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华医世界《讲透经方》笔记之李赛美教授:仲景治肝特色之乙肝治法(三)

现在肝病黄疸是一个很常见的症状,就绕不过《伤寒论》这个圈子,肯定要从《伤寒论》里找到切入点,也确确实实在临床上自今还在用。如茵陈蒿汤,现在做成了茵栀黄注射液,已经在临床上用了几十年了。

《伤寒论》提出治黄七法,《金匮要略》提出了四疸:谷疸,女劳疸,酒疸,黑疸。这是黄和疸,我们常的黄疸,但是,《伤寒》是以黄提出来的,《金匮》是以疸提出来的。

谷疸,酒疸,这与我们消化道有关,与消化系统有关。女劳疸,与酒色有关。黑疸,有时候是病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状态,看起来黄得发黑。那黄疸不是黄的,看起来就是黑的。

这四疸的病机,都与外邪相关。太阴,阳明讲的是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开放的,所以,与吃有关,与消化系统有关。外邪相关,由众湿致病,最有名的三个方,湿热致病,包括小柴胡汤也是一样,这些方在临床上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也体现了仲景的学术见解。黄疸很多时候是与外邪有关,强调了驱邪。

枢机为本,重畅气机

●少阳病位在胆与三焦,厥阴病位在肝,包含了现代医学的各种肝胆病变相关内容。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非常细致观察与描述,肝胆病变时,消化道症状,肝区局部表现。

●对相差并发症作了深入探讨,如柴胡系列方证,厥阴病寒热错杂证,寒证,证,四逆证,呕利证等。

●少阳为表里之枢,厥阴为阴阳之枢,阴尽阳生之谖,肝主疏泄,胆主升发,以气机调达为贵。

●治肝胆之病,首重调畅气机

●少阳病有柴胡系列方剂,厥阴病有'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至理名言。

第二点就是以枢机为本,舒畅气机。中医讲的肝包含得很广,其实,也离不开西医所说的肝。西医讲的肝病与中医讲的肝病也有相通的地方,只是两个概念有所区别。西医的概念比较窄,中医的概念比较宽,包括了神经系统。

《伤寒论》的少阳胆,厥阴肝这是有关系的,前面说也,也与太阴,阳明也有关。现在这个与西医的肝胆病变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症状的描述,往来寒热,讲的是小柴胡汤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这些肝胆的病症,除了我们讲的黄疸性肝炎,还有胆囊息肉,胆结石,这些病人也经常会讲到胸胁部位的胀闷,这样的病人胃口肯定不好,食欲减退,甚至还有一些厌油腻的东西。肝病的病人很多都会有呕吐,这也是很常见的。也会有烦燥,甚至夹有表证的时候,会出现恶寒发热。

厥阴病提纲证讲的:“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这里的'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并不是我们医学上所说的心脏。这个心中既包括了心脏,也与肝胆脾胃的病都相关,甚至还包括了肺。因为有的肺的病变也会反应到心下胃脘部的病症的表现。

这些病症的描述,与西医讲的肝胆病变,包括消化系统病症,肝区局部的表现是不谋而合的,非常相似。在这方面,对于《伤寒论》相关肝病的并发症应该说也有探讨的。如柴胡系列的方证,厥阴病相关的病症。

厥阴病以寒热错杂为主,但是也有单纯的厥阴寒证,厥阴热证。厥阴病还专门有四肢厥逆证,还有吐利证。这些症状与厥阴没有直接的关系,都是间接的,更多的,尤其是消化系统的病证吐利证。是由于厥阴肝木横逆,乘脾犯胃影响到呕吐,下利。这不是直接厥阴肝的表现,是间接的,但是,在厥阴病篇看到了。还是与现代描述肝病相关的主证以及它的相关并发症是有密切的联系的。

少阳为表里之枢,厥阴为阴阳之枢。按开阖枢来讲,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太阴为开;从气机阴阳的生化来讲,厥阴为阴尽阳升之脏,这是疾病走到极端的时候的一个回转。应该说这是一个阴阳相交接,也应该可以理解为枢。少阳是半表半里,是表里之枢。

肝主疏泄,胆主升发,重点是对我们人体机能的调节。中医有一句话叫,人身无处不三焦,这就是说是一个代谢、升发气化的一环节。所以,气机的调畅与否,与我们肝的疏泄,胆的升发息息相关。

治肝胆病,重点还是在调畅气机。在厥阴病篇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这是讲的阴阳气不能衔接,在内的阳气不能疏布积聚在表的阳气,所以,出现了阳气不能固护,或者是本身的能量不够,或者是传导的过程有障碍而出现了手脚的发凉。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