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吴哥七晚八天慢行记3(经典行程之小圈游记)

吴哥小圈   吴哥小圈的通常走法是小吴哥(ANGKOR WAT)、通王城(ANGKOR THOM)、托玛侬神庙(Thommanon)-周萨神庙(ChauSay Tevoda)、茶胶寺(Ta Keo)、塔布隆寺(Ta Prohm)、斑黛喀蒂寺(Banteay Kdei),想要一天之内全部都能仔细看完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拼友只有一天时间,我做临时导游,尽量挑重点的地方看,还过滤掉了托马侬神庙、周萨神庙和茶胶寺,即便如此,也走了满满的一整天,感觉真的真的非常累!   我的游记从这里开始,会把后面几天参观的同一景点的内容都编辑到一起,本节包括了通王城(ANGKOR THOM)、塔布隆寺(Ta Prohm)、斑黛喀蒂寺(Banteay Kdei)。   斑黛喀蒂寺(Banteay Kdei)   资料上说这里是个佛教寺院,是是国王和皇后泳后小憩的地方,实际上对于一般人来说,在吴哥的众多遗址中,很难分辨出佛教与印度教寺院的区别,这里的建筑、浮雕纹饰与吴哥其他地方没有什么特别不同之处。对这个寺庙的感觉挺好的,这一次去赶上有好多地方在维修,所以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多,基本上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这里是斑黛喀蒂寺的东门,早上过去,光线正好。   光影中的天女浮雕   带刀侍卫   我喜欢这个天女的笑容,感觉非常生动   神塔全部都在做维修   塔布隆寺(Ta Prohm)   电影《古墓丽影》不仅让安吉丽娜·朱莉红的发紫,同样也是吴哥更为世人所知,可以说为吴哥旅游在全世界都打了一次巨大的广告,其中塔布隆寺因为是电影主要取景地之一,更是成为了全世界游客玩吴哥的必到之处,要在大家都知道的那几株巨树之下留影纪念,那就准备好排队吧。   塔布隆寺是阇耶跋摩七世献给自己母亲的“寺庙之王”(我们之前去的圣剑寺是他献给付清的),因为修建在古暹粒的盛期,所以规模在吴哥的排名也能进前几位。记忆中,这里除了巨树之外,宫殿各处的浮雕也非常精美,非常值得在这里停下来慢慢参观游览。不过我们的坏运气似乎还没完,塔布隆寺的维修规模更大,几乎所有主要的宫殿、巨树都不对外开放,看不到那几棵骑在墙头上的巨树和盘根错节的树根,很遗憾,只能外围拍几张照片走人。   茶胶寺(Ta Keo)   我就在路边拍了张照片,不想上去了。这里游人似乎一直都不是很多,可能是因为其建筑风格与空中宫殿、巴公寺类似,游客走小圈的话,刚看完那那两个寺庙,到了这里极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我的建议还是应该上去看看,这座寺庙是阇耶跋摩五世为自己兴建的葬庙,非常典型的印度教风格,高度不低(到中央台最高点为50米),因为是一座未完工的寺庙,显得比较粗犷,跟我们看到的其他寺院还是有明显差异。远观上层的神塔修缮得不错,在平台上或能有意外收获(据说能俯瞰吴哥城全貌,因为自己没上去,只能表示怀疑,周围的树木确实太高大了,塔尖上可能还行)。   战象台(TerrceoftheElephantes)和癞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   从通王城的东门进入后,很快就来到了战象台和癞王台,这两个景点紧挨在一起,从远处看去,就是平地上建起的一道长长的高台,两台相连,加起来差不多400米长。目测高台的宽度约有10米左右,巨宽的一条步道,平台呈南北向 ,据说整个平台上至少能站一万多人;战象台和癞王台的东面是个面积约4万平米的广场,能容纳30万人以上吧,如果当时吴哥的人口在100万左右,国王在这里一喊集合,全国人口的1/3就全站在台下了。   癞王台是当时的皇家火葬场所在地,因平台顶端一座没有性别的“癞王”雕像得名(一位染上麻风病的国王)。   参观这里最好能在上午来,顺光。   站在战象台的南头,右侧是巨大的广场,更远处是南北仓库的遗址。   迦鲁达和迦家辛玛交替出现,共同支撑着战象台   迦鲁达头部特写   迦家辛玛头部特写   修罗和阿修罗的头部特写   战象台怎么能少了大象   老皇宫(Phimeanakas)   战象台的中间有一条路,直接通往老皇宫,老皇宫的主体建筑就是空中宫殿。空中宫殿的色彩很艳丽,我的照片在中午12点左右拍摄,如果是日落时段的话,应该更美。通往上层平台的台阶被拦住了,看来已经禁止游客上去,只能围观了。老皇宫是很容易被漏掉的一个景点,还有好多人把这里跟巴本宫混淆,将巴本宫叫做空中宫殿(是不是因为空中宫殿这名字叫起来特别上档次啊)。   空中宫殿   守护宫殿的辛玛   隐藏在密林中的侧门之一   巴芳寺(Baphuon)   在空中宫殿的后面有一条小路与巴芳寺相连,游人不多。绝大多数的游人均由巴芳寺前面长长的步道(与战象台的南侧相连)进去,这里同属于通王城的核心区。它是十一世纪中期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arman II)献给湿婆神的国寺,在当时是整个都王城的中心,巴本宫是其中心建筑,共有三层,属金字塔形建筑。这座寺庙同样修建的非常精致,据说当年法国人为了维修复原,在巴本宫上拆下了30万块浮雕砂岩,后因柬埔寨局势动荡,特别是红色高棉后,资料遗失殆尽,给复原工作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现在,在寺院的四周,仍然散落着大量的岩石浮雕,可以想象原本的建筑有多壮观。到这里,一定要登上最高一层平台,据说这里是通王城内可以爬上的最高处。   从正面看到的巴本宫,可以看见步道的一段   进去大门后近观中心建筑部分   中心最高部分,可惜现在不让上去,可以明显的看到表层的巨石多数已剥落,露出了下面红色的火山岩基座。   在上层平台俯视   二层围廊的一段,适合冥想打坐,我是被晒得太头晕,在这里喘了一会气。   巴本宫的后部,是一座巨大的卧佛像,其实好多人都没走到后面来,只是在前面拍拍照就走了。   散落在巴本宫四周的岩石浮雕   巴戎寺(BAYON)   资料上显示巴戎寺巴戎寺是佛教寺院,在通王城的最中心的位置,苏利耶跋摩一世始建,阇耶跋摩七世时重建,建筑规模宏大,尤其是49座大小不一的宝塔,每座宝塔上都有一个四面佛的巨型石刻雕像(据说是阇耶跋摩七世本人的形象),包括最有名的“吴哥的微笑”就在这里,名气实在太大;另外,第一、二层围廊的精美浮雕,有描写柬埔寨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场景,也有印度神话故事,都是巴戎寺最有价值的看点。有点疑惑,怎么吴哥这些佛教寺院里面的浮雕都是印度教神话故事呢?   巴戎寺在吴哥算是很大的寺院遗址了,第一层围廊的总长度足有600米,我看了第一层围廊和第二层的少部分,实际上也是走马观花式的粗略看了看(不是象一般团体过来时,就是导游指着一小段浮雕巴拉巴拉几句讲解),加上蹭听和查旅游手册,就用了近2小时,如果你对宗教文化方面特别感兴趣的话,自己算算时间吧。这一次二游巴戎寺,前前后后加起来应该用了4.5小时。   四面佛   这就是吴哥的微笑   外侧围廊浮雕,主要是描述柬埔寨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场景,当然也包括了战争。   经验分享:   1、小圈各处皆精华,有时间、有精力的尽量把你们的脚印铺满所有的地方。   2、确实应该提前做攻略,避开正在进行大规模维修的景点,像我这一次,在斑黛和塔布隆都有点浪费时间的感觉。   3、多了解一点吴哥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会让你的旅程变得更有趣。   4、战象台、癞王庙尽量安排最早的时间去,一则顺光,二则免受太阳暴晒;巴戎寺早晚皆可(下午人少),除了光线的原因外,也避免赶着游客最多的时候去挤热闹,排队照相很不爽。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