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静动之中的灵魂

——读诗歌《象鼻山》中的“我”

象鼻山在哪儿?曾经耳闻过,具体却不是很清楚。看过诗人的《象鼻山》却有想去桂林,一睹其尊容的冲动。这力量就来自于诗歌语言的形象性以及诗歌中的“我”。水穿过象鼻山的“鼻子”,象鼻山矗立在水边,诗人却说“巨象来到水边喝水”,“一口吞掉半条漓江”。一“喝”一“吞”,把静态的象鼻山拟人化动态化了,尤其一个“吞”字,掷地有声气势非凡。临水而立的象鼻山就如目在前栩栩如生了。象鼻山的“月亮”映入水中,诗人却说“来河边喝水的月亮”被“象鼻牢牢卷住”。一个“卷”字就又把象鼻山的外形拟人化动态化了。诗歌的前四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摹写了象鼻山的“形”,传达出了象鼻山的“神”,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细细一想诗行中却隐藏着一个“我”字。象鼻山、月亮和水的意象,全在“我”的视线之内,由此诗歌最后一行“我”的出现才不显得突兀。倒数第二行“我”的假设,彰显了象鼻山在“我”心中的“重量”,也恰切的把两个故事衔接在了一起,既厚重了诗歌的内蕴,又增添了诗歌的情趣。

附原诗:

象鼻山

木行之

一头巨象来到河边喝水

一口吞掉半条漓江

来河边喝水的月亮

被象鼻牢牢卷住

谁若将巨象赶到渔船上

我便能称出它的重量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