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今天要讲的这个人,

    他身份相当特殊,

    既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大师,

    也是穷到自己种菜的一省副省长,

    而就在刚刚,

    因为一件令人难以接受的事,

    他终于引起关注......

    他,就是杨廷宝。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在河南南阳,

    至今仍流传着名门杨家的故事。

    杨廷宝的父亲杨鹤汀,

    同盟会会员,

    民国时期南阳第一任知府;

    杨廷宝的长子杨士莪,

    中国水声学奠基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而杨廷宝自己,

    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

    杨鹤汀、杨廷宝、杨士莪,

    在历史百年跨度里,

    形成了一个传奇而风云流荡的大家气象,

    可谓“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杨廷宝和父亲杨鹤汀

    1901年10月,杨廷宝出生,

    在这多灾多难的一年,

    他的降临,既是杨家的“不幸”,

    也注定要成为杨家崛起的希望。

    出生那天,

    他的母亲难产去世,

    为此杨廷宝一辈子没过一次生日。

    而作为是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后人,

    母亲给他留下的,

    是无数精妙的字画碑帖。

    因为思念,

    杨廷宝时常对着母亲的遗墨观赏临摹,

    沉淀在骨子里的世家书香气息,

    造就了他一身才气。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少年时代,

    杨廷宝即以全省第一的成绩,

    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科班,

    后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在这里,

    这个来自落后中国的留学生,

    在自诩审美最佳的西方建筑界大放异彩:

    他仅用两年半时间,

    就完成了需要四年时间完成的课程,

    接着荣获艾默生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

    又获市政艺术学会设计竞赛一等奖。

    他的两件设计作品,

    还被选进《建筑设计原理》一书,

    这本书后来成为,

    许多国家大学建筑系的教材。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美国报纸报道杨廷宝

    1925年,杨廷宝在美硕士毕业,

    美国很多极负盛名的建筑事务所,

    都要重金聘请他,

    但杨廷宝遗传的,

    不光是血脉中涌动的才华,

    还有一颗火热的中国心。

    在给美国学界留下一个“杨廷宝”的传奇后,

    他挥一挥衣袖,

    告别那方绚丽云彩,

    回到了战火中的祖国。

    1927年,

    杨廷宝加入天津比较有名的建筑公司:

    基泰工程司,

    在这里,他的雄心壮志开始扬帆:

    目标只有一个,

    改变外国建筑师一统中国建筑界的局面!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

    为了设计出最好的作品,

    杨廷宝随身携带三件宝,

    “笔、小本、钢尺”,

    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积淀,

    那些古朴的建筑:

    木塔、山寺、老宅,

    每一处都让他开阔了视野,

    东方之美和西方之美如何更好的结合,

    成了他设计作品的追求。

    随看随画,日子一长,

    他对建筑尺寸比例愈加敏感,

    只用手一画,

    就像比例尺一般精准。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到建国前的十年时间,

    是杨廷宝最绚烂的黄金时间。

    他以无可复制的建筑才华,

    在中华大地上,

    谱写了无数壮丽的建筑诗篇。

    1927年,杨廷宝被张作霖邀请,

    设计帅府红楼群。

    中西结合的设计,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

    这座气派非凡的帅府,

    让建筑界第一次知道了杨廷宝,

    此后许多名人的房屋布局,

    都沿用了杨廷宝的设计手法。

    他只有26岁,

    初出茅庐,惊艳业界!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张氏帅府

    第二年,

    杨廷宝被聘请设计了沈阳站,

    大方得体,精美绝伦。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京奉铁路沈阳站

    1929年,

    杨廷宝设计完成中国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

    东北大学汉卿体育场。

    也是当年中国最大的体育场,

    其设计理念和基本风格,

    一直沿用到今天,

    仍是各大高校建体育场的,

    参考“模板之作”。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接着,

    他在沈阳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精彩佳作:

    东北大学图书馆,

    红楼气度,贯古彻今。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东北大学化学馆,

    别有韵味,不同凡响。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沈阳同泽女子高中,

    中西结合,独具匠心。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这一年,

    杨廷宝年仅28岁,声名鹊起,

    作品中已有大师之风。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

    蒋介石早就听说杨廷宝的设计,

    专门请他来南京负责建筑修建,

    在这里,

    杨廷宝奏响了,

    他建筑生涯中最绚烂的华彩乐章。

    中山陵音乐台、中央医院、

    中央体育场、宋子文公馆……

    这些享誉国内外的南京城建筑精品,

    都出自杨廷宝之手。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中山陵音乐台,曲池莲荷,花架青藤,浑然一体,美轮美奂。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中央研究院,庄严肃穆,静默安然,风格稳健,落落大方。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中央医院,近现代医院的奠基之作,其建筑风格沿用至今。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大开大合,与东北大学图书馆遥相呼应,尽显阳刚之美。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南京中央体育场,气度不凡。

    杨廷宝一生,

    一共一百零九件作品,

    五十七件献给了南京,

    金陵城(南京古称)内四十八景,

    一大半都出自他的设计。

    有人说半座南京城,

    都是杨廷宝打造的,

    这话丝毫不为过。

    1930年,

    杨廷宝为中国建筑贡献了一部佳作:

    清华大学图书馆,

    这座馆历经百年沧桑而经久不衰。

    50年后,

    打造半个清华园的建筑老教授关肇邺,

    回忆自己初次见到,

    杨廷宝设计的清华图书馆时的情形,

    说了这样几句话:

    “我初次见它,逢抗战刚胜利,

    清华园到处荒草没膝,满目疮痍,

    大理石上满是血污,

    然而“外表的凄凉”,

    丝毫不能掩盖这座图书馆浑然一体的壮美,

    使人看了“久久不忍离去”。”

    就是到了今天,

    初次踏入清华园的学生,

    初次见到杨廷宝设计的图书馆,

    那份气势磅礴的感觉,让大家油然赞叹:

    “别的地方,

    哪里能见到这样的气派!”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凭借这些作品,

    杨廷宝成为中国建筑界泰斗,

    40岁之前,他的成就,

    已经超越了无数建筑师终生的梦想,

    他的出现,

    彻底打破了国外建筑师,

    垄断中国建筑设计的局面!

    那么,40岁之后呢?

    杨廷宝的才智还能比得上从前吗?

    答案是:

    宝刀未老,声震国际!

    1949年,

    杨廷宝拒绝了去往台湾省,

    留在大陆为崭新的中国贡献力量。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

    毛主席纪念堂、南京长江大桥......

    百余项建国重大工程,

    都有杨廷宝设计的身影。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穷到种菜的副省长,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宝?而刚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发生了。

    在时代的浪潮下,

    杨廷宝“顶风”设计了,

    简约美观的北京和平宾馆。

    这个作品,

    后来成为公共建筑之典范。


    从1953年起,

    杨廷宝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他代表中国,

    先后参加了十二次国际建筑师会议,

    1957年和1961年,

    杨廷宝两次当选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

    中国人参与国际建协的组织和领导,

    杨廷宝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第一个,

    也是仅有的一个。

    20余年不遗余力,

    他为新中国建筑学的发展呕心泣血,

    不光设计了一大批重要建筑,

    还培育出了大批建筑界栋梁之材:

    有中央部长、 大学校长、教授,

    总建筑师、总工程师等,

    这些人无不蜚声国际,

    光是院士就出了七个。

    讲个小故事吧,

    在世界建筑学界有一个“诺贝尔奖”,

    叫普利兹克建筑奖。

    对于每一个学建筑的中国人来说,

    得这个奖是毕生理想,

    在2012年以前,

    从来没有过中国人得奖,

    直到一个叫王澍的中国人拿下这一大奖,

    他在领奖后说了这么一句:

    “我认为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

    杨廷宝一个,

    我导师齐康是半个!”

    作为全中国仅有的“一个建筑师”杨廷宝,

    那“半个建筑师”齐康,

    还是他的亲传弟子,

    那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王澍,

    还是他的徒孙,

    可见杨廷宝,切实是中国,

    最配得上“建筑师”称谓的那一人。

    曾经有这样一场有趣的饭局,

    中国建筑界最负盛名的两位大咖:

    梁思成和杨廷宝,

    带着各自的学生在北京一家饭馆聚餐,

    谈话间,杨廷宝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

    又坐下,又站起来,

    打量着面前的桌椅,

    然后从怀中掏出卷尺,量好尺寸,

    一一记录在小本上。

    梁思成好奇问他在干什么,

    他说,这套桌椅只占了极小的空间,

    而坐着甚为舒服,

    所以引起了他的注意。

    生活里一丝一毫,

    在大师眼中,尽是学问。

    《一代宗师》里面说:

    “人活一世,有的成了面子,

    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

    在今天说起建筑大师,

    世人皆知“北梁”而不知“南杨”,

    亦是这个道理。

    而作为一位宗师级人物,

    杨廷宝学至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9年还官至江苏省副省长,

    可他的生活从来都是一贫如洗。

    一家8口,只有他一个人挣钱,

    常常入不敷出。

    后来实在穷的没办法,

    妻子为节省开支,

    在自家院子里开了一块地,

    自己种菜,

    这样就省下了一大笔买菜钱。

    1982年,

    他为南京修建雨花台红领巾广场作设计,

    这是一生最后的作品,

    那年12月,杨廷宝因病逝世。

    他为中国建筑,

    一直忙到病倒前一个月,

    真正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但多年后的今天,

    恰逢杨廷宝120周年诞辰之际,

    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发生了。

    据澎湃新闻称,

    这样一位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

    一位无可匹比的传奇人物,

    他在老家南阳的故居,

    竟被改造成了饭店。

    这样的消息,

    引起了网友诸多议论。

    杨廷宝曾耗尽心血,

    为中国留下了多部,

    保护古建筑、古房屋的书籍,

    然后他自己的故居,

    却至今未能得到最好的保护,

    这样的情况如网友所言,

    属实羞愧.......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栽培桃李育芳芬,建筑尽美论乾坤,

    报国何辞为人梯,留得一城满园春。

    今天,

    适逢杨廷宝诞辰120周年之际,

    希望全中国人,

    可以认识这位不为人知的大师,

    他是一位真正为中国建筑学,

    耗尽毕生才学的大写的中国人!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