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播报
编辑
《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就是:下雨吧,浇润公田。
“雨我公田”,说明井田制尚且存在,“遂及我私”,说明井田制虽存在,但已开始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因此,出现于春秋晚期。“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了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至于井田制瓦解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力耕田,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加快了农业的发展;
2、私田开垦增多,加快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促使封建剥削方式产生,阶级关系发生新变化;
3、以鲁国“初税亩”为代表的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
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
出处播报
编辑
1、《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2、《孟子.滕文公上》:“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意思是说:做大官的人,都有一定的田租收入,这一办法滕国本来早就实行了。可是为什么不让老百姓也有一定的田地收入以保障他们的生活呢?《诗经》上说:“天上下雨,先下到公田里,然后再往私田里下。”只有实行助法才有公田的说法。这样看来,周代已经实行助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