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刘敏榕工作室: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温馨家园

刘敏榕工作室: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温馨家园

刘敏榕工作室组织暑期社会实践队活动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现有在读少数民族学生2228名,其中515名新疆籍学生中有少数民族学生281名。学校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2014年筹建、2017年正式成立了“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 ——少数民族学生之家”,搭建专门负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由在新疆生活了33年的刘敏榕老师担任工作室负责人兼党支部书记。

多年来,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深入学习领会党的民族政策,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坚持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坚持一视同仁与尊重差异结合,从思想引领、党建凝聚、实践深化、学业帮扶、文化浸润、生活解困六个路径出发,在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上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多措并举、持续用力,培育了一批热爱祖国、学业优良、积极向上的新疆籍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和民族团结的优良“种子”,探索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模式,为高校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刘敏榕工作室获批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教育部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 “双创”工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全国优秀团队。

(一)思想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工作室牢牢把握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正确方向。组织少数民族学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疆方略和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邀请学校领导给少数民族学生上党课、思政课,邀请新疆大学专家教授来校作专题报告,讲授党的知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增强师生对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认识,增进了“五个认同”和民族团结意识。专门组织全体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观看教育视频、学习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并撰写心得体会,正确认识新疆历史和文化。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征文活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引导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圆梦想”,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每学期组织寒暑期新疆籍返乡学生召开座谈会,进行“谈家乡变化,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少数民族学生交流对“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等民族团结活动的体会,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党建凝聚,淬炼少数民族学生红色信仰

工作室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不断加强党支部政治建设,制定了《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党支部工作管理办法》《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开展党员及非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定期进行理论知识培训测试。党支部组织力量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包括每个学生的既往成长经历、政治面貌、思政表现、学业成绩和入校后的思想、学业情况和学生家庭情况,做到了学生的经历、学业、思想、表现等基本情况清楚,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扎实基础。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党支部党日主题活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通过开展“我和我的党”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体悟信仰力量;组织党员开展“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特色党日活动;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应知应会的知识。工作室发展了16名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其中维吾尔族学生9名。工作室的党建工作在全校发挥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全校少数民族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达93%。

(三)实践深化,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五个认同”

工作室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参与班级管理和社会实践等,通过实践深化思想认识。自2018年以来,工作室连续四年组建社会实践队,带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前往古田会议会址,接受党史教育,让学生深切地感受人民军队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战精神,感知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必然;前往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厦门,让同学们领略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前往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奋斗过的福安市,到农村、学校体验艰苦奋斗的精神,体悟“弱鸟先飞、滴水穿石 ”的道理,引导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同学们假期回到新疆,还到农村、工厂、学校、社区参加当地组织的活动,化身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者、宣传员,讲授亲身经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惠民政策。这些实践活动系统而生动,引导学生感悟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感悟党的伟大、党的初心,进一步增强了“五个认同”。工作室及个人多次获评全国、全省社会实践的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等荣誉。

(四)学业帮扶,夯实少数民族学生成才之基

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实际,工作室将开展学业帮扶作为一项突破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成立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业精准帮扶课题组”,在学校固有基础课教学模式上,构建了 “刘敏榕工作室、学生主管部门、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研究中心、导学志愿者及少数民族学生 ”五位一体的精准学业帮扶创新教学管理模式;设计了一套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有内容、有活力、有效率的教学方案,开设“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等 4门课的集中辅导;通过学习帮扶,学生的“高等数学”通过率从过去的30%— 40%,达到96%以上,“大学英语”通过率提高了60%以上。学业帮扶不断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祖力胡玛尔连续 3年获得国家一等助学金,并获福建省新疆籍经商务工求学人员“优秀学生”称号。

(五)文化浸润,重建少数民族学生心灵家园

针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不同特色与差异性,且对少数民族学生影响至深的情况,工作室在学校固有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发挥特色优势,在文化育人上实施坚持一体、包容多样、积极参与、重在践行的融合做法,让优秀地方文化、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涓涓细流,沁入少数民族学生心田。工作室将少数民族文化与福建当地文化相融合,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一体多样的丰富性。依托学校书香文化教育平台,建设“少数民族文献馆”,组织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参加讲座、读书沙龙、4·23世界读书日等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每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开展校园内 “同唱一首歌(祖国赞歌)”“同读一本书(民族团结)”“同看一部电影(爱国主义)”等活动;每年12月,举办少数民族学生汇报演出、趣味运动会等,少数民族学生教汉族学生跳新疆舞、唱新疆民歌,闽籍学生表演闽剧、茶艺等,增进各族学生的情感友谊,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不断丰富和浓郁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文化氛围。

(六)生活解困,构筑少数民族学生温暖保障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工作室汇聚多方力量,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工作室定期开展校党委书记与少数民族学生面对面活动,校领导与少数民族学生交谈,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考研情况,并以个人名义资助少数民族贫困生。组织家访活动,校党委领导利用暑假远赴乌鲁木齐、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看望慰问在福大就读且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深入新疆各地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家访活动。充分尊重民族风俗和饮食习惯,工作室积极协调学校后勤部门做好饮食保障工作。同时,学校将资助体系向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倾斜,切实提供生活保障,让少数民族学生切实体会党的温暖。每年在迎新、古尔邦节、藏历新年以及其他少数民族重大节日,工作室精心组织各种欢庆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即使身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逢年过节,工作室老师都邀请同学们去家里一起过节;同学们生病了,“福建妈妈”会亲自送上热乎乎的 “新疆汤饭”等可口美食,让少数民族学生在福建也时刻有家的关怀。工作室还从校团委、研究生院、学生处等部门遴选优秀研究生、本科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子、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培育了一个优秀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群体

在工作室的持续努力下,福州大学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群体逐渐成长为有民族情怀、爱国情怀、报国之心、建设美丽家乡雄心壮志的时代新人。每年暑假,90%以上的新疆籍少数民族返乡学生深入牧区、深入群众,参加“停课不停学,课程帮扶班” “战胜疫情,我们在行动”“家乡小学生,学习我来帮”等活动,以教育情怀反哺家乡,遍及新疆16个地州市,当地群众参与和受教育人数每年逾1万余人。疫情初期,少数民族学生募集善款4680元,购买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赠送给福建省红十字会。两个少数民族学生创业团队成长为创新创业典型,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还传承公益和责任,传递爱心回报社会,吸纳20多名贫困学生就业。同时,少数民族学子们勇于落实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的担当,9名2021届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返回新疆建功立业,报效家乡发展。

打造了一支优良的少数民族学生思政工作队伍

工作室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全面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聘请大学生导师、党政管理干部、相关专家、专业任课教师、辅导员、新疆内派教师、学生骨干等七支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人员为专家团队,注重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同时,学校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配备专职辅导员;每年派出专兼职辅导员参加教育部、新疆举办的内地民族班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室负责人刘敏榕为福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她在新疆生活了33年,对新疆有着深厚情怀,近十年来她在业余时间全身心倾注工作室的建设,被誉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引路人”“少数民族学生的福建妈妈”,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福建省“最美教师”提名奖等十余项荣誉。

形成了一个优质的少数民族学生思政工作品牌

经过多年建设,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影响日益扩大,成为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省内外众多民族教育机构争相慕名而来取经学习,宁德民族中学、新疆昌吉州教育局、福州市三坊七巷“畲族纪念馆 ”、福大附属实验小学等都设立了“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社会实践”基地;工作室与长乐华侨中学等共建,“大手牵小手”携手共进。工作室的经验做法受到教育部,福建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肯定或表彰。

摸索出一条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政工作的新路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工作室形成了“以党的建设为龙头,以思想引领为重点,以就创业扶持为特色,以人文关怀为基础,以感恩教育为依归 ”的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纷纷作了深入报道。在实践基础上,刘敏榕工作室积极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项目的研究,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与福州大学合作成立 “福建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深入开展“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持续推进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