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北大硕士留美12年誓不回家,发万字文与父母决裂,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文丨优宝

因为疫情原因,王猛(化名)早就从美国回来了。 但他的父母只知道人在北京,具体在哪个地方?做着什么工作?等等信息却一概不知。 身边人问及王猛为何每年春节都不在家时,母亲的回答则一直是“人在美国,没时间回家”。 国庆节那天,父亲用朋友的邮箱账号给儿子发了一封邮件,恳求儿子回来和他们聊聊: “你喜欢什么就聊什么。” 但王猛只回复了一句冰冷的话: “我喜欢的话题有人聊。” 他是一名北大留美硕士,从小成绩优异,以市状元的身份考入北大生物系(最好的专业之一)。 但在美国的12年里他一次都没回过家,几年前更是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并在网上写下一封万字长文“声讨”自己的父母。 都说天下无不是的爹娘,为什么王猛心中的恨意如此之深呢?

所有图源:红星新闻、成都商报等

北大硕士留美12年誓不回家,发万字文与父母决裂,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情感上的孤儿

这篇15000余字的长文中,记录了王猛30多年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父母的记忆。

北大硕士留美12年誓不回家,发万字文与父母决裂,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两三岁时母亲曾把他打扮成女孩的模样,还拍摄了他穿裙装的照片,甚至不厌其烦地提起这段“趣事”。 可自从他对男女性别有了认识,这段往事对他而言只有羞耻。 王猛是个看起来有些软弱的男孩子,小学时反复受到欺凌,他和父母告状,但母亲只叫他去给老师讲, “而且要哭着讲。” 后来又因为不会剥鸡蛋,他遭到同学的取笑,这件事传到亲戚耳朵里,又被多次嘲弄。 “但面对取笑,家人从来没有保护过我,不以为然。” 家人从来都不向着他说话,总认为那些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

北大硕士留美12年誓不回家,发万字文与父母决裂,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小到大,他连自己挑选衣服的权利都没有,因为“母亲喜欢包办事情”,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她的审美来置办的。 有次文艺表演,班主任让大家穿短裤来,可是母亲不由分说让他穿上了长裤,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被无情驳回。 五年级时参加奥数考试,他带去的文件夹丢失,找回之后发现已经被人划坏,涂抹得乱七八糟。 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本以为会得到家人的安慰,没想到母亲却歇斯底里地说: “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北大硕士留美12年誓不回家,发万字文与父母决裂,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转眼到了高中,王猛跟家里反映在校的情况:因为被调换了座位,周围的学习环境很糟糕。 父亲不由分说,大动肝火地吼道: “同桌有什么影响?”、“最卑贱的狗才想要什么公平!”、“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哼。” 总之出了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你必须学会跟任何人相处”。 让王猛至今都无法接受的一件事还是考上北大的那个暑假,原本应该其乐融融的毕业旅行,却成了父母“教子有方”的炫耀大会。

北大硕士留美12年誓不回家,发万字文与父母决裂,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旅行团由单位里的几家人组成,带团的是一名年轻导游。 “一路上,母亲都在不停讲述者我如何优秀和培养我的体验,让人很不舒服,尤其是她的表情却是愁眉苦脸。” 仿佛在向别人表达“你看我多不容易,性格这么差的孩子也能让我培养得如此优秀”。 最为突然的事情发生在当天晚上,导游在安排住宿时,当着全团二三十个人的面提出: “这位北大的状元和两位小姑娘一起住,如何?” 他瞬间僵住, “我不知所措,什么也没有说。” ,而父母也没有搭话。 回到房间后,他才不平地问父母导游为什么这么说,却又遭到了父亲的一阵教育责骂: “你马上要出去读书了,别人乱说话这类事会很常见的。” “但实际上,我需要的是他们的一个反应,哪怕哈哈一笑呢?” 王猛说, “他们什么都没有做。” 在王猛看来,家人所有的“爱”和“保护”不过是保证控制对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持续控制,至于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并不在考虑之列。 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数次“救助”都没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久而久之,他仿佛置身于一座孤岛,内心的情感都被封闭了起来。

北大硕士留美12年誓不回家,发万字文与父母决裂,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坎坷的救赎之路

大学住宿制对王猛而言无疑是一次解脱,他终于可以远离父母了。 4年学校生活也在实验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中平淡的一晃而过。 可当毕业走向社会后,王猛发现自身的“弱点”全被显现出来了。 他进入一家做生物工程科学实验的研究机构上班,说起来跟专业再符合不过,但王猛并没有信心能做好这份工作。 “动手能力跟不上,交流也出现问题,自卑的心理导致很多事情跟不上,绩效评估下跌,不到一年只好离开。” 此后的几个工作也都不顺利。 曾有一段时间,王猛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以前那些令他沮丧的事情,这让他的精神非常涣散。 他觉得这些都与家庭教育有关系,奈何当时国内在这方面并不成熟,甚至找不到几家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 于是他决定转换专业,去一个心理学课题组跟组学习,并在之后申请赴美读心理学研究生。 当他第一次来到美国的心理咨询中心时,足足对医生讲了6个小时的过往经历。 “咨询师说我几乎有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 而这些问题也印证了自己对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猜想。 报告出来后,他给父母寄回一份,但父母依旧不以为然: “即便后来承认事实,一有机会就把责任推给我。” 王猛还曾多次写信,尝试与父母沟通,但均未果,父母总是以“又是那点事”来敷衍他。 深感已经与家人无法平等交流的他,最终写下了那封长达万字的决裂信。

北大硕士留美12年誓不回家,发万字文与父母决裂,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开始父亲还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因为儿子类似的“抱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儿子把这封信称为对家人的“最后通牒”,但父亲觉得,这算是什么最后通牒啊? “既然是通牒,你总该提出条件吧,总该是不能达到什么条件才会怎么怎么吧!” 父亲没想到,这不像“通牒”的通牒,真成了儿子与家人最后的告别。 老俩口一直搞不懂儿子为何会远离?为何不能“举重若轻”?为何老是揪着过去不放? 搞不懂的或许不止是他们,王家父母都受过良好教育,也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父亲还是国企干部,生活衣食无忧,王猛从小也是成绩优异、好学上进。 在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任何缺憾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却偏偏脱离了轨道。

北大硕士留美12年誓不回家,发万字文与父母决裂,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家人之爱,究竟有多难?

此事曾在网上引起了一波轰动,有媒体记者前去参访王猛父母, 他们始终认为这只是孩子在赌气,等他气消了,什么都好说。 “我们在期待一个契机,给他时间和空间。” 老俩口内心期待着儿子的回归,希望与儿子重新建立起亲密联系,他们认为在关系的重建上,主动权在孩子那边。 “家的大门永远打开,你走近,我们不会反手推开你。” 在他们看来,儿子直到上大学前都是很正常的。 “有什么问题想法都会给我们说,有一次还主动用别人的电话给我们打电话,回家也会说学校里的情况,甚至还会做几个新菜。” “即便是他没有回家过春节的前几年,2008年家里地震,他拿到去往美国的offer,还是从家里启程的,到那边还主动给家里说自己的情况。” 提到从小被父母控制和过度保护,母亲有些激动: “要说掌控,他17岁以后就不在我们身边,现在34岁了,人生一半都在外边,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照这样说,反而是掌控不够。” 父亲也承认自己对儿子说过很多次“不”,但他觉得这些都是原则上的拒绝: “我们单位是讲政治的,那时候就有一个警示片,里面讲一个儿子犯错后,在生命最后时刻都在埋怨他父母为什么不能多告诉他一些'不’字,哪些是不能做的。我可能也更多的是在这些方面给他说了一些不,收得紧了些。”

北大硕士留美12年誓不回家,发万字文与父母决裂,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清官难断家务事,看了王家的故事,真的很难评说谁对谁错。 孩子那边,必然有着他性格带来的一些偏激想法,这让他变得不孝,无法体会父母的付出与苦心; 而父母这边,也有着许多“为了你好”的大道理。 我们总喜欢用外界统一的标准或是大原则来要求孩子,却忘记了自己的孩子“不一样”。 孩子成年后与父母之间的种种隔阂,都是从幼时起,一件件小事情中积累而来。 几十年的沉淀,将当初的些许抵触、不甘、不满不断放大与丑化,误会越来越深,最终让亲子关系形成了一团乱麻。 再谈起来时,只剩下双方各自发泄着委屈,诉说着痛苦。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又何谈亲子之爱?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随着时间淡化、看开。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那份被亲人打击的感觉却刻骨铭心,甚至还会在之后的人生中不断重复上演。 如此,孩子内心的“恨”意又如何不深刻、难忘呢?

北大硕士留美12年誓不回家,发万字文与父母决裂,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 曾说: 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如果你和孩子的关系始终是紧张的、不安全的,那么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而孩子是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以后还要活很长时间的人,因此不要用生产产品的方式去定义孩子,觉得产品的光环越多,父母越有面子。 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与优势,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可以伟大”的地方,才能让他们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动起来。 男孩的世界,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他们总是少与父母沟通,但如果父母能意识到这点,从小多和孩子开诚布公的聊聊天,或许便能避免如今“无话可聊”的结果。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和鼓励;在他们失落的时候,站在背后默默支持; 在孩子年幼时给予深刻的亲密;在他们成长后,得体的退出。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 不要以爱为名给孩子一个窒息的童年,又因为童年的窒息让他的成年变得贫瘠。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