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运河的苏州记忆

郭根林

  我在古运河边散步,腊梅幽香扑鼻而来,使我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范村梅谱》的作者范成大,一个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一

  1169年12月6日,陆游正在老家山阴书室“可斋”读经吟诗,传来他被宋孝宗征召起用,任夔州通判的消息。46岁的陆游患病在家,且又怕远游,正如怯酒人,虽爱不敢釂。”所“以一直到1170年闰5月18日才从山阴出发前往赴任。山阴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

  陆游是沿着运河乘船往北的。6月8日,临近苏州境内。雨霁,极凉如深秋。遇到顺风,船工张帆挂篷,顺流而下,到达一个叫合路村的地方。合路村,在陆家荡东南、黄家溪北,北属吴江,南属秀水。黄家溪因庆历中尚书黄由在此筑别业而得名。在合路村,居民繁杂成群,售鲊者众多。鲊是一种醃制并晾晒成干的鱼。时值汛期,是年苏州等地都发生了洪水,大运河水泛溢上涨,比河沿的村庄要高出数尺。两岸沿线只能用水车车水,连妇女儿童也一起上阵。水车是专用车水的工具,妇女们一边脚踏水车,一边搓着麻绳,辛勤劳作。船过平望,一会儿大风暴雨,一会儿又阳光明媚。唐时在平望设置驿站,以宿信使。原来这里没有陆路,唐宪宗时筑南、北、西三塘,以通行旅。宋代建炎三年建都临安,以吴江供给之地称上县,设平望巡检司、巡检寨。陆游乘坐的船只就靠在一个叫八尺的地方,留宿下来。八尺,也称八坼,唐代有个叫范传正的人沿水劈河而直其路,斥土为二,故名八坼。漆黑的晚上,伸手不见五指,陆游一行听到有人落水的声音、呼救的声音,恐惧感时时袭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渔船靠近过来,叩着船舷,叫卖新鲜小鱼,似乎解除了一些寂寞。但蚊子大如蠭虿,十分可畏。历史上平望一带的蚊子是比较有名的,早在唐代时山阴诗人吴融曾写过《平望蚊子》:“天下有蚊子,候夜噆人肤。平望有蚊子,白昼来相屠。不避风与雨,群飞出菰蒲。扰扰蔽天黑,雷然随舢舻。利嘴入人肉,微形红且濡……”吴融把蚊子写到这个程度,在文学史上是少有的。可想而知,陆游一行在蚊子包围中,是怎样度过的了。

  6月9日,晴天带风,船在运河里走,开始望得见太湖中的远山。中午,到达吴江县。渡过吴淞江,风平浪静。在癯庵,竹树益茂,但主人已经不在了。臞庵,就在吴淞江之滨。当初吴江邑人王份有超俗之趣,在那里营造此园。王份,字文孺,以特恩补官,曾作过大冶令,退休后归隐于此。陆游到达吴江时,在县政府招待所看到了石刻曾文清公《渔具图诗》碑,由吴江前任知县柳楹所刻。陆游详细地清点着,比唐代陆龟蒙的《松陵唱和集》中的渔具种类要多十多种,描述的农事也多了许多种,非常逼真。曾文清公就是曾几,是陆游的老师,曾写过许多农诗,想必陆游看到曾几的诗碑一定是相当激动的。1166年,曾几病逝于平江府官舍,时年83岁。

  陆游的两个儿子因长途在船上,天气又热,身体不适,请了一个叫郑端诚的医师前来把脉,诊断为中暑。陆游心急如焚,星夜兼程,回头再看长桥层塔,依依不舍。长桥就是垂虹桥,层塔就是华严塔,烟波渺然,真若图画。夜宿尹桥,登高望月,风景美好。尹桥即尹山桥,而尹山就在现在的苏州城外,宝带桥东南,尹山湖西侧,但实际上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座山,而是一个土墩,或者是一块墓地,堆积成山状。相传周大夫尹吉居于此而得名。

  6月10日,由于儿子生病,经过平江府时,没有上岸进城,沿着运河北上,过盘门,看见了虎丘塔。陆游有诗《物外杂题》记载:晓入姑苏题,“阊门系短篷。老人元不食,买饼餇山童。”夜里住在枫桥,陆游在枫桥上岸,不免想起了一些往事,写下了《宿枫桥》诗:“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1164年2月,陆游曾赴镇江任通判,路过枫桥,而时间匆匆,江水依旧,夜半钟声,只有宋室南渡以来的飘泊不定。记得隆兴和议之际,陆游曾上书,“江左自吴以来,未有舍建康他都者。驻跸临安出于权宜,形势不固,馈饷不便,海道逼近,凛然意外之忧。一和之后,盟誓已立,动有拘碍。今当与之约,建康、临安皆系驻跸之地,北使朝聘,或就建康,或就临安,如此则我得以暇时建都立国,彼不我疑。”时过境迁,宋室不定,国土依旧沦陷,皇室仍然偏居一隅,自己却赴蜀就任,令人神伤。

  11日五更时分,离开枫桥,拂晓时船过许市(现浒墅关),居民极多。到望亭小憩,自是夹河皆长冈高垄,多陆种菽粟,或灌木丛筱,气象窘隘,非枫桥以东可以相比。近无锡县,始稍平旷,夜泊县驿。

  陆游离开苏州往镇江进发之时,苏州人范成大正在镇江金山玉鉴堂安排宴请。

  事情缘由是这样的,1170年5月陆游从绍兴出发之时,范成大以资政殿大学士、醴泉观使的身份正接受宋孝宗的派遣充任祈请国信使,向金国索求北宋诸帝寝陵之地和请更定受书之仪,“凡金使者至,捧书升殿,北面立榻前跪进,帝降榻受书,以授内侍。”这样的礼仪在南宋内部引起了不满,上升到政治事件看待。当时范成大并不是唯一使金人选,而且朝野上下纷争不断,如李焘怕死不从,范成大却当仁不让,临危受命。6月28日,范成大与陆游在镇江金山相见,一别八年,虽然担当不同,亦甚是欢喜激动。原来两人早在圣政所时,合作办事,结为相知。

  陆游在镇江稍作休息,准备租船远行,船主发现船帆质量很差,已经专程前往苏州买帆更换,29日准时从镇江出发,前往夔州。范成大与陆游在镇江金山作别。

  二

  广西窘匮,专藉盐利,地方漕臣贪赃枉法。1172年12月,范成大接到了去广西担任安抚使的通知,12月7日,他从家乡吴郡出发,应该是与当年陆游沿着运河的路线相背而行的。

  范成大那天是乘官船准备赴任的,船就停泊在姑苏馆。苏州是金国使臣前往杭州的要道,苏州成了辅畿之地。南宋政府为了讨好金国,于1144年在苏州百花洲一带建造了姑苏馆,分为南北二馆。姑苏馆非常宏伟,耗资巨大,专门作为迎送金国使者的国宾馆。

  过了将近一个星期,12月14日那天,船才驶出盘门,却又遇上大风暴雨,船不能行,就停泊在赤门湾。赤门湾,在葑门外。

  12月15日,范成大一行再从赤门出发,沿运河南下,过了宝带桥,吃早饭时到达吴淞江。与送行的客人一起进入臞庵。夜里再登上垂虹桥。范成大作过《次韵答吴江周县尉饮垂虹见寄》“:垂虹亭上角巾倾,鼍怒龙吟醉不听。安得对君浮大白,想应嗤我汗新青。梦魂舞蝶随春草,时节宾鸿点暮汀。湖海扁舟须及健,莫教明月照星星。”送行的人也忘记了回去,就一起停泊在垂虹桥下过夜了。范成大在《吴郡志》中写道:“松江,在郡南四十五里。《禹贡》三江之一也。松江南与太湖接,吴江县在江濆,垂虹跨其上,天下绝景也。”吴淞江的源头就在垂虹桥畔,位于吴江松陵、靠近太湖的一侧。北宋庆历八年(1048)由“吴江知县李问建垂虹桥……长桥。”桥横跨吴淞江,是太湖连接吴淞江的一个重要口子。

  12月16日,范成大乘船从垂虹桥出发,经过一整天,到达震泽并住了下来。南宋绍兴初年,作为皇畿近地,设震泽巡检司以镇之,震泽镇名就开始有了,并有“吴头越尾”之说。故友接待范成大。由于去年北征,范成大患上了腹疾,且死复生,现在只剩下一副皮骨。故人相见,非常激动。他们见到范成大后,说了一些“今南去三千里,安坐再期。末年冬中,复西南行万里,亦期乃归”之类的话,范成大似乎感到不太吉利,专门把这些话记录了下来。

  12月17日,至湖州,泊碧澜堂。自此之后,一路入西南方向,直到广西桂林。

  而当时的陆游已经到了成都任职,似乎他在那里等待着范成大的到来。

  三

  1175年,四十八岁的范成大由桂林调至成都,任四川制置使。范成大在成都与陆游相见,二人“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范成大作《陆务观作春愁曲悲甚,作诗反之》:“东风本是繁华主,天地元无著愁处。诗人多事惹闲情,闲门自造愁如许。病翁老矣痴复顽,风前一笑春无边。糟床夜鸣如落泉,一杯正与人相关。”陆游对范成大治蜀给予极高评价:“及公之至(成都)也,定规模,信命令,施利惠农,选将治兵,未数月,声震四境,岁复大登幕府,益无事,公时从其属及四方之宾客饮酒赋诗,公素以诗名一代,故落纸墨未及燥,士女万人己更传诵,被之乐府歌,或题写素屏团扇,更相赠遗,盖自蜀置帅守以来未有也。”但南宋主和派极力诋毁陆游,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陆游就在杜甫草堂附近的浣花溪畔开辟菜园,亲自耕种。

  1177年春,范成大卧病在床,力不从心,请求奉祠,接到离任四川制置使的诏书后,准备离蜀,陆游送行,同游青城,沿途迭有唱和,其中范成大记云:“余与陆务观自圣政所分袂,每别辄五年,离合又常以六月,似有数者。中崖送别,至挥泪失声,留此以赠。宦途流转几沉浮,鸡黍何年共一丘。动辄五年迟远信,常于三伏话羁愁。月生后夜天应老,泪浇中岩水不流。一语相开仍自解,除书闻已趣刀头。”范成大于当年5月底从成都万里桥出发,10月底进入吴郡盘门,后来赴临安召对,任礼部尚书。此行有游记二卷,取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意命名为《吴船录》。在卷上记载:“石湖居士以淳熙丁酉岁五月二十九日戊辰离成都。是日,泊舟小东郭合江亭下。合江者,岷江别派,自永康离堆分入成都及彭、蜀诸郡合于此。以下新津,绿野平林,烟水清远,极似江南。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梅甚众……蜀人入吴者,皆自此登舟。其西则万里桥,诸葛孔明送费祎使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后因以为名桥。杜子美诗曰:门泊东吴万里船。’此桥正为‘吴人设。”原来万里桥也罢,合江亭也罢,与吴人有许多不解之缘。或许正因为这次宦游,丰富了范成大对梅的喜爱,增加了《梅谱》的内涵:“去成都二十里,有卧梅,偃蹇十余丈,相传唐物也,谓之梅龙。好事者载酒游之。清江酒家有大梅如数间屋,傍枝四垂,周遭可罗坐数十人。任子盐运使买得,作凌风阁临之。因遂进筑大圃,谓之盘园。余生平所见梅之奇古者,惟此两处为冠。”石湖和范村之梅也闻名遐迩。姜夔曾有《玉梅令》中自注:“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范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

  阴历10月,已经有了初冬的寒冷,船在风雨中行驶,到达浒墅关十里所,停泊下来。第二天晚上,进入盘门。范成大一路兼程,终于回到了家乡苏州。

  1181年宋孝宗亲笔书写“石湖”两字,范成大退隐于石湖别墅。

  1192年左右,范成大完成了著作《吴郡志》,1193年病中的范成大完成了诗文自编全集,命令其子范莘向杨万里求《序》,当年9月5日去世,终年68岁。陆游闻噩耗后,作诗《梦范参政》吟道:“平生故人端有几?长号顿足泪迸血。”

  1210年12月29日,陆游病逝,享年八十五岁。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