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手抖治疗中医辨证(二)

生活中有些老年人平常会手抖,以为这是人老的正常现象,就不注意了,实际上这种现象大多是得了运动障碍疾病。老年人平常坐着的时候也没感觉怎么样,但一旦起来拿东西、端水杯,或夹菜时手就不停的颤抖,可能手抖的幅度不大,可能是大震动 ;可能抖动的频率缓慢,也可能是抖动剧烈。可能有些人正是被这种手抖弄得烦心不已,影响生活,手抖其实是身体某一部分或是全部抖动,且不规律的一种称呼。我们口头称之'手抖',学名称之为'震颤'。这种震颤现象可以分为:静止性震颤、回跳性震颤、运动性震颤等等。

手抖治疗中医辨证(二)手抖治疗中医辨证(二)

由于笔者在诊所见过许多手抖震颤患者,在其中有许多服用中药后效果作用特别显著,在这儿笔者以中医观点讲叙一下手抖这个病症,及一篇方剂做为参照。

为什么Soul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广告

一、临床症状

手抖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性别不限。临床以进行性运动徐缓、震颤、为主要特征。患者多出现以头部震颤,手部震颤,手指内收震颤,做精细动作震颤加重,严重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展开剩余 67 %

二、病因病机

经不断的观察总结认为:震颤性麻痹多发于老年人,且病程缠绵难愈为其特点。人过中年,肝肾阴气自然衰减,若摄养不慎,极易造成肝肾阴虚,木失所养。肝木失养,疏泄失权,气机不畅,气滞久而血凝成瘀,或因气血亏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失运,血行迟缓,血滞而涩致瘀阻脉道,或肥胖之人,痰湿阻滞,气机运行不畅,滞而成瘀。以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瘀血阻滞,脉络不通,血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颤动、也即中医 “久病人络”之理论。还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正气亏虚为其本,瘀血阻络为其标。

手抖治疗中医辨证(二)手抖治疗中医辨证(二)

三、治疗方法

根据以上病因病机,治疗上可以采用益气活血通络之法,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

处方:黄芪,薏苡仁、丹参、葛根,当归,赤芍、川芎、厚朴,地龙、桃仁、红花、羌活、炙甘草,全蝎。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2次服。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以补气,使气旺能推动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为方中主药;辅以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地龙、全蝎祛风止痉,活血通络,为祛风之要药;厚朴味苦辛,性温,温中益气,消痰下气,可升可降;配薏苡仁健脾燥湿;羌活祛风湿,利关节;葛根解肌生津;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益气、活血、通络,兼以祛风除痰之功。

主治:手抖,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风痰阻络型,症见肢体颤动,屈伸不利,舌暗有瘀斑,苔白腻,脉涩。

手抖治疗中医辨证(二)

四、体会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能明显改善脑循环障碍,对脑、脊髓的损伤及对周围神经的损伤有修复作用;全蝎、厚朴、薏苡仁、葛根能使肌肉松弛而对抗痉挛。

通过对手抖的中西医病因病理的认识,针对本病的特点,在传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现代药理药化研究结果进行选方用药,组方合理,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温馨提示:本文由小蒙娱乐整理发布,禁止抄袭搬运文章,如有问题请联系微信(tyy1597),您的健康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