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新中国成立6年才授了衔,为何?苏联反对首套方案,有一元帅特例

1955年,距离新中国成立已经过去了六年之久。这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才开始正式施行军衔制。同年9月27日,毛主席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而周总理则举行授予将军军衔的典礼仪式。

新中国成立6年才授了衔,为何?苏联反对首套方案,有一元帅特例

授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许有的人会感到很疑惑,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六年之后才正式授衔?这六年里,关于授衔都酝酿了一些什么呢?事实上,鲜为人知的是,新中国授衔的首套方案曾遭到苏联反对,陈毅成元帅特例,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六年之后才开始授衔?

其实早在1948年,中共中央就曾提出过关于军队等级制度的建设问题,要知道,军衔也是对军队等级制度的一种区分方式,除了便于作战指挥,它还能够通过荣誉来保障军人在军队以外的权益,以激励士兵的作战士气,是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新中国成立6年才授了衔,为何?苏联反对首套方案,有一元帅特例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全方位向苏联这位社会主义老大哥学习,我们也打算像苏联一样实行军衔制。1950年,研究军衔的准备工作正式提上日程,但是好景不长,研究军衔的准备工作进行到一半,就爆发了抗美援朝,时局变得十分紧张。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军衔制的问题只好暂时搁置。

直到1954年,新中国才开始在军队内实行“四大制度”:薪金制度、勋章奖章制度、征兵制度和军衔制度。自此,军衔制度和授衔工作再次被正式提上日程,直到1955年才正式成功授衔。此时的中国军衔主要分为四等十四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 元帅

大将 上将 中将 少将

大校 上校 中校 少校

上尉 中尉 少尉 准尉

新中国成立6年才授了衔,为何?苏联反对首套方案,有一元帅特例

其中,本该授予毛主席的大元帅军衔却因毛主席拒绝授衔而空缺。除此之外,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长达六年的授衔酝酿过程之中,有那么一段小插曲十分引人瞩目。

首套方案为何遭苏联反对?

在1952年2月,中央军委就曾提出“为今后实行军衔制度奠定初步基础”的重要指示,旨在为军衔制度做好初步准备工作。同年11月,在苏联军事顾问卡苏林与中央军委各部的共同研究之下,拟定了有关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等级制度,预备在我军设立六等二十级:六等,即元帅、将、校、尉、军士、兵。二十级,即元帅分三级、将官分四级、校官分三级、尉官分四级、军士分四级、兵分二级。

新中国成立6年才授了衔,为何?苏联反对首套方案,有一元帅特例

由于这个拟定版本是在苏联军事顾问卡苏林的参与下所制定的,所以几乎可以说是苏联军衔制度的一个翻版。其中,唯一与苏联军衔制度不太一样的是,我军决定在将级军衔之中多加一个“准上将”。

我军当时的军师干部分为六个等级:军级分为正军、副军、准军,师级分为正师、副师、准师。对应到拟定的军衔制度来说,准军和副师都会被合并到少将这一级里。但是,军和师的等级并不能混为一谈,哪怕是军级里较弱的准军和师级里较强的正师,它们之间也还是有一定的悬殊。

新中国成立6年才授了衔,为何?苏联反对首套方案,有一元帅特例

所以,中央总干部部认为在少校与上将之间有必要增加“准将”这一等级来调和这一矛盾。然而,中央总干部部这一经过充分酝酿的首套方案却遭到苏联军事顾问卡苏林的反对。

苏联军事顾问卡苏林认为,当时的苏联军队都没有“准将”这一军衔,少将下面直接是上校,所以中国军队也没有必要设立“准将”这一军衔。他还提出,如果我军设置了“准将”这一军衔,那么副师一级的军官也可以被授予准将。这样的话,我军的副师长等级就会高于苏军同等军衔的等级,就会让苏联军官在与我军交往时“低人一等”,所以苏联军事顾问一直十分反对这一拟定军衔方案。

新中国成立6年才授了衔,为何?苏联反对首套方案,有一元帅特例

彼时的新中国念在与苏联同盟、还依赖苏联援助的份上并没有多说什么,再加之抗美援朝的紧张局势,这一方案就没有被采纳实施。但是军衔制度的准备工作并没有停滞,1935年,中央军委又在首套方案的基础上,通过采纳苏联意见和参考朝鲜军衔制度,搞出了一套新方案。

在这套六等21级的方案里,少将与上校之间多了一个“大校”,来解决“准将”的矛盾。同时,这套方案还把首套方案里的“上将”改为“大将”,将“准大将”改为更顺口的“上将”。对于尉官,这套方案也做了很大的调整:将“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简化为更简洁的“大尉”“上尉”和“中尉”。而这一套方案,就成为了1955年军衔制度的雏形,唯一的变动,就是将尉级军官增设了一个“准尉”军衔。

新中国成立6年才授了衔,为何?苏联反对首套方案,有一元帅特例

陈毅为何成元帅特例?

在军衔等级制度决定以后,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关于军衔如何评定。除了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只此一份的大元帅军衔,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元帅和大将军衔的人选评定。其中,元帅之位一开始设置了十一人的位置,但是出于便于军队管理、避免指挥混乱的考量,最终决定元帅只设定十个人。

关于元帅军衔的评定问题,经过周总理和人大常委会的共同决定达成一致:

“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6年才授了衔,为何?苏联反对首套方案,有一元帅特例

值得注意的是,在初步评定军衔的方案里,元帅名单里有邓小平、刘少奇、周恩来。大将名单里有李先念、张鼎丞和谭震林、邓子恢。但是,这七人最终都以不在军中任职为由没有接受授衔,就连本应作为大元帅的毛主席都主动放弃了军衔。那么,当时同样不在军中任职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为何被授予元帅军衔呢?

其实,这还多亏了周恩来总理为他的竭力争取。周恩来认为,陈毅参加革命时间早,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所以完全有能力可以胜任元帅这一军衔。与此同时,以陈毅现在的职务,有了元帅军衔,也更好开展工作。

新中国成立6年才授了衔,为何?苏联反对首套方案,有一元帅特例

陈毅,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之一,红军土改革命时期起担任第四军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等多方要职参与五次反围剿行动并做出重要贡献。解放战争之中指挥过淮海战役,在第三野战区中有过十分重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后,陈毅还身兼多职,为建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顺带解决了上海国民党遗留下来的通货膨胀问题。

基于陈毅同志的卓越贡献,担任元帅再合适不过。为了推荐陈毅担任元帅,周恩来将陈毅比作苏联的布尔加宁同志,来说明让陈毅当元帅,并不会妨碍他的本职工作。要知道,苏联的布尔加宁在1946年就被任命为苏联武装力量部副部长,仅一年就在兼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一职的情况下晋升为元帅。而陈毅的军事才能比布尔加宁还要略胜一筹,所以授予他元帅军衔又有何不可呢?

新中国成立6年才授了衔,为何?苏联反对首套方案,有一元帅特例

于是,周总理的意见很快就被中共中央书记认真采纳并讨论,经过商议最终决定为陈毅授予元帅军衔。就这样,已经不在军中任职的陈毅也成为了十大元帅之一,算是元帅之中的一个特例了。同时,周总理坚持授予陈毅元帅军衔,也让元帅之中有了新四军和华东野战军的代表,使得新四军和华东野战军战士做出的贡献被永远铭记。

聂荣臻曾对陈毅说过:“要是叶挺在,你们新四军就会有两个元帅。”叶挺早在1946年就不幸遭遇空难逝世,每念及此,作为多年领导新四军的战友陈毅总会沉痛万分,他说:“如果叶挺还在,我一定要把元帅的桂冠俸给叶军长!”

新中国成立6年才授了衔,为何?苏联反对首套方案,有一元帅特例

所以,陈毅接下元帅这顶桂冠,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新四军,为了他最亲密的战友---叶挺。

时值今日和平的年代,1955年设立的军衔制度曾被一度取消又被一度恢复。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最高设到上将封顶,这是因为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再无人能做到如同十大元帅、十大将军那样的卓越贡献了。

新中国成立6年才授了衔,为何?苏联反对首套方案,有一元帅特例

如今,强大独立的中国再也不用像当年拟定军衔方案那样需要看别国的脸色行事了,这是无数祖辈用汗水和血泪换来的繁荣昌盛。同时,我们也要永远铭记那些开国将领为守卫祖国河山和国泰民安而付出的鲜血和牺牲。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