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调节功能检测图例详解

本文已经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5年9月科技刊发表

本文作者结合在眼镜店验光的工作经历,将调节功能检测的过程(本文不包括综合验光和集合功能检测内容)分成四个检测类别,五个检测项目,十五个检测步骤。同时尽量用图片辅助文字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记录下来。并且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便于验光初学者在学习初期,没有被测者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按照图例快速的学习、记忆、操作以利于快速的实际应用。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疏漏之处,请同行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调节功能检测图例的中心主旨是:

操作思路的变化需要随着检测数值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调 节 功 能 检 测

四个检测类别、

五个检测项目、

每个检测项目分为三个检测步骤、(总共15个检测步骤)

调节功能检测:

调节功能检测的四个检测类别:

A: 相对调节

B:调节反应

C:调节幅度

D:调节灵敏度

五个检测项目:

1.负相对性调节

2.调节反应

3.正相对性调节

4.调节灵敏度

每个项目分为三个检测步骤:

1.前期准备步骤

2.中期检测步骤

3.终点记录步骤

五个检测项目共十五个检测步骤。

举例:

被检测者 男性 17岁 学生

旧镜验配两年

主述:近半年视远模糊。

本例综合验光全矫检测数值

(图片1全矫检测数值显示)

R:-3.25DS-1.25DC×95 矫正视力1.0

L:-3.25DS 矫正视力1.0

双眼远矫正视力1.2 近矫正视力4.9

PD:61

为了便于表达,本文叙述的主要内容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

(1)检测综合准备、

(2)图片例举演示、

(3)总体步骤浅析;

进行调节功能检测各个步骤的分解演示。

由于本文旨是,演示调节功能检测的操作步骤详解,所以假定例举的被测者,屈光介质透明,眼底未见异常,所例举的被测者产生的屈光度变化,仅仅是双眼屈光不正性质的度数增长。(注:此前的综合验光过程,作者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5年09月份,上半月科技刊129页《综合验光图例详解》一文中有详细记述,本文不在复述。)没有视功能方面的障碍,和其它类型妨碍视觉健康的外源性或医源性因素。

调 节 功 能 检 测

一 、正/负相对调节检测 NRA/PRA

(1)检测综合准备、

相 对 调 节(NRA/PRA)

定义:指在集合不变调节相对改变,分正、负相对调节(NRA/PRA)

检测顺序:先测量负相对调节后测量正相对调节

(2)图片例举演示、

负 相 对 调 节(NRA)

举例:

全矫检测数值

R:-3.25DS-1.25DC×95 矫正视力1.0

L:-3.25DS 矫正视力1.0

PD=61cm

负 相 对 调 节(NRA)

1.前期准备步骤:(总第1个检测步骤)

图片-1-全矫检测数值显示(图片1和下图并列放置谢谢!)

(图片-1-全矫检测数值显示/特例-1-B相对调节视标)

a.开近距离阅读灯b.关集合掣c.放近视力标杆、近视表置与40CM,被测者注视最好视力上行。

d.双眼全矫,保证双眼视孔开放,并且确认被测者观察到的视标明确清晰。

2.中期检测步骤:(总第2个检测步骤)

a.双眼同时增加正镜量值,直至被测者报告,出现一过性模糊。

全矫检测数值为:

R:-3.25DS-1.25DC×95

L:-3.25DS

双眼同时加正镜级度为+0.25DS,加正球镜至+2.75DS

此时被测者主诉视标模糊,双眼同时回退一个级度的正球镜,被测者主诉视标清楚。

3.终点记录步骤:(总第3个检测步骤)

(图片2-负相对性调节的机显值)

a.机显值与全矫检测数值的变量为负相对性调节量值,记录检测结果

此时机显值为:

R:-0.75DS -1.25DC×95

L:-0.75DS

本例:机显值与全矫检测数值之间的变量+2.50DS,本例NRA量值为+2.50DS

记录此数值之后,将综合验光仪的数据还原至全矫检测数值

R:-3.25DS-1.25DC×95

L:-3.25DS

(NRA标准值:+2.25DS ±0.50DS)

本例:被测者NRA值为:+2.50DS 符合正常值

调 节 反 应

1检测综合准备、

定义:指人眼对某种调节刺激,所作出的实际调节量就是调节反应。

调节反应(BCC)正常范围:+0.25DS---+0.75DS为正常

2图片例举演示、 举例:

全矫检测数值为:

R:-3.25DS-1.25DC×95

L:-3.25DS

检测步骤:

1.前期准备步骤:(总第4个检测步骤)

a.关闭近距离阅读灯b.关集合掣c.放近视力标杆、近十字格子视标置与40CM,d.放内置±0.50交叉柱镜f.双眼全矫,保证双眼视孔开放,并且确认被测者观察到的视标明确清晰。

2.中期检测步骤:(总第5个检测步骤)

a.主诉横线清加正镜至横竖线同清,主诉竖线清加负镜至横竖线同清。

本例:

主诉:被测者主诉横线清晰,验光师同时增加被测者双眼前的正镜度,直至被测者报告,十字格子视标,横竖线等清。此时全矫检测数值的变量,就是本例调节反应检测的量值。

3.终点记录步骤:(总第6个检测步骤)

(图片3-调节反应检测的机显值)

a.机显值与全矫检测数值之间的变量为调节反应量值,记录检测结果

机显值为:

R:-2.75DS-1.25DC×95

L:-2.75DS

本例机显值与全矫检测数值之间的变量为+0.50DS,调节反应(BCC)量值为+0.50DS

检测结束后,将综合验光仪的检测数值,恢复到全矫检测数值的位置。

R:-3.25DS-1.25DC×95

L:-3.25DS

(调节反应BCC标准值:+0.50DSF ±0.25DS)

本例:

被测者调节反应(BCC)值为:+0.50DS 符合正常值。

(3)总体步骤浅析

特别提示:

调节反应检测是调节功能检测中,唯一一项需要关闭近用阅读灯检测的项目。

1、主诉:被测者主述横线清加正镜,竖线清加负镜,级度±0.25DS

2、主诉:横线清楚不一定异常,但是主诉竖线清楚一定不正常。

3、主诉:横线清楚如果超过正常范围,是调节滞后倾向,主诉竖线清楚是调节超前倾向

4、特别提示:主诉竖线清晰,一定要检查选择偏向性!

A-撤内置±0.50DC交叉柱镜,换外置±0.25DC交叉柱镜

B-左右两面外置±0.25DC交叉柱镜,取红点水平放置模式,请被测者叙述,看到的格子视标是否为竖线清晰。之后,立刻同时翻转左右两面外置±0.25DC交叉柱镜,取红点垂直放置模式,请被测者叙述,看到的格子视标是否依然为竖线清晰。如果被测者在红点水平和垂直放置的两种检测模式中,始终看不到视标存在的变化。始终表述为竖线清晰,就意味着被测者存在选择偏向性。说明使用交叉柱镜联合格子视标的检测方式,对于当时的被测者不能适用。

正 相 对 调 节(PRA)

1前期准备步骤:(总第7个检测步骤)

检查上一级项目完成后,数据是否已经还原到全矫检测数值,同时打开综合验光台的近距离阅读灯。撤内置±0.50DS交叉柱镜,撤近视力标杆上的调节反应视标,更换正相对性调节视标(PRA),保持双眼开放,被测者观察视标清晰。

1.中期检测步骤:(总第8个检测步骤)

a.双眼同时增加负镜量值,直至被测者报告,出现一过性模糊。

全矫检测数值为:

R:-3.25DS-1.25DC×95

L:-3.25DS

双眼同时加负镜级度为-0.25DS,加负镜至-3.00DS

此时被测者主诉视标模糊,双眼同时回退一个级度的负球镜,被测者主诉视标清楚,

2.终点记录步骤:(总第9个检测步骤)

(图片4-正相对性调节的机显值)

a.机显值与标准值的变量为正相对性调节量值,记录检测结果。

此时机显值为:

R:-6.00DS -1.25DC×95

L:-6.00DS

本例:机显值与全矫检测数值之间的变量-2.75DS 本例PRA量值为-2.75DS

记录此数值之后,将综合验光仪的数据还原至全矫检测数值

R:-3.25DS-1.25DC×95

L:-3.25DS

(PRA标准值:标准:≥2.50)

本例:被测者NRA值为:-2.75 符合正常值

(3)总体步骤浅析:

NRA>PRA等于舒适用眼

NRA/PRA检测结果低常和高常各自的意义

NRA低常:调节幅度检测中的正镜片是检测放松的能力,是正镜片达不到正常值,是放松不下来,是调节过度/超前倾向,询问既往史,是否近视度数增长较快。判断被测者,可能具有佩戴ADD下加的,功能性镜片的同时,做好视功能检测全部结束后,需要联合调节功能训练,维持近视度数稳定的先期判断。

NRA高常是近视过矫/远视欠矫,要重新复验屈光不正。

PRA低常:调节幅度检测中的负镜片是检测接受调节刺激的能力,负镜片达不到正常值,是紧张不起来,是调节不足/滞后倾向,慎重为被测者选择,具有ADD下加的功能性镜片。如果最终的检测结果,确定为调节不足/滞后,应该选择调节功能训练。

调 节 幅 度

(限于篇幅,本文只例举移近法检测调节幅度)

(1)检测综合准备、

定义:注视远点与注视近点的屈光力之差称作调节幅度(AMP)

正常值:不低于相关年龄调节幅度2DS

调节幅度测量:

测量调节幅度分为:移近法(偏低),镜片法(偏高)。

公式:实测调节幅度(AMP)=检测距离的倒数

公式:应有调节幅度(AMP)=15-1/4(年龄)----此为最小调节幅度

举例:

全矫检测数值为:

R:-3.25DS-1.25DC×95

L:-3.25DS

PD=61cm

1.前期准备步骤:(总第10个检测步骤)

a.开近距离阅读灯b.关集合掣c.放平近视力标杆、近十字视标板置与70CM处,也就是近视力标杆的最远端。

d.双眼全矫,保证双眼视孔开放,并且确认被测者观察到的视标明确清晰。

关集合掣

2.中期检测步骤:(总第11个检测步骤)

a.移近十字视标,至被测者主诉出现一过性模糊,即为调节幅度(AMP)的检测终点。

测量步骤:

移近法(偏低)

移近平均速度为1cm/s

调节幅度(AMP)移近法的判别标准为,被测者主诉所注视的近十字视标,由清晰到出现一过性模糊,即为调节幅度(AMP)的检测终点。

请被测者注视近视力标杆远端,70CM处的近十字视标,以每秒1CM的速度移近视标,在距离8CM的距离上面,被测者主诉出现一过性模糊,此距离点为本例调节幅度(AMP)的检测终点。

3.终点记录步骤:(总第12个步骤)

(图片5-调节幅度,近视力标杆检测距离的机显值)

a.检测距离的变量,带入公式,即为调节幅度的量值,记录检测结果

移进法检测调节幅度(AMP),只改变近十字视标与被测者的距离,在该项目检测中,综合验光仪的机显值全程无变量。

记录近视标卡与被检眼距离,其倒数即为调节幅度(AMP)

本例:

被测者实际检测的调节幅度(检测距离的倒数)

本例调节幅度(AMP)为12.50DS的调节力

(调节幅度AMP标准值:不低于相关年龄调节幅度 2DS )

本例:

被测者实有的调节幅度(AMP)值为:12.50DS >应有调节幅度(AMP)值为:11.75DS

本例:调节幅度检测结果符合正常值

(3)总体步骤浅析

本例:

被测者年龄:17周岁

全矫检测数值为:

R:-3.25DS-1.25DC×95

L:-3.25DS

被测者实际应有的调节幅度{AMP=15-1/4(年龄)} AMP为11.75DS的调节力

本例虽然采用移近法测量调节幅度(AMP)的结果会偏低,但是检查结果显示,被测者实际拥有的调节幅度,依然不低于其自身应有的调节幅度。

注意事项:

移近法需要将,近十字视标置与70CM,也就是近视力标杆的最远端。

阅读舒适必须保留1/2的调节力,即有1/2调节未使用。眼的调节幅度应为视近所需调节的两倍,否则易出现视疲劳

移近法(先双眼测量,如果异常可以考虑单眼测量,看异常的眼别)

梯度法(偏低)镜片法( 偏 高 )

移近法检测调节幅度(AMP)和集合功能检测中的集合近点(NPC)检测非常相似,

是否只要做一种检查就可以涵盖两个检测项目哪?

答案是否定的。

调节幅度(AMP)是使被测者不能通过提高调节,来保持视标清晰,被测者的表现为“模糊”(也就是,一个视标变模糊)为测量终点。

集合近点(NPC)的检查终点不仅打破被测者的融像,而且人为干扰其双眼视、被测者表现为“破裂”!(也就是,一个视标变成俩)为测量终点。

所以虽然都是使用双眼推进法(push up),但是

测量调节幅度(AMP)和集合近点(NPC)

是完全不同的两项检查,其检测数据不具有相互替代性。

调节幅度(AMP)检测结束后,将近视力表恢复到预置位置,然后,抬起近视力标杆,综合验光仪检测数值归零,将机器放归在预置位置。

调节功能检测在综合验光仪上的检测项目结束!

a.双眼同时增加正镜量值,直至被测者报告,出现一过性模糊。

3.终点记录步骤:

a.机显值与标准值的变量为负相对性调节量值,记录检测结果

调节灵敏度检测 F L P

(1)检测综合准备、

反转拍/视力卡的使用事项

标准值:

反转拍/视力卡分为单眼检测和双眼检测,单眼检测分为左右眼各一次,双眼检测异常,共检测三次,检测时间为每次1分钟,总计三分钟。

单眼一分钟训练通过标准为----单眼/分钟/≥12周期

双眼一分钟训练通过标准为----双眼/分钟/≥8周期

1.反转拍首先使用+2.00DS之后使用-2.00DS

2.检测用视力卡为单个E字视标,规格为20/30。

3.一正一负为一个周期

4.距离在30CM---40CM之间

5.检测过程中,佩戴全矫眼镜,注视视力卡中E字的字母开口,指认第一个字母,同时使用+2.00DS的反转拍,指认正确后。指认第二个字母,同时使用-2.00DS的反转拍,指认正确。这就是一个周期。

6.视力卡不要覆膜

(2)图片例举演示

(图片-特例-3-A全矫检测数值显示+B反转拍/视力卡)

全矫检测数值:

R:-3.25DS-1.25DC×95

L:-3.25DS

PD=61mm

1.前期准备步骤:(总第13个检测步骤)

a.开近距离阅读灯

b.选择PD61mm的试镜架,按照全矫检测数值插片检测调节灵敏度(FLP)球镜内置,柱镜外置。先遮盖右眼,进行单眼检测,并且确认被测者观察到的视标明确清晰。

C.先检测单眼(先右后左)之后检测双眼

2.中期检测步骤:(总第14个检测步骤)

a.单 眼 检 测

(图片-6 单眼反转拍/视力卡检测)

1.单个E字20/30的视力卡

2.单个E字视力卡/±2.00DSF的反转拍

3.遮盖左眼,将反转拍+2.00DS,放置于被测者右眼前,指认出单个E字视力卡,字母的开口方向,为1/2周期检测通过。

4.迅速将反转拍置换成—2.00DS,立即放置于被测者右眼前,指认出单个E字视力卡,字母的开口方向,为一个周期检测通过。

5.单眼检测时间为一分钟

6.单眼一分钟检测通过标准为----单眼/分钟/≥12周期

本例:

单眼检测数值为R:12个周期 L:14个周期 本例单眼检测数值为正常

b.双 眼 检 测

(图片-7 双眼反转拍/视力卡检测)

单个E字20/30的视力卡/±2.00DS的反转拍检测工具不变;

1、将反转拍+2.00DS,放置于被测者双眼前,指认出单个E字视力卡,字母的开口方向,为1/2周期检测通过。

2、迅速将反转拍置换成—2.00DS,立即放置于被测者双眼眼前,指认出单个E字视力卡,字母的开口方向,为一个周期训练通过。

3、双眼检测时间为一分钟

4、双眼一分钟训练通过标准为----双眼/分钟/≥8周期

本例:

双眼检测数值为:9个周期

3.终点记录步骤:(总第15个检测步骤)

本例:

检测标准:单眼检测≥12个周期、双眼检测≥8个周期

调节灵敏度检测,单眼检测数值为R:12个周期、L:14个、周期双眼检测数值为:9个周期。

本例:调节灵敏度的检测结果符合正常值。

(3)总体步骤浅析

调节灵敏度检测,在调节功能检测中,是不需要在综合验光仪上进行检测的项目。

调节灵敏度检测是评估,双眼视物持久度的重要指标。

检测调节灵敏度,使用反转拍/视力卡,检测时间每次必须查满1分钟。

在视功能检测的分析评估中,调节灵敏度检测对于初学者,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分析调节功能还是集合功能的异常,究竟谁是原发,谁是继发的时候,对于初学者,往往难以在诸多的检测指标中,迅速准确的分析清楚。

但是调节灵敏度检测的结果,在判断调节集合功能的原发和继发性的方面,可以起到简便明了的指导作用。

那就是:

单眼调节灵敏度异常,双眼调节灵敏度同样异常,就是调节功能异常。

单眼调节灵敏度正常,但是双眼调节灵敏度异常,就是集合功能异常。

反转拍/视力卡是改善异常调节灵敏度的有效手段,正确使用反转拍/视力卡进行视功能康复训练,可放松调节因素导致的视疲劳,还能提高用眼持久性,推迟调节疲劳引起的视力下降。

本例全矫验光数据

R:-3.25DS-1.25DC×95 矫正视力1.0

L:-3.25DS 矫正视力1.0

双眼远矫正视力1.2 近矫正视力4.9

PD:61

负相对性调节NRA数值:+2.50 符合正常值

正相对性调节PRA数值:-2.75 符合正常值

调节反应 BCC数值:+0.50DS 符合正常值。

调节幅度 AMP数值:调节幅度(AMP)值为:12.50DS >应有调节幅度(AMP)值为:11.75DS

调节幅度检测结果符合正常值。

调节灵敏度 FLP数值:单眼检测数值为R:12个周期、L:14个、周期双眼检测数值为:9个周期。调节灵敏度符合正常值。

本例调节功能检测结论为,该被测者调节功能正常。

在调节功能的所有检测项目中:

正负相对调节(NRA/PRA)、调节反应(BCC)、调节幅度(AMP)以上三项检查,是双眼视功能舒适度的检测评估项目!

调节灵敏度(FLP)是检查,双眼视功能持久度的检测评估项目!

调节功能的检测和集合功能的检测操作,在步骤上最主要的相同点是只动球镜,不动柱镜。主要区别是,集合功能检测,是远近距离都有检测项目。而调节功能检测的全过程,完全是在近距离进行。

结合以上四个阶段,五个个检测,所得出的五个数值,可以在集合功能检测数值的基础之上,联合综合验光终点数据,进行视功能的评价分析。

通过本文所叙述的四个检测类别、五个检测项目、十五个检测步骤。所得到五个调节功能数值的检测过程,就是本文所意图说明的调节功能检测的操作全部过程。

本例调节功能检测结束!

李焕明 敬上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