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临床实用口诀6条

作者简介 :陈军帆,男,浙江温州人,中医学硕士,执业中医师,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方证学者,主要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讲学与临床一致,不喜故弄玄虚,只求客观疗效,另对日本汉方医学及腹诊亦微有涉略。 前言:为医者,先善医技,尚能谈医理,否则徒为纸上谈兵耳。临床实用口诀的特点,便是拿来就可以直接用之临床,笔者在跟诊良师、会谈同道、研读典籍过程中对临床口诀多有记录,故分享于此。 1桂枝茯苓丸是治疗瘀血性痛经的常用方,但如果其疼痛不只出现在月经期前后,甚至不是月经期的时间里仍有少腹部的疼痛,提示这是已经从亚急性发展成慢性阶段,根据《汉方诊疗医典》记载,此时应该用桂枝茯苓丸的变方——折冲饮,处方为桂枝茯苓丸去茯苓加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延胡索和牛膝,从加减上来看是明显的止痛力量,由此可以将折冲饮看做是一张止痛版本的桂枝茯苓丸。 2.属于瘀血证的皮肤病,有时不会表现全身的瘀血指证,比如舌暗、脉涩、少腹压痛等,在某些情况下其局部的表现有一锤定音的作用。曾有一29岁男子,患顽固性湿疹,瘙痒,无分泌物,为干性湿疹,根据以往经验,这种皮肤表面干燥、粗如树皮、瘙痒剧烈者都用温清饮(黄连解毒汤+四物汤),但服用1个月无变化。虽然患者腹诊也无瘀血证,但根据其皮肤那种粗糙、污秽不堪的样子,又属于瘀血的表象,用驱瘀血丸1个月,全身湿疹消退。 3.河南李发枝教授治疗长期的泌尿系感染疾病、糖尿病肾病,常用的方剂组合是瓜蒌瞿麦丸合黄芪赤风汤,前者是《金匮要略》消渴病的方剂,治疗口渴口苦、小便不利兼怕冷足凉等寒热之方,后者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赤芍、防风3味药组成,其中黄芪起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发作次数的作用。其常用剂量为山药60g 瞿麦30g 茯苓30g 天花粉20g 炮附子10g 黄芪60g 赤芍20g 防风10g 4.用脑过度或者劳力过度导致出现疲劳倦怠的情况,休息后并无缓解,可以用干祖望之三仙汤(仙鹤草、仙茅、仙灵脾)补充肾精就可以了,不需要黄芪、党参等补气药。 5.柴胡桂枝汤是治疗胃脘痛、上腹部疼痛最常出现的一张方,其有两个加减法,如果偏寒者,加牡蛎、小茴香;偏热者,加栀子、蒲公英。

6.肾着汤治疗寒湿性腰痛最为常用,但方中白术量要大,并且还有加上几味针对腰腿部的药物,常用组方为:生白术60,干姜15,炙甘草10,茯苓30,怀牛膝20,桑寄生60,杜仲20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