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书法讲座 | 《白氏草堂记》临创举要(10)

从临摹到创作

中国书法强调临摹,临帖几乎成为学习书法最有效的途径。如何临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今著述宏富,故不赘述。习书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帖积累,学习书法自然会进入到从临摹到创作的阶段。如何有效实现从临摹到创作的转换,是任何一位书家都必须面对且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临帖的意义何在

成功地学习书法不只是简单技法层面上的临与摹,亦非依赖师父带弟子一般,完全靠言传身教解决,刘恒先生有言:“用语言描述得非常清楚的东西,往往是比较简单的部分。”古人称学书须临帖善悟,学习书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习书者用心去领悟,但领悟过程用语言很难表述,因而会显得很飘渺。善悟者,短时间即可有所得;不善悟者,甚至一辈子困惑其中。笔者认为,临帖具有三个维度:一、 透过字帖的静态结果,研究其动态书写过程与艺术表现方法,该过程可以理解为思忖原作者“是怎么书写?”的问题。具体而言,《白氏草堂记》的线条粗壮,且轮廓两侧有涨墨形成凹凸之状,临帖时就当思考其用羊毫笔和半生熟且较粗糙之纸方能达至此效果。二、通过对原帖点画关联、结构处理、章法铺设等逐一研究,分析其内在的关联与原由,思考原作者“为什么这么写?”的问题。《白氏草堂记》结构上追求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因此可见其点画慎密处四周皆有疏朗之字与之对比与烘托,可见密者更密、疏者尤疏(见图一)。三、探究作者是在怎样的时空环境,如何确立书写内容、书体与风格,如何合情合理地表达作者的艺术审美和思想情怀的问题。

_硬笔临草堂十志_临社书法

图一

二、学以致用

临摹不在于花长时间去被动、机械地模仿,而需要理性思考,基本定位是为己所用。简言之,临帖只是书法学习中不可绕开的过程,而非学书的目的。通过吸取古代经典值得借鉴的部分,并变成自己的东西,学以致用方为目标。笔者认为,临帖中经常自疑与自省弥足珍贵。临帖首先要自疑:这本字帖好在哪里?我要学习法帖的哪一个部分?如何突破其难点?怎样强化其风格?等等。其次自省:我掌握点画特征了吗?记住偏旁部首没有?原帖结构特征、章法布局如何?怎样举一反三书写原帖没有的字?缺乏有效思考、不能将古代碑帖之精髓为我所用,纵使临摹千百遍,亦收效甚微。

三、解剖之功

临帖之法,是对线条、结构、章法诸元素进行有目的性的“解剖”。比如:线条如何起笔、收笔;点画形态是方、是圆还是尖;同一个偏旁部首有几种形状,同一结构怎样体现不同的形态;书写节奏如何,墨色是否多样化,等等。诸多因素构成的书法整体在善临帖的学书者面前,会若庄子《养生主》中描绘的庖丁眼中并无全牛一样。庖丁为何一刀下去轻松到位,缘于其掌握了牛的肌体,摸准了牛的身体结构,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化繁为简。只有对其研究得十分透彻,方能信手拈来,游刃有余。邓石如《白氏草堂记》为书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原矿,将其解剖、分解,而后再组装加工,一件崭新作品便得以重生。(见图二)

临社书法_硬笔临草堂十志_

图二

三、创作源于积累

书法创作是习书的目标与归宿,是临帖后个人笔墨的表达,是建立在“临摹”基础之上的蜕化与升华。长期书写积累,百川归海,皆围绕创作来展开,离开创作目标,习书也就失去了意义。书法创作是综合性的技术、思想、情感相互交织的艺术再生,需要我们不断加强自身功力的积累,心理学上称为“艺术灵感是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源于对生活勤奋、积累、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后的个性迸发。”首先,书家对毛笔的驾驶能力与用笔技巧直接影响书写线条的质量。《白氏草堂记》的线条富有弹性和张力,是具有生命力的线,并非简单而缺乏技巧书写的“傻大黑”。其次,培养高水准的艺术眼光不可或缺。书家将眼中之形化为心中之物,用毛笔将“字”在纸上表现出来,此时的“字”已经升华为自然而优美的艺术形象,呈现出无穷的魅力。在《白氏草堂记》的字里行间,仿佛可以感知藤杖芒鞋、一身布衣的邓石如的千古风流。再者,创作需要激情。书法艺术通过文字内容以及书写章法、结字、墨色等多手法交映生辉而跃然纸上,其中书家的情感因素是其生命力中最令人产生共鸣的部分,用情感浇注的书作会穿越时空、直击心扉。最后,艺术创作需要灵感。李刚田先生说过:“临摹解决不了创作的问题,只有创作才能解决创作中的问题。”艺术灵感表现为审美意象的瞬间生成,书家在生活中应细于观察、敏于感受、善于体验、勤于思考,随时随地、有意无意地把生活中的体验、感受存储于内心的意识仓库。当“艺术灵感”得以激发的瞬间,书法创作的目标便得到明确,实现这一目标的愿望即刻在心中凝结成一种强大的动力。这种心理动力便是创作的内部动机,此刻深藏于内心的刻苦岁月的磨练自然会跃然于自己的作品之上。(见图三)

临社书法__硬笔临草堂十志

图三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