉得像火烧的一样

  刚回来,肚子里又是一阵闹腾,然后再次急奔厕所而去。

  估计那个时候恨不能住在厕所里,就不出来了。

  那么泻得都是什么东西呢?全部都是清水一样的,有层白色的油脂,另外就是吃什么泻什么,都没有消化。

  这次史无前例的大泻算是把庄敛之给折腾惨了,甚至在睡梦中都会大泻,狼狈不堪。

  天哪,看来,一个闹肚子也会把人给折磨死啊!

  于是赶快请医生啊,这帮医生这个说是停食,那个说是受暑了,再来个说是受寒了,但是开了所有的药物,全部都没有一点的效果。

  就这样过了近一个月,在看我们的庄敛之同学,本来挺胖的一人,现在瘦得几乎没肉了,乍一看跟个鬼似的。

  庄敛之的诸位老婆们不知道是什么反应,总之他的老母亲伤心坏了,那是“朝夕相视,哀号冲天,恨不能以身代也。”

  正巧这个时候,缪希雍偶然路过金坛,庄敛之一听自己朝思暮想的 老师又来了,就跟看到了救星一样,赶快让人去把缪希雍给请来了。

  缪希雍来了以后,一看此时的庄敛之也确实可怜,怎么泻成了这样呢?

  庄敛之哭诉了自己的病情,并把自己服用的几十药方都给缪希雍看了,缪希雍拿过来以后,说了一句中医史上的名言:“药苟中病,一方足矣,安用多为?”

  然后诊了庄敛之的脉,发现脉象是洪大而数,知道此时庄敛之的体内是个热证,虽然他也不知道这个热邪是怎么引起的(这是个谜团,我会在后面给大家揭开),但是,只要是有热,那就把热清掉不就可以了吗?

  于是,开了方子:黄连、白芍、橘红、车前子、白扁豆、白茯苓、石斛、炙甘草,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子,其中清热和阴,健脾利湿的药物都有了,缪希雍的治疗思路就是,我不管你这个热证是什么引起的,我只管把你的热邪清掉,保护好你的脾胃,你的身体自己就会恢复功能了。

  他还特别嘱咐,这个药物煎好以后,要用冰凉的井水把药给镇凉了,然后再兑入一杯童便,这样才能服用(估计金坛的小男孩也开始要抢手了)。

  然后,特别告诉庄敛之说:我开的这个方子别给其他的医生看到了,否则怕这些医生看到了,会“大笑不已也”(因为别的医生一定会想,这么个小方子,能治病吗?)如果你想活命,就坚持服用这个方子。

  庄敛之连忙点头答应,然后晚上就喝了药。

  这个药一喝下去,庄敛之感觉就像喝了薄荷饮料一样,那种夏日的清凉感觉,直入心脾,“腹中似别成一清凉世界”(这句话写得好,现在的广告公司可以借鉴使用),就这一付药,当天晚上就安睡直到天明,没有再大泻。

  服用了三付以后,大便就基本正常了。

  在患病的时候吃的东西,只要是温点儿的,就觉得特难受,必须是凉的吃下去才行,到了现在,突然觉得食物冷了就不行了,开始想服用温的食物了。

  看到这里,缪希雍说,这是热邪已经清掉的缘故。

  于是,在前面的方子里又稍微加了点调补脾胃的药,就离开了金坛,回到长兴了。

  这个时候大病初愈的庄敛之是个什么模样呢?只见他“鸠形鹄面”,走在外面一看到以前的熟人,大家都吓得吐出了舌头——这位还能活几天?

  过了一个月后,缪希雍又来到了金坛,庄敛之皱着眉头向缪希雍说:“怎么办啊?我的脾胃还没有恢复,现在一喝点水,就觉得肚子要胀得像要裂开,也没有胃口,您给想个办法吧?”

  缪希雍说:“这是你泻了那么多,伤了阴气啊,此时不适合用汤药了,因为需要慢慢的调理,我给你开个丸药吧。”

  于是开了方子:人参、白芍、炙甘草、五味子、黄芪、山茱萸、山药、熟地、牛膝、紫河车。

  就是这个方子,其中人参、黄芪,这是补阳气的,可以健壮脾胃之阳气,白芍是和阴血的,白芍与炙甘草这是仲景的芍药甘草汤,有酸甘化阴之妙,山茱萸、山药、熟地是分别补肝、脾、肾,紫河车就是胎盘,这个东西欧洲人是绝对不会吃的,但我们中国人认为它可以大补人身之元气。

  其中五味子收敛肺气,补五脏,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也可以收敛大肠之气,而用牛膝是壮腰腿之力,想必此时庄敛之连站着都成问题了。

  这个方子庄敛之一直服用了三年,在这个方子的帮助下,庄敛之的身体康复如初了。

  许多年以后,缪希雍发现庄敛之还把这个方子收藏着,“俨如重宝,十袭珍藏”。

  但是,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最搞笑的实际是在后面。

  在恢复身体的时候,缪希雍就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对庄敛之同学说了,说:“你如果想要身体好,那就要远离女色一段时间,这样身体才会恢复得好,你看你身子都这么弱了,再亲近女色,那多不好啊。”

  庄敛之很疑惑地问:“那需要戒女色多久啊?”

  缪希雍很保守地估计了一下,说:“怎么的也要一年吧。”(余劝其绝欲年余)

  哪成想庄敛之同学是个对缪希雍无比信任的人,甚至会矫枉过正,只见他把心一横,干脆,既然老大您发话了,那我就把这些小妾们都给辞了吧!

  没想到,缪希雍的劝解起到了破坏人家家庭的坏作用。

  也可见当时的妇女是何等的没有地位,跟什么似的,说辞了就辞了。(敛之因出妾)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小妾们都走了以后,下面的仆人丫环才敢说话,就有人报告了,说庄敛之的大泻,就是某小妾的阴谋。(得尽发家人私谋)

  原来,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文献中没好意思记载),有小妾在庄敛之的食物里给下了巴豆,导致的我们庄敛之同学大泻几乎死去。

  天哪,原来如此,庄敛之同学差点用头撞墙:我对她们多好啊!

  各位,我们千万别小瞧这个巴豆,觉得想整蛊谁就在他的菜里放点,需要知道,这个巴豆具有强烈的黏膜刺激作用,前面庄敛之感觉火辣辣的就是,而且,严重的中毒也会死人的,曾经有过二十滴巴豆油就要人命的记录。

  一般中药里使用巴豆的时候,都是用棉纸把油榨去,然后用黄蜡包住它,再服用,那也是要十分慎重的,因为它泻的力量比较强。

  看来,庄敛之亲爱的小妾出手还是比较重的。

庄敛之同学终于体会到:老婆多了也不是好事啊,管理不好会要了自己的命的!

但是,我写这个医案并不是要论述老婆多了以后的严重后果(现在各位也没有机会了),而是想说,这个医案反应了典型的中医治病的思路。

  在一个外邪来临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中医并不知道它是什么,就比如缪希雍根本就没有想到是巴豆引起的反应,但是,中医的思路是,不管你是什么,我只需要观察你在人体里面引起了什么反应,如果你引起的是热证,那我就帮助人体把热清掉,这样,身体依靠自己的力量就会恢复,结果也就把病给治疗好了,这就是本病的大致治疗思路,也是中医治病的模式之一。

  后来,庄敛之同学不再留恋尘世间的快乐,一心向学,跟随着缪希雍学习,《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的补充部份的工作,就是他给完成的。

资生丸与养生

今天,我们再次谈到脾胃,但是倾向一下脾的保养,也就是现代医学里的肠道的保养。(因为在中医理论中,肠道的吸收功能是脾经负责管辖的)

现在有很多的朋友,肠道非常的不好,稍微吃不对了,就会泻肚子,可能一起吃的别人什么事情都没有,食物也没有什么特殊的问题,但是他吃了就立刻要上厕所了。还有的朋友是喝点酒就不行,马上就坏肚子,很是严重。还有的人是不能碰到凉风,早晨起早了点,被凉风吹到了,马上就要去厕所,泻一次肚子才算好,有的是被商场的空调吹到了肚子,也立刻就泻,还有的更令人气愤了,就是什么原因都没有也要泻,这样的患者几乎自个儿都晕了,什么原因找不出来,可是一天就是要泻几次,您说这多气人?

如果出现了上述这些情况,就说明您的肠道出现问题了,首先,您应该做个检查,尤其是对那种经常是大便干燥和腹泻交替进行的,还有大便的形状改变的,另外就是便出的脓血是暗褐色的,像果酱状的,您该去认真地查查了,要排除肠道肿瘤的可能性。

剩下的,就应该是患上了慢性结肠炎等病了。

那么,中医是怎么认识这些病的,在中医养生的时候又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从我们的环境谈起。现在咱们老百姓的生活好了,想吃什么都能吃到,如果您想吃,顿顿吃红烧肉都可以,这在古代可是皇帝的待遇(那乱世的皇帝还没有这个待遇呢),应该这么说,从整个的人类发展历史来看,可能现在的生活环境是最好的,人类的物质生活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整个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中,饥饿的时候多,眼泪汪汪地看着奔跑而过的鹿群,手里拿着石头,恨自个儿腿太短追不上,后来建立了自己的文明,盖了房子,那也是个别的大款能够吃上好的,老百姓在过年的时候吃顿鸡肉,那也就是好生活了。几万年一直到最近,日子都是这么过下来的,但是就在最近的这百十来年里,情况变化比较大,突然就能够吃上好的了,这是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我看过当年美国牛仔的日记,早些年也是饿得活不下去了,就差穿麻袋片了,新加坡的朋友也告诉我,小时候还到几个街区外拎着桶打水呢,困难得很。大家都是这些年才富裕起来的,有早有晚,但是差不太多。

可是我们的生理系统(尤其是肠道系统)在整个的进化过程中,早就适应这种挨饿的状态了(这比较符合在野外的生活规律),现在冷不丁富裕了,一下子每天吃那么多的肉,能受得了吗?

当然受不了,您想,如果我们的身体照单全收,所有吃进去的东西都吸收了,那您得多胖啊,当然也有这样的人,欧美比较的多,这些人吃得照单全收,结果胖得出门得用吊车给叼起来才能出去。

那怎么办呢?我们的身体就想出了方法:排泄,我的观点是,那些慢性腹泻其实就是我们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对于突然出现的这么多过剩的营养,我们的肠道系统无法全部吸收,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反应,把它排泄出去,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慢性腹泻的原因,就好比胃吃得太多了会痛和会呕吐一样,都是身体的反应。

但是,如果你总是摄入这么多的营养丰富的食物,那么肠道总是这么反应,时间长了,也就导致了它的功能的障碍,这样就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比如即使你没有吃那么多,稍微条件改变了,它也还是泻。

当然,腹泻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有的人情绪不好,这在中医认为是肝气不舒,而肝气横逆,则会克脾土,在中医里,肠道的吸收功能是属于脾的,所以肠道也会出现问题,产生腹泻。

还有外感病,有时细菌病毒引起的腹泻,没有处理好,也会引起肠道的长期紊乱,导致腹泻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出现了一些长期腹泻的现象,现在这种人群特别的多,他们也都很苦恼,怎么治疗都不好,该如何处理呢?

其实,从前面我的分析中各位就能够看出来了,营养过剩是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只要我们首先控制一下过剩的营养,比如不再是每天都是鸡鸭鱼肉,吃些清淡的食物,尤其是玉米、红薯等粗粮,那么我们就去掉了导致肠道疾病的基础,就可以走上恢复的道路。

我们的大医家缪希雍就是调理脾经(我们再次回到中医术语)的高手,他的关于脾胃的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朝的名家叶天士的胃阴学说,就是在缪希雍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缪希雍认为,大家以前都光注意脾阳了,比如 李东垣 老师就是一个典范,创立了补脾阳之气的补中益气汤,但是,脾作为一个脏器,也是有阴的,这点大家可别给忽略了。于是他就创立了脾阴学说,他用来滋补脾阴的药物,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比如莲子肉、白扁豆、石斛、木瓜、山药等。

这对中医的贡献可大了,从此大家也开始关注脾阴了,在用药方面也丰富多了。

您该问了,他这脾阴和我们的闹肚子有什么关系啊?原来,我们闹肚子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后一定也会伤到脾阴和脾阳两个方面,所以我们在调理的时候,也要注意从两方面下手,偏于脾阴虚的,补脾阴,偏于阳虚的,补脾阳。

根据缪希雍的这个理论,我们在补养脾胃方面就有了办法了,比如,我们可以把莲子肉、白扁豆、山药、薏米、芡实这些药买来同样分量的,然后给研磨成粉,每次一茶匙,用水给熬开了,成糊状,长期坚持服用,这对我们的脾经是有着非常好的保养作用的

当然,缪希雍还有更好的方法,我们在故事里提到了,缪希雍小的时候身体很弱,后来却体格健壮,也很长寿,到底他有什么秘诀呢?当时的名医,缪希雍的朋友王肯堂在书里透露了缪希雍的秘密,王肯堂说在和缪希雍聊天的时候,总是看到缪希雍从袖子里拿出个什么小丸,放到嘴里嚼,王肯堂就很奇怪,问:老兄你这是在吃什么呢?也告诉我们一下呗?缪希雍就告诉他说,这是一个秘方,增强脾胃功能的,结果后来王肯堂自己也试验了,认为非常的好,就推荐给了自己的父亲,后来王肯堂说自己的父亲能够长寿,完全是因为吃这个秘方的功劳。

那么,这个秘方是什么呢?原来,这个方子叫资生丸,原来的名字叫保胎资生丸,因为缪希雍认为,之所以有的孕妇怀孕到了第三个月就流产,那是因为脾胃之气不足,吸收的营养不够,无力奉养胎儿了,所以才会流产,如果补足了脾胃之气,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对于这种情况,就用这个保胎资生丸来治疗

这个方子是缪希雍从民间得来的,缪希雍一生走南闯北,从民间学习了大量的验方。

后来,缪希雍觉得不仅仅是孕妇,一般脾胃弱的人都可以服用这个方子尤其是脾胃有积滞的人(各位,他确定的这个患者范围和我们现在营养过剩的人很相近),这个资生丸化去积滞,保护脾胃的功能非常的好

就这样,缪希雍就把这个方子应用范围扩大了,今天,我们很多人都是积滞很多,导致了排泄的不正常,那么缪希雍的这个资生丸就有了更新的用途

这个方子的组成是什么呢?是:人参三两(我们可以用党参),白术三两,茯苓一两半,陈皮二两,山楂肉二两,炙甘草五钱,炒山药一两五钱,炒黄连三钱,炒薏苡仁一两半,炒白扁豆一两半,白蔻仁三钱五分,藿香五钱,炒莲子肉一两五钱,泽泻三钱半,桔梗五钱,芡实一两五钱,炒麦芽一两

就是这个方子,研成粉末,做成药丸,每次服用两钱。

这个方子现在有成药,同仁堂生产的叫“补益资生丸”。这个方子里面,补脾阳的有了,那是人参、白术,补脾阴的也有,其中的山药、白扁豆、莲子肉可以起到这个作用;泄湿的有茯苓、薏苡仁、泽泻;其中的陈皮行肺气,使得补而不壅;麦芽、白蔻仁、藿香都是开胃气的,使得药物能够进入脾经胃经,走的是气分;山楂也是开脾胃的,但是它走的是血分;黄连可以清掉脾胃中的浮火;芡实是一味收敛的药,可以防止薏米等药物渗泻太过;桔梗是升清阳之气的,和方子里渗泻的药物互相配合,升清降浊。这个方子里面,阴阳、补泻、升降可谓都齐了,实在是一个考虑周全的方子,对于我们的脾胃系统非常的有好处。

缪希雍自己说,这个药对于脾胃有积滞的人,很快就会把积滞给消掉,我通过临床观察到,对于有积滞的人,这个药会增加人的代谢,很快就给排泄出去了,对于脾胃不健的人,此药又有开胃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个药可以双向调节,使脾胃的功能趋向于正常。

由于我们肠道里的积滞被很快地排泄了出去,这样也就去掉了慢性泄泻的物质基础,因此这个资生丸对脾胃的保养很有好处。

一个人,脾经之气足了,整个人的生命力也就会提升上来,这对我们的健康是很重要的。

好了,缪希雍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各位休息一下,我也要去拿个资生丸来嚼嚼了。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