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她比道光帝小30岁,深受帝皇宠爱,临死受封皇后却不系宗谥!

自孝全皇后钮祜禄氏死后,道光帝便不再愿另立中宫,中宫之位一直空悬,后宫不可无主,为此,道光帝晋封她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摄六宫之事,管理后宫事务,她摄行六宫诸事整整十年,却始终未能得到皇后封号,直到死前的第八天才得到皇太后封号,死后也不能系宣宗谥,她就是湘妹子今天要和您聊的博尔济吉特氏,静贵妃。

她比道光帝小30岁,深受帝皇宠爱,临死受封皇后却不系宗谥!

博尔济吉特氏,父亲是花良阿,官刑部员外郎,生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比道光帝小30岁,温柔体贴,又解风情,初入宫时便被道光帝看中册封为贵人,赐封号为“静”,入宫第二年便生下皇次子,此时的道光帝已近不惑之年,子嗣甚少,得皇次子奕纲实在是高兴之极。

她比道光帝小30岁,深受帝皇宠爱,临死受封皇后却不系宗谥!

静贵人因为生皇次子,母凭子贵晋升为静嫔,然而四个月后,皇次子却夭折了,为安慰失去爱子,心情极为悲痛的静嫔,道光帝又晋封她为静妃,幸运的是,静妃又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生皇六子奕訢,也就是后来的恭亲王,静妃的身份更是随之往上升成为静贵妃。

她比道光帝小30岁,深受帝皇宠爱,临死受封皇后却不系宗谥!

道光二十年(1840年),道光帝第三任皇后钮祜禄氏病逝,道光帝坚持不立皇后,一年后,道光帝下诏加封静妃为静皇贵妃,摄行六宫之事,孝全皇后去世后,留下的十岁独子奕宁,也就是后来的咸丰帝,交由静贵妃抚养,静贵妃将此视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对待,让失去母爱的咸丰帝再次感受到了慈母的温柔。

她比道光帝小30岁,深受帝皇宠爱,临死受封皇后却不系宗谥!

然而道光帝对静贵妃虽然十分宠爱,但其情分远不及孝全皇后,也始终将静贵妃定为妾室,而且在修建妃嫔园寝时,钦定次位,表明静皇贵妃不管生前死后都只是自己的妻妾之一,而不是正牌妻子。

她比道光帝小30岁,深受帝皇宠爱,临死受封皇后却不系宗谥!

道光帝晚年,因为外侮内乱,祸不单行,皇太后一病去世,道光帝悲伤过度,忧悲交加,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临死之前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立储诏书拿出,当大臣们从建储匣里拿诏书时,发现里面有两份,一份是册立皇四子奕宁的,一份是册封皇六子奕訢,两份同时颁布,这也说明了道光帝对这两个儿子矛盾艰难的选择。

她比道光帝小30岁,深受帝皇宠爱,临死受封皇后却不系宗谥!

道光三十五年(1850年),奕宁继位,改元咸丰,是为文宗,称咸丰帝,其弟奕訢被封恭亲王。静贵妃在道光帝在世时,一直未得到皇后封号,所以自恃对咸丰帝有养育之恩,便一心想得到太后封号,而其儿子奕訢也十分希望自己的生母晋封为皇太后,用以扩张自身权势。

她比道光帝小30岁,深受帝皇宠爱,临死受封皇后却不系宗谥!

咸丰帝之所以迟迟不想给静贵妃加封为皇太后封号,一是因为先帝妃嫔被嗣皇帝尊封皇太后的没有先例;二是因为静贵妃虽对自己有抚养之恩,但毕竟不是生身之母,所以更不情愿加封皇贵妃为皇太后,因而两兄弟因为静贵妃封号问题产生了芥蒂。

她比道光帝小30岁,深受帝皇宠爱,临死受封皇后却不系宗谥!

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静皇贵妃病情突然加重,恐命不久矣,咸丰帝着急探视,正遇到恭亲王奕訢,咸丰帝问皇贵妃病情如何,恭亲王跪地痛哭说道:“已经命在旦夕,唯有等皇太后封号下来才能瞑目了。”对此情形,咸丰帝如还不加封,有不孝之嫌,虽然并非咸丰帝本意,但也没办法,于咸丰五年七月一日传旨,尊静皇贵妃为“康慈皇太后。”

她比道光帝小30岁,深受帝皇宠爱,临死受封皇后却不系宗谥!

静皇太妃终于圆了数十年的梦,在临死前的第八天终于得到了皇太后的封号,静皇太妃得到太后封号九天后安详平静离开,享年44岁,咸丰帝服缟素27日,但下旨“不系宣宗谥”,也就是不加宣宗成皇帝的“成”字,从而创下了清代历史上皇后不系皇帝谥号的特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