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76条

第376条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76条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胃脘有痈,则呕而吐脓,不可治呕,得脓尽,呕亦自愈。

清·吴谦《医宗金鉴》

心烦而呕者,内热之呕也;渴而饮水呕者,停水之呕也。今呕而有脓者,此必内有痈脓,故曰不可治,但俟呕脓尽自愈也。盖痈脓腐秽欲去而呕,故不当治,若治其呕,反逆其机,热邪内壅,阻其出路,使无所泄,必致他变,故不可治呕,脓尽则热随脓去,而呕自止矣。

集注

汪琥曰:肺胃成痈,由风寒蕴于经络,邪郁于肺,或入胃府,变而为热,热甚则气瘀血积而为痈。痈者,壅也,言热毒壅聚而成脓也。

郑重光曰:邪热上逆,结为内痈,肺胃之痈是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呕家有痈脓者,则呕乃痈脓之所致,不可治呕,脓尽自愈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厥阴一证,常以中见之少阳为病。少阳之证善呕,故呕亦为厥阴之正病。厥阴寒尽阳回之后,阳热太甚,伤及血分,下行则便脓血,上出则呕痈脓。所以病延血分者,以胆火伤及血络故也。予按厥阴篇中便脓血与呕痈脓皆无方治。以鄙意测之,便脓血者,当用排脓散以攻而去之。呕痈脓者,当用排脓汤,以开而泄之。按此证蓄血而成脓,病出于肝脏之热,而表证当见于目,以肝开窍于目故也。百合狐惑阴阳毒篇云:「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疑即此证也。但此证不当止呕,当令毒从口出,脓尽而血自和,否则强欲止呕,毒留于中,有内溃而死耳。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论述因内有痈脓而呕者,当治其内痈。

厥阴病影响肠就下利,影响胃就哕。实际上,这是把一些杂病的问题,一些杂病的呕吐也给拉进来了,和厥阴没有什么关系的内容也拉进来了,所以也不能强求都是厥阴病。

呕家,就是经常有呕吐的人。这个呕的原因是什么?

胃里有痈脓。胃里有痈脓,他就得吐出来。人体上就有这样一种功能,体内有一些坏东西非得要吐出来。痈脓的呕,不可治,就不要给他治了,呕脓尽自愈,把脓吐完了,自然而然就好了。如果你治疗,治之也无功。因此,内脏生痈,肺痈、胃里有痈脓而作呕作吐的,他是把痈脓往外排出,和一般的呕吐的情况不太一样,就不要给他治呕了。治之不但是无功,反倒使他的病机不能够向外了。这一条给我们这么一个启示,就是说治病必求其本,它本是在痈脓,痈脓引发的呕吐,要治痈脓,不要治呕吐,脓尽自愈。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他说呕家有痈脓,就是呕吐啊带脓的话,那里头有痈。不可治呕,所以这个能吐脓啊,就是他里头有痈啊,这个在生理方面啊,他愿意把这脓能排出,排出这个当然得从关口了,他这痈脓在上边,所以总是要由吐而出。那么这个时候,你要是治呕呢,那脓就搁里头了,依法应该要排脓。脓尽自愈,脓要是没有了,痈呢都排出来了,这个呕也自然就好了。

那么这个排脓的药啊,咱们常用的,那么在这个肠痈那一篇里头有排脓散啊、排脓汤,以至于咱们用的大黄牡丹皮汤也都是排脓啊。那专门治那个排脓的药,咱们平时用的桔梗、贝母、生薏仁,这都是排痰、排脓的,咱们讲到痈疮的时候再详细谈。

凡是呕家要见着有痈脓,你就是不可治呕,他这个呕啊正打算要排脓,那你就帮着这个机体排脓就好了,用药也应该这样了。脓排尽了,呕自愈。

子恒试注

胃中有痈脓导致病人经常呕吐,是人体排出邪气的反应,待痈脓排尽呕吐会止,此时不宜止呕,呕虽止而痈脓不除,病情必然加重。此条重点揭示治病求本的精神。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前文提要

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55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358条: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360条: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361条: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362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363条: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364条: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365条: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366条: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367条: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368条: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369条: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373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374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375条: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自我测验

第376条: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复制可见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