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2023教育部新课标四省联考语文作文解析

作文题 I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代文阅读 I《这里是中国》告诉我们,大碰撞的洪荒之力使得我国地貌景观极富变化,我们的家园多姿多彩。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题 II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谚语往往在通俗易懂的话语中蕴含着经验与智慧,但有些谚语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不争馒头争口气”,再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等。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题 III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当下,很多人倡导简约的理念,也有不少人肯定繁复的价值。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解析】

王本华——依标重教,指向实际语文生活

  首先,新的命题形式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课标”)的核心精神。我们知道,高中课标的一个重大突破是,以18个学习任务群建构出必修、选修、选择性必修3大类型的语文课程内容,使语文教学的任务目标更加清晰。同时,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更是教学路径的引导,旨在敦促我们的教学改变以往听说读写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的简单线性训练模式,而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就是追求“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这道题目的设计无疑是符合这样的精神的,因为它首先是阅读,需要考生对阅读材料有较好的把握,需要阅读后有自己的思考;同时,它更是写作,是将自己的阅读思考沉淀下来,通过适度的联想、想象、整合、迁移等,转化为对某一个命题的深度审视。从阅读《这里是中国》选文,到歌颂现实中的“祖国之美”,材料能够增加考生更丰富的联想,提高他们思维的深度,从而使阅读与表达得到完美的融合。

  其次,新的命题形式打通了教考之间的关联。高中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编写要体现整合的理念……灵活地整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活动,选用典型材料设计语文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依据这样的精神,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以学习任务群为统领设计每一个单元,各单元以课文(学习资源)为依托,设计出若干以整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的学习任务,从而使语文学习更好地指向深度阅读和深度写作;因此,教材中大量的写作都是从课文(学习资源)生发出来的,是与阅读密切关联的。受教材的设计思想的影响,当前的课堂教学也极为关注读写结合,强调从阅读中获取写作的资源,包括观点和材料,甚至包括技法、语言上的模仿;因此,这样的命题势必会引导课堂教学回归教材,重视教材,从而改变以往弃教材不顾而大量刷题、猜题、押题的现象。

  最后,新的命题形式是重视真实语文生活的必然结果。真实的语文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追求消遣的阅读,让自己沉浸在一份愉悦里,用闲适的目光观察他人的生活,审视他人的思考;但事实上,在步履匆匆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带着任务、带着目的的阅读,是通过阅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案。当然,即便是消遣的阅读,我们也会从中吸收到或实用或有趣的思想与精神,有了吸收,势必会增加我们表达的愿望,或口头的交流,或书面的发表。因此,不管怎样,从阅读到写作,从吸收到表达,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一个真实的语文生活状态;此外,试题从阅读而延伸至写作,也是与真实的生活状态高度契合的。虽然试题形式有变化,但学生写起来并不会觉得困难。

汪锋——考查审辨力

  最近ChatGPT的现象级火热引起全球关注,引发我们的思考:面向未来的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尽管这个问题早就是教育界的基本问题,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人们也从来没像今天这样迫切地想知道,如何才能不被ChatGPT这样的人工智能淘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审辨力才是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性特征,人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审慎地比较各种证据与论证,从而作出个性化的判断。

  就语文教育而言,写作是人类交际活动的输出环节,将人们的思维活动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使人们能够进一步交流,得到他人的反馈,这样,思想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很多语文界的有识之士对于假大空的写作都深恶痛绝,大力呼吁让学生的写作回归到实际运用,避免宿构与套作。在今天信息传输手段高速发展、信息量爆炸的情况下,信息的获取已经不是问题,而如何筛选信息、形成自己有价值的判断,才是语文实际运用的重中之重。这一认识逐渐成为共识,但如何在写作中让审辨力落地则是颇费思量的事情。

  在过去的很多写作教学与测试中,都有各种引入审辨考查的尝试,但不少被人诟病为也是空对空,是形而上的论争,与真实社会生活还离得比较远。事实上,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审辨之中,常常在各种说法之间摇摆,在各种场合群组之间发表观点与人议论。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我们要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价值,就要思考各种不同的观点,作出个人的判断。

  高考是指挥棒,如果这个指挥棒能给语文教育指出清晰明确的前进方向,那就再理想不过。在“老高考新课标”适应性测试语文卷中,我们高兴地看到,作文题向考查审辨力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以作文题II“谚语中的经验与智慧”为例,试题形式上与通常的材料作文类似,也是给一段材料,提出“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问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自己的思考;但是,有意味的地方在其材料:

  谚语往往在通俗易懂的话语中蕴含着经验与智慧,但有些谚语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不争馒头争口气”,再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等。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