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文 /家家安宁 来源 / 家家安宁(readingv)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是孔子回答子贡的问题“为什么孔文子的谥号是文”时候说的一句话。可见,孔子对孔文子这个人爱学习的评价很高。
所以,今天我们也聊聊现在的学习。
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试卷考试中,让我最头疼的就是“字的读音”,当然这也是最容易被扣分的题目,也是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不过话说回来了。中国汉字其实是没有拼音的,中国字都是象形文字。那你可能问了,那古人都是怎么知道这个字的读音的呢?
就是切音。
比如说,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就有古人对汉字的发音的一个基本认识,如下图: 比如说“重”字,是“直”和“用”的切音。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当然,这只是一个很浅显的认知。
要想深入了解,还需要有大量的文献资料等等作为依据。下面咱们针对中小学生学习的古诗词中最容易混淆的几个字,来具体了解一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骑:
这个字,本是多音字。
一个读音是:qi,骑马打猎的“骑”,是动词,指的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 另一个读音是:ji,是名词,指的是一人一马,骑的马人,如“单人独骑”。
有两首古诗词,就是读“ji”的读音,作为80后和90后都应该不陌生,我们早先背诵古诗词都是背的“ji”,就是下面这两首: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辞》
但是!!!!!
现在,重点来了:“骑”字的读音统一了!全部都是“qi”的读音,没有“ji”的读音了。
那天,我让小侄子背木兰辞。小侄子也跟着我读了“但闻燕山胡骑(ji)鸣啾啾”……
接着,我妹妹在群里更正说:
孩子们背木兰诗时,里面的有一句话:旦闻燕山胡骑(qi)鸣啾啾。纠正一下骑字发音,咱们上学那会读(ji),现在没有ji这个发音了。晓乐他们刚学的。(晓乐,我小外甥,初中一年级。)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后来,我发现,还真是。
现在用电脑上的拼音输入法,打ji的拼音,已经没有“骑”这个字了,不信大家试试看。
看来,我们以后也得读“但闻燕山胡骑qi鸣啾啾”了……
总觉得有点别扭。难怪很多网友这样评论: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估计80后和90后会有同感吧?


教:
教字也是多音字。 [ jiào ]教导;教育 [ jiāo ]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也有两首古诗词的发音,是容易混淆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诗酒从教数,帘帏一任重。——殷尧藩《久雨》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论:
论字也是多音字。[ lùn ]和[ lún ]。
一般来说,我们用[ lún ]的时候比较少,只有《论语》中会读成[ lún ]。其他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议论的[ lùn ]。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但是,还有两首古诗中的读音跟《论语》中的“论”字读一样的发音,他们分别是:



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李白《江上赠窦长史》
直公放鹤情相似,范泰论交趣不同。——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将:
将字也是多音字。而且有三个读音。
我们用的最多的就是“将领”、“将士”等等。
像[ jiāng ] [ qiāng ]这两个比较少。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而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将就读“[ qiāng ]”意思是“请求”。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传:
也是多音字。[ chuán ] 和[ zhuàn ],意思不用多说。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传”字的古诗词,课本中学习到的比较少。但是也可以了解一下,毕竟多懂一些常识还是有必要的。万一考试用到了,岂不是皆大欢喜吗?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还有“浪”字。
这个字,还真的就知道只有一个读音。没想到在古诗词中还有“郎”这个读音。想来可能是位了押韵,与“远上寒山石径斜”的用法一样。不过,据说,“斜”字现在也已经更正为了“xie”不读“xia”了。
中小学古诗:这些字音纠正了,可别读错了,网友:音一改意境全无

写在最后
这些读音还真的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感受和体验。
想来,古人写这些诗词的时候大约也没有想到,后人会因为发音而纠结、探讨、争议好些时候吧?
不管怎么说,我们生活的时代,21世纪祖国已经推行了普通话。发音方面日趋于规范化,这也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而在普通话的基础上,各地仍旧使用自己独特地域特色的方言,又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求同存异的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精髓之处。
文化的意义在于,我们懂,我们了解,我们传承,我们铭记……

最后,希望您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学生家长,看完这篇文章,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我最欣慰的地方。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

-本文完-

* 文章来源:家家安宁(ID:readingv)。作者:老阿姨娜娜,写字,致力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愿您向阳而生,不惧沟壑!欢迎关注,探讨。启发智慧,共成长!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