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名老中医名医名方(70)

[文末有福利]

尚品洁的 清温涩肠汤

组成 黄芪30克,防风15克,炒白术15克,苍术15克,仙鹤草30克,白头翁30克,白芍10克,制附子6克,炮干姜6克,乌梅炭6克,甘草6克。

功能 益气温肾健脾,清热燥湿止泻。

主治 炎症性肠病日久,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脾肾阳虚气弱,肠道湿热蕴阻之寒热错杂病症。

用法 制附片先煎30分钟,其他药物先用清水约1500毫升,浸泡40分钟,然后合煎,武火烧开,文火30分,倒出。再加入清水500毫升,复煎20分钟,两煎合一,分2~3次于1日内饮尽。忌食生冷荤腥及刺激性饮食。

方解 方中黄芪益气升阳,防风祛风胜湿、疏肝理脾,两药伍用,防风得黄芪之补而不散泄,黄芪得防风散邪之力而不恋邪。炒白术补脾燥湿,益气和

中,苍术健脾和胃,开郁辟秽,两者消补兼行,使脾胃纳运复常,水湿得以运化。仙鹤草味苦而涩,收敛止痢,消肿止痛;白头翁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二者共奏清热利湿止痢之功。

炮干姜温中助阳,制附子温阳补肾,相须而用,温补脾肾,振奋元阳。白芍、甘草敛阴和阳,缓急止痛。乌梅炭妆敛止泻以固之。综观全方温阳补虚、清热燥湿,对应了炎症性肠病寒热错杂、本虚标实的病机,彰显了寒热并举、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加减运用 大便黏液多者,加败酱草清热化湿排脓;大便黏滞不爽者,合用香连丸,少佐炒槟榔,清热止痢,导滞顺气;腹胀甚者,加桔梗、大腹皮上下分消;两胁或左少腹疼痛者,合用四逆散理气散郁止

痛;若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者,加陈皮,则泻肝木而补脾土,调气机以止痛泻。

李振华的 豁痰宁心汤

组方: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橘红10克、法半夏10克、节菖蒲10克、远志10克、枳壳6克、厚朴10克、郁金10克、砂仁8克、桂枝6克、薏苡仁30克、甘草3克。

功效:健脾益气,豁痰宁心。

主治:室性早搏。痰湿阻滞型:临床以心悸胸闷,气短喘促,体倦乏力,四肢沉重,或逐渐肿胖,脘腹胀满,大便糖薄,头晕头沉,口干不欲饮,嗳气,舌

质淡暗,舌体肿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或濡缓为主证。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分服。

方解:方中参党、白术、茯苓健脾利湿;枳壳、厚朴、砂仁醒脾理气,燥湿化痰;橘红、半夏降逆豁痰;桂枝通阳利水,配白术、茯苓、苡仁以增强脾之运化功能;节菖蒲、郁金、远志化湿透窍,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痰,通阳宁心之功。

加减:气虚甚者加黄芪30克、生山药30克益气健脾;大便溏薄甚者加煨肉蔻10克、苍术10克以燥湿固涩;脘腹胀满者加广木香6克、大腹皮10克以理气化湿。除满消胀;心悸明显者加龙齿10克、琥珀3克以镇心安神。

谢兆丰的 泻脾除秽汤

泻脾除秽汤的组成:生石膏50克,藿香20克,佩兰20克,防风10克,山栀10克,黄连3克,荷叶10克,白蔻仁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严重口臭者,每日煎服2剂。加减:若口臭兼有血热者,加生地20克、赤芍10克,清热凉血;便秘加大黄10克,导热下行;肺痈吐脓血而口臭者,加鱼腥草20克、黄芩10克,以清肺热;小便短赤加滑石、黄柏各10克,清热利湿;食韭蒜后口臭,用连翘、茶叶各10克,泡茶饮之;若臭如馊腐,则为消化不良,不可作纯热证治疗。

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烟、酒、辣椒、葱、蒜等,以免动火助邪。

廖志峰的 三叶四根汤

组成:桑叶15克,紫苏叶15克,枇杷叶15克,白茅根30克,芦根30克,板蓝根20克,山豆根10克,杏仁10克,陈皮10克,浙贝母15克,甘草6克。

功能:解表宣肺,清热止咳。

主治:发热头痛,微恶风寒,咽痛咳嗽,痰多胸闷,咽痒即咳,口干欲饮。

运用:此方主要用于秋、冬季感冒,燥热袭肺,发热头痛,微恶风寒,咽痛,咳嗽不止,咽痒即咳,痰多胸闷,口干欲饮,及小儿急性支气管感染,急性扁桃腺炎等病症。

施志明的 扶正抗癌汤

组成:生黄芪30g,生白术12g,生薏仁30g,冰球子24g(山慈菇),莪术12g,七叶一枝花24g,女贞子12g,姜黄9g,天龙6g,仙灵脾12g等。

功能:扶正祛邪,解毒消肿。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饮服。

主治:肺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肠癌、鼻咽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临床运用:本方为治疗恶性肿瘤的基本方,临床应用时应在本方的基础上,以阴阳气血为纲,脏腑为目,进行辨证施治。凡临床见脾气虚者常加生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淮山药等,血虚者用熟地、当归、阿胶、白首乌、枸杞子、红枣等,阴虚津亏者加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百合、生地、黄精、玉竹、鳖甲等,脾肾阳虚者用熟附子、仙茅、巴戟天、锁阳、苁蓉、补骨脂等。另外,可根据不同病种选用龙葵、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八角莲、野葡萄藤等清热解毒药物加强祛邪作用。

国家名老中医陈文伯治高血压经验方

地骨皮、葛根、丹参、山楂、牛蒡各3g。热水冲泡饮用。对85%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都有效谷越涛的 清中化湿汤

组成: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苍术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莱菔子12克,木香10克,炒麦芽12克,甘草6克。

功能:燥湿化痰,清热散结、理气和中。

主治:中焦湿热证。症见脘腹痞满,甚者胀痛,连及胸膈,泛恶纳差,不思饮

食,嗳气吞酸,口干而不欲饮,肢体困倦,便秘,舌质偏红,舌苔厚腻或黄腻,脉弦或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早晚口服。

加减:临床根据湿热轻重缓急和兼夹症状,在清化湿热时佐以畅通气机、活血通络、益气养阴、行气消导等法,灵活加减。如热轻可去栀子,热重可加黄连;湿浊偏重者可适当增加半夏、陈皮、苍术、茯苓之剂量,或加藿香、佩兰;伴有恶心、呕吐者加竹茹、代赭石;肝郁气滞者加柴胡、川楝子,痛重加川芎、延胡索;夹瘀者加五灵脂、蒲黄。热多因湿郁久而生,若舌苔厚腻,苔色虽然未见发黄,却已有化热之势,仍可使用清中化湿汤。

行之医话昨日回顾:

祖传秘方不传之秘,总治愈率达100%,疗效惊奇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四代单传秘方价廉方易效神,在此公开秘方,万望读者珍之,惜之

老中医临床20年验方:我治疗颈肩、头面部疼痛常用这个秘方

搞定顽固性毛囊炎的21个特效秘方

导阳归肾汤:10剂治愈17个月口腔溃疡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寻找中药重剂取效的秘诀

经典民间实用偏方验方(4)

名老中医名医名方(69)

老石更中医男科:

“兴阳宝丸”治疗阳痿658例有特效,最早3-5天见效,一般10~12天见效

国医大师任继学治疗男性阳痿病

乌附龙马汤治寒湿腰痛良方

中药威灵仙治疗少精症2例

名医干祖望创制的扶正补虚良方“三仙汤”——中药小激素,却没有激素的副作用!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