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解百毒秘方

解迷药秘方与解百毒秘方

所谓迷魂药,是民间对麻醉致幻剂的俗称。一些歹徒为了达到行窃或者作恶的目的,会用自配的麻醉迷幻药粉末放入或吹到人体或嘴里,使受害者产生幻觉而不能自制。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人参30克,生甘草20克,陈皮5克,半夏十克,白薇七克,菖蒲25克,用清水两碗煎成一碗灌服,可以受害者尽快苏醒。

在乡村或者山里,一旦误食了闹羊花,生半夏,白附子,乌头,斑蝥,巴豆,砒霜,朱砂,雷公藤等中药,或者吃了病猪肉,毒蘑菇一类引起的中毒,如果来不及去医院,可以用此法来治疗。具体操作步骤是:贯中二两,防风30克,甘草15克,水煎内服。

免费公开国医大宗师梁健生秘方

为方便群众,公开梁健生经验秘方
(现很多地方还缺医缺药,我们遵师嘱多做善事,对穷苦人会有帮助)
吴天生 编辑(将不断公开)
一. 治背痈方:
用生马前子5至10克,去皮捣烂调米酒搽之,即可消肿,屡用皆效,此梁大师验方!但要忌食热毒之品,并内服一些清热凉血,化瘀解毒的药就可以了。
二. 治白带过多(盆腔炎及阴道炎等都有特效):
贯众50至60克、薏苡仁30克、生甘草10克,如体太虚可加北芪或瘦肉同煎服,慢火煎3小时,每天一剂,连服4至7剂即愈。梁氏数十年用此简廉之方,临床治愈过近三千病例,不必用抗菌素;
因这是普遍的多发常见病,但消炎药不但效果不大,而副作用却大,今特公开为社会服务。
按: 此方80年代曾在广州<<新中医>>杂志发表过。还有<<热深厥深>>也在<<新中医>>杂志发表过……。
三. 小儿血尿: 生甘草3克、淡竹叶6至10克、炒黑枝子6克,水煎服,两剂即可,不必再服。
四. 治男人吐血: 五指枇杷根60克、红枣四枚、桑树根30克、猪瘦肉四两,用水加少许盐煎服,立效。不必乱服止血药。
五. 治毒蛇咬伤: 鲜灯笼草、一枝黄花,两味青草药洗净,捣烂敷伤处,即可止痛、消肿、解毒。忌食热毒之物。
六. 治淋巴结核:
老鸦拍100克,加少许盐煎水代茶饮服,不用七天可痊愈。这是梁大师六十年代后期一直使用的特效方,救人无数,对肺结核也有效,历无外传。
七. 治单、双蛾(扁桃体炎) 方:
硼砂15克、元明粉15克、金锁匙15克、川连15克、梅片0.5克、生甘草10克、灯芯草三扎。上药共研细末吹入喉中,一日三至五次;
对鼻咽炎也可用。
八. 虚火牙痛: 党参30克、元参30克、怀牛膝30克,水煎服两剂即好。如感冒者勿服。
九. 高血压兼血管硬化::白芍30至50克,赤芍30至50克,怀牛膝30克,煎水代茶。虚寒者勿服。
十. 虫牙:用 白矾煲糯米白醋,分多次含漱,一天即可根治。
十一.
皮肤湿疹::蛇倒退、鸡屎藤、九里明、臭花叶或花各适量煮水浸洗,另取臭花根60至100克煎水分两次服。连用三至七天即可痊愈。如慢性患者兼身体虚弱者,可加北芪、当归、白芷、土茯苓......等煎水服。
十二.治妇人瘀滞型闭经:马鞭草60克,香附子12克,枳壳6克,加米酒少许同煎,每天一剂,服二至三剂即可。
十三.治经来小便痛如刀割:川牛膝15克,乳香3克,煎好药汤,送服射香一分,一剂见效。
十四.
跌打肿痛::取新鲜鹅不食草适量,洗净即捶烂,加些白酒浸泡一小时即可取药渣搽擦患处,一天擦八至十次,忌食酸辣。一至三天必愈,此梁师久用之秘方,特公开方便广大群众。
注:以上的方有些在<<武当>>杂志发表过,将陆续有好方妙方奉献大家,希望人人能学到梁氏秘方 焦作市名老中医捐献【土单验方】集锦 一、治头痛 1、治偏头痛 川乌 白芷 川芎 荆芥穗 甘草各4.5克 水煎服 (王阡畴) 2、治血管性头痛 ’防风10克 生白芍30克 白芷15克 细辛3克 菊花15克 川芎15克 薄荷10克 蔓荆子15克 生石膏30克 连翘15克 红花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若前额痛甚可加入葛根,升麻,左侧痛甚可加入柴胡,黄芩,右侧疼甚可加入藁本、独活,后头痛甚可加入羌活、麻黄,头顶痛甚可加入胆草、珍珠母,头晕者可加入怀牛膝、夏枯草,黄精:伴失眠者可加入柏子仁、枣仁:伴多梦可加入夜交藤、合欢皮:伴烦躁不安可加入竹叶、莲子心:伴食欲不振可如入焦三仙、草豆蔻。 (王昆山)

二、治癫痫

1、愈痫丸

煅磺石30克 朱砂24克 清半夏45克 青蒙石36克 南沉香6克 天竺黄24克 琥珀24克 生赭石30克 六曲120克 二丑120克 海浮石24克 .

共为细末,水泛为小丸,如绿豆大。成人每日9克,早晨空腹一次开水送下,儿童酌减,30日为一疗程。

附:愈痢饼制法,取愈蜘丸100克,研成细粉,分成30包,每日用一包,和入白面做饼,或加入糖做成香酥饼,儿童喜食,以达治疗目的。 (李玉泽)

2、生赭石60克 大黄30克 芒硝18克 清半夏9克 郁金9克

水煎服,隔日一剂,14日为一疗程,停14天继服第二疗程。服后泻甚,可酌减药量,待体质适应后,可逐渐增至原量。 (王家庚)

三、治肾炎

1、治急性肾炎

西瓜皮186克 白糖适量

取西瓜皮加水约800毫升,煎至300毫升,取液,其渣再煎取200毫升药液,混合,加入白糖,分四次一日服完。每日一剂,服药期间忌食盐。 (李玉泽)

2、治慢性肾炎

党参15克 茯苓9克 山药15克 薏苡仁15克 扁豆12克 芡实9克 莲子9克陈皮6克 砂仁6克 香附9克 炙甘草9克 肉苁蓉9克 菟丝子9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李玉泽)

3、治肾炎合并心力衰竭

生麻黄3克 生甘草9克 生石膏15克 白茅根30克 生百合15克 陈皮6克枣三枚 生姜3克·

水煎服。 (钱佩芬)

四、治癫狂

生铁落1200克 清半夏24克 金蒙石30克 青蒙石30克 芒硝15克 天门冬15克胆星15克 石菖蒲30克 茯神60克 琥珀24克 麦门冬90克 化橘红90克 玄参60克黄连21克 朱砂15克 川贝90克 远志60克 钩藤60克

先用水2000毫升煎铁落,取铁落水约500毫升。将上诸药共为细面,用铁落水作丸如梧桐于大,每日眼3次,每次9克。注意避免精神刺激。 (李玉泽)

五、治鼓胀

逐水化滞丸 甘遂9克 商陆4克 朱砂9克 胡椒1.5克 神曲15克 巴豆霜5克 黄芩12克

共为细面,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体壮者服7丸,体弱者酌减,每5天服一次。不泻时酌加。服药泻后用香砂六君子汤补脾健胃,服药间禁食盐和腥荤生冷,体弱慎用。 (李玉泽 李俊伦)

六、治高脂血症

降脂饮,枸杞子10克 首乌15克 草决明15克 山楂15克 丹参20克

文火水煎,取汁约1500毫升,储于保温瓶中,作茶频饮。患感冒或消化系统疾病可酌情暂时停用。 (石景亮)

七、治痢疾

猫眼草9克 广木香6克 焦山楂30克 生地榆30克 炙甘草9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完。 (岳思云)

八、治咳嗽、喘症

1、治久咳嗽

生姜 枣 核桃仁 红糖各120克,枣去核共合捣碎,炒为末,每服15克。

2、治虚劳咳嗽 (靳思信)

松香50克 霉粟壳12克 枯矾30克 甘草60克

共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6克,早晚各服一丸,开水送下。服药间忌食腥荤,谨防受凉,不能久服,以免粤粟壳成隐。 (李俊伦)

3、治咳喘(小儿慢支)

天麻3一一5克 核桃仁6一一10克 蜂蜜10一一15克

水煎 取汁约100一一150毫升早晚分服,每日一剂。 痰热壅盛者忌用,忌油腻

辛辣,生冷等食物。 (王骧腾)

九、治血虚(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茵陈250克 皂矾60克 大枣100枚

共放砂锅内加水1000毫升,浸渍半小时后煎煮,待水尽被大枣吸收,将枣取出晾干保存,日服3次,1次2个。忌食茶叶及辛辣刺激食物。(李玉泽 李俊伦)

十、治绦’虫病

1、槟榔120克 生南瓜子(杵)60克 生牵牛子(杵)J2克 生大黄12克

上药加水约700毫升,浸泡一夜,水煎至300毫升,空腹服,服药后一小时进食,孕妇禁服。 (李文秀)

2、槟榔120克 雷丸30克 贯众30克 二丑30克 大黄15克

将诸药浸泡于冷水中一夜,次晨水煎至300毫升,空服用,紧接再煎300毫升,再服下。服药后至排虫前禁食。 (齐金成)

十一、治呃逆(顽固性)

甘草30克 细辛0.5克 白芷0.3克 薄荷1冰0.06克 朱砂9克

共研细面;分两次开水送下,服第一次不止者,立即服第二次。 (王家庚)

十二、治阳瘦

鸡肾30克(一次量)

每晚煮食,连服7天。 (王家庚)

十三、治胆道蛔虫

川楝子15克 延胡索9克 槟棉12克 大黄9克 米醋一匙

先用水300毫升,煎汁50毫升,加醋每日分二次服,连服两天痛止,虫下。若停药痛不止,再服三剂。可配合针刺迎香透四白。 (王家庚)

十四、治嗜睡(阳虚、痰湿) ,

淫羊藿15克 核橇仁15克 黄苠9克 山药18克 制附子9克 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一付,连服15付为一疗程,一般需1一一2疗程。 (王家庚)

十五、治阳黄(急性传染性黄疸性肝炎)

茵陈60克 栀于60克 黄芩15克 大黄15克 金银花30克 连翘30克 滑石12克菊花15克 白术20克 砂仁6克 紫草15克 枳壳12克 焦神曲15克 炒麦芽15克 焦山楂15克 甘草10克

水煎服, (李敬忠)

十六、治肺结核

1、蛤蚧5对 白芨90克 白果90克 乌梅60克 川贝60克

共为细面蜜为丸, 6克重,每服2丸,白水送下。(靳思信)

2、痰热型:钟乳石100克 海浮石400克 天竺黄100克 人工牛黄50克 薄荷冰 50克 冰糖400克

共为细面,装胶囊备用。每日3次,每次2粒,开水送下。 (岳思云 马惠珍)

十七、治消渴(糖尿病)

1、桑螵蛸30克 丹参6克 龙骨6克 天字片12克 远志6克 牡蛎30克 龟板 6克 菖蒲12克 当归lo克 茯神12克 五味子6克 黄芪18克 菟丝子12克 复盆子 12克 枣仁18克

水煎服,忌辛辣。 (郜壅)

2、党参3克 天花粉9克 黄连6克 知母12克 白术9克 五味子9克 麦冬 15克 鲜生地汁90克 藕汁60克 牛羊乳各60克

先将上七味煎好,再将三汁烧热和服,每早服。 (张德志)

十八、治肾结石

生枳壳45克 生白术60克 通草9克 芦根90克

水煎服。(吕德纯)

十九、治小儿腹泻

薄荷3克 车前子6克 炒小米少许

将三味用棉纱布包捆煎沸,冲鸡蛋白徐徐眼下。 (郜 壅)

二十、治小儿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发热咳嗽

小儿至宝锭:广皮 山楂 麦芽 白附子 全虫 薄荷 虫退 天麻 苏叶 钩丁川贝 胆星 白芥子 滑石 神曲 茯苓 中黄 寸香 冰片 朱砂 雄黄 琥珀

共为细面,蜜丸1.5克重。小儿五岁一丸,三岁半丸,开水送下。(毋文杰)

二十一、预防麻疹

元参6克 银花6克 连壳6克 荆芥6克 土苓6克 赤芍6克 紫苏9克 川贝9克 黄芩9克 栀子6克 犀角o.06克 甘草3克

共为细末,三克一包,周岁内6次服一包,二岁3次—·包,三至五岁一包2次服。

(1刘乃新1)

妇科、外科及其它

二十二、治疗闭经

调经异灵丹:大黄600克 二丑600克 紫草茸300克 香附750克 木香300克

共为末,醋水为丸,红花研末为衣如绿豆大,每服9克,空腹服。(李玉泽)

二十三、治月经过多

海螵蛸60克 茜草15克 胶珠30克 黑地榆30克 川连3克 炙草3克 核桃硬皮 10个

水煎服。 (靳思信)

二十四、种子方

巴戟60克 寸冬60克 菟丝子60克 杞果60克 杜仲45克 沙菀子45克 川断45克青盐15克 海沉香15克 五味子15克 甘草9克 炒苡米30克 小茴香3克 黄芪30克

蛇床子12克 仙灵脾12克

共为细面蜜为丸如梧桐于大,每日早晚各服9克,白开水送下。 (靳思信)

二十五、治产后长期腹泻

熟地 全当归 云苓 炙草 白术 香附 益母草各15克 丹皮 姜炭 陈皮 乌梅炭各9克 生姜童便引

水煎服。 (王阡畴)

二十六、治羊水过多

加减茯苓导水汤;党参12克 白术15克 茯苓12克 猪苓12克 泽泻12克 桂枝6克 萹蓄12克 木香6克 陈皮9克 桑白皮12克 砂仁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李玉泽)

二十七、治产后余血不尽

当归10.5克 川芎9克 白芍9克 热地9克 白芷9克 升麻9克 黑蒲黄9克炒阿胶12克 大小蓟根9克 发炭6克

水煎服,如内有热熟地改用生地。 (赵耕仁)

二十八、治乳汁过多

当归尾 杭芍 酒红花 川牛膝各15克

水煎服 (1赵耕仁1)

二十九、治乳痈

1、鲜公英捣如泥涂患处,三小时换一次。

2、鲜柏叶捣如泥,鸡蛋清调和涂患处,三小时换一次。 (李玉泽)

3、当归尾9—18克 赤芍9—12克 二花12克 连壳12克 黄芩12克 栀于 9克 甘草6克 乳香 没药 土贝 桔梗各9克

水煎服:如肿甚、大便秘者加川大黄,地丁、公英。即将化脓时加穿山甲,黄芪,皂刺。 (郜壅)

三十、治廉疮(下肢溃疡)

银珠 青粉 铜绿 黄丹 松香 黄蜡各6克

用七层油纸,六层刺孔放药,一层盖上,然后捆扎好即可。 (王阡畴)

三十一、治脑后发际生疮

贡胶珠30克 生牡蛎30克

共研细面,鸡蛋12个炼油去渣和药涂患处。 (王阡畴)

三十二、治直肠脱垂

1,新用桃花汤方:附子9克 干姜9克 赤石脂12克 粳米12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李玉泽)

2、蜘蛛2个 香油适量

蜘蛛置于瓦上焙干研末,用香油调和抹肛门。(王家庚)

三十三、治脱发

l、桑白皮120克

煎水洗发。

2、桑白皮 梧桐根皮 侧柏叶各等量

煎水洗发。

3、生姜1块

姜切片,烤热润搽脱发处。 (王家庚)

4,百部100克 黄柏100克 女贞子60克 破故纸60克 复盆子60克 大茴香20克 75%酒精700一一900毫升

先将上6味药碾碎为细末(稍粗亦可)分装于500毫升瓶中. 再把酒精均分倒入两瓶中封口,浸泡1周即可使用。每日涂患处2次。 (董宜立)

三十四、治冻疮

猪蹄甲适量 香油适量

上药烤焦研细,香油调敷冻伤处。适用于冻疮溃破者。 (王家庚)

三十五、治破伤风

活蝎子2个

用净布包捣烂,贴囱门处,见汗即愈。适于新生儿破伤风。 (王家庚)

三十六、治牛皮癣

核桃树皮500克 蒲公英250克

上药以水3碗煎至半碗, 日涂患部1一一2次。 (王家庚)

三十七、治脚气

铁锈粉 米醋

取铁锈粉,以米醋配成60%溶液,将脚洗净后涂患处。 (王家庚)

三十八、治白癜风

枯矾 防风等量

共为细面,以鲜黄瓜切片蘸药面擦患处。 (王家庚)

三十九、治痹症

1、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肩周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独活12克 羌活12克 全蝎15克 土元15克 三七15克 防风15克 红花5克 当归15克 枸杞子30克 甘草10克

上药洗净晾干,用白酒1000毫升泡10天后,即可服用,每天2—3次,每次15—20毫升,轻者一剂,重者2剂。实热者(舌质红,苔黄厚腻)及孕妇禁用,肝病、溃疡病慎用。 (王国兰)

2、漏肩风(肩周炎、肩关节疼痛)

全蝎15克 血力花15克 白酒250毫升 堵膀胱1个

将药研细末,同白酒共装入绪膀胱内,摇匀, 外敷肩关节处, 以酒挥发完为止。 (约24小时即完) (赵太丰)

四十、治小儿龟头溃烂,乳头溃烂

鸡蛋油 将鸡蛋1个放在锅内加水煮熟,取其蛋黄,放在铁勺内,文火(微火)炼成油,涂抹溃疡处。 (陈焕敬)

四十一、治湿疹

包括脓疱疹、湿疹、外阴骚痒接触性皮炎、痱于、手足癣等皮肤瘙痒、起疹、流水者

地肤子 蛇床子 苦参 黄芩 百部 花椒 明矾 黄柏 金银花各15克 感染重,脓性分泌物多者可加板蓝根15克

将上药用纱布包好,水煎洗患处,每日1一一2次。 (刘季增)

四十二、治足跟痛

皂角60克 头发15克

熬水熏洗脚,每日1一一2次,连续洗4一一6天。 (王家庚)

四十三、治霍乱症(阳微阴竭)

党参12克 白术9克 茯苓12克 陈皮6克 肉桂6克 附子9克 炮姜9克 生姜9克 炙甘草9克 大枣5枚

水煎服,每日一剂。 (李玉泽)

一一以上选方出自《千家妙方》、 《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中医验方选集》 (第一、二辑)、《验方汇集》等书刊资料。

四十四、支气管哮喘

1,主要症状: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一种常见病,临床上虽类型有别,但其共同特点为呼吸不畅,张口抬肩,喘不能卧,或伴有痰症等。

2、验方:山花椒树皮一把,猪肉一斤。

3、用法:先将猪肉煮熟捞出,把花椒树皮洗净放入肉汤内煮二小时,捞出树皮吃肉汤。

每日三次,每次一盅。

(葛村公社卫生院献方)

四十五、肠 炎

1,主要症状:恶心,呕吐、腹疼、腹泻等,重者有发烧。但无脓血下坠感。

2、验方:黑山楂一两,茄棵根一两,红糖一两.

3,用法;水煎服。

(山王庄公社卫生院献方)

另方;苍术五钱,车前子五钱,水煎服。

(紫陵公社卫生院献方)

四十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主要症状:经常胃疼不适,腹满吐酸,严重时吐血,有的大便呈黑色(血便)等。

2,验方:乌贼骨70克,五灵脂20克,甘草10克。

3、用法:上方共研细粉.日服三次,每次一至二钱。

(山王庄公社卫生院献方)

四十七、阳 痿

1、主要症状:阳痿即男性的阴茎松软,不能勃起。

2,验方:淫阳藿一两,阳起石一两, 白酒一斤。

3、用法;前两味药泡白酒内,七天后去碴。每天晚上服一两。

(沁阳县“五七”大学卫生班献方)

另方:羊腰一对,杞子叶八两。其味煮熟,其汤日服三次,每次一小匙。

(东申召大队合作医疗站献方)

四十八、关 节 炎

1、主要症状:本病多因风湿所致,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多有发热,及关节肿疼或周身游走。常发部位为踝、膝、髋、肩肘,腕等处。慢性者常有关节及肌肉发疼,阴雨寒冷时其症状明显加重。常见之筋骨疼,肩背疼、四肢麻木、腰腿疼等,均属本病范围。

2、验方:生川乌五分,生草乌五分, 当Ij王三钱, 川芎一钱半,防风五分。

 3、用法:好白酒浸泡七天,每晚服一盅。

(城关镇卫生院献方)

四十九、头 疼

l、验方:荆子。川芎各三钱。

2、用法:水煎服。

3,主治:神经性头疼。

(西万公社卫生院献方)

另方: 1、验方;熟地一两, 当归八钱,川芎三钱, 细辛:钱,芥穗一钱半,防风二钱,生姜三片,甘草一钱。

2,用法:水煎服。

3、主治:偏头疼。

(长沟大队合作医疗站献方)

五十、疔疮方

组成:龙眼肉62g 生地62g 蓖麻油62g 冰片3g 地枯草31g 蟾酥3g

制法:以上各药捣烂拦匀为丸,如黄豆大,贮瓶备用。

主治:疔疮及一切疮证

用法:将丸子压扁贴在疮上,外贴膏药。

五十一、外搽疔疮油

组成:大螑虫10条 全虫20条 香油124g

制法:行将以上二味在油内煎酥,并将二味在油内拦匀,装瓶内备用。

主治:疔疮及一切无名肿毒。

用法:将芭油控患处。

五十二、牙痛油

组成:明矾30g 麻油30g

制法:二味混合调匀。

用法:每取少许含嗽。

主治:龋齿疼痛。

五十三、密矾丸

组成:生白矾、蜂蜜。

制法:先将白矾研为细末过罗,再将蜂蜜炼成老黄色,然后混合为丸如黄豆大。

主治:咽喉疼痛,失语。

用法:每次取一粒含化。

五十四、痛经方

组成:山楂100g 葛根浸膏10g甘草5g白芍150g

制法:诸药共研为粉,再加乳香,制成浸液70毫升烘干,另加入鸡矢藤挥发油4毫升,冰片少许即成。

主治:痛经。

用法:取药粉2g,用醋或黄河调成糊状,敷于脐处即可。

五十五、通乳散

组成:贝母、知母、牡蛎粉各等份,猪蹄一对。

制法:前三味药研为细末,猪蹄熬汤。

主治:妇人乳汁不通。

用法:取上药末6g,用猪蹄汤冲服。

五十六、乳疮膏

组成:生鹿角3g 鸡蛋黄一个 生甘草2g。

制法:将鹿角、甘草研为细末,加鸡蛋黄搅匀。

主治:乳头生疮,痛不可忍。

用法:将药膏放铜器中加温,敷于乳头上。

五十七、晨泄散

组成:连肉90g 黄米炒15g 白沙糖30g干姜9g

制法:诸药研为细末备用。

主治:五更泄泻。

用法:饭前服9g。

五十八、久泄不止

组成:枳实60g、山药60g、猪肚一个。

制法:将二味药研细装入猪肚。

主治:久泄不止。

用法:装药的猪肚食之。

五十九、疮疡散

组成:冰片、月黄。

主治:疮疡,不论阴症、阳症皆效。

用法:凡遇疮疡,不论红捉或塌陷,取少许,撒膏药上贴敷。

32、复方苦蛇酊 对本方所治疾病的描述和认识 手足癣、脚气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多因接触而传染,脾胃蕴热,血燥生风,凝结皮肤所致或久居湿地,水湿浸渍,感受湿毒,以致脾胃二经湿热下注所致。 方剂组成 苦参40克、黄柏30克、蛇床子40克、艾叶30克、侧柏叶40克、花椒20克、甘草20克、 方义分析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蛇床子温肾助阳,燥湿杀虫。艾叶治疗疥癣。花椒温中止痛,燥湿杀虫。 侧柏叶凉血,祛血分湿热。甘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 功能主治 手足癣,脚气 用法用量 以上药物水煎至300毫升,加米醋至500毫升,涂患处,每天4次,10天为一疗程。 应用禁忌 糜烂型者禁用 33、三白健脾汤 对本方所治疾病的描述和认识 慢性胃炎发病原因关键在于脾胃,因脾主运化,脾胃不和,气机阻滞,势必作痛,若情志失调、忧恐伤脾、郁怒伤肝则肝气不疏,脾失运化,影响胃气失调,亦可因饮食不节,气机不畅导致本病的发生。 方剂组成 白头翁3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当参20克、黄连6克、良姜6克、乳香6克、香附10克、元胡10克、煅牡蛎30克、甘草12克 方义分析 白头翁、黄连清热解毒去胃火,党参、白术健脾胃,白芍柔肝解痛,乳香活血止痛生肌,煅牡蛎收敛止酸,甘草缓急止痛。 功能与主治 慢性胃炎 方药加减 胃阴不足加麦冬、石斛,胃热去良姜加黄芩,胃寒加干姜。 (捐献秘方验方 温县——闫慎琪) 34、小儿化积散 系祖传秘方,二十年代初期,出自爷爷之手。 药物组成 炒山楂、建曲、炒鸡金、炒麦芽、黑白丑各15g,大白、制龟板、别甲、白叩、白术、茯苓各10g共制成粉。 服用方法 每次3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15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使用禁忌 服用期间,忌生冷、油腻、绿豆。 (捐献秘方验方 解放区——云捍东) 35、舒经蠲痛子母膏 明代张洁〈仁术便览〉“舒经汤”治臂痛中“盖是气血凝滞,经络不行所致,非酒非饮非湿”的治疗思想启示,以“瘀”为因,以此汤药为基础以外治为法,创立此方。 方剂组成 姜黄100g 羌活25g 海桐皮50g 沉香10g 甘草25g 甘草25g 桂枝25g 白芥子180g 三棱25g 文术25g 三七25g 乳香50g 没药20g 怀牛膝50g 香附子30g 血竭10g 炮山甲10g 冰片50g等 方义分析 通经:羌活、海桐皮、桂枝、白芥子;化瘀:三棱、文术、三七、乳香、没药、姜黄、怀牛膝、香附子;调五脏:白术、甘草、沉香;开窍、引诸药入血分:冰片、血竭、山甲。全方共奏舒经除痛之功效 功能与主治 疼痛病症 用法用量 按处方剂量,制成膏药备用。点穴刺激,按选择的穴位,贴上膏药即可,7-10天换膏药一次。 应用禁忌 禁口服;溃疡性、化脓性、创伤性皮肤以及粘膜、脸部、生殖器处禁用。 (捐献秘方验方 武陟县——翟爱民) 36、益脑汤 方剂组成 当归10克、川芎10克、五灵脂10克、玉竹10克、石斛10克、黄芪20克、生地黄15克、枸杞子10克 功能与主治 缺血性脑血管病 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二次,15日为一疗程 应用禁忌 忌辛辣食品 (捐献秘方验方 温县——张世俭) 37、张氏抗癌粉(祖传) 方剂组成 急性子、威灵仙、猫眼草、板蓝根、制南星、牛黄、麝香、硇砂。 方义分析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解毒利咽 功能与主治 食道癌、贲门癌 用法用量 每次1克,每日6-8次,温开水缓缓冲服,20天为一疗程 应用禁忌 忌羊肉、鱼肉 (捐献秘方验方 武陟县——张中海) 38、治疗中风后遗症验方 对本方所治疾病的描述和认识 中风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正气亏虚,筋骨肌肉失养,制宜补气为主,兼以活血通络. 方剂组成 黄芪30-10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桑寄生30克、桃仁10克、地龙15克、鸡血藤21克、丹参15克、蜈蚣2条、制马钱子 0.3-0.7克 方义分析 方中重用黄芪以大补脾胃之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为君药,配以当归活血养血为臣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地龙、蜈蚣通经活络、息风止痉、解毒散结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活血通络、息风之功效。 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一剂。 方药加减 偏寒加附子、肉桂,痰盛者加制南星、半夏,脾胃虚弱加党参、白术,意识语言障碍加郁金、菖蒲、法半夏、茯苓,头痛甚者去红花,加僵蚕、菊花,呕吐者加竹茹、姜半夏,便秘口臭者加大黄,抽搐者加僵蚕、钩藤。 应用禁忌 马钱子毒性强烈,用量须严格掌握。 (捐献秘方验方 温县——赵平春)

39、延年半夏汤

方剂组成 半夏12克,槟榔6克,桔梗3克,枳实3克,前胡6克,鳖甲9克,人参3克,吴萸3克,生姜3克等。

方义分析 半夏、生姜、吴萸和胃降逆,鳖甲镇肝,槟榔破气舒肝、枳实与桔梗相伍,一升一降令肝胃气机得调,配人参培护正气。

功能主治 偏虚寒型胃脘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应用禁忌 禁忌食生冷、粘腻、腥臭之物

(捐献秘方验方 沁阳市——郑小瘦)

40、风湿性关节痛的快速止痛疗法

药酒成分(风湿定痛液)处方 红花30克,当归30克,没药30克,川芎40克,乳香30克,紫草20克,威灵仙30克,续断30克,桑寄生30克,秦艽20克,雷公藤30克,蜂房30克,鹿衔草30克,草乌30克,川乌30克,羌活30克,独活30克,木瓜30克,川牛膝25克,伸筋草30克等二十八味中草药。制作和方法:将以上药物置入罐中,加5千克50-60度老白酒浸泡7天后备用。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暴露腰椎(膝腕关节疼痛者暴露膝腕关节),严格清洁消毒,用湿毛巾敷在病灶周围。取50毫升中草药酒,放在浅缸内点燃,用手蘸取点燃的药酒在患处反复擦洗(注意:点燃的药酒在皮肤上不得停留过久,以免明火灼伤皮肤),持续15分钟,然后拔火罐10分钟左右(根据病灶大小,选用适型火罐),结束后,取六神丸20粒研细敷撒在患处,晾干后,用关节止痛膏贴好。用法:两天一次,连续3-5次。同时口服西药,效果更好。

(捐献秘方验方 沁阳市——郑小营)

41、乙肝丸

方剂组成 灵芝15克、冬虫夏草3克、羚羊角3克、黄芪30克、猪苓15克、大云15克、菟丝子60克、淫羊藿50克、芋肉15克、五朵云10克、白花蛇草20克、丹参30克。

方义分析 灵芝、冬虫夏草、黄芪、大云、芋肉、淫羊藿、菟丝子补脾肾壮元阳(调整免疫,促生抗体)为主,猪苓、五朵云(果清通用名)、白花蛇草解表祛湿为辅,佐以丹参、羚羊角活血、凉血,以防药性燥烈之过。

用法用量 将以上药物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日3次每次1丸。

功能主治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应用禁忌 阴虚阳亢、湿热重症者、孕妇禁用

(捐献秘方验方 焦作市——李保顺)

42、治输卵管囊肿、阑尾炎方

方剂组成 芒硝粉500克,大蒜500克,元明粉500克。

方义分析 芒硝入血分活血化瘀、消肿散结;大蒜入气分解气分之毒,并芒硝入血分更有消肿祛瘀、散结止痛之功,两药并用有奇效。

功能与主治 输卵管囊肿,腹部肿块、阑尾炎

用法用量 捣成泥状,用白粗布7尺包好敷患处即可。

应用禁忌 禁辛辣食物。

(捐献秘方验方 孟州市——李春节)

43、催乳方

方剂组成 生黄芪60克、香白芷60克、全当归24克、穿山甲30克、通草6克、王不留行24克、猪前蹄一副

功能与主治 主治产后体弱,乳汁分泌不足

用法用量 先用猪蹄煮汤后,再用汤煎药,每日一剂。

44、小儿咳喘发热方

方剂组成及剂量 防风4克、荆芥4克、钩藤3克、冬花4克、川贝3克、枳壳3克、大白3克、虫褪(去头足)5只、灯辛1克

功能主治 小儿咳喘发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一剂

(捐献秘方验方 孟州市——牛天永)

45、口腔溃疡秘方

方剂组成 大青叶6克、连翘9克、木通6克、知母12克、胡黄连5克、莲心3克、生地5克、麦冬15克、元参10克、甘草6克、煅牡蛎粉30克

方义分析 清热解毒,祛腐生肌

功能与主治 口疮、口腔溃疡

用法用量 汤剂或胶囊内服

应用禁忌 忌辛辣、酒食物

(捐献秘方验方 孟州市——张学祯)

祖传治前列腺炎验方

方剂组成 槐米10克,白扁豆12克,白茅根12克,车前子12克,白糖100克。

功能与主治 祛湿、利尿、消肿。治疗前列腺炎,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水煎代茶频服

应用禁忌 忌辛辣食物,忌酒

(捐献秘方验方 博爱——张永志)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