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内经临床发挥 (疟病的病因病机)11.1.

第六节《内经》关于疟病的分类与辨治

疟病,指一类发热与恶寒间作,发作时间相对固定的病证。《说文》释“疟”为“寒热休作病”,盖因病发时又寒又热,寒热交作,时作时止,害人颇为酷虐,故名。可见中医所言的疟病,不仅指因感染疟原虫而引起、即现代医学所称的疟疾者,还包括虽然没有感染疟原虫,但亦出现发热恶寒交替、发作有时的其他病证。《内经》论疟病的内容甚多,除了散见各篇的论述之外,《素问》中还专立《疟论》和《刺疟》两篇,讨论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针刺治疗。

一、疟病的病因病机和病候

(一)疟病的病因

《素问·疟论》论疟病病因,认为:

夫痰疟皆生于风。

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胃肠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孔)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

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

《医宗必读·疟疾》对上述经文阐发说:"经言夏伤于暑,秋为痰疟,又言猿疟皆生于风,又言风寒之气不常,又言汗出遇风及得之浴,此皆以风寒暑湿为言也。……须知风与暑,阳邪也;寒与水,阴邪也。风者,阳中之凉气;暑者,热中之寒邪也;由是则四者皆属于寒。夫夏伤于暑,汗出腠开,当风浴水,凄沧之寒,伏于皮肤,及遇秋风,新凉柬之,表邪不能外达,

阴欲入而阳拒之,阳欲出而阴遏之,阴阳相薄而疟作矣。”由之可见《内经》这种认为疟证是感受风寒暑湿邪气而致的病因观点,为后世医家所接受和引用。

上述"夏伤于暑,秋为痰疟"之说,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病疟"即反复发作的老疟,常指因感受疟邪(疟原虫)而致的疟疾,亦有称为“正疟”者。盖因疟原虫所致的疟疾,系以疟蚊为传媒,夏天暑热气候,疟蚊大量繁殖,并且叮咬人传播病原的机会增多,而疟原虫进入人体后又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裂殖增生,故往往到了秋天才发病。古人未能知道疟原虫致病的机理,但观察到疟病常多发于秋季这一客观事实,因而直观地推论其病因病机为夏天感受暑湿水寒之气,入秋更受风邪,阴(水寒)阳(风)合邪,发为寒热交作之疟病.

(二)疟病病候和病机

关于疟病的病候,《素问·疟论》做了如下的描述:

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

经文指出疟病典型发作的病候是:先有呵欠恶寒,甚则鼓颔战栗,并伴有腰脊酸楚疼痛的病状;恶寒之后随之出现高热头痛、烦渴等内外皆热病状;最后遍身出汗,汗出热退身凉而发作缓解,经过一定时间后重又发作。

对于疟病的上述发作情况,《素问·疟论》从邪正斗争的角度说明其机理:

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果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

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

可见《内经》认为疟病发作的病机是卫气与邪气交争,而致体内阴阳倾并逆乱。初起之恶寒是由于刚发作之际,卫气尚在体内("并于阴")而未出体表与疟邪相争,体表阳虚而阴(寒邪)盛,故恶寒;继则卫气出于体表阳分,与邪气交争,故发热、口渴;最后发作已极,阴阳俱衰,邪正均惫,交争停止而卫气与邪气相离,故发作休止;下一次正邪相遇,疟邪与“卫气集则复病”。由于卫气运行有一定的时间节律,故其病发作有时。《类证治裁·卷二疟证论治》演绎本篇所论,对疟证病机有颇深刻的阐发:“疟疾四时皆有,而多发于夏秋。以夏伤于暑,汗出腠理,当风浴水,受凄沧之水寒,及秋遇凉风束之,里邪不能外越,则随经络以内薄,舍于脏腑膜原之间,与日行之卫气相值,而疟病作焉。当其邪正交争,供于阴则中外皆寒,饼于阳则外内皆热。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作。浅者邪发三阳,随卫气以出,则日一作;深者邪舍三阴,不能随卫气并出,或间日、间二三日而作。病深者作愈迟,以疟邪有在经、在腑、在脏之别也。故邪传阳分则作日早,邪陷阴分则作日晏。"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