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农业农村部加强市场监测预警 机构预测2023下半年价格回落

本报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我国农产品贸易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贸易大而不强、国际话语权低、调控手段少等问题依然存在。”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举办2022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研讨会,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贸易处处长叶全宝表示,“需要从加强国际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加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和有关展会等平台建设、扎实做好农业领域贸易谈判等几个方面着力推进。”

进口利润丰厚

叶全宝表示,长期以来,农产品贸易一直是我国三农工作特别是农业对外合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是一个挑战频繁、危机叠加的灰暗时期,全球经济增长缺乏动力,难以推动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主要经济体正处于艰苦的调整期。

“国外的客户,根本就没有心思搞生产。”上海一家贸易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国际局势不稳定,大家对未来没有预期,客户也没有心思下订单,所以贸易量也不稳定。”

2022年,中国的内贸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过去都是北粮南运,现在北粮就留在北方了。进口粮食价格便宜,南方市场更倾向于进口粮食。”中粮人士透露。

2022年全年中国玉米价格一直走强,这是全世界唯一的全年走强的产品,究其原因,上述人士表示:“中国生猪养殖的数量在提高,导致饲料需求上升。”

畜产品是我国农产品保供的重要组成,也是稳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畜牧业是农牧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农业总产值近30%。

全国畜牧总站统计信息处处长杨红杰透露,近两年中国畜牧业发展克服新冠疫情的冲击和饲料原料价格飙涨,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春节期间的肉禽蛋奶供应已有保障,未来我国肉类产品的供应和消费都将呈现多元化趋势。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7035万吨,同比增加537万吨,收购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

2022年海外粮食价格出现了调整。“由于海外粮油价格回落,海外粮油的进口利润从6月份的少有利润转变为利润丰厚。”上述中粮人士表示。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粮食展望》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粮食进口费用将上升至1.94万亿美元,同比增加10%;全球农业投入品进口费用或超420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50%。

关键期:2023下半年

中粮期货研究院副院长李楠指出,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全球粮食供应链正在恢复,巴西、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粮油供应国增产,未来1~2年全球将进入稳定气候状态,以上因素都将对全球农产品供给端恢复产生积极影响。虽然国内种植成本依旧偏高,但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带来物流畅通和运输成本降低,将会让农产品价格缓行回落。

他表示,2023年下半年粮油利润可能随着进口量的增加而降低。

疫情暴发前全球食糖供应出现近1000万吨短缺,导致糖价一路高升,但疫情暴发后原油价格出现较大回落,致使主要食糖生产国将乙醇生产转向食糖生产,进而影响食糖产量预期大幅上调,由此可见全球能源价格直接影响食糖贸易。

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晓雪指出,目前中国食糖贸易出现进口来源高度集中、高含糖产品成为普遍贸易存在模式、供需受价格影响较大等现状,由于巴西、印度等食糖供应国产量预期短缺,预计国内食糖仍将呈供需偏紧状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子飞表示,水产领域国内消费水平不断增长,进口需求持续增加,但面临东南亚国家市场竞争,以及中国水产品贸易竞争力下降问题,贸易顺差收窄。短期来看,餐饮恢复、节日临近将刺激水产品内需增长,行业将迎来复苏。长期来看,中国仍需转变“经济导向”的传统观念、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对主要水产品出口做出战略优化。

农户不要囤粮

“不要囤粮。”一位中粮分析人士认为,可以对农户进行指导,以防止农户盲目囤粮惜售,最终造成损失。

他表示:“2023年下半年农产品价格可能会出现缓行回落。”

囤粮惜售是近两年农户的普遍心态,主要是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农民提高了心理预期。囤粮惜售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由于储备环境有限,粮食会出现霉变。

“随着下行态势的进展,耕地租金上涨的情况可在2024年缓解。”他补充道。

记者了解到,在2021年耕地租金上涨80%的基础上,2022年,耕地租金继续上涨超过20%。

随着农产品价格上涨,2021年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因此今年扩大种植面积是春耕前的主流。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大型农户开始各地寻找耕地,即便是价格上涨,也在积极寻找各种耕地流转消息。农户、农业合作社甚至“抢地”。

按照预测,2024年的耕地租金将下降。

此外粮食价格还与全球经济的复苏不稳定性,以及原油价格相关。

“在原油的需求方面体现得较为明显,上半年油价预计维持在每桶70~90美元之间波动。”上述分析人士表示,“俄罗斯是否接受原油出口限价,是短期内较大的不确定因素,预计2023年全年原油价格的均值要低于2022年,农资成本将会出现回落。”

(编辑:郝成 校对:颜京宁)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