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寒山内功于明末由武当一代祖师铁松子引入武当太乙门中。当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寒山派已濒临绝境。其功法技艺虽然高超,但后继艰辛。祖师遂将这种超世内功融于武当功中,作为新鲜的血液,成为武当铁松分支的主要功法之一。

寒山内功七式又称太乙司注十三式,其含意是指其中的每个式子都有阴阳气脉的交注,按人身十二正经及任督脉的循行,专主修持锻炼的。人体中的六阴六阳组成十二正经,手足同运又分为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前者三阴交注为动式,后者三阳交注为静式。任督各一式,调任脉一式,只限于早晨向阳面东而施;调督脉一式,只限于夜晚面北而行,每日行功分为晨昏二次。十二正经之循行阴阳六式,加任督各式,每次行功计七个式子,故名寒山七式。然十二正经的运化,加任督周天一脉,共十三经总运,所以又名为太乙司注十三式。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详列如下:

第一节 掌托日月。开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第二节 卷翅斜飞.开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

第三节 展翅冲霄。开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第四节 通天彻地。开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第五节 手掐太极。开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第六节 玉鉴杨明.开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第七节 丹凤朝阳。开任脉。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功法要领

每日行功次序。第一式掌托日月,可按每人行功时间而定,如时间充足,可将十二一正经的六式配任督一式按早晚各练一遍(共七式练习法)。倘若时间不足.可以将调三阴(手足三阴,亦为六阴)三个式子,和调任脉一式在晨时练习。即午前为阳而炼阴.午后为阴而炼阳,晚上炼调三阳(手足三阳合为六阳)三个式子帮调督脉.一式。前三式调阴经的动功,要连贯一气呵成。动作先以流水行云为标准,继而放慢速度。随着内气的潜行逐渐缓慢,只要感到潜内动、外形相随即可,每式练4一6次。中途以神意不断为佳。后三式调阳经的;动功,按要领要求站好,当觉得不易坚持就停止。改站第二式,调任督之式也如此。以自然为度,顺其自然,不要勉强。随着每日练功时间的累积,自然会有切身受益的感受。

祖国的太极易理,把人身的气脉循行,分为纵横演示而名为经络,又有主经,又有毛络、孙络、微络。大大小小每一阴阳的交注为一循环,即为一太极,称作一轮。而人身分为阴阳两大部分。任脉是统领人身手三阴、足三阴六部阴经的总汇。督脉是总辖人身手三阳、足三阳六部阳经的督营。任督二脉一阴一阳的循经,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内气交注,在丹经上称为小周天。在十二正经,任督二脉,正常的阴阳交注,内气循行的基础上,自然导致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同时运转。这个过程,古人称之为大周天循行。

人周身气脉交注的阴阳平衡过程,促使人的身体健康,展示出新的生机平衡。

寒山内功七式是先人历尽千百年切身:实践所得到的内功升华。这是一种通过特定的姿势活动,来调节人身经脉的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的精确循行,阴阳气机的交注,随时改善人体与自然宇宙交注的不平衡,随时调节身心活动,用以达到内功精修的主要方法。除去在武技内功上的修持而外,即使在内景境地的精进层次,也是不可多得,没有偏废的行功。

动作图解

1.掌托日月

①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间距与双肩等宽,两腿挺直。两臂舒松,两掌下垂,掌心置于腿外侧。身体中正不倚,二目平视,全身松静,呼吸自然(图1)。

②两掌向身前慢慢抬起呈托球状,指尖相对,在身前丹田处托起,掌心向上。在双手移动的同时,两腿以足心涌泉为轴,两脚跟同时向内轻微移动,两脚呈外八字形(图2)。

③双掌由身前平托至膻中,分左右两侧做弧形外展,两手虎口先行,先大指,后四指,掌心向上,臂微曲,肘下沉,意念在掌心。眼平视(图3)。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④稍停,待气机运满内注而现于两掌时,以腕为轴,掌心翻转向下,意在劳宮,慢慢下沉。两掌心相对至小腹如捧球状,指尖向下,在提腕翻掌下沉的同时,以涌泉为轴,脚跟内移呈内八字形(图4)。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至此,再接前式,反复做4次。

谱云:

双足同踏立大千,戊虎冲騰固丹元。十指托球守丹関,二臂ネ升通二肩。横近双掌浮日月,翻掌下況起云天。合机收注黄庭処,提腕坐掌納真元。

2.卷翅斜飞

①継上式,重心移向右腿,以左脚尖为轴转体45度,丙臂外撑,眼平視(图5)。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②重心移向右腿,左脚大趾点地,兩臂向前穿掌过头,眼平視(图6)。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③掌心翻向下,順势下蹲呈巻翅状(图7)。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④以左脚尖为轴转体45度呈外八字,同肘装腕至体側呈托球状(图8)。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身体夏原,前穿掌接第一式,左右各丙次。

谱云:

内移足跟守真穹,十指下特透丹田。

斜飞上冲分虹掌,下俯巻翅単足攀。

正特起身循日月,平托降气返丹源。

左右升真并双翼,吐气白虹炼太玄。

3.展翅冲霄

①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间距略窄于双肩(图9)。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②两臂从体侧徐徐抬起过顶,掌心向外。(图10)。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③脚跟离地,以脚尖为轴,脚跟内移相对,然后顺势下蹲,两臂弯曲,两掌心向外置于耳侧,两掌横推,眼平视(图11)。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④掌心翻向下,起身,两臂回拢至小腹,以脚尖为轴,脚跟外转的同时翻掌向下,外蹬。共做4次(图12)。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谱云:

横开两掌踞两肩,顺势转身跷足巔。

二仪推开一字掌,气撞劳宫冲两端。

展翅冲霄上腾举,注机玄轮起云天。

黄庭宝鼎真气聚,四极双开成大全。

4.通天彻地

又叫指天划地、开天祭地。自然站立,重心移向左腿,右脚拇趾点地,两腿伸直,两手为剑指,左剑指指天为内扣手,右剑指指地为外扣手,转头平视,左右换式,以舒适为度。眼视前方(图13、14)。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谱云:

开天祭地少阳天,拇趾封诀太乙仙。

二十四气真绝密,中宫正踏宇宙宽。

5.手掐太极

自然站立,重心移向右腿,左腿向前迈半步,脚尖点地呈虚步,左右手斜向撑开。右掌心向外,虎口对右额上方;左掌心向下,虎口对左腿外膝眼。左右各两次,以舒适为度(图15、16)。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谱云:

手展太极动烈焰,横撑妙化悟中观。

太乙玄金孕瑞体,大罗神形显真元。

6.玉鉴桶明

右弓步,右臂弯曲,托掌至面前,左手顺左腿伸直呈反撩掌,眼视前方(图17、18)。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谱云:

玉鉴曾出太虚间,手托玉镜现紫团。

照彻天地通太古,六经真髓吾宗参。

7.丹凤朝阳

自然站立,右腿伸直,左腿提起,脚尖向下呈独立式。左手在体侧下按,右掌心向前,高过头顶,目视太阳。左右换式,眼平视(图19、20)。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谱云:

丹凤朝阳冲任起,错倒阴阳合自然。

两极注入中宫鼎,妙运壶中太极天。

8.鹤眠拜斗

自然站立,右腿伸直,身体前倾近90度,左腿弯曲,反抬脚心向上,左掌心向上,置于命门处,右掌心与百会相对,头向左移,目视北斗。左右换式(图21、22)。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武当 | 寒山内功七式

谱云:

鹤眠首尾起于震,回首仰观斗勺悬。

夜里长运元督法,六轮妙夺巧机关。

不是先祖来点破,岂能尘埃腾罗天。

太乙司注十三式,真元途中显慧元。

寒山内功七式在太极的演化过程中,前六式分左右行功,可以由一个演化为二个,第七式为第七节丹凤朝阳与第八节鹤眠拜斗。习练时,都是气机阴阳交注,前三式为动式在早上习练,后三式为静式在午后习练。第七节丹凤朝阳开任脉在午前习练,第八节鹤眠拜斗在晚上习练。习练寒山七式,动作要一气呵成,以行云流水为标准,内脉行经变化可细心体会。习练寒山内功七式,可为金丹大道、四禅八定和武技密术打下良好基础。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