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喉痹

喉痹

张某,女,5岁,1993年7月24日初诊。患儿因感时邪,发热无汗,头颈微强,咽喉红肿,饮食少进,二便尚可,不咳不渴,医见发热咽肿,作喉炎治,用消炎抗菌针药治疗4天,效果不佳。发热不减,体温持续在40℃,咽喉红肿已不能出声,医用理中汤加味,证无增减。视其面白神怯,头倾嗜睡,气息微弱,询之已3日不能言语,饮食难进,大便尚可,小便色黄,时作烦躁,扪之皮肤发热无汗,体温39.5℃,脉象沉细,舌苔薄白而润,咽喉红肿,脉证合参,乃因夏日雨水过多,气候不常,外感寒邪,太阳受之,故起病发热无汗,头项强痛,邪气内陷,咽喉红肿,此乃郁邪内传少阴,形成太阳与少阴并病之证。本宜两解太阳少阴之郁热,托邪外出则愈,而医用消炎抗菌补液,以致神气内溃,头倾嗜睡,气息微弱,脉象沉细,出现少阴阳气虚衰之危候。又因郁邪内陷于少阴经脉,致使咽喉肿痹,难于出声,因少阴经脉循咽喉而络于舌本,治宜先解太阳、少阴两经之寒邪郁热,兼扶正气,使邪有出路,热从外解,正气得助,精神乃治。拟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10g,制附子10g,细辛3g,党参10g,桔梗6g,葱白3根为引,嘱服2剂,水煎,每日4次。复诊,服上药后,身得微汗,发热减轻,体温降至38℃,精神好转,头正不倾,已能出声,粥食稍进,惟喉肿尚未全消,脉沉,舌红苔白罩黄,此为太阳之表寒已解,正气初复,少阴之邪热未清。据病情分析,辛温发散,温经回阳之药不宜再用,于是转用加味甘桔汤,升清降浊,解毒消肿而愈。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