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从哪几方面考量制造企业的实力?

制造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制造,就是采用特定的方法,按照确定的要求,把原材料加工成合格的产品;广义的制造,就是制造出具备特定功能适用的产品,这里不仅包含狭义的制造,还包括产品的概念、研发、设计、标准……甚至可能会涉及基础学科的研究。

很多回答存在混淆这两层概念的情况,简单讲,能在狭义层面制造出来,不代表具备广义的制造实力,具备广义层面的部分能力,也不代表狭义层面的制造实力足够强大。混淆无处不在,典型的混淆讲法是:中国制造强在低端,弱在高端。有此讲法的,基本可以定义为外行文章。

从制造的广义概念层面来讲,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不少差距的,尤其在产品概念、研发、标准制定……方面。作为一个基层制造从业者,没有能力具体分析广义层面中国制造是否真的强大,接下来聊聊狭义层面中国制造的状况。

狭义层面的制造是否强大?主要由以下几点考量:

1、制造工艺水平;

通俗地讲,就是制造的方法过程,这是反应了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属于经验、知识的范畴。这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尤其是离不开外资制造型企业的锻炼,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的水平还是可以的,毕竟我们的工程师绝对人数远大于其他经济体。个别闭门造车的行业除外。

2、制造装备水平;

装备分为软硬件,以数控机床为例,硬件是机床的实体,软件是机床的控制系统。目前从设备的使用角度,也就是狭义的制造层面,中国可以买到、使用到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装备,也就是说在狭义制造层面的装备水平,我们跟世界的差距不大。当然有一些领域,确实还存在着因政治问题引起的禁售或限售,导致某些领域的制造能力与领先地区存在差距。

这里单独插一句,提到中国造工作母机的问题,很多回答里存在专业谬误。简单说一句,这方面中国的制造水平跟国外先进水平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专业就不展开了。因为总的来说,这个问题是广义层面的问题,不是狭义层面的制造。

3、制造管理水平;

这方面是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但还没有真正下功夫改善的一个巨大差距。以制造成本举例,制造成本的控制能力,显然是制造水平的体现,以往中国制造产品低价是我们的一个主要竞争力,以前实现产品低价的途径有:假冒伪劣、人口红利、创新工艺。假冒伪劣不可持续、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创新工艺正被复制,怎么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基于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期,我们在管理模式、管理经验上进行创新,必然会给中国制造带来新的生机,是赶超发达地区的一个机会。

4、制造业生态水平;

也许制造业生态这个词不一定准确,但所指含义是制造业的总体环境,包括了上下游供应链、行业标准、行业政策、从业者受教育程度……等等。目前中国制造在一些硬指标,比如上下游企业、人员的数量以及质量上应该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一些软指标上,比如行业标准、政策执行上与发达地区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

5、发展潜力。

这一条是为智能制造硬加上的,这一点,我们比发达国家的起步稍晚,但是已经列入国家战略,这是未来检验智能制造实力最重要的指标,没有之一。

最后,再聊个现实,中国制造强不强大?从业者的工资收入上来说就不能说明这点问题?喊完强大的口号,回头看看自己的钱包,就没点数?

从业者的收入确实是反映是否强大最重要的指标,从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从业者的收入水平还是相对比较低的,这就说明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作为制造业从业者,尤其是年轻从业者,在努力提高自己收入水平的同时,顺便就做出了提高中国制造水平的贡献。

要想在制造业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有几句话,我随便一聊,你随便一看:

  • 远离依靠假冒伪劣生存的企业,因为不可持续;
  • 远离仅依靠人口红利的企业,员工收入的增加就是断老板的生路;
  • 多琢磨工艺创新,创新工艺会给企业带来利润,也会给个人带来收入;
  • 积极面对管理创新,管理出来的经验和利润是公司的,也是个人的

来源:造册师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