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养老标准|养老护理服务规范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能力评估标准、照护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服务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养老服务机构(组织)提供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242投诉处理指南 MZ/T 039—2013老年人能力评估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认知障碍 cognitive impai rment 认知障碍指与学习记忆以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严重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伴有失语、失用、失认、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 3.2 心理护理 mentaI nurs i ng 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 改变老年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或保持健康的护理过程。 3.3 健康管理 older health management 对老年人健康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干预,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维持并促进老年人健康的过程。
4服务准备 4.1能力评估 4.1.1结合养老机构实际,制定老年人能力评估管理制度,应按照MZ/T039的要求,为入住老年人进 行能力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级护理。 4.1.2老年人能力评估应为动态评估,在接受养老服务前进行初始评估;接受养老服务后,若无特殊 变化,每6个月定期评估一次;出现特殊情况导致能力发生变化时,应进行即时评估。 4.1.3如出现老年人亲属对评估产生异议的情况,应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老年人能力评估。 4.2服务方案 4.2. 1依据评估结果,结合老年人既往疾病史、躯体功能状态、精神心理状态等情况,制定个性化护 理方案,并请老年人家属签字确认、存档。护理方案应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并包含以下要点: a)以维持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为目的,提供饮食、穿衣、卫生、出行等基本护理,并可通过 调整周围环境,使之与老年人生活能力相适应,延缓老年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状态; b)针对有噎食、跌倒、走失等风险的老年人,提供送餐喂食、辅助训练、活动限制等安全照护服 务; c)针对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药物过敏等症状的老年人,应提供用药照料、保健指导等医疗照 护服务; d)针对有失眠、抑郁、焦虑等身心不良状况的老年人,应提供睡眠照料、情绪安抚等心理照护服务。 4. 2.2依据动态评估、定期评估或即时评估结果,对老年人护理方案进行跟踪、评价和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如下: a)辅助性教育护理方案; b)部分补偿护理方案; c)全补偿性护理方案。
5服务内容 5.1生活照料 5.1.1饮食照料要求如、; a)确保蔬菜摄入量,每天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每人250g,主副食品品种应保持10种左右,食盐 摄入量应不超过6g; b)认知障碍老年人应少食多餐,适量添加水果、酸奶、坚果等; c)认知障碍老年人应在较固定区域定时诳餐,就餐环境宜安静舒适; d)护理长期卧床的认知障碍老年人,应釆用坐位,同h寸借助辅助设备,协助老年人进食。 5.1.2用药照料要求如下: a)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药品应由专人保管,对外来药品帔好登匸.定期检査药品有效期;按照医嘱 给药,不应擅自更改用药剂量或停药。用药过程中,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咨询医生并遵医嘱及 时处置; b)针对认知障碍老年人拒服药的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 5.1.3着装照料要求如下: a) 为认知障碍老年人选择柔软、舒适、透气,便于穿、脱的衣服; b) 为认知障碍老年人选择防滑、合脚的鞋子,避免系带繁琐的款式; c) 定期协助认知障碍老年人整理衣柜。 5.1.4睡眠照料要求如下: a)合理布置房间色彩、灯光、物品等,促进老年人的睡眠; b)确保老年人睡眠过程中的安全,应定时査房或调整睡眠姿势,防止坠床或压力性损伤; c)增加日间活动,缩短午休时间,保证老年人的夜间睡眠质量。 5.1.5清洁照料要求如下: a)定期为老年人更换衣物、床品,并进行分类清洗和消毒; b)定期协助老年人洗澡,应注意做好安全防范,避免滑倒、跌落等事故发生。 5.1.6排泄照料要求如下: a)认知障碍老年人宜穿简单、易松解的裤子,卫生间应有明显的“标示"引导,工作人员应定时 提醒老年人如厕; b)工作人员应分析失禁原因; c)便秘的老年人,应保证每日水份摄入量,工作人员定时陪同散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5.2康复护理 养老护理机构宜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如下: a)智力训练:开展数学运算,由简单到复杂、宜反复进行训练; b)记忆训练:宜开展记忆背诵,以帮助失智老年人增强记忆; c)生活训练:宜引导老年人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整理床铺等; d)反应训练:宜开展生活化反应练习,如阅读、书写、对答、聆听、计算等; e)定向力训练:宜使用卡片、标示文字等,增强信息刺激,引导老年人,使其定向能力提高。 5.3心理护理 养老服务机构的心理护理宜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心理治疗、放松训练、音乐治疗等方式。护理内容如下: a)支持性心理治疗:宜通过积极倾听、启发、表扬和鼓励等方法,帮助心理受损的老年人表述情绪和情感,维护和提升老年人的自尊感,减少或防止症状的反复,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的适 应能力; b)认知心理治疗:宜逋过耐心倾听老年人的问题,给予理解,并帮助他们认识其异常行为表现,指导他们学会用新的万式来改变不良行为以及痛苦的情绪和态度; c)放松训练:宜通过唱歌、运幼、深呼吸等自我调整训练,帮助老年人放松身心,消除紧张情绪、调节心理平衡; d)音乐治疗:宜通过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加合唱、器乐演奏、舞蹈等,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 5.4应急救护 5.4.1应建立完善摔伤、烫伤、骨折、噎食等事故的应急处置机制。 5.4.2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6服务评价与改进 6.1评价方式 6.1.1应采取日常检査、定期检査、不定期抽査、专项检査等方式,开展机构内的服务质量检査与考 核、督导。 6.1.2应采取意见箱、电话、信函、网络等方式,定期征询老年人家属的建议和意见。 6.1.3应邀请相关专家或第三方专业机构,每年开展不少于1次的服务质量评价和满意度测评,并形 成分析报告。 6.2评价内容 服务评价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服务项目; b) 服务质量; c) 服务人员; d) 服务满意度; e) 工作记录和归档情况等。 6.3信息处理 6.3.1养老服务机构应制定信息处理表格,并对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6.3.2按照服务承诺,对投诉信息进行处理。投诉处理应符合GB/T 17242规定,时限应不超过十个 工作日。 6.4持续改进 6. 4.1服务人员应根据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6. 4.2服务管理部门应根据检査考评、服务对象投诉情况,定期对服务人员、服务项目进行调整,对 评价低的服务人员予以降级处理或淘汰。 来源标准化网站,编辑养老产业咨询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